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语云:“人生聪明识字始,有效识字在阅读。”对于人的进步与发展而言,阅读学习是一种既具基础性又有常规性的日积月累,是一项既具战略指向又有战术指导的不断积淀工程。小学教育是人生之旅的奠基铺路之作,语文阅读启蒙更是不容忽视的“第一块基石”。这就强调并要求我们,应当本着“生本化教学、素质化启蒙”指导思想,高度重视小学语文阅读启蒙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而且必须把之摆上相应的高度加以认真对待。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的实践与思考,拟就如下几个方面,试对此作出抛砖引玉之论,以求商榷与共勉。
一、善于在图文互动中激发小学生的阅读情趣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不在于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对于“唯情趣一族”的小学生来说,情趣化教学更加具有不可抗御的诱惑力。小学低中段语文插图精美、图文并茂,注重创设与之相应的阅读教学情境,非常有利于“盘活”图画,有效激活语言文字,这既是阅读启蒙教学的应有之义,也是不可或缺的全部内容。更为重要的是,善于借助文本中的图画阅读,让图画观察与内容理解有机互动起来,非常有利于在相映成趣和相得益彰中攫取无可替代的“情绪智力”效益。比如《嫦娥奔月》:首先让学生“读”课文插图;接着让他们结合课文内容,想象“嫦娥飞天时的心理活动”。既可诱发读说的兴致和情趣,又能膨化小学生的想象力。如此而为,在良好心境下开展文本阅读活动,让图像信息转化为文字符号,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理解能力。
二、善于在读思结合中培养小学生的阅读习惯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着重强调了“学与思”之间的客观辩证关系。“教儿婴孩,教妇初来。”在阅读启蒙教学过程中,我们一方面应善于抓住那些富有创意的文本内容开展阅读思维训练活动,积极有效地引导学生观察与阅读、感悟与思考,另一方面要通过各类途径和方法,从读思结合中逐步养成他们的良好阅读习惯,为促进其自主性阅读、可持续阅读和个性化阅读逐步打下坚实性基础。以《骑牛比赛》教学为例。笔者引导学生通过采取“以读代讲、以读促思、边读边悟”方式,让他们初步认识了“获取高超技术须要经过长期的艰苦努力”这一道理,并且感悟到“只有不怕吃苦,经得起摔打,才能学得真本领”。那种“光求阅读声音、不求内心体验”“光求表层技巧、不求语言内涵”的阅读形式,其过程和效果与“小和尚念经”是没有什么区别的。
三、善于在以画促读中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养
“文中映画,画中意文。文画合一,其乐不绝。”尤其对于小学低中段语文教材來说,简短精美的文字中隐藏着精美画面,而丰富多彩的画面中同样蕴藏着美妙语言。因此,在阅读启蒙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善于通过各类途径和方法,积极开展“以画促读、以读写画”活动,不仅有利于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而且有利于不断增强他们的图文理解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从中赢得令人期待的“1+1>2”效果。以《小池塘》教学为例。笔者首先组织认真阅读课文,接着在此基础上,引导小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象,努力尝试着画一画这个“五彩小池塘”。令人惊喜的是,孩子们画得相当有个性,虽然画笔稚嫩,却显现出了较强的思维想象能力。再如《山行》,教师可引导学生先读后画、画读互动,让他们既可真切地感受到其形其景其色,又能有利于理解诗意。
四、善于在以演促读中增强小学生的情感体验
“我听了,也就忘了;我看了,也就知道了;我做了,也就懂了。”其意在强调“听不如看、看不如做”的重大价值和重要意义,与“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有异曲同工之妙。小学生有着求新、好趣、乐动的活泼特点,并且对亲历之事体会较深、领悟较强。因此,在小学低中段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努力提供自主活动的环境和条件,善于引导小学生乐于动脑动手,以不断增强他们的情感实践体验。以《春笋》教学为例。笔者激励孩子们先读文本,再把理解和体会充分地表达出来。许多学生读到“冲破泥土,掀翻石块,一个一个从地里冒出来”时,努力地“用头顶、用手掀”,有些人还从座位上跳起来,以彰显春笋的蓬勃生命力;再如,有些学生当读到“一节,一节,又一节。向上,向上,再向上”时,他们由蹲到站,由踮脚再到高举双臂,表现出春笋节节向上的精神……这些都非常有利于深化阅读情感和体验能力。
