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课程的价值取向探析

来源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ppig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程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在文化、信息多元并急剧演变的现代社会,人与人的交往日益频繁,尤其网络信息的高速发展迅速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因此,如何使学生基于自身的社会生活和实践体验,结合自身的文化背景,培养足够的自信心和独立性,在社会发展的洪流和冲击中得以发展,成为当前建构综合性课程的重要任务,其中社会课首当其冲,需要对此学科的价值取向进行一定的思考和审视。
  
  一、 对“价值”、“文化价值”的理解
  
  要弄清什么是课程的文化价值就离不开对价值与课程价值的探讨。“价值属于关系范畴,它是以人为主体用以表示事物具有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作用和意义的概念”,它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是人们所利用的并表现了对人的需要的关系的属性。由此看来,价值按其本性,它表示的就是某一对象肯定或否定人的生存、发展、完善需要时所产生的意义、功能和效应。课程价值取向是人们基于对课程总的看法和认识,在制订和选择课程方案以及实施课程计划时所表现出的一种倾向性。在不同的课程价值观的指引下,就会对课程有不同的理解,同时影响着课程开发过程的各个环节,如课程目标的确定、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评价等。因此,有什么样课程价值取向,就有什么样的课程。
  所谓文化价值,可以理解为:一定的价值对象显现出的有益于人规范和优化自身的生命存在的功能、意义或意向,是有益于人“向文而化”,即按“人”的标准和理想展开、创造生命存在来说的价值。因此,综合性课程的文化价值取向就表现为优化和规范学生认知发展和人格提升的功能和意义,是一种基本的价值,同时也是衡量人的发展、完善与提升的尺度。
  
  二、 综合性课程的现实透析
  
  新课程改革以来,综合性课程的独立性日益彰显,开展综合性课程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性意识和能力,使年轻一代成为富有一定创新精神的、具有高尚道德素养的、有一定历史和文化知识的现代化合格公民。小学社会课是一门新的综合性学科,在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上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当前的中小学教学中,学生、教师和家长更注重语数外等学科性的知识的学习,而对品德与社会、社会与历史等科目和通识性知识的认识不深入,关注程度不够,使所学知识脱离了日常生活体验。有一项关于社会课开展情况的调查显示:在对90名学生进行书面调查中,仅有4名学生称喜欢学、想学习社会课,其余的都认为社会课包罗较广,科目宽泛而不精深,且没有明显的收获和提高,有的认为可凭个人兴趣通过选修课的形式开展,无需作为一门必选课程进入课堂;甚至有少数学生认为社会课程知识零散、枯燥、无需去学。由此可见,当前人们对社会课的关注不够,没有认识到它的价值和意义。
  社会课是一门包涉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多学科领域的综合性课程,其目的是培养既有知识、有理想,又会思考、会学习;既具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又具有良好的社会情感和行为品质的学生。相对于分科课程而言,它包括的知识领域更加宽广,与学生的生活和实践活动密切相关,注重体验、探究和问题解决的学习,为学生提供多学科、多视角的综合化优势,有利于人的多元发展。因此,我们应通过多种途径,利用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利用课程资源,提升社会课的品位,体现社会课的人文教育、审美教育、创新教育和历史教育价值。
  
