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同时影响教学效果。在实践中,人们往往忽视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学习方式、兴趣和心理及环境等非智力因素的影响,造成教学效果不显著。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多重途径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从而增强教学效果。
关键词: 非智力因素 培养 教学效果 增强
美国心理学家亚历山大于1935年首次提出的“非智力因素”认为,智力因素对认知结果产生决定性的作用,人的认知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虽然不直接参与认知过程,但对认知结果也起直接制约作用。但是,非智力因素不是天生的,而是取决于后天培养与习得。就教学而言,教学效果的好与坏受多重因素的影响。心理学家雅克博维次的研究表明,在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中,动力因素占33%、才能因素占33%、智力因素占20%、其它因素只占14%。进一步细分,我们可以知道影响教学效果的非智力因素主要包含动机因素、学习方式、年龄因素、兴趣和心理、环境因素。我们以英语教学为例来探讨非智力因素与教学效果的共进策略。
一、变“工具型”动机为“综合型”动机
动机包括个人的愿望、心理冲动或行动标的,它是个人行动的内部动因和维持动力。如何促进渴求英语学习的强烈愿望和求知欲是英语教学效果增强的首要条件。心理学家加德纳认为,学习动机应包括目的、努力程度、意志和态度。
受到社会急功近利思想的影响,当前很多学生与家长对英语学习的动机不是很明确。把英语学习看作是升学、求职、攻读学位或者获取某种职业资格的必要手段,是一种“工具型”动机。这种动机很难维持学习内在动因的持久性,一旦遇到困难或者达到了某一阶段性目的,就会让学习者放弃努力,英语学习的强烈愿望与自觉能动性等积极性的心理状态就会消失,英语学习就为变为一种负担,其效果也就可想而知,英语教学的本来目标就会落空。英语学习的目的不仅是掌握一门语言工具,更需要通过对语言的学习提升对异域文化的理解,因此,“工具型”的学习动机是一种不健全的、单向度的动机。从英语教学的本质出发,我们提倡培养学生“综合型动机”,即将语言本身或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习俗作为学习的目标,是一种对语言、文化等综合性理解的学习动机。心理学的研究证明,“综合型学习动机”比“工具型学习动机”更具有持久性与策略性,学习者会更加智慧地运用认知策略,对学习过程进行自觉的、常态化的调控管理,最终会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运用教学智慧调整或者激发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如通过对学生不同年龄段的心理进行分析,抓住学生的好奇心、进取心、自尊心等心理特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适当的学习材料,既要采用积极的手段进一步激发和巩固优等生的学习动机,又要照顾后进生的学习基础与心理基础,适当降低学习内容的难度,防止挫伤学生的学习动机,并及时表扬学生的进步,使潜在的学习成为具体的有价值的奋斗目标,帮助学生持续稳定地推进学习进度,逐步养成乐学、勤学与巧学的观念和态度,使已有的学习动机更加持久和稳固。
二、“冲动型学习方式”与“深思型学习方式”相得益彰
学习方式是影响学习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由于人的个性差异而引起学习者学习方式的差异,有些学习者观察事物的第一感官是眼睛,然后再经过思维进行分析,最后接受事物,这种学习者我们称之为“视觉”学习者;而有些学习者首先运用耳朵进行1—2次的倾听,才进行思考和接受事物,我们被称之为“听觉”学习者;还有一些学习者往往不经过思考,而是通过反复练习或者强化识记,如果记住了就自认为已掌握了某些知识,我们称之为“记性”学习者。前两种学习方式我们可以归入为“深思型”学习方式,学习者非常关注学习的广度,学习中就会显得从容自若,但专注度不够,也不能持久;而后者归入为“冲动型”学习方式,学习者反应快,善于用自己的预感去学习与猜测答案,但是思维的成熟性不够。所以,任何一种学习方式都不具有绝对的优势,而是需要根据学习者的个性特点,在所有的学习方式中找到适当的张力。就英语学习而言,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不但需要进行看、听与练,而且需要用最适合自己和最适合这些知识学习的方法将新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去。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自由选择他们喜欢的及最适合学习内容的学习方式,使他们能够在学习中取得的收益最大化。
三、在情境中化“恐惧”为“兴趣”
学习效果的获得还需要学习者具有对学习目标的认识程度,并有经常参与和该事物有关活动心理,这种心理倾向就是我们所说的兴趣,这是增强学习效果的重要条件之一。如果学习者对学习的知识有兴趣,就会在心理上关注它,并有强烈的参与意愿,而这种意愿的强烈程度与学习兴趣成正比例关系,同时,学习者对所学习的知识在心理上会感到愉悦;相反,就没有兴趣,心理上感到厌恶甚至恐惧。在传统教学中,教师过多在意教学的知识性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心理,往往采取“揠苗助长”式的强压措施,这样就造成了学生学习兴趣的淡化,以及心理上的排斥与恐惧。
就英语教学来说,对英语感兴趣的学生一定会在心理上对英语表现出肯定的情绪,并且会带着愉快的心情、快乐而积极地投入学习,效果自然很好;相反,那些对英语不感兴趣的学生在心理上对英语学习存在某种障碍,会排斥、拒绝甚至于恐惧英语学习。严重的是,兴趣的淡漠与恐惧心理的强化是同步的,这势必会影响教学效果。
