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入轨”,就是学生作文入题、合题。作文“跑题”,也就是作文“脱轨”。“跑题”是中学生作文中常见的问题。作文教学担负着培养学生作文能力的任务,这是语文教学义不容辞的专门功能,责任重大。笔者认为,语文教师在培养学生作文能力上的巨大影响和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能否正确引导学生作文“入轨”;二是能否亲自“下水”作文。这两个方面,体现了言传身教的内涵及其关联性,是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必须具有的两个引领作用。
正确引导学生作文“入轨”,必须加强作文审题和立意的指导、训练,这是语文教师必须为学生做到的第一个引领。
首先是审题。审题是写作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第一个步骤,就是要明确题目的含义及其重点、范围、体裁等要求,审清命题者的意图,做到有的放矢。所谓“文不对题”,往往就是因为没有审清题意,急于作文才造成的。
命题作文、话题作文和给材料作文等题型,都要面临审题的问题。如果学生作文出现“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现象,那不仅是学生作文的失败,而且也是老师作文教学的失败。学生作文出现偏题现象,语文老师是需要负责任的,这应该是语文老师的作文教学准则,这种职责和压力对语文老师来说是别无选择的。怎样指导学生审题?具体说,审题主要要解决三个问题:第一,要确定题目的范围。题目范围有宽有窄,实际上,在确定写作范围后,宽题可以窄做,窄题也可以宽做。例如作文题“我的初中生活”,就是一个宽题,但作文时不需要从第一年写到第三年,学生选材时可选择两三幅剪影来写。作文题“当我走进教室的时候”,是一个受时空限制的窄题,这个题目时间范围短,但内容选择的范围还是比较宽,可指导学生选取短时间内的环境、见闻,由此再说开去,再铺展、联想。第二,要指导学生抓住题目的重点,就是抓中心词、关键词。例如作文题“抗震救灾鼓舞了我”应侧重于写怎样“鼓舞了我”,而不能去铺写抗震救灾的故事,要分清主次、轻重。学生在作文时,往往会离开题目重点,去堆砌材料。老师要善于指导学生在可用材料较多的情况下,怎样学会忍痛割爱,怎样避免臃肿,少生枝蔓,怎样突出重点。笔者在课堂上为了指导学生解决好这个难题,曾用过一个形象的比喻:在满树的叶子中,要根据文章中心的要求,去摘“最新鲜”的叶子,不要去摘“枯叶”、“败叶”。学生心领神会,欣然接受。第三,要指导学生学会确定文章的体裁。怎样从题目中去判断、确定文章的体裁呢?一般说,题目上带有“论”、“说”、“谈”、“感”、“驳”等字样的文章,可确定是议论文;题目上有“记”、“事”、“人”等字样的,多是记叙文。这是常识。有些题目,没有明显的文体标志,只能根据题意要求和选材的情况去作判定。如2006年天门中考,考的是一篇话题作文,要求以“风”为话题,题目自拟。按照题目提示,如果考生是写校园风貌,就应该通过写人、叙事去展示校风校貌,则可确定为记叙文;如果是写社会流行风气,则应是夹叙夹议的散文体。有一位考生写的是《文学的风》,记叙、议论、抒情融为一体,这篇美文行文形象生动、含蓄隽永,博得阅卷教师一致认同,如愿以偿得到了满分。因此,考虑体裁也不要绝对化,可以允许学生在体裁确定后,根据自有的生活经验和对不同文体的喜好擅长,采取不同的表达方式,或者是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其次,要正确、有效地指导学生立意。谈审题必然要谈到立意,审题、立意要结合起来谈。什么是立意?立意,就是要确定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主题。主题是文章的灵魂。平常写作文时,有些学生往往不重视立意,拿到题目,就信笔写下去。结果,要么平铺直叙无中心,要么杂乱无章出现多个中心。指导学生作文时,老师要特别强调:一篇文章只能表达一个中心,如同一个人只有一个头脑,绝不能出现“多头”作文。
