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教学始终是语文教学的一大难题,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综合能力,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而培养出能写出真情、新意的优秀作文的高中生,更是我们在新时代必须重视的任务。
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我们必须多举措并进,切实推进创新作文教学的高效实施。
一、借助网络环境,优化作文课堂教学模式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学生可以多层次、多角度地论证和说明,积极探索并获取新知。在写作上,学生可以获得教师用语言所无法传授的知识,从而产生写作欲望,由无从下笔到有话可说,改变“封闭式”课堂结构,摆脱传统作文内容陈旧单一的弊端。
学生平时拿到作文题,总是思维受到局限,不知道该怎么写或者思维打不开,以致作文整体眼界狭隘,深度不够,而教师借助网络资源和网络教学平台,创设主体性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围绕设置的材料,拓展学生写作的思路。
教师搜集资料,建立作文训练展示平台。展示平台主要由以下几个栏目构成:1.题型特点(主要介绍新材料作文的题型特点、写作思路、写作注意点);2.高考题例(选择近两年的高考新材料作文题目);3.高考优秀作文或满分作文范文(收入近两年的高考作文10篇);4.思路提示(提示几个新材料作文的思路拓展示意图)。
教师引导学生进入作文训练展示平台,展示写作要求。学生进入该平台,按照教师提供的素材,各小组通过讨论构思,达到拓展思路,完成“训练题型展示”中的有关要求。
二、重视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目标,将“综合性学习”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并列,共同组成语文学习内容的五大板块。综合性学习是语文学科的课程内容,其实质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活动过程和实践探究过程。通过这项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和协调发展。
首先,学生把搜集来的资料去粗取精,整理归纳,并就各自的特长,与人合作,以丰富多彩的形式来展示自己的成果。在这一环节中,学生通过展示自己的特长(成果),在给人以美的熏陶和知识的传播的同时,自己也获得知识,乐趣和成就感,这就更体现了综合性学习的“语文特色”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性!如在我所组织的“灵山调查活动”的展示课上,同学们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自己的劳动成果:既有精彩绝伦的摄影作品,又有内容丰富的文字资料,更有思想深刻的观后感。通过这样的环节,学生能都更有写作的积极性和写作的新思路,从而为创新写作打下坚实的生活基础。
其次,通过归纳总结、作出评价、书面总结等环节,形成优美的文章。
活动结束后,教师要对一些亮点和不足进行及时归纳总结,对于做得好的要继续保持;针对不足,找出原因及弥补的方法,力争下次活动开展的更成功。所以除了教师的评价之外,更多让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并且教师要及时指导学生针对本次活动进行写作,从而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写出有社会价值和生活气息的优秀文章。
三、督促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广泛阅读名著,提高写作水平
曾经看过语文教育大师张志公先生对当代语文教学的反思和批判,他尖锐地指出:“多年来,我们语文学科,自觉或不自觉的可以说变化不大,或者说没有实质性的变动……学生大学毕业了,工作所需要的语文能力还是没有。需要写,写不好;说呢,结结巴巴,说不好。……今天的语文教学要考虑到七八年、十几年以后需要什么样的语文能力。现在社会发展很快……要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这是一。第二,做到学用兼顾,学以致用。学以致用,是句自古名言,可是我们在语文课上没有做到。”在实际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处理好听读说写的关系,对中学生语文能力的全面发展十分必要。
而在听读说写四个方面中,读是大前提。有经验的语文教师,对读这一环节应该是狠抓不放、持之以恒的。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认为“阅读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智育的重要途径”。由此可见,学生学习越感到困难,他在脑力劳动中遇到的困难就越多,也就越应该多阅读。