五、善于在熟读成诵中加强小学生的阅读积淀
宋代苏轼曾经说过:“旧书不厌百回读,读深读透子自知。”理论和实践充分表明:多读书和善读书,不仅有利于潜移默化上的日积月累,而且有利于厚积薄发式的不断积淀起来。这对于语文学习来说,既是一条不容忽视的重要渠道,又是一种无可比拟的有效手段。正因为如此,在小学低中段语文启蒙教学中,教师应当结合教材特点与要求,组织并引导小学生一方面大量阅读优美的词句段篇,一方面努力在熟读成诵中逐步加强量的积累和质的飞跃。如何才能实现熟读成诵目标呢?比如:教师引导小学生或者通过板书来熟读成诵,或者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来熟读成诵,或者借助于多媒体(图画)来熟读成诵,或者通过自主表演来熟读成诵,或者由老师穿插揭示来熟读成诵,还可让孩子们自选方式来熟读成诵。“凡是适合的就是最好的。”这就是“实用论”。
六、善于在以说促读中拓展小学生的阅读思维
新课标明确指出:“规范小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从而培养小学生良好说的态度和语言习惯。”小学教育是人生之旅的奠基之作,加强小学生的“读与写”“读与说”——是语文课程的应有之义和重要内容,更是低中段启蒙活动中的根本之道和重中之重。以《狼和小羊》一课为例。笔者在教学结束后,提出“小羊最后能否在狼口下逃生呢(小羊的最终命运会产生奇迹吗)?”这一话题,组织孩子们根据各自的心愿和合理化想象对课文故事进行拓展性续编。有些小孩子说,狼在毫无防备下被骗推到河里,小羊成功地逃生了;有些孩子说,在万分危急时刻,狼被猎人的枪声吓跑了,小羊幸运地获救了;还有些孩子说,最后瞬间狼由于良心发现而放弃了温顺善良的小羊……这些丰富多元的精彩结尾,不正是我们日益期待的个性化阅读思维吗?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小学语文阅读启蒙教学中,我们只要坚持从“图文互动”“读思结合”“以画促读”“以演促读”“熟读成诵”“以说促读”处入手,就能从中赢得事半功倍的实质性效果。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岚山镇中心小学(221217)
一、善于在图文互动中激发小学生的阅读情趣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不在于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对于“唯情趣一族”的小学生来说,情趣化教学更加具有不可抗御的诱惑力。小学低中段语文插图精美、图文并茂,注重创设与之相应的阅读教学情境,非常有利于“盘活”图画,有效激活语言文字,这既是阅读启蒙教学的应有之义,也是不可或缺的全部内容。更为重要的是,善于借助文本中的图画阅读,让图画观察与内容理解有机互动起来,非常有利于在相映成趣和相得益彰中攫取无可替代的“情绪智力”效益。比如《嫦娥奔月》:首先让学生“读”课文插图;接着让他们结合课文内容,想象“嫦娥飞天时的心理活动”。既可诱发读说的兴致和情趣,又能膨化小学生的想象力。如此而为,在良好心境下开展文本阅读活动,让图像信息转化为文字符号,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理解能力。
二、善于在读思结合中培养小学生的阅读习惯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着重强调了“学与思”之间的客观辩证关系。“教儿婴孩,教妇初来。”在阅读启蒙教学过程中,我们一方面应善于抓住那些富有创意的文本内容开展阅读思维训练活动,积极有效地引导学生观察与阅读、感悟与思考,另一方面要通过各类途径和方法,从读思结合中逐步养成他们的良好阅读习惯,为促进其自主性阅读、可持续阅读和个性化阅读逐步打下坚实性基础。以《骑牛比赛》教学为例。笔者引导学生通过采取“以读代讲、以读促思、边读边悟”方式,让他们初步认识了“获取高超技术须要经过长期的艰苦努力”这一道理,并且感悟到“只有不怕吃苦,经得起摔打,才能学得真本领”。那种“光求阅读声音、不求内心体验”“光求表层技巧、不求语言内涵”的阅读形式,其过程和效果与“小和尚念经”是没有什么区别的。