一个机智的教师会灵活应用多种教学方法活创设课堂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忘记学习的艰难、消除内心的恐惧,逐步激发学习兴趣。对于英语课堂课堂而言,教师应充分选择合适的互联网的视频资料参与课堂教学,还可以通过组织“Daily Report”、小组辩论、角色扮演、各种英语比赛、办英语报纸等方式,让学生更大程度地感受英语国家的生活文化情境,营造一种身临其境的交往空间,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消除英语学习的恐惧,并激发与稳定学生的兴趣。
四、变“刚性管理”为“柔性引导”
任何事情的成功都离不开良好的环境,教学效果的好坏同样与环境分不开。班级作为教学的基本组织单位,更需要有和谐的环境,班风的建设尤为突出。班风是校风、学风在班级的具体体现,它由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等多种心理因素构成,它一旦形成就会经久不衰,形成传统,良好的班风会产生一种催人奋进的巨大精神力量,并可以长时期地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及学习方式起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作用。
班主任对的班风建设和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起着主导作用,而任课教师班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班主任首先应着重培养班级正确的集体舆论,从思想道德品质、学习态度、劳动卫生等方面对学生提出既严格又能让大多数学生达到的具体要求,逐步培养班级团结一致、积极向上的班级精神;全班学生养成遵纪守法、文明礼貌的道德品质;形成一股勤奋好学、刻苦钻研的学习风气;坚持一种勤劳朴实、勤俭节约的生活态度。并要通过班团干部的“领头羊”作用,同学之间互相帮助,“扬长避短”,并通过组织一系列健康向上、形式多样的班会、文体活动、社会实践等活动进一步巩固和发展良好的班风,使这种风气变成全班同学的自觉行动。
总之,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对英语教学效果的增强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作为现代教师应更新观念,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精心设计、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兴趣、化解恐惧心理,并通过建立好良好的班风促进学生非智力因素在教学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蔡笑岳.心理学与教师[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2.
[2]林崇德,沈德立.非智力因素及其培养[J].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7.
[3]刘梅.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意义[J].沈阳大学学报,2002,(3):81-83.
关键词: 非智力因素 培养 教学效果 增强
美国心理学家亚历山大于1935年首次提出的“非智力因素”认为,智力因素对认知结果产生决定性的作用,人的认知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虽然不直接参与认知过程,但对认知结果也起直接制约作用。但是,非智力因素不是天生的,而是取决于后天培养与习得。就教学而言,教学效果的好与坏受多重因素的影响。心理学家雅克博维次的研究表明,在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中,动力因素占33%、才能因素占33%、智力因素占20%、其它因素只占14%。进一步细分,我们可以知道影响教学效果的非智力因素主要包含动机因素、学习方式、年龄因素、兴趣和心理、环境因素。我们以英语教学为例来探讨非智力因素与教学效果的共进策略。
一、变“工具型”动机为“综合型”动机
动机包括个人的愿望、心理冲动或行动标的,它是个人行动的内部动因和维持动力。如何促进渴求英语学习的强烈愿望和求知欲是英语教学效果增强的首要条件。心理学家加德纳认为,学习动机应包括目的、努力程度、意志和态度。
受到社会急功近利思想的影响,当前很多学生与家长对英语学习的动机不是很明确。把英语学习看作是升学、求职、攻读学位或者获取某种职业资格的必要手段,是一种“工具型”动机。这种动机很难维持学习内在动因的持久性,一旦遇到困难或者达到了某一阶段性目的,就会让学习者放弃努力,英语学习的强烈愿望与自觉能动性等积极性的心理状态就会消失,英语学习就为变为一种负担,其效果也就可想而知,英语教学的本来目标就会落空。英语学习的目的不仅是掌握一门语言工具,更需要通过对语言的学习提升对异域文化的理解,因此,“工具型”的学习动机是一种不健全的、单向度的动机。从英语教学的本质出发,我们提倡培养学生“综合型动机”,即将语言本身或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习俗作为学习的目标,是一种对语言、文化等综合性理解的学习动机。心理学的研究证明,“综合型学习动机”比“工具型学习动机”更具有持久性与策略性,学习者会更加智慧地运用认知策略,对学习过程进行自觉的、常态化的调控管理,最终会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运用教学智慧调整或者激发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如通过对学生不同年龄段的心理进行分析,抓住学生的好奇心、进取心、自尊心等心理特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适当的学习材料,既要采用积极的手段进一步激发和巩固优等生的学习动机,又要照顾后进生的学习基础与心理基础,适当降低学习内容的难度,防止挫伤学生的学习动机,并及时表扬学生的进步,使潜在的学习成为具体的有价值的奋斗目标,帮助学生持续稳定地推进学习进度,逐步养成乐学、勤学与巧学的观念和态度,使已有的学习动机更加持久和稳固。
