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物理教育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提出”意识及能力

来源 :空中英语教室·科学教育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z999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的物理教学实践表明,在教学过程中想方设法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调动学生提出问题的积极性,方可让学生变被动掌握“静态”的物理知识为主动探索、研究“动态”的物理过程,从而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活化对物理学内容实质的理解。提出问题的能力是指从外界众多的信息源中,阐明自己所发现的、有价值的问题信息的能力。本文拟探讨培养“问题提出”意识、能力的必要性及方法。
  1“问题提出”的一般方法
  从“主体性教学”的角度讲,培养学生的“问题提出”意识及能力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活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学生的学习不能一味地依赖教师的教,“提出问题”不能简单的理解为教师向学生提问的单向性,而教师只能起旁敲侧击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学生要学会提出问题的方法,教学过程中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也正是这个意思。
   (1)因果法:观察到一个物理现象时,就要开动脑筋问一问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例如,感应圈能输出上万伏的电压,而其输人电压却只有十几伏,为什么它能产生如此高的电压呢?
   (2)类比法:比较同一物理规律在不同情境下的应用;不同概念,不同规律之间的异同;比较某一瞬间前后情况的变化;比较互相矛盾的解释、说法和理论;比较新事物和旧理论之间的矛盾和类似现象之间的异同,从中发现问题。例如,惠更斯曾对光和声这两类现象进行比较,发现他们具有一系列相同的属性:直线传播、反射和干涉等.而声是一种波动,由此惠更斯提出“光波”这一概念能否成立的问题。
  (3)验证法:对推理得出的结论,能设计实验加以验证吗?反之,实验中发现的规律、现象能从理论上加以论证、解释吗?
   (4)扩大法:从特殊情况或现象中总结出的规律,推广到更大范围或一般情况还能成立吗?这规律是具有普遍性还是只适合于某些特殊情况?怎样改动才可以应用到另外的情况?
   (5)极限法:在通常情况下出现的现象或成立的理论与规律,放到极端条件下还会出现或成立吗?会不会出现新的问题?比如说现实世界是有摩擦力的,如果没有摩擦力,世界上的事物将变成什么样子呢?
   (6)变化法:如果原因改变,结果会怎样?
   (7)转化法:物体的性质能在一定条件下转化吗?
  (8)逆反法:正面的问题,反过来会怎样?正定理成立,逆定理也一定成立吗?例如,法拉第在研究电磁现象的过程中,从电与磁的对称性出发,提出既然电流能产生磁场,那么,磁场能否产生电流呢?经进一步的实验总结和理论分析,得出了轰动一时的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2物理教育中培养学生“问题提出”意识及能力的方法
   物理学研究始于问题,提出问题对物理学研究来说意义重大,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美籍华裔科学家李政道说:“对于科研工作者来说,最重要的是自己会不会提出正确的问题”,而物理学家海森堡则说:“提出正确的问题,往往等于解决了问题的大半”。.问题往往预示着伟大发现。重大问题必定带来现有理论的大突破、大发展。总之,物理学研究与创新的起点不是已有的问题,而是从现象和事实中提出的新问题。提出新问题是科学研究的最重要一环。一个人一旦向自己提出了某个问题,产生解决它的欲望,形成了“问题意识”,就能够更敏锐地感受和觉察与该问题有关的信息,提高对无关信息的抗干扰能力,问题使人的注意力具有明显的指向性与选择性,对持续进行有目标的思维、探索活动形式具有显著的激励功能。
  因此,物理教师应着眼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势利导,充分保护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特别从活跃课堂教学气氛的角度,强化学生的“问题提出”意识,提高学生的“问题提出”能力。
  2.1营造适合“问题提出”能力培养的民主环境
  创设课堂教学中的民主环境,首先要求教师更新教育观念,坚持以创新教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观念,如果教师不做到这点,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也就很难受到熏陶而迸发出“问题提出”的潜能。因此,教师要善于吸收教育科学及所教学科的最新成果,将其灵活运用于教学实践,并努力营造民主气氛,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主体能动性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千方百计地以自己的主导作用来促进学生主体性地位的具体实现,构建平等、民主的课堂教学环境,进而通过“师生共鸣”和教学“和谐共振”为实施素质教育开辟肥沃的土壤。
  2.2减轻学业负担,留足发展“提出问题”能力的时空
