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综合实践活动与劳动课程既是课改亮点,也是课改难点。在劳动作为一门独立的国家课程设置之前,中小学劳动教育属于综合实践活动范畴,两门以学生实践为主要学习方式的课程,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红安县教研室余向红副主任多年来致力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在劳动课程单独设置后,依托她主持的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综合实践活动同主题分年级课程规划与实施的研究》,在两门课程的整合规划上做了有益地探索与尝试。实践证明,她的尝试对于两门课程的常态化实施是有效的。
劳动教育要求让学生出力出汗,但单纯的出力出汗不是劳动,而是运动,有技术含量、育人价值的出力出汗才是劳動教育,才可称之为劳动课程。农业生产劳动是劳动教育非常重要的课程资源。余老师以“农事”为主题,对劳动教育和综合实践活动进行整体设计。该课程涵盖了与农业生产有关的丰富的劳动实践内容,教师和学生开展劳动实践的空间和选择性都非常大;课程内容和目标层次分明,不同年级有不同的选择,有利于学校整体管理和统筹安排。
同主题分年级的劳动实践课程设计有效改善了学校和教师在开展劳动实践活动时主题选择的随意性和课程目标层次的混乱,对学校课程实施、管理、评价做出了有建设性和操作性的设计,对教师的活动指导也给出了具体建议。上新集镇中学占宾花老师的《请李子柒当老师》就是在“农事”课程规划基础上,指导学生开展某个劳动实践活动的具体做法。这篇文章从活动激趣导入环节着手,充分挖掘和利用符合中学生兴趣、贴近现代生活的课程资源,将李子柒这一“网红”素材巧妙合理地用于劳动实践中,让劳动教育更富时代特色,也更容易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占宾花老师在教学实践中对李子柒这一课程资源的合理利用有创意,更有非常好的示范作用。
戴月红老师则立足于红安地方资源。红安红薯作为当地重要的农副产品,其种、收、吃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劳动实践活动链。对于这个劳动实践活动,学生既有生活经验基础(都吃过),也有实践活动基础(课程资源丰富),同时非常符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整个活动过程中,课程目标“价值体认、责任担当、问题解决、创意物化”均能在实践中不同程度地达成: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热爱家乡的价值体认目标;实践过程中小组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务的责任担当目标;通过各种方式解决制作红薯小吃过程中材料处理、烹饪技术等环节遇到的问题;制作美食的过程中,学生自己的创意得到物化。
上述两位教师在“农事”主题下开展的两个劳动实践活动案例《请李子柒当老师》和《红薯小吃》,一种一收,一个是生产劳动,一个是品尝劳动成果。因为有了“农事”这一大的主题课程规划,各班在开展活动时既有纵向的活动开展空间(从种到收),也有横向的小活动主题选择余地(水稻与红薯),在每位教师的“责任田”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劳动教育的育人目标借助不同的劳动实践主题殊途同归,在价值体认、责任担当、问题解决、创意物化四个维度均得到充分落实。
同主题分年级的劳动课程设计在开发校本课程资源、整合落实综合实践活动和劳动教育两门课程方面,不仅有很强的操作性,也能形成具有地方特色、学校特色的课程文化。
(作者单位:黄冈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组文系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综合实践活动同主题分年级课程规划与实施的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9JB266]
责任编辑
劳动教育要求让学生出力出汗,但单纯的出力出汗不是劳动,而是运动,有技术含量、育人价值的出力出汗才是劳動教育,才可称之为劳动课程。农业生产劳动是劳动教育非常重要的课程资源。余老师以“农事”为主题,对劳动教育和综合实践活动进行整体设计。该课程涵盖了与农业生产有关的丰富的劳动实践内容,教师和学生开展劳动实践的空间和选择性都非常大;课程内容和目标层次分明,不同年级有不同的选择,有利于学校整体管理和统筹安排。
同主题分年级的劳动实践课程设计有效改善了学校和教师在开展劳动实践活动时主题选择的随意性和课程目标层次的混乱,对学校课程实施、管理、评价做出了有建设性和操作性的设计,对教师的活动指导也给出了具体建议。上新集镇中学占宾花老师的《请李子柒当老师》就是在“农事”课程规划基础上,指导学生开展某个劳动实践活动的具体做法。这篇文章从活动激趣导入环节着手,充分挖掘和利用符合中学生兴趣、贴近现代生活的课程资源,将李子柒这一“网红”素材巧妙合理地用于劳动实践中,让劳动教育更富时代特色,也更容易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占宾花老师在教学实践中对李子柒这一课程资源的合理利用有创意,更有非常好的示范作用。
戴月红老师则立足于红安地方资源。红安红薯作为当地重要的农副产品,其种、收、吃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劳动实践活动链。对于这个劳动实践活动,学生既有生活经验基础(都吃过),也有实践活动基础(课程资源丰富),同时非常符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整个活动过程中,课程目标“价值体认、责任担当、问题解决、创意物化”均能在实践中不同程度地达成: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热爱家乡的价值体认目标;实践过程中小组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务的责任担当目标;通过各种方式解决制作红薯小吃过程中材料处理、烹饪技术等环节遇到的问题;制作美食的过程中,学生自己的创意得到物化。
上述两位教师在“农事”主题下开展的两个劳动实践活动案例《请李子柒当老师》和《红薯小吃》,一种一收,一个是生产劳动,一个是品尝劳动成果。因为有了“农事”这一大的主题课程规划,各班在开展活动时既有纵向的活动开展空间(从种到收),也有横向的小活动主题选择余地(水稻与红薯),在每位教师的“责任田”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劳动教育的育人目标借助不同的劳动实践主题殊途同归,在价值体认、责任担当、问题解决、创意物化四个维度均得到充分落实。
同主题分年级的劳动课程设计在开发校本课程资源、整合落实综合实践活动和劳动教育两门课程方面,不仅有很强的操作性,也能形成具有地方特色、学校特色的课程文化。
(作者单位:黄冈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组文系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综合实践活动同主题分年级课程规划与实施的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9JB266]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