指导学生作文立意,应抓住两个方面:第一,立意要正确、新颖、深刻。一是内容正确,二是要切题。有些文章,从立意本身来看并没有什么错误,但是,如果从题目的要求来说,则往往偏离了题目,因而实际上“跑题”了。尤其是对那些题意比较含蓄的作文题,要有效地指导学生注意切题的角度。如“桥”这个作文题,笔者在布置作文后,发现有一位学生通篇只介绍武汉长江大桥这座桥梁的建筑情况,而题中的作文提示是要求学生写心灵之桥、友谊之桥、沟通之桥等等。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辨析题目的字面含义与引申义、比喻义的不同,正确把握作文不同的立意角度。这里要特别提到有一位学生,这位学生判断题意确实有与众不同的着眼点,并且有对题意超强的捕捉能力,她在文中着意描写的,是一座河床已干涸无水的桥。文章运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桥象征的意义,其中,一条线写其他的桥嘲笑它,否定它存在的必要,说它“老而无用”、“枯而无用”;另一条线,通过描述这座老桥一些细节:蚂蚁在桥上面忙忙碌碌,小鸟在桥洞里搭窝,草在桥上摆尾,花儿在桥边绽放,游人在桥上桥下拍风景照。通过这些细节的发现,不断增强其“老而有用”、“枯而有用”的优美意境。这篇文章用文学的笔调,选择一座无水的桥,充分体现了存在即价值,存在即美这个永恒的哲理,让读者顿悟到“夕阳无限好”的审美体验。这就是“发人之所未发,言人之所未言”,如此新颖而深刻地揭示了人生的启示。所以,作文训练中,老师一定要指导学生,学会选择最佳的立意角度。尤其是对同一题目或同一题材的作文,要求学生立意时,尽量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还加一条:“人新我深”,努力挖掘主题的深度。第二,指导学生立意要专一集中。学生在习作中,往往以为写得越多,意思越多越好,这是对作文立意的一种误解。老师应该要求学生一篇文章集中表现一个主题,这样才能使文章中心突出。
本文要谈的作文教学中,语文老师的第二个引领作用就是,语文老师要亲自“下水”写作文。语文教学论上有一个观点:学生的作文能力,要靠老师的作文能力来培养。这句话的含义很深。教学实践中,不会写文章的语文老师还是大有人在的,尽管他们教出来的学生可能还是会写文章,但是他们这种自身素质的缺陷或者瓶颈,对学生作文能力提高的消极影响,客观上是存在的。相反,会写文章的语文老师,能教出会写文章的学生,这种积极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前者对学生是一种负向的影响,后者是一种正向的影响,两者都是潜移默化的形式。要大力倡导语文老师,努力提高自身的写作素养。“言传不如身教”,要努力减少直至消除教师自身的低素质对学生作文能力削弱或降低的负向作用;大力弘扬的“身教”的正向作用。是做“名师出高徒”,还是做“庸师误人”,语文老师要站在教师职业素养的高度,充分重视“下水”作文对学生作文的示范、引领作用。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老一辈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把作文比作游泳,提倡教师“下水”。如果老师能经常动笔写作,体会到作文的甘苦,增强自身的写作能力,就会在指导学生作文时,对学生作文有更多的共鸣和理解,就能够给学生更多有针对性的有益的启发、指导和建议,从而更加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所以,能动笔写文章,应该是语文老师的一个基本功。反过来说,有些老师虽然熟记了不少的写作知识,却是“君子动口不动手”,纸上谈兵,能讲不能写,那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其效果必然会打折扣,事倍功半。人费力,戏不好看。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有些学生作文能力提高不快,其重要原因,往往可能就是教师的写作能力不强。这并非危言耸听!这句话实际上并不过分,它从一定层面上反映了作文教学的真实现状。所以,语文老师既要有忧患意识和危机感,同时,又必须增强责任感和自信心。教师如果能经常动手写作,就能够从遣词造句、布局谋局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直接有效的指引,从而快速高效地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否则,则背道而驰。回首以往,笔者在教学之余,笔耕不辍,论文曾在国家、省、市级获奖,拙作常见于报刊,而与此同时,笔者20年中所教弟子,他们的作文在全国、省、市级获奖也颇丰。看来,师生同写同乐,确实是一个正比关系。
