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要从“本分”走向“境界”

来源 :江苏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sun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某种程度上理解,教育是中年人的事业。这么说,是因为我发现当前有些年轻教师对教育的最核心的或者说最基本的理解还有所欠缺,比如说今天说到的这个备课的案例。案例中的老师其实是对自己的职业本分缺少一种应有的认识。对教师备课的很多要求,应该说已经构成了一个教育的常规,这样一个常规实质上又成为教师工作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我觉得,对于这样一个组成部分。你可以把它看成教师的本分。
  另外一方面,我们不可回避的现实是:今天的学校检查是愈演愈烈,教师的负担是愈来愈重,教师的精神压力是愈来愈大。各种行政的、准行政的力量对学校的侵入,已经成为中国教育一件令人感到很痛心的事情。现在,对教案的检查,不仅是小学老师要检查,中学老师要检查,大学教授同样也要检查。而很多对教案的检查,就像帕克·帕尔默说的,“把教育工作降低到技术层面上”——它检查的是,有没有写,写了多少字,卷面是否整洁,而不是这个备课的质量怎么样,课堂上的呈现水平怎么样。这样的检查某种程度上干扰了学校的办学方向。使学校缺少一个宁静的、能独立面对教育核心问题进行思考的时间与空间。
  那么这种情况下,教师该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备课、对待写教案?
  上面已经谈到,备课是一个本分,是一个比较低的要求。所以我很赞成“终身备课”的提法。这种终身的备课是一种超越本分的“境界”。从“本分”出发,你可以要求教师在备课、写教案上达到某些基本的要求;而从“境界”出发的话,我们更重要的是看教师的课堂上学生学习过程中所达到的可验证的一个教育结果。著名的人文学者钱理群老师有一次跟我说:“我每一次上课,每一次给研究生上课都是如履薄冰,战战兢兢,精神是非常紧张的。”苏州大学一位相识的老师也跟我说:“如果下午要去上课,我一个上午在家坐立不安。”我觉得所谓的“如履薄冰”“坐立不安”就是把教育工作看成是一件非常神圣的事情。这一种备课,真的是叫一种生命的全情投入,达到了一种境界。因此,他能够游刃有余,能够充分地展现出他对知识的理解,对生命的理解,对学生的体悟。
  教师备课要从“本分”走向“境界”,从备课的内容上来说有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知识层面的备课,包括这个学科的知识体系:第二个阶段,上升一个层面,即跟这个知识层面相关的知识引申;第三个阶段,备课从学科中延伸出来,延伸到整个的人文世界、自然世界。那么从这个角度来看,备课对一个教师而言,就需要一辈子下功夫,每时每刻下功夫!
其他文献
[课前活动]    出示一个大正方形(如图一),并把它平均分成了A、B、C、D四块,在A、B、C三块中又选择了完全相同且面积相等的一部分涂上阴影。  请学生思考问题:  ①将A部分的空白部分平均分成形状相同且面积相等的两部分。学生经过思考,很快便发现了答案,只需要添一条线即可(如图二)。  ②将B部分的空白部分平均分成形状相同且面积相等的三部分。同样学生们也很快便发现了答案(如图三)。  ③将c部
据说,大