  三、 综合性课程的文化价值取向
  
  1.回归生活,注重体验,是支撑综合性课程的根本价值旨趣
  新课程改革是伴随着对传统课程阵阵声讨而逐渐推行的,为了对传统课程进行纠偏,综合性课程被作为独立的学科与分科课程并列设置,但学校在实践层面的认识却是相当模糊和偏执。因此,我们不禁要追问:开设综合性课程的根本依据在哪?答案就是生活,是日常生活中的鲜活体验,这是开展综合性课程的逻辑起点。在《综合实践活动纲要(3—6年级)》中,作了如下说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的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注重对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体现经验和生活对学生价值发展的实践性课程。”只有深化认识,才能体悟到综合性课程的意义和价值。
  小学社会课是与人们生活贴近的,融自然、历史、道德、人文科学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回归生活世界是此学科的价值取向。在内容的建构和具体实施中,都关注学生的直接的生活体验,在生活世界中学习,将知识、技能的学习和生活结合起来,教师的任务就是营造一定的情境,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尤其是社区资源,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在生活中培养、发展探究和问题解决的能力,同时也在生活中接受道德教育,在各自的切身体验中辨明和理解真善美与假丑恶,以对真善美的事物有深刻的体悟,不断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和审美品位,从而提升生活质量。
  2.彰显人的主体性,由“化人”的课程向“人化”的课程转变
  回眸20世纪以来世界范围的课程发展历程,其间经历了20世纪20年代课程研究的蓬勃发展、20世纪50年代课程改革运动的失败及20世纪70年代课程研究领域的反思之后,课程领域呈现出众多课程流派和思想。但仔细审视,不难发现,在改革的洪流背后似乎涌动着一股潜流,这就是在课程改革的各个层面都不约而同地试图努力消除或改造以往或现行课程中积淀已久的“化人”的现象,而转向以彰显人的主体性为意旨的“人化”的课程。所谓“化人”的课程,其基本取向是将人在课程中视为被动的、消极的因素,以静态的、间接的、外在的要求来替代人在知识获取过程中动态的、直接的、内在的需求,这种课程所造就的对象往往迷信权威力量,崇尚书本知识,缺乏反思批判的意识和创新变革的能力。显然,这种课程取向与当代社会发展以及人自身全面的发展都极不协调,因而成为批判的焦点。新课程把社会课与以往的学科课程并列设置,综合性课程获得独立的地位,更关注那些主观、动态和开放性的知识的获得,由人的发展的需要来决定课程,体现课程的取向由“化人”向“人化”的课程转变。所谓“人化”的课程,其关注的焦点则是“人能够成为什么”的问题,充分意识到人在社会发展中的核心作用,着力于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人的主体意识和创新技能。
  当前,置身于 “弘扬人的主体性”的21世纪的时代背景,课程价值取向这一转变也日益凸显,并渗透到课程领域的各个层面,引领和驱动着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社会课是一门贴近人们生活与实践的课程,注重直接经验,无论是从课程目标的制订,还是内容设置、课程实施上,社会课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应该是“人化”课程,根据人的多种内在的需要来选择和设置课程,以人的发展为本,培养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有利于顺利实现个体社会化。
  3.倡导人文精神,这是综合性课程价值取向的最终诉求
  在弘扬人的主体性的当代社会,关注人、培养具有完整意义的人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共识。无论是基于网络社会对个性发展的要求,还是立足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对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人的需求,都提出了培养人和发展人的问题。如何培养和发展全面发展的人,要求当代课程价值取向必须依托深厚的文化底蕴,弘扬人文精神的回归。所谓人文精神,是指整个人类文化所体现的最根本的精神,是指向人的主体生命层面的终极关怀。它是以追求真善美等崇高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以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为终极目的。
  人文精神作为指向主体生命层面的终极关怀,凸显了人的生存价值。当代课程价值取向是在对当代社会细致分析的基础上形成的,以人文精神为目的的课程价值取向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现代发展观的基调。社会课程就是应“以人为本”的终极取向而出现的,帮助学生认识自然、认识社会,顺利融入社会生活,理解社会并服务社会,由此,我们需对综合性课程的社会服务功能进行重新理解,学校与社会进行不断的信息交流,充分利用周边的条件和课程资源,开发多方面、全方位的综合性课程。
  针对当前的教育现实,在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的影响下,长期以来儒家的文化、思想专制仍影响着我们的教育和课程。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本着“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核心理念,开设品德与社会、历史与社会等综合性学科课程,呼吁人文价值的回归,使教育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注重人的直接经验,开展人文教育,让学生珍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伟大文明成果,在反思和抉择中实现人文精神的回归,这也是开展社会课程的应有之义。
