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让语文课堂激情飞扬

来源 :金色年华·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rf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朗读是最传统、最“原始”的教学方式之一,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朗读,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写作水平,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语文教师应重视发挥朗读的作用,让语文课堂书声琅琅。
  关键词:朗读 语文课堂 语文教学
  
  新课程的实施,使语文在教学思想、教学方法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等方面发生很大改变。要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培养他们的语感,教师应该有效地开发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创设各种情景,灵活运用教法。语感培养有着丰富的内容,而朗读则是提高学生语言感悟能力的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朗读是把书面语言转化为发音规范、声情并茂的有声语言的再创作活动。要注重朗读指导,提倡、鼓励、引导质疑,创设成功机会,让学生主动求知,积极参与。
  1.关注朗读教学研究的必要性
  1.1读是我国历来的传统
  “以‘心治’、‘意会’为特征的汉语言文字,决定了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以诵读体味为主要教学形式,注重诵读中涵泳、意会、体悟。”①我国几千年的语文教学已证实这一点。古人读书,强调“口诵心惟”。“诵”绝不仅仅是“口”的发音活动,同时在朗读中也包含了丰富的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
  1.2读是简单语文的旨归
  我们应该“欣赏并提倡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求发展,扎扎实实求发展,回归常态的语文教学。”②所谓常态的语文教学,就是“要倡简,就是读读写写,写写读读。”显然,朗读是简单语文教学的必经之路。
  2.朗读指导的基本环节
  古人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究竟怎么去读,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探索的问题,我在课堂上,尝试由面到点,再由点入面的方式,其主要环节大致如下:
  2.1初读,感知文本整体
  学习课文,没有一个整体的感知是不行的,一般情况下,我们都会毫不犹豫地选择让学生放开声音朗读课文。就在这次初读中,学生发觉了一些精妙的地方,碰到了几个困惑之处,这些,都是为深入学习文本所奠定的基础。
  2.2精读,把握文本主旨
  学生在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本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握文本的主旨,这一个环节,教师就很由必要再次引导学生去读文本,通过读,梳理出为我们教学颇为密切之处,我们牢牢抓住了这些地方,也就把握住了文本的要害。这一次读,学生势必会找到许多句段,而这些,正是我们学习文本至关重要之处。从这些地方深入进去,我们是可以让学生更为直接地走入文本的深层。
  2.3研读,感悟文本精神
  当学生从文本中寻找出解决问题需要的句段之后,我们便有必要引导他们以这些句段作为基点和突破,即借助于一些深藏在文本中的“文眼”去深层次地感悟文本,与文本精神对话。
  在这里,我们实现了语言的价值,从语言的身上,我们通透了智慧与精神之光。我们感受到了语文的工具特质,也深深触摸到语文的人文内涵。但这一实现,是以读作为奠基和拓进的支柱。
  2.4诵读,回归文本本真
  我们寻着语言,通过突破性朗读,已经深深触摸到文本的“内心”深处。这时候,我们才可以说把握住了文本,但这个把握不是存于每一个学生的内心就可以的,我们也无法判断是否每一个学生都达到了这样的目标,所以我们需要借助与读来作为一种衡量的手段,去作为学生感悟文本程度的评判。
  3.朗读指导的有效措施
  新课标指出:“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如果说语文是一首诗,那么朗读就是一首歌。语文教学是否充满诗意,朗读是一扇窗口,是一个显示器,是一面镜子。在教学过程中,朗读是一项把书面语言转化为发音规范、声情并茂的有声语言的再创作活动。
  3.1巧妙地设境——引发学生想读的冲动
  白居易曾说过:“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告诉我们,只有以情为导,才能积极有效地调动情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发自内心地愿意读,喜欢读,对朗读产生浓厚的兴趣,是朗读教学的第一要务。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小学生好动、好胜、好奇心强等心理特点,巧妙地创设各种情境,从而提高朗读教学的效率与质量。方法很多,在教学实践中感觉效果较好的有以下几种:(1)导语设疑;2)适当借助多媒体;(3)恰如其分的表演读、赛读好动、好胜心强使得表演读和赛读成为了小学生最喜闻乐见的朗读形式。适当、巧妙地运用,可以起到难以想象的效果。
  3.2大胆地取舍——把握重点内容