   当前,教育界大力倡导要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改革课程、教材、教法和考试制度.我们要以此为契机,“以人为本”,彻底抛弃那种阻碍学生发展的“题海战术”,当然,这并不是说学生不必做习题.就学习物理来说,应该而且必须做一些合适的习题、作业。只要解题过程中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多维联想,学生就可能在知识、方法的学习上有较深刻的体会,以发展自己的想象力、洞察力和创造力,从而提出更有意义的问题。况且,教学中训练的内容及形式应该是丰富多样的,除做常规习题外还包括做研究性课题、小论文、小发明、小制作、小实验等。总之,应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是学习的奴隶,要留给学生自主学习与发展、“提出问题”的时间和空间。
  2.3鼓励大胆发问
   科学的发展、技术的进步都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得好“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的确,学生在学习物理时,如果对任何事物都能大胆地问一个为什么,就能揭示矛盾,发现不足,找到课题探究的突破口。在美国哈佛大学师生中流传着这样一句名言:教育的真正目的是让人不断提出问题和思索问题。学会思索,学会发问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而不是把学生教成一个没有问题,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铸件人。因此教师从一开始培养学生的“提出问题”能力时,就要保护、促进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因为多数学生还未养成发问的习惯,而且此时心中即使有问题也顾虑重重地怕自己提的问题太简单、怕提错了问题被别人笑话而不愿和大家一起探讨。为此,我们应该深刻理解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先生曾讲过的这句话:“错了也没关系,错了马上改,可怕的倒是提不出问题,迈不出第一步”。
其他文献
【摘要】学业考试试题被称之为教学的“指挥棒”,而其中的阅读理解试题——无论从选材还是试题命制来看都属“精品”——更对初中英语的文本阅读教学有着重要的反拨效应。根据近三年来考试中阅读试题统计出的总词汇量和阅读速度、文章题材和体裁以及对阅读技能的考查点变化,切实在阅读课堂上突出文本,并以阅读为纲,加强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训练。  【关键词】学业考试试题;阅读教学;文本;反拨效应    一、前言  前几年
【摘要】高校图书馆期刊阅览室有着丰富的期刊资源,是对外服务的重要窗口,如何提高期刊阅览室的期刊利用率,要充分做好期刊的前期、中期和后期工作,并提出要将提高馆员需具备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贯穿于整个期刊工作,充分发挥期刊的利用率,更好的为广大读者服务。  【关键词】期刊阅览室;期刊前期、中期和后期服务、提升馆员素质    期刊阅览室是高校图书馆对外服务的窗口之一,期刊是一种连续出版物,出版周期短,覆盖
复述是英语教学中培养锻炼学生英语运用能力的重要途径方法之一.本文阐述了复述在小学英语语篇阅读教学中的初步运用,从开展复述的重要性,到适合小学生的复述方法及技巧,以及
本文通过借鉴现有的消费理论,对石家庄城区老年人进行调研,并利用SPSS15.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目的是阐明城区老年人的消费需要、消费观念、消费选择和消费情感特点,揭示不同
In order to reconstruct complicated temperature fields more accurately by acoustic CT,a reconstruction algorithm based on Markov radial basis function and Tikho
【摘要】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其他的高等院校英语教学有很大的区别。本文将从交际法的主要特点、实施的原则、方法及其优越性来探讨交际法教学高职英语教育中的应用。  【关键词】交际法特点;原则方法; 优越性    一、交际法的主要特点:对外语学习者的需要来看  我将从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实践性方面来谈谈高职学生对外语的需要来。  第一,从职业性方面谈谈高职学生对外语的需要。高职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多媒体的出现已经应用到了社会的各个行业中,教育行业也因此受益.现阶段的小学教室中基本都已配备了电脑,投影仪等设备,这为教师教学方式的创新提供
人的生理健康是有标准的,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也是有标准的。不过人的心理健康的标准不及人的生理健康的标准具体与客观。即个体能够适应发展着的环境,具有完善的个性特征;且其认知、情绪反应、意志行为处于积极状态,并能保持正常的调控能力。 生活实践中,能够正确认识自我,自觉控制自己,正确对待外界影响,使心理保持平衡协调,就已具备了心理健康的基本特征。因此,中学生的健康不仅是指生理、躯体方面的,而且应包括心理方面
【摘要】文化背景知识的渗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文化背景知识不仅可以开阔学生对英语国家的视野,同时,异国的地理历史、风土人情、传统习惯、道德标准、伦理观念、政治体制以及社会风尚对学生的短文听力、篇章理解都有妙不可言的帮助。对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与学习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扩大知识面,而且通过学生日积月累的积累,也会使其对英语语言的理解能力更强,更加透彻,使其英语水平有相应提高,具有
随着企业由业主制经合伙制发展为当今的股份制,对企业的研究也从古典经济学发展为新制度经济学,产生了现代企业理论,公司治理问题便应运而生。股权结构作为公司治理的基石,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