而现行的部分学校教育教学评价机制(一月一考评,一年定考核),对语文教师要求的是短期迅速出成绩,制约了教师对课外阅读的重视,仅仅依据教科书中的篇章进行较为详尽但支离破碎的解读。在没有多少兴趣趋势下的课本学习,学生学了几百篇文章,可仍然腹中空空,写起作文“假、大、空”。短时的教育教学行为并未是学生成绩得到提高,更不用说使其智力随着年龄而相应提高。
在这样的语文教学背景下,教师应该体现出长者关怀和教育智慧,为学生长远乃至终身发展考虑,如果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少讲些,让学生多读多背,多积累多体会,脑中存有上百篇课文的底子,待到自己说话作文时,便能呼之即出、信手拈来。学生的语文素质和智力必将得到实实在在的提高。
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应该经过周密考虑,有预见地、有组织的让学生阅读一些课外经典读物,开拓其视野,陶冶其情操,提升其智力,这样也会提升自己的教学成绩。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学生阅读时要静下心来,享受阅读的快乐,并从阅读中汲取精神的营养,从而培养学生深厚的语文素养。平时建议学生每天要读一些中外文学名著、报纸杂志、优秀古诗文等,让学生通过阅读积累作文素材,并通过阅读学习他人的写作特点,以提高自己的作文写作能力。
四、重视创新作文展示平台的构建
2006—2007学年自己成为毕业班的班主任及语文教师,倍感高考的压力,也为学生的可能出现的思想问题而担忧,因而经常进行教育和教学方面的反思,有时会将反思的结果习惯性的书写在黑板上。久之,便想到如果有一本“班级博客”可能更有助于自己乃至学生自己的反思,从而实现师生之间的思想和情感交流,也可实现学生观察生活关注现实中存在的问题,不仅能构建一个健康向上的班集体还能激发学生的新思维。
继2006—2007学年对班级博客这一教育方式的尝试,在2007—2008学年自己着手创办“诚明”博客。从这个思想的展示平台上,每天都能发现学生许多惊奇的新思想和对生活上细致入微的发现,学生的思维训练从这里得到了锻炼。
同时我还组织学生创办了三(13)班的班级报刊——《十三蓝图》,开设“三味书屋”“百花园”“佳作大看台”“警世恒言”“交流平台”“书法天地”“才艺展示”“奥运专栏”“班主任寄语”等众多栏目。督促学生将平时的读书心得和生活感悟投于“交流平台”栏目,将自己对学生的期望与教诲书于“班主任寄语”,督促学生养成了多读书、勤思考、写感悟的好习惯,创刊以来,同学们读书氛围渐浓,也努力写作,踊跃投稿。这样不仅活跃了班级学习氛围,也使大家对写作更感兴趣。
总之,只要认真探索多样化的作文教学模式,必能使创新作文教学之路越走越长,越走越宽。
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我们必须多举措并进,切实推进创新作文教学的高效实施。
一、借助网络环境,优化作文课堂教学模式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学生可以多层次、多角度地论证和说明,积极探索并获取新知。在写作上,学生可以获得教师用语言所无法传授的知识,从而产生写作欲望,由无从下笔到有话可说,改变“封闭式”课堂结构,摆脱传统作文内容陈旧单一的弊端。
学生平时拿到作文题,总是思维受到局限,不知道该怎么写或者思维打不开,以致作文整体眼界狭隘,深度不够,而教师借助网络资源和网络教学平台,创设主体性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围绕设置的材料,拓展学生写作的思路。
教师搜集资料,建立作文训练展示平台。展示平台主要由以下几个栏目构成:1.题型特点(主要介绍新材料作文的题型特点、写作思路、写作注意点);2.高考题例(选择近两年的高考新材料作文题目);3.高考优秀作文或满分作文范文(收入近两年的高考作文10篇);4.思路提示(提示几个新材料作文的思路拓展示意图)。
教师引导学生进入作文训练展示平台,展示写作要求。学生进入该平台,按照教师提供的素材,各小组通过讨论构思,达到拓展思路,完成“训练题型展示”中的有关要求。
二、重视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目标,将“综合性学习”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并列,共同组成语文学习内容的五大板块。综合性学习是语文学科的课程内容,其实质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活动过程和实践探究过程。通过这项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和协调发展。