   (参考文献本刊略)
  责任编辑:白文军
其他文献
【摘要】开展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高校思政课教学责无旁贷,要有所担当,并有所作为。文章主要阐述了天津大学仁爱学院将创新创业教育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相融合的具体举措,旨在为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发展提出一些有效建议。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基础”课教学;融合问题  【基金项目】天津市高等学校提高创新
较之旧教材,新教材呈现出了更具基础性、丰富性和开放性的新气象:它的教学内容基础而丰富,它的呈现形式丰富而开放,它的设计思路则开放而多样。新的课程理念给新教材注入了新鲜的活力,新教材的面貌令人耳目一新。作为一名新课程的实验者,我把使用新教材的过程同时看做验证新教材的过程,边实践,边思考,边总结,于是便有了下面的这些困惑和感悟。    一、 令人费解的“虚线实线”    在教材第45页,当左右两部分之
最近聆听了五年级一堂《找规律》的数学课,其中有两次精彩的数学活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活动一)  ……  师:刚才,小红是按绿黄蓝红的顺序穿一串珠子,第18颗是黄色如果让你来穿,你想这样穿吗?  生:不想  师:你想怎样穿呢?请你自己设计一种穿法(用图表示),再想一想,你设计的方法第18颗是什么颜色?  学生活动,小组交流后,教师组织汇报  师:请穿法中第18颗珠子是红色的同学举手请你们依次汇
【摘要】笔者针对小学高年级学生同伴互助意识欠缺的现状,开展“你的学习我来帮”的同伴互助行动。学生们在互助行动中,学会分享与合作,在服务他人的过程中增强数学学习的主动性,培养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升学习力。  【关键词】数学互助行动;提升学习力;主动性  “学习力”是现代人应具备的基础性文化素质,很多学者认为“学习力”就是指学习者学习的动力、能力、毅力和创造力这四者的综合体现。在小学高年级
【摘要】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相融合,相互补充,可以促进高中生身心健康成长与发展,帮助高中生逐渐建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积极健康的心理。文章针对高中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两者相互融合的有效策略,以期对促进高中生身心健康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中;德育;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策略  高中阶段的学生即将面临人生的一次重要转折,也就是高考。很多高中学校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往往过于关注高中
“距离产生美”是审美艺术中的名言。而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作为班主任,面对学生、科任老师、家长及名利,能否保持合适的距离,直接关系到班级管理的成败。因此,班主任在班级管理的实践中,必须要有距离意识,把握好尺度。    一、与全体学生要保持“零距离”    真正的教育是心灵对话的活动。学生是班级的主人,管理好班级,学生是关键。在大力倡导以人为本的今天,班主任应与全体学生保持“零距离”,树立“学生贴心人
【摘要】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对于小学体育教学的认知不仅仅局限于简单的体育项目活动当中,如何能够在体育课堂上培养小学生对于生命意识,安全的认知能力,也是教材当中应该开展的内容之一。可以说,如何帮助小学生全面的提升体育生命意识,发展每一个孩子体育能力,将生活、学习与体育锻炼更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将成为小学体育教学过程当中的一大亮点。本篇文章将会从小学体育教学的现状出发,就如何提高孩子的安全
【摘要】为了丰富课程内容,提高培智学校的教学质量,校本课程开发势在必行。竹竿舞属于广西壮族传统文化,把它引进培智学校当作一门课程来开发和运用,不仅能传承民族优秀文化,丰富学校的课程,而且对培智学校的学生和教师也具有非常大的作用。  【关键词】竹竿舞;培智学校;辐射作用  【基金项目】本研究为广西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A类课题“民族传统文化(竹竿舞)进培智学校的实践研究”(课题批准号:2019A07
【摘要】主题式教研活动是园本课程建设实践的需要,是教研品质提升的需要,同时是课改背景下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主题式教研通过“共看、共研、共想”三部曲,实现了教研活动的整体改造和实践创新,提升了园本课程的质量。  【关键词】主题式教研;园本课程;专业成长  主题式教研是以幼儿园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富有共性,又难于解决的问题,通过主题式的研讨,达成共识、解决问题的一种教研活动形态。主题式教研活动突出教育教学
【摘要】研学课程与劳动教育在问题解决的目标上指向一致。加强研学和劳动教育的统筹设计、整合实施,是开展劳动教育课程实践的着力点之一。文章在课程统筹设计、整合实施的过程中,从突出学生主体参与,进行多课程联动深度开发研学项目,运用“3阶3 6项”研学旅行活动模式三大方面做出了有效的探索。  【关键词】研学课程;劳动教育;知行合一  新时代的劳动教育是手脑并用的教育,学校要为学生创造动脑创新的机会,让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