总之,学生“入轨”与教师“下水”,在作文教学中引领作用是相辅相成的。教师“下水”的目的,是为了引航,指导学生“入轨”强调的是正确牵引,两者体现的都是语文老师在作文教学中的指导作用。语文老师在作文教学中的引领作用彰显于此。
谢慕武,陈先斌,语文教师,现居湖北咸宁。本文编校:剑 男
正确引导学生作文“入轨”,必须加强作文审题和立意的指导、训练,这是语文教师必须为学生做到的第一个引领。
首先是审题。审题是写作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第一个步骤,就是要明确题目的含义及其重点、范围、体裁等要求,审清命题者的意图,做到有的放矢。所谓“文不对题”,往往就是因为没有审清题意,急于作文才造成的。
命题作文、话题作文和给材料作文等题型,都要面临审题的问题。如果学生作文出现“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现象,那不仅是学生作文的失败,而且也是老师作文教学的失败。学生作文出现偏题现象,语文老师是需要负责任的,这应该是语文老师的作文教学准则,这种职责和压力对语文老师来说是别无选择的。怎样指导学生审题?具体说,审题主要要解决三个问题:第一,要确定题目的范围。题目范围有宽有窄,实际上,在确定写作范围后,宽题可以窄做,窄题也可以宽做。例如作文题“我的初中生活”,就是一个宽题,但作文时不需要从第一年写到第三年,学生选材时可选择两三幅剪影来写。作文题“当我走进教室的时候”,是一个受时空限制的窄题,这个题目时间范围短,但内容选择的范围还是比较宽,可指导学生选取短时间内的环境、见闻,由此再说开去,再铺展、联想。第二,要指导学生抓住题目的重点,就是抓中心词、关键词。例如作文题“抗震救灾鼓舞了我”应侧重于写怎样“鼓舞了我”,而不能去铺写抗震救灾的故事,要分清主次、轻重。学生在作文时,往往会离开题目重点,去堆砌材料。老师要善于指导学生在可用材料较多的情况下,怎样学会忍痛割爱,怎样避免臃肿,少生枝蔓,怎样突出重点。笔者在课堂上为了指导学生解决好这个难题,曾用过一个形象的比喻:在满树的叶子中,要根据文章中心的要求,去摘“最新鲜”的叶子,不要去摘“枯叶”、“败叶”。学生心领神会,欣然接受。第三,要指导学生学会确定文章的体裁。怎样从题目中去判断、确定文章的体裁呢?一般说,题目上带有“论”、“说”、“谈”、“感”、“驳”等字样的文章,可确定是议论文;题目上有“记”、“事”、“人”等字样的,多是记叙文。这是常识。有些题目,没有明显的文体标志,只能根据题意要求和选材的情况去作判定。如2006年天门中考,考的是一篇话题作文,要求以“风”为话题,题目自拟。按照题目提示,如果考生是写校园风貌,就应该通过写人、叙事去展示校风校貌,则可确定为记叙文;如果是写社会流行风气,则应是夹叙夹议的散文体。有一位考生写的是《文学的风》,记叙、议论、抒情融为一体,这篇美文行文形象生动、含蓄隽永,博得阅卷教师一致认同,如愿以偿得到了满分。因此,考虑体裁也不要绝对化,可以允许学生在体裁确定后,根据自有的生活经验和对不同文体的喜好擅长,采取不同的表达方式,或者是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其次,要正确、有效地指导学生立意。谈审题必然要谈到立意,审题、立意要结合起来谈。什么是立意?立意,就是要确定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主题。主题是文章的灵魂。平常写作文时,有些学生往往不重视立意,拿到题目,就信笔写下去。结果,要么平铺直叙无中心,要么杂乱无章出现多个中心。指导学生作文时,老师要特别强调:一篇文章只能表达一个中心,如同一个人只有一个头脑,绝不能出现“多头”作文。
指导学生作文立意,应抓住两个方面:第一,立意要正确、新颖、深刻。一是内容正确,二是要切题。有些文章,从立意本身来看并没有什么错误,但是,如果从题目的要求来说,则往往偏离了题目,因而实际上“跑题”了。尤其是对那些题意比较含蓄的作文题,要有效地指导学生注意切题的角度。如“桥”这个作文题,笔者在布置作文后,发现有一位学生通篇只介绍武汉长江大桥这座桥梁的建筑情况,而题中的作文提示是要求学生写心灵之桥、友谊之桥、沟通之桥等等。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辨析题目的字面含义与引申义、比喻义的不同,正确把握作文不同的立意角度。这里要特别提到有一位学生,这位学生判断题意确实有与众不同的着眼点,并且有对题意超强的捕捉能力,她在文中着意描写的,是一座河床已干涸无水的桥。