二、“冲动型学习方式”与“深思型学习方式”相得益彰
学习方式是影响学习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由于人的个性差异而引起学习者学习方式的差异,有些学习者观察事物的第一感官是眼睛,然后再经过思维进行分析,最后接受事物,这种学习者我们称之为“视觉”学习者;而有些学习者首先运用耳朵进行1—2次的倾听,才进行思考和接受事物,我们被称之为“听觉”学习者;还有一些学习者往往不经过思考,而是通过反复练习或者强化识记,如果记住了就自认为已掌握了某些知识,我们称之为“记性”学习者。前两种学习方式我们可以归入为“深思型”学习方式,学习者非常关注学习的广度,学习中就会显得从容自若,但专注度不够,也不能持久;而后者归入为“冲动型”学习方式,学习者反应快,善于用自己的预感去学习与猜测答案,但是思维的成熟性不够。所以,任何一种学习方式都不具有绝对的优势,而是需要根据学习者的个性特点,在所有的学习方式中找到适当的张力。就英语学习而言,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不但需要进行看、听与练,而且需要用最适合自己和最适合这些知识学习的方法将新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去。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自由选择他们喜欢的及最适合学习内容的学习方式,使他们能够在学习中取得的收益最大化。
三、在情境中化“恐惧”为“兴趣”
学习效果的获得还需要学习者具有对学习目标的认识程度,并有经常参与和该事物有关活动心理,这种心理倾向就是我们所说的兴趣,这是增强学习效果的重要条件之一。如果学习者对学习的知识有兴趣,就会在心理上关注它,并有强烈的参与意愿,而这种意愿的强烈程度与学习兴趣成正比例关系,同时,学习者对所学习的知识在心理上会感到愉悦;相反,就没有兴趣,心理上感到厌恶甚至恐惧。在传统教学中,教师过多在意教学的知识性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心理,往往采取“揠苗助长”式的强压措施,这样就造成了学生学习兴趣的淡化,以及心理上的排斥与恐惧。
就英语教学来说,对英语感兴趣的学生一定会在心理上对英语表现出肯定的情绪,并且会带着愉快的心情、快乐而积极地投入学习,效果自然很好;相反,那些对英语不感兴趣的学生在心理上对英语学习存在某种障碍,会排斥、拒绝甚至于恐惧英语学习。严重的是,兴趣的淡漠与恐惧心理的强化是同步的,这势必会影响教学效果。
一个机智的教师会灵活应用多种教学方法活创设课堂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忘记学习的艰难、消除内心的恐惧,逐步激发学习兴趣。对于英语课堂课堂而言,教师应充分选择合适的互联网的视频资料参与课堂教学,还可以通过组织“Daily Report”、小组辩论、角色扮演、各种英语比赛、办英语报纸等方式,让学生更大程度地感受英语国家的生活文化情境,营造一种身临其境的交往空间,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消除英语学习的恐惧,并激发与稳定学生的兴趣。
四、变“刚性管理”为“柔性引导”
任何事情的成功都离不开良好的环境,教学效果的好坏同样与环境分不开。班级作为教学的基本组织单位,更需要有和谐的环境,班风的建设尤为突出。班风是校风、学风在班级的具体体现,它由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等多种心理因素构成,它一旦形成就会经久不衰,形成传统,良好的班风会产生一种催人奋进的巨大精神力量,并可以长时期地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及学习方式起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作用。
班主任对的班风建设和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起着主导作用,而任课教师班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班主任首先应着重培养班级正确的集体舆论,从思想道德品质、学习态度、劳动卫生等方面对学生提出既严格又能让大多数学生达到的具体要求,逐步培养班级团结一致、积极向上的班级精神;全班学生养成遵纪守法、文明礼貌的道德品质;形成一股勤奋好学、刻苦钻研的学习风气;坚持一种勤劳朴实、勤俭节约的生活态度。并要通过班团干部的“领头羊”作用,同学之间互相帮助,“扬长避短”,并通过组织一系列健康向上、形式多样的班会、文体活动、社会实践等活动进一步巩固和发展良好的班风,使这种风气变成全班同学的自觉行动。
总之,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对英语教学效果的增强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作为现代教师应更新观念,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精心设计、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兴趣、化解恐惧心理,并通过建立好良好的班风促进学生非智力因素在教学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蔡笑岳.心理学与教师[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2.
[2]林崇德,沈德立.非智力因素及其培养[J].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7.
[3]刘梅.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意义[J].沈阳大学学报,2002,(3):8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