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偏不倚,张弛有度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v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在文言文教学中针对其文本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形成学生阅读文言文的阅读素养?笔者从朗读教学、内容理解、主旨把握、文言现象等四个方面谈谈自己粗浅的理解。
   一、朗读教学不“过度”
   为保护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笔者以为,在朗读教学中,应以读正确、读出节奏、读懂内容为主。
   如教学《铁杵成针》一文时,我要求学生:一读扫除障碍,通过自由读、个别读等方式,读准文中两个多音字“传、还”,并且掌握据意定音的方法;二读明晰节奏,通过教师范读,让学生通过倾听感受教师读文言文的方法,注意停顿才能读出节奏的变化,并且跟着教师一起画节奏,为以后阅读文言文做好铺垫;三读初步感知,通过默读,让学生静静地思考,文章讲了一个发生在什么地点、什么时间、有什么人物出现的故事,这样对他们更好地掌握文章内容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当然,我们并不否定诵读对于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性,但对于刚刚接触文言文的学生来说,不要让他们觉得文言文“高不可攀”,而是要“亲之敬之”,不妨将诵读作为课堂学习的延续,揣摩文言文的韵味。
   二、内容理解有“温度”
   文言文教学中,很多教师以通篇翻译来检测学生理解,本来灵动活泼的文字一下子变得僵硬死板。对于文言文的理解,笔者以为,学生能大概说出意思即可,千万不可落入“字字落实,句句清楚”的窠臼。作为教者,我们应将内容的理解变得生动鲜活,如教学《两小儿辩日》,我们可抓住“辩”,让学生通过读文,说说两个孩子各有什么观点,分别有什么样的理由。这样理解,学生乐在其中,避免了照本宣科的沉闷。
   当然,结合学生学习特点和课后习题,教师可教给学生一些理解的方法,比如扩词组词法、结合注释法、联系上下文理解等,从而提升学生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三、主旨把握讲“厚度”
   文章的主旨是文章的主要意义、目的或主张。对于文章主旨的把握,我们不是简单地告知,而是应引导学生深入地感悟,让学生建立起感同身受的价值判断,提升把握的“厚度”。
  如《铁杵成针》启示我们每一个人在生活和学习上不能轻言放弃。教学中,我把“指挥棒”交给学生,让他们来品味李白心中的苦与酸。我问了三个问题:“李白原来表现怎么样?后来呢?从他的行为变化你有什么想说的或者说你想到了什么?”这样的问题更加开放,没有道德绑架,也没有价值判断的“影射”,学生在畅谈中明晰着自己的价值判断。我适时提问:“你觉得学习是一件辛苦的事情吗?李白暂时放弃了学业,你能理解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很多学生表示理解。但到这里是不够的,必须再往前迈一步,我又告诉学生:“你看,在困难面前,连一个伟大的人都有畏难情绪,这很正常。但是,一个伟大的人必须具备伟大的品格,李白就是这样的人。”
   四、文言现象重“宽度”
   古今异义、一词多义、通假字、词类活用、多用省略等都是文言文独特的文言现象。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该如何取舍、为生所用呢?
  1.于省略处巧妙拓展
   文言文注重省略,如“人問之”“问之,曰”等。如果我们只是让学生明白“之”的意思,让学生说说省略的内容,是远远不够的,也是不足以提升学生理解能力的。在课堂中,我们可以巧妙地捕捉一些文言特点,进行有效拓展。如《铁杵成针》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之乎者也”这几个字在文言文中出现频率很高,这里也出现了“之”,指的是什么?
   生:在这里指老媪。
   师:同学们很聪明,这里的“之”指一个人。其实,前面的《精卫填海》中也出现了“之”。(出示:炎帝之少女、常衔西山之木石)
   师:这里的“之”是什么意思?
   生:是“的”的意思。
   师:你们看,不同的语境中,“之”的用法是不一样的。文言文表达十分精练,经常使用省略,比如,谁过是溪,谁逢老媪,谁问,谁曰,文章都没有说。问之,问了什么,也没有说。现在,我们就坐上时光穿梭机,回到当时的画面。
   师:老奶奶,请问您在干什么啊?
   生:我正在磨这根铁棒啊!我要把铁棒磨成一根绣花针!
   师:(很吃惊的样子)这么粗一根铁棒要磨成绣花针?老奶奶,这怎么可能,您不是在开玩笑吧?
