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媒体辅助教学作为一种先进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走进了课堂。它通过计算机集文字、图表、录音、录像、动画、照片等功能于一体,用以表达大量信息: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图、文、声、像并茂,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但笔者通过听课发现:1.运用多媒体的次数过多,追求形式化,纯粹是为了使用而使用;2.运用的时机不够恰当,不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未能达到其最佳的教学效果;3.运用的空间过多,不利于学生的自主创新。所以,笔者认为,应当优化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过程,正确把握应用多媒体的“量”、“时”、“度”,有效而充分地发挥其作用,启动学生主动探索知识和思考问题。
一、适量运用 激活思维
针对小学生自控能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这一心理特点,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适量引进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动态的教学环境充分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促使学生积极思维。
二、适时运用 拓展思维
在课堂教学中,要把握恰当的时机运用多媒体,这样才能化枯燥为趣味、化抽象为具体、化静态为劝态、化难为易,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学习的效率。
1.突出学习重点。如教学“长方形的周长”时,长方形周长的汁苒方法是本课的学习重点。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设计以下教学片断:先出示一个标有长和宽的长方形,把它的四条边展开,使二维的图形转变成一条一维的线段,再还原,把一维的线段又转变成二维的图形,学生通过观察不难发现,长方形的周长实际就是展开的线段的长度,从而初步归纳出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这样,通过多媒体,把知识的内在联系动态展现给学生,为学生提供了思维的线索,并引导学生展开分析、综合等一系列思维活动,最终获取知识,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2.突破学习难点。难点往往是关键性的知识,也往往是学生学习的障碍。巧妙运用多媒体可以帮助学生突破学习难点,正确而又深刻地理解新知。
教学“时分的认识”时,由于低年级学生认知水平较低,因而对于时间这一抽象概念较难理解。如学习“l时=60分”,可以通过多媒体显示出时针和分针放慢了的动态过程,使学生通过观察自己得出“l时=60分”;再如,认识钟面时,学生通常会把7:55错误地说成8:55,这时,可以运用多媒体先后演示7:00、7:30,7:45逐步过渡到7:55,把几个时间的先后变化情况体现出来,这样可以降低学生思维的坡度,使学生直观、准确地掌握和运用知识,达到了突破难点的目的。
3.化解学习疑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总会碰到一些疑难问题,有的问题通过人为的力量可以化解,而有的问题在分析解决的过程中,操作起来有一定问题,这时就必须借助多媒体才能顺利解决。
如教学“正方体的体积”后,学生对于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已经会熟练运用时,提问:最少用几个相同的小正方体拼成一个大正方体?大部分同学都回答:9个,也有部分同学回答:8个,在答案不一,接着进一步提问:“27个小正方体可以拼成一个大正方体吗?64个呢?”由于数目愈来愈大,学生无法操作验证。这时可应用多媒体显示27个小正方体(或64个)拼成一个大正方体的过程,让学生再数一遍。通过动态的显示过程,既帮助学生解决了问题,又使学生的想象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三、适度运用鼓励创新
多媒体技术虽然可以优化课堂教学,但它只是敦师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而不能代替教师,更不能代替学生的思维。如果在教学中频繁使用多媒体,使得学生只有眼看和耳听的份,而无动手操作和动脑思维的时间和空间,这样的课表面看来是运用了现代化教学手段,实际上是扼杀了学生的思维活动,抑制了学生创造力的发展。
总之,多媒体技术引进课堂,是现代科技的进步,也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一大改革。但是它终究只是手段,而不是教学目的,只有优化了其过程,才能激发学生去主动地学,才能激励学生去创新地学,以真正实现教育现代化。
但笔者通过听课发现:1.运用多媒体的次数过多,追求形式化,纯粹是为了使用而使用;2.运用的时机不够恰当,不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未能达到其最佳的教学效果;3.运用的空间过多,不利于学生的自主创新。所以,笔者认为,应当优化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过程,正确把握应用多媒体的“量”、“时”、“度”,有效而充分地发挥其作用,启动学生主动探索知识和思考问题。
一、适量运用 激活思维
针对小学生自控能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这一心理特点,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适量引进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动态的教学环境充分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促使学生积极思维。
二、适时运用 拓展思维
在课堂教学中,要把握恰当的时机运用多媒体,这样才能化枯燥为趣味、化抽象为具体、化静态为劝态、化难为易,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学习的效率。
1.突出学习重点。如教学“长方形的周长”时,长方形周长的汁苒方法是本课的学习重点。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设计以下教学片断:先出示一个标有长和宽的长方形,把它的四条边展开,使二维的图形转变成一条一维的线段,再还原,把一维的线段又转变成二维的图形,学生通过观察不难发现,长方形的周长实际就是展开的线段的长度,从而初步归纳出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这样,通过多媒体,把知识的内在联系动态展现给学生,为学生提供了思维的线索,并引导学生展开分析、综合等一系列思维活动,最终获取知识,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2.突破学习难点。难点往往是关键性的知识,也往往是学生学习的障碍。巧妙运用多媒体可以帮助学生突破学习难点,正确而又深刻地理解新知。
教学“时分的认识”时,由于低年级学生认知水平较低,因而对于时间这一抽象概念较难理解。如学习“l时=60分”,可以通过多媒体显示出时针和分针放慢了的动态过程,使学生通过观察自己得出“l时=60分”;再如,认识钟面时,学生通常会把7:55错误地说成8:55,这时,可以运用多媒体先后演示7:00、7:30,7:45逐步过渡到7:55,把几个时间的先后变化情况体现出来,这样可以降低学生思维的坡度,使学生直观、准确地掌握和运用知识,达到了突破难点的目的。
3.化解学习疑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总会碰到一些疑难问题,有的问题通过人为的力量可以化解,而有的问题在分析解决的过程中,操作起来有一定问题,这时就必须借助多媒体才能顺利解决。
如教学“正方体的体积”后,学生对于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已经会熟练运用时,提问:最少用几个相同的小正方体拼成一个大正方体?大部分同学都回答:9个,也有部分同学回答:8个,在答案不一,接着进一步提问:“27个小正方体可以拼成一个大正方体吗?64个呢?”由于数目愈来愈大,学生无法操作验证。这时可应用多媒体显示27个小正方体(或64个)拼成一个大正方体的过程,让学生再数一遍。通过动态的显示过程,既帮助学生解决了问题,又使学生的想象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三、适度运用鼓励创新
多媒体技术虽然可以优化课堂教学,但它只是敦师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而不能代替教师,更不能代替学生的思维。如果在教学中频繁使用多媒体,使得学生只有眼看和耳听的份,而无动手操作和动脑思维的时间和空间,这样的课表面看来是运用了现代化教学手段,实际上是扼杀了学生的思维活动,抑制了学生创造力的发展。
总之,多媒体技术引进课堂,是现代科技的进步,也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一大改革。但是它终究只是手段,而不是教学目的,只有优化了其过程,才能激发学生去主动地学,才能激励学生去创新地学,以真正实现教育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