  古人云: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教师在朗读指导过程中就应该讲求一个“精”字,抓住课文的重难点词句和段落进行精心指导,起到举一反三,画龙点睛的效果。
  3.3多维解读——进行多向感悟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语文教学中,生动有效的师生对话是学生在教师搭建的平台上分享对文本的独特感悟、领悟智慧的过程。而深刻的感悟,是进行积极有效对话的前提。所以,我们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多维解读,多向感悟,由读“入”而读“出”,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
  3.4抓住留白——引导学生展开想象
  一位艺术家说过这样的话:对于一个高明的画家来说,着墨处是画,空白处也是画。作画是如此,语文教学也要讲究“留白”艺术。
  3.5有效地示范——此时无“言”胜有“言”
  范读是指导学生读好课文,理解内容,提高朗读能力的有效方法。精彩的范读把“文章中的神情理趣,在声调里曲曲地传达出来。”
  可见,一些文质兼优的课文片断,通过老师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范读,可以把文字上无法表达的内在情感通过语调的轻重缓急充分表达出来,或把学生吸引到优美的语境中,或使学生对语言有所顿悟,或给学生以整体的感知,或给学生树立朗读的榜样,或让学生对自己的错误有所反省,或给学生以美的享受、智慧的启迪、情感的熏陶……
  3.6合理地评价——拓展学生的发展天空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 “要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因此,我们在指导中,应以欣赏的眼光、朋友的口气、智者的明断对学生的朗读宽容地进行评价;而不宜过分地强求、严厉地指责与挖苦。在学生互相评价时,也应该注意这一点。如:“读得很好,听得出你已将自己的理解读出来了。”“听你们的朗读是一种享受,你们不但读出了声,而且读出了情。”
  3.7搞好“延伸”——充分发展语感
  课堂教学固然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然而仅限于课堂,就限制了学生语感能力的发展。因此,语感的培养要力争全方位展开,打破课内课外的坚固壁垒,使学生开阔视野,充实和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
  让学生把书读到心里去,是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这就要求老师在课堂上重敲轻拨,轻拢慢捻,穿针引线,前呼后应,都恰到好处。当孩子们喜欢上朗读,学会了朗读时,课堂上便会不时地奏起一曲曲悦耳动听的歌。那时,语文课将成为孩子们的向往,成为师生共同扣响心弦、施展才华、尽享语文魅力的舞台!
其他文献
2018年1月,国务院批复《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标志着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正式成为国家战略.省委书记刘家义在山东省全面展开新旧动能转换重
期刊
摘 要 所谓图式,就是有组织的储存在人的大脑中的对过去知识和经验的总和,它为人们认知新的事物提供了参考。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每个意象也有自己的图式,即文学图式,它是诗歌意境的直接来源。涉及中国经典诗歌意境实现的文学图式运作范式有三个:图式的加强、图式的调节和图式的重构,对中国经典诗歌意境的解读基于这三个运作模式。本文将从认知诗学的图式理论为基础,结合中国经典诗歌来着重分析中国经典诗歌意境的一种文学图式
电力企业是我国社会经济和人们生产生活中的重要部分,随着电力信息网络业务呈现多元化发展,电力系统网络信息安全成为当前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如何提高电力信息网络系统安全风
近日,钟大爷中午逛菜市场时突然晕倒,入院时已神志不清,大小便失禁.经过检查,被诊断为高血糖昏迷合并热射病(重度中暑).所幸在医生的及时救治下转危为安.rn接诊医生介绍,最近
期刊
[摘要]生活是教育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教育必须首先植根于生活的土壤。转变教师教育意识是数学课堂生活化的前提,善于研究生活中的数学是数学课堂生活化的基础,善于创设教学情境是数学课堂生活化的基本途径。强调数学抽象(即生活问题的数学化)和数学应用(即数学问题的生活化)的辨证结合,对于数学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设计;生活化    “数学源于生活,启于生活,应用于生活”,而一
对我国煤炭行业来说,实践活动安全有序的组织开展,以及顺利获取到最佳预期效果的重要前提条件是煤矿瓦斯安全监控系统设计建设,以及具体化技术应用环节的综合性组织开展水平.
1月21日,省委、省政府召开新世纪以来第一次全省乡镇(街道)干部队伍建设会议.全省近10万名乡村干部通过远程教育平台,收看会议直播.rn省委书记夏宝龙强调,要充分认识乡镇的重
2007年,在最低收购价粮食收购无法启动的情况下,农发行衡阳市分行共发放收购贷款32830万元,支持14家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加工企业收购稻谷21193万公斤,收购量占全市收购的60
本文主要简单的介绍了几种舰艇隐身技术,并对舰艇隐身技术的发展方式和趋势进行研究,以创新舰艇隐身技术,提高舰艇隐身技术水平,从而充分发挥其在现代战争中的重要作用。据此,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