   生:怎么不可能?我就这样一直磨,一直磨,总会成功的。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围绕出现的“之”,先是建立与前文的联系,让学生感受到文言文中“之”的不同用法,为以后学习这个字打下更坚实的基础。另外,我和学生之间进行了巧妙的“补白”,不但补充了“之”字交代的内容,更重要的是,在情境的追问中,学生很巧妙地捕捉到了文章所要传达的核心要义。
  2.一字多义注重联系
   一是注重横向联系,如在学到《铁杵成针》的“之”时,我们可以联系《精卫填海》中的“之”,两者比较,发现异同,可由它们出现在句子中的位置来猜测它们的意思,从而建构起对“之”字的前后联系。二是注重纵向比较。如《学弈》一文中一连出现了五个“之”,我们可以引导学生结合出现的位置,建立“之”与句子前后之间的联系来判断“之”的意思,这样,学生对“之”的认识就是立体的。
   此外,小学阶段文言文中还出现了句子倒装、汉字通假等现象,我们不必将概念生硬地搬到学生的面前,可通过朗读、练习说话等方式巧妙理解。
   总之,文言文教学一定要有“度”,这样既体现教材特点,又符合课标要求,更加贴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不偏不倚,张弛有度,才是文言文教学之“道”。
   (作者单位:江苏句容市后白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 郝 波
其他文献
作文教学向来被喻为语文教学中“一块难啃的骨头”:教师难教,学生难学,成效难显。初拿到课题“传统节日 传统文化”时,我就犯了难,“传统节日 传统文化”范围实在太广,有些离学生尤其是三年级学生太远,从何入手呢?思来想去,我选择了以“元宵节做汤圆”这一习俗入手,写体验作文。因为做汤圆离学生的生活比较近,低年级学生应该大部分都做过,有实实在在的体验。  接下来就是一次又一次地磨课,在磨课中多番修改。一路下
进入新时代,中国教育开启了新的征程,办公平而优质的教育,是党和国家的要求,也是满足人民群众享受优质教育愿望的必然途径。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我们需要一批又一批的好教师,才能实现这个伟大的梦想。名师工作室就是聚集好  教师、培养好教师的理想摇篮  之一。  成都市新都区“庄晓兰名师工作室”就是众多这样的摇篮之一。这个名师工作室在成都市学科带头人庄晓兰老师的带领下,走出了一条基于导师制又具有鲜明个
记者:郝洁老师,您好!小学语文教学一线的研究工作,您坚持做了很多年。以实践经验为基础,您最近提出了自己的“本简语文”教学主张。在目前已经全面使用统编本教材的状态下,您提出这一具有个性化色彩的教学主张,其意义在哪里?  郝洁:谢谢您提出这个问题!我是这样来看待的。小学语文教材统编,并不意味着结束教学研究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我的“本简语文”教学主张,面向的是语文教学层面。语文教育研究,依据王荣生
摘 要: 文章认为,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可以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 能力本位 工学结合 人才培养模式  一、鹰潭市幼儿园调研现状  目前我市共有232所幼儿园(班),其中公办幼儿园6所,民办幼儿园226所。全市在园幼儿近3万人,学前三年入园率仅达到52%。幼儿教师有2000余人,
一、识字教学问题透视  “人生聪明识字始。”早识字,早阅读,早启智。低年级教师深谙这一道理,非常重视识字教学。但是,随着年级的升高,教师对识字教学越来越不重视,甚至有省略的现象,于是乎现在的学生错别字连篇,说话表达不清,现状堪忧。  1.认识不足  透视一:教师甲执教苏教版五年级课文《黄山奇松》:“同学们,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生答:黄山奇松奇在哪儿?)“好的,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去读课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出自《史记·孔子世家》,此话为颜渊感叹老师孔子——越是仰慕,越觉得无比崇高;越是钻研,越觉得坚实深厚。  于我而言,这名句也适合表达我对于永正老师的感激之情。  是“感激”,没有错。虽然于老师并不认识我,但他是我教育生涯的启蒙老师。  记得上师范时做语文教师的二姨给了我一本于老师的《教海漫记》,那是我看的第一本师范教材以外的教学类书籍。至今还记得《教海漫记》有四个篇章——教育
杨 政:统编本教材中的科普单元究竟怎么教呢?今天,我们研究小组的伙伴们将一起研讨。首先,我们来看统编本教材中科普文单元的教材编排。  李云勇:统编本教材中的  科普文单元安排在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科普,所以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都是科普文,即科学知识普及的实用文,主要任务是让学生获得科学知识,训练逻辑思维,培育科学精神。语文要素是“阅读时能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試着解决”,这个单元是四年级
一、习作清单课程的研发溯源  爱华小学始建于1982年9月,是光明华侨畜牧场为解决越南归国华侨子女上学问题建设的。同时,为了教育归侨子弟热爱中华、学好本领、建设祖国,故将学校命名为爱华小学。现在爱华小学读书的第四代归侨子女,约占全校学生人数的23%。经过教师的长期观察,大部分归侨学生父母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对孩子的未来缺乏长远规划。学生既没有丰富的生活经历,又没有大量的阅读积累,在“两点一线”的单调
从最初进入教师队伍的青涩到能够在岗位上自主自立,这个摆脱的过程便是成长的过程。成长,既是生命发育的需求,也是职业发展的需求。人总是从幼稚走向成熟,专业发展亦是如此。当然追求成长并非易事,至少需要经历四重修炼。教育,是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本位理解  教育是什么?相信很多教师自从进入这个领域,便很少再有这样的自问甚至追问。然而既然选择了从事“诗与远方”的教育事业,对教育的追问便应该成为我们最基本
摘 要: 唐代士子热衷功名,远游成风,许多文人墨客都在江湖漂泊中度过了一生,留下了浩如烟海的羁旅行吟之作,其中数量众多的夜泊诗不仅负载了诗人的情感与理想,而且记录了唐朝的风土人情、百姓日常。本文通过解构唐诗中的夜泊情结,分析夜泊诗中包蕴的重要意象,管窥唐人独特的宦游文化与情感体验。  关键词: 唐代 夜泊诗 夜泊文化  在那个诗中鲜衣怒马的年代,水运不仅维系着一个王朝的经济命脉,而且承载着无数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