文章运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桥象征的意义,其中,一条线写其他的桥嘲笑它,否定它存在的必要,说它“老而无用”、“枯而无用”;另一条线,通过描述这座老桥一些细节:蚂蚁在桥上面忙忙碌碌,小鸟在桥洞里搭窝,草在桥上摆尾,花儿在桥边绽放,游人在桥上桥下拍风景照。通过这些细节的发现,不断增强其“老而有用”、“枯而有用”的优美意境。这篇文章用文学的笔调,选择一座无水的桥,充分体现了存在即价值,存在即美这个永恒的哲理,让读者顿悟到“夕阳无限好”的审美体验。这就是“发人之所未发,言人之所未言”,如此新颖而深刻地揭示了人生的启示。所以,作文训练中,老师一定要指导学生,学会选择最佳的立意角度。尤其是对同一题目或同一题材的作文,要求学生立意时,尽量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还加一条:“人新我深”,努力挖掘主题的深度。第二,指导学生立意要专一集中。学生在习作中,往往以为写得越多,意思越多越好,这是对作文立意的一种误解。老师应该要求学生一篇文章集中表现一个主题,这样才能使文章中心突出。
本文要谈的作文教学中,语文老师的第二个引领作用就是,语文老师要亲自“下水”写作文。语文教学论上有一个观点:学生的作文能力,要靠老师的作文能力来培养。这句话的含义很深。教学实践中,不会写文章的语文老师还是大有人在的,尽管他们教出来的学生可能还是会写文章,但是他们这种自身素质的缺陷或者瓶颈,对学生作文能力提高的消极影响,客观上是存在的。相反,会写文章的语文老师,能教出会写文章的学生,这种积极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前者对学生是一种负向的影响,后者是一种正向的影响,两者都是潜移默化的形式。要大力倡导语文老师,努力提高自身的写作素养。“言传不如身教”,要努力减少直至消除教师自身的低素质对学生作文能力削弱或降低的负向作用;大力弘扬的“身教”的正向作用。是做“名师出高徒”,还是做“庸师误人”,语文老师要站在教师职业素养的高度,充分重视“下水”作文对学生作文的示范、引领作用。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老一辈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把作文比作游泳,提倡教师“下水”。如果老师能经常动笔写作,体会到作文的甘苦,增强自身的写作能力,就会在指导学生作文时,对学生作文有更多的共鸣和理解,就能够给学生更多有针对性的有益的启发、指导和建议,从而更加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所以,能动笔写文章,应该是语文老师的一个基本功。反过来说,有些老师虽然熟记了不少的写作知识,却是“君子动口不动手”,纸上谈兵,能讲不能写,那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其效果必然会打折扣,事倍功半。人费力,戏不好看。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有些学生作文能力提高不快,其重要原因,往往可能就是教师的写作能力不强。这并非危言耸听!这句话实际上并不过分,它从一定层面上反映了作文教学的真实现状。所以,语文老师既要有忧患意识和危机感,同时,又必须增强责任感和自信心。教师如果能经常动手写作,就能够从遣词造句、布局谋局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直接有效的指引,从而快速高效地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否则,则背道而驰。回首以往,笔者在教学之余,笔耕不辍,论文曾在国家、省、市级获奖,拙作常见于报刊,而与此同时,笔者20年中所教弟子,他们的作文在全国、省、市级获奖也颇丰。看来,师生同写同乐,确实是一个正比关系。
总之,学生“入轨”与教师“下水”,在作文教学中引领作用是相辅相成的。教师“下水”的目的,是为了引航,指导学生“入轨”强调的是正确牵引,两者体现的都是语文老师在作文教学中的指导作用。语文老师在作文教学中的引领作用彰显于此。
谢慕武,陈先斌,语文教师,现居湖北咸宁。本文编校:剑 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