三、善于在以画促读中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养
“文中映画,画中意文。文画合一,其乐不绝。”尤其对于小学低中段语文教材來说,简短精美的文字中隐藏着精美画面,而丰富多彩的画面中同样蕴藏着美妙语言。因此,在阅读启蒙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善于通过各类途径和方法,积极开展“以画促读、以读写画”活动,不仅有利于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而且有利于不断增强他们的图文理解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从中赢得令人期待的“1+1>2”效果。以《小池塘》教学为例。笔者首先组织认真阅读课文,接着在此基础上,引导小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象,努力尝试着画一画这个“五彩小池塘”。令人惊喜的是,孩子们画得相当有个性,虽然画笔稚嫩,却显现出了较强的思维想象能力。再如《山行》,教师可引导学生先读后画、画读互动,让他们既可真切地感受到其形其景其色,又能有利于理解诗意。
四、善于在以演促读中增强小学生的情感体验
“我听了,也就忘了;我看了,也就知道了;我做了,也就懂了。”其意在强调“听不如看、看不如做”的重大价值和重要意义,与“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有异曲同工之妙。小学生有着求新、好趣、乐动的活泼特点,并且对亲历之事体会较深、领悟较强。因此,在小学低中段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努力提供自主活动的环境和条件,善于引导小学生乐于动脑动手,以不断增强他们的情感实践体验。以《春笋》教学为例。笔者激励孩子们先读文本,再把理解和体会充分地表达出来。许多学生读到“冲破泥土,掀翻石块,一个一个从地里冒出来”时,努力地“用头顶、用手掀”,有些人还从座位上跳起来,以彰显春笋的蓬勃生命力;再如,有些学生当读到“一节,一节,又一节。向上,向上,再向上”时,他们由蹲到站,由踮脚再到高举双臂,表现出春笋节节向上的精神……这些都非常有利于深化阅读情感和体验能力。
五、善于在熟读成诵中加强小学生的阅读积淀
宋代苏轼曾经说过:“旧书不厌百回读,读深读透子自知。”理论和实践充分表明:多读书和善读书,不仅有利于潜移默化上的日积月累,而且有利于厚积薄发式的不断积淀起来。这对于语文学习来说,既是一条不容忽视的重要渠道,又是一种无可比拟的有效手段。正因为如此,在小学低中段语文启蒙教学中,教师应当结合教材特点与要求,组织并引导小学生一方面大量阅读优美的词句段篇,一方面努力在熟读成诵中逐步加强量的积累和质的飞跃。如何才能实现熟读成诵目标呢?比如:教师引导小学生或者通过板书来熟读成诵,或者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来熟读成诵,或者借助于多媒体(图画)来熟读成诵,或者通过自主表演来熟读成诵,或者由老师穿插揭示来熟读成诵,还可让孩子们自选方式来熟读成诵。“凡是适合的就是最好的。”这就是“实用论”。
六、善于在以说促读中拓展小学生的阅读思维
新课标明确指出:“规范小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从而培养小学生良好说的态度和语言习惯。”小学教育是人生之旅的奠基之作,加强小学生的“读与写”“读与说”——是语文课程的应有之义和重要内容,更是低中段启蒙活动中的根本之道和重中之重。以《狼和小羊》一课为例。笔者在教学结束后,提出“小羊最后能否在狼口下逃生呢(小羊的最终命运会产生奇迹吗)?”这一话题,组织孩子们根据各自的心愿和合理化想象对课文故事进行拓展性续编。有些小孩子说,狼在毫无防备下被骗推到河里,小羊成功地逃生了;有些孩子说,在万分危急时刻,狼被猎人的枪声吓跑了,小羊幸运地获救了;还有些孩子说,最后瞬间狼由于良心发现而放弃了温顺善良的小羊……这些丰富多元的精彩结尾,不正是我们日益期待的个性化阅读思维吗?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小学语文阅读启蒙教学中,我们只要坚持从“图文互动”“读思结合”“以画促读”“以演促读”“熟读成诵”“以说促读”处入手,就能从中赢得事半功倍的实质性效果。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岚山镇中心小学(22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