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占鳌头,培养语感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cn4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诵读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感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语文教学应让学生养成多读、多看、多思考的好习惯。教师可通过指导学生充分自读、细致精读、反复诵读,让学生在深度感悟、比较揣摩中学会移情,从而获得语感。
  [关键词]语文教学;语感;朗读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25-0045-01
  古语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国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诵读教学。在如今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各个年级更需要重视诵读,以培养学生的语感。在诵读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应给予学生时间,让他们充分地去读文章,深层次地去感受、体会文章作者的情感,对文章有所感悟,有所理解,从而在读的过程中不断培养自己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一、充分自读,深度感悟
  目前的语文课堂中,教师讲课的时间较多,学生没有充分的诵读时间,导致他们缺乏自主性,不动脑、不思考,也无法提高自己的能力。对此,教师应分配好课堂时间,让学生充分地读书,然后自己去思考、琢磨,并倾注自己的情感,从而得到美的享受,提升语感。
  在教授课文《小摄影师》时,课堂上,教师首先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去阅读这篇文章,之后提出问题:“通过读课文,同学们知道文章主要讲的是什么故事吗?”大部分学生都举起了手,想谈谈自己的见解。听完学生的回答,教师再让他们仔细读课文,并将自己不懂的地方勾画出来,最后,再通读一次课文,看看自己不懂的问题通过联系上下文的方法能否解决,之后进行小组讨论。讨论时,一个小组成员提出问题:“为什么高尔基不愿意见记者,却希望小男孩再来呢?”这时小组里的其他成员解释道:“记者是宣传、采访高尔基的,高尔基先生不慕名利,而且对少先队员十分关心、爱护,所以他不想见记者,只想见小男孩。”
  上述课堂实例中,教师给了学生充足的时间让他们认真地阅读课文,学生们有了独立思考的机会,在小组讨论中就能各抒己见,使课堂气氛活跃。在讨论过程中,学生们把不懂的问题解决了,对课文的理解变得更加深刻。由此可见,充分的阅读才能保证学生有所感悟。
  二、细致精读,比较揣摩
  小学生的阅读水平有限,所以在阅读过程中,仅仅让他们自己来体会文章的精妙之处往往是不够的,这时还需要语文教师进行引导、点拨,带领学生仔细品味文章的精华之处、構思独特之处。需要注意的是,教师的点拨应以学生的读为根本,即以学生自己的领悟体会为主,以点拨、引导为辅,让学生在比较揣摩中,深层次理解文章情感,获得语感。
  以文言文《始得西山宴游记》为例,教师首先让学生通读文章,之后问:“通过对文章第二段内容的了解,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怎么了、做了什么?”一个学生回答道:“文中写了作者‘颓然就醉’。”紧接着,教师问:“‘醉’是什么意思?”学生回答说:“就是作者喝醉的意思。”教师接着追问:“文章主要写了作者西山之旅的快乐,‘醉’字能表现出这一情感吗?”学生们回答不上来,可见他们理解得不透彻。这时教师点拨道:“‘醉’不仅仅是喝酒喝醉,还可能是作者因为西山的美景太美而陶醉其中。”之后,学生们将“陶醉”与“喝醉”这两种情况进行对比,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学生有时候会出现不理解文章或者是理解不透彻的情况,这时就需要语文教师帮助他们理解,给予他们适当的点拨和指导,让他们能够理解文章的深层次内涵,从而不断进行揣摩,不断进步。
  三、反复诵读,学会移情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文章,才能体会文章中作者的深厚情感。这需要学生反复诵读,在熟读文章后与文章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并将作者的情感“移情”到自己的身上,感受到文章的真谛,达到“情自心中来,情自口中出”的境界。
  在讲述《纸船和风筝》一文时,笔者首先让学生根据文章的情感来反复朗读,在朗读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理解来确定重读、轻音、节奏、停顿等。之后,笔者播放音乐,请学生来朗读。音乐渲染了学生的情绪,他们很快进入了文章中动物的情感世界中,读完课文后还沉浸在动物们纯洁的友谊之中,有的学生甚至在抹眼泪,这是他们体会到了文章的情感才会有的表现。
  从上述教学实例中学生的表现来看,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将文章中故事的情感与自己的情感进行了连接,与文章中作者的情感形成了共鸣,读出了文章的味道,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总而言之,优美的诵读对培养学生的语感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语文教学应让“读”占鳌头,使学生养成多读、多看、多思考的好习惯。教师应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让他们反复诵读,并在必要时给予他们帮助、点拨,让他们在读书的过程中理解作者的情感,获得语感。
  (责编 刘宇帆)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对比阅读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方式。借助对比阅读,学生能够抓住人物特点、理解文本概念、领悟文本哲理,从而使文本的学习更深入。  [关键词]小学语文;对比阅读;文本理解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31-0052-01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将阅读文本的内容进行比较,可以使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
预防犯罪工作是一项经常性、基础性、综合性很强的工作,必须牢固树立抓建设、促落实、保稳定的思想。如果三项基本建设搞不好,预防犯罪工作就没有坚实的基础,促落实、保稳定
春节里,鱼象征着“年年有余”的好兆头,餐桌上会有鱼,窗户上会贴鱼形窗花,墙上会挂鱼形装饰。我们也可以自己动手做一条鱼作为摆饰,快来做一做吧!
期刊

习主席强调指出:“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树立和发扬好的作风,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于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党员领导干部,作为一个单位、一个部门各项工作
妈妈引导宝宝说一说,除了猫和老鼠这两种动物,还有哪些动物是彼此的天敌?比如,狮子和羚羊,老鹰和蛇。扫一扫二维码,听一听老鼠为什么怕猫的故事与传说。小老鼠偷吃奶酪迷路了,它要怎
[摘 要]在小学阶段,如何让孩子在有兴趣的前提下进行更多的知识积累和广泛的运用是很重要的。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创设故事情景、改变教学方式和巧用多媒体等途径,让学生沉入文本,学会主动学习,逐步具有主动学习意识,掌握主动学习的方法,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  [关键词]主动学习 故事情景 教学方式 途径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28-
过度保护已经成为家庭教育的通病,但是,这究竟是爱的表现,还是伤害?“保教结合”作为我国幼儿教育的-大特色,很容易让教师曲解为“纵容”和“溺爱”.实际上,我们应该在幼儿教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艺术——4~5岁幼儿能运用绘画、手工制作等表现自己观察到或想象的事物。核心素养:审美情趣。艺术是一种使我们达到真实的假想。
你见过戴着救生圈的鳄鱼吗?你看过下雨便撑起小红伞发怵的鳄鱼吗?鳄鱼喜欢水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但是,有只小鳄鱼却不一样……他一点都不喜欢水,反而爱爬树.只是一个人爬好孤单
听,石头岛上发出了美妙的声音,“当当当”,这是石头的敲击声,“哗哗哗”,这是海浪的冲刷声.宝宝和妈妈跟随音乐做一做身体游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