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高中数学课堂的效率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Tredfo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学生学习的场所,是教师育人的主要渠道。数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如何组织和指导学生学习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而一节课教学的效果如何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状况,影响着教师的教学质量。所以课堂效率的高低决定了一节课的成败,以下是我关于提高课堂效率的思考。
  一、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营造愉快的学习氛围
  数学相对于其他科目来说,是比较枯燥的,要把数学课堂建设成为生动活泼的学习乐园,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就必须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认为可以先给他们介绍一些关于数学的有趣的小故事,或者从身边的事物中寻找和数学之间的联系,比如建筑的形状,银行的存款,桥梁的设计,等等,让学生慢慢地认识数学,喜欢数学这门课程。再从课本出发,增添学生的学习动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首先要深入地了解教材,从教材出发,增强教材的趣味性、系统性、科学性,使学生有趣地、逐步地、科学地获取知识。其次,了解学生已有的兴趣。新的学习兴趣很少凭空出现,它多半是已有兴趣的衍生物,因此,搞清学生已有的学习兴趣,就有了提高其学习兴趣的基础。最后,可以通过一些手段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奖优”和“竞赛”。但这些方法如果运用不当,就会出现弊大于利的情况,所以要慎重选择。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避免出现以下现象:教师在课堂上唱独角戏,而学生游离于课堂之外,老师将学生视为知识接收的容器,不顾学生的感受,将知识硬塞给学生,从而使学生从内心深处抵制数学。应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抓手,只有对这门课有了兴趣,学生才会认真地去听课,去思考,去学习,从而提高课堂听课效率。
  二、寻找数学教学中合理高效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指完成教学任务所使用的工作方法,它包括两个方面:教师教的方法与学生学的方法。
  数学教师应当对数学教学方法有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根据教学的具体任务,不同的课堂内容,学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教学。“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师要善于选择教学方法,并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力求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例如,讲解法,它适用于一些概念性较强的数学问题。在讲解的过程中要注意条理清楚,层次分明,重点突出。与此同时,还要注意讲解的艺术性,富有情趣的讲解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对于一些没有明确定定论的数学问题,可以采取小组讨论的方法。讨论法的优点在于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是十分有益的,讨论前让学生自己准备发言提纲,这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又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但是讨论法比较耗费课堂时间,不宜多用。除此之外,还有演示法、谈话法、发现法等教学方法,应根据需要灵活采用。
  总之,好的教学方法必须以课改精神为准绳,紧紧依托教学目标,贴近学生身心和教学实际,注重学生探究、协作、交流能力的培养,不断在教学中使学生树立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三、以“本”为本,从课本内容出发,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因此数学情境的设置必须加强与生活的联系,让数学充满生活气息。教师应在平常的教学中,善于抓住学生生活中的实际事例,为学生创设鲜活生动的真实情境,从而诱发学生内在的数学情感,吸引学生真正地参与其中,始终以饱满愉快的心情投入到数学课堂教学中来,并养成用数学的观点分析周围事物的习惯。例如在高一数学有关函数奇偶性的学习中,我们可以从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对称的事物入手,如房子、蝴蝶等引出函数函数奇偶性的相关概念。在指数函数的学习中,也可以创设这样的情境,悬赏100元,谁能将一张A4的纸对叠10次并数出纸中小方格的个数,从而引入指数函数的概念。所以好的教学情境的设置对提高课堂效率有很大的帮助。
  四、设计合理的课堂提问,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提问不失为一种常用而又富有实效的教学方法。课堂上如何提问很重要,首先,课堂提问要具有系统性,设计的问题要有坡度,循序渐进,可以设置一些小“误区”让学生加深记忆。其次,课堂提问要具有适时性,抓住时机,看准火候。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目标和内容,精心设置问题,使得提问具有计划性、针对性、启发性,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欲望,有助于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五、选择合适的课堂练习,强化学生的计算能力与动手能力
  数学不比其他科目,练习在课堂中起着巩固知识,运用知识,训练技巧的作用,一个好的练习设计直接关系到一节课的成功,所以我们倡导人人参与练习,不同的人在练习中获得不同的发展。数学练习的设计要有层次,循序渐进,逐步提高。例如,如果学生对某个知识点掌握不完整或者理解上有偏差,就会多次在某个知识点上出现错误。设计习题时可从学生容易发生错误和经常发生错误的地方入手,设计一些“陷阱”,“诱使”学生步入歧途。然后组织学生共同探讨、辨析,找出错误的原因,归纳出预防的措施。让学生在不断产生错误和纠错的过程中进行学习,不被同一类型的题目难倒两次。因此,课堂练习应精选典型题目,避免重复练习,练习要精,使学生能做到举一反三,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作为数学教师,我们应该在平时的教学中有意识地、不断地追求与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与途径。致力于建立一个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培养思维能力的高效课堂。
其他文献
摘要: 动手探究问题真相、有效解答问题,是学生探究实践能力的生动反映。高中生经过一段时期的锻炼和实践,动手探究解答问题的能力和素养已基本形成。本文作者根据新课标提出的“能力培养”目标要求,对如何进一步培养和提升学生探究实践的技能,进行了简要的论述。  关键词: 高中数学教学 探究性教学 运用策略  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客观存在体,具有社会性和自然性的特点,他们总是表现出对未知现象或问题,
摘要: 本文对利用导数求切线,判断函数单调性,求极值这三种有关导数疑难易错问题进行分类解析.  关键词: 导数 切线 单调区间 极值  导数(微分)概念是微积分学的两个(微分与积分)核心概念之一,具有丰富的实际背景和广泛的应用.许多同学由于概念不清楚、考虑不周全、理解题意不准确、审题不深刻,又没有养成反思的习惯,常常发生错误.我就教学中出现的有关导数疑难易错问题进行分类解析,旨在
目的:通过中医学基础理论研究,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的中医学发病机制;通过临床和实验研究,明确心力舒滴鼻剂治疗CHF的中西医作用机制;开展CHF发病与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的指导思想是: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起组织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独立性和创新精神,使学生进行有效的数学学习。  当今时代,由于计算机和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高新技术的基础是应用科学,而应用科学的基础是数学”,高科技的发展在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有效教学越来越引起广大师生的重视。有效教学并不是一种特定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它是对低效教学的反思,是一种在有限的时间、空间、资源下追求最大的教
慢性神经源性痛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它一般持续时间长,恢复较慢,对人类的身心健康危害很大,且难以控制.慢性神经源性痛主要是由于神经损伤或神经受压引起的外周及中枢发生
一、激发兴趣,培养能力  1.设置思维情境,进行思维式教学。  教师应创设情境,利用直观形象的方法,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了解新内容。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使用,可使学生进一步形象地观察所学的知识。总之,数学教学的目的是要学生在实际应用中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在思考行为中发散思维,在做题实践中提高解题能力。  2.进行成功教学。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能否持久保持,与他们学习能否取得成功有很大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