首先,学生把搜集来的资料去粗取精,整理归纳,并就各自的特长,与人合作,以丰富多彩的形式来展示自己的成果。在这一环节中,学生通过展示自己的特长(成果),在给人以美的熏陶和知识的传播的同时,自己也获得知识,乐趣和成就感,这就更体现了综合性学习的“语文特色”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性!如在我所组织的“灵山调查活动”的展示课上,同学们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自己的劳动成果:既有精彩绝伦的摄影作品,又有内容丰富的文字资料,更有思想深刻的观后感。通过这样的环节,学生能都更有写作的积极性和写作的新思路,从而为创新写作打下坚实的生活基础。
其次,通过归纳总结、作出评价、书面总结等环节,形成优美的文章。
活动结束后,教师要对一些亮点和不足进行及时归纳总结,对于做得好的要继续保持;针对不足,找出原因及弥补的方法,力争下次活动开展的更成功。所以除了教师的评价之外,更多让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并且教师要及时指导学生针对本次活动进行写作,从而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写出有社会价值和生活气息的优秀文章。
三、督促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广泛阅读名著,提高写作水平
曾经看过语文教育大师张志公先生对当代语文教学的反思和批判,他尖锐地指出:“多年来,我们语文学科,自觉或不自觉的可以说变化不大,或者说没有实质性的变动……学生大学毕业了,工作所需要的语文能力还是没有。需要写,写不好;说呢,结结巴巴,说不好。……今天的语文教学要考虑到七八年、十几年以后需要什么样的语文能力。现在社会发展很快……要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这是一。第二,做到学用兼顾,学以致用。学以致用,是句自古名言,可是我们在语文课上没有做到。”在实际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处理好听读说写的关系,对中学生语文能力的全面发展十分必要。
而在听读说写四个方面中,读是大前提。有经验的语文教师,对读这一环节应该是狠抓不放、持之以恒的。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认为“阅读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智育的重要途径”。由此可见,学生学习越感到困难,他在脑力劳动中遇到的困难就越多,也就越应该多阅读。
而现行的部分学校教育教学评价机制(一月一考评,一年定考核),对语文教师要求的是短期迅速出成绩,制约了教师对课外阅读的重视,仅仅依据教科书中的篇章进行较为详尽但支离破碎的解读。在没有多少兴趣趋势下的课本学习,学生学了几百篇文章,可仍然腹中空空,写起作文“假、大、空”。短时的教育教学行为并未是学生成绩得到提高,更不用说使其智力随着年龄而相应提高。
在这样的语文教学背景下,教师应该体现出长者关怀和教育智慧,为学生长远乃至终身发展考虑,如果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少讲些,让学生多读多背,多积累多体会,脑中存有上百篇课文的底子,待到自己说话作文时,便能呼之即出、信手拈来。学生的语文素质和智力必将得到实实在在的提高。
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应该经过周密考虑,有预见地、有组织的让学生阅读一些课外经典读物,开拓其视野,陶冶其情操,提升其智力,这样也会提升自己的教学成绩。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学生阅读时要静下心来,享受阅读的快乐,并从阅读中汲取精神的营养,从而培养学生深厚的语文素养。平时建议学生每天要读一些中外文学名著、报纸杂志、优秀古诗文等,让学生通过阅读积累作文素材,并通过阅读学习他人的写作特点,以提高自己的作文写作能力。
四、重视创新作文展示平台的构建
2006—2007学年自己成为毕业班的班主任及语文教师,倍感高考的压力,也为学生的可能出现的思想问题而担忧,因而经常进行教育和教学方面的反思,有时会将反思的结果习惯性的书写在黑板上。久之,便想到如果有一本“班级博客”可能更有助于自己乃至学生自己的反思,从而实现师生之间的思想和情感交流,也可实现学生观察生活关注现实中存在的问题,不仅能构建一个健康向上的班集体还能激发学生的新思维。
继2006—2007学年对班级博客这一教育方式的尝试,在2007—2008学年自己着手创办“诚明”博客。从这个思想的展示平台上,每天都能发现学生许多惊奇的新思想和对生活上细致入微的发现,学生的思维训练从这里得到了锻炼。
同时我还组织学生创办了三(13)班的班级报刊——《十三蓝图》,开设“三味书屋”“百花园”“佳作大看台”“警世恒言”“交流平台”“书法天地”“才艺展示”“奥运专栏”“班主任寄语”等众多栏目。督促学生将平时的读书心得和生活感悟投于“交流平台”栏目,将自己对学生的期望与教诲书于“班主任寄语”,督促学生养成了多读书、勤思考、写感悟的好习惯,创刊以来,同学们读书氛围渐浓,也努力写作,踊跃投稿。这样不仅活跃了班级学习氛围,也使大家对写作更感兴趣。
总之,只要认真探索多样化的作文教学模式,必能使创新作文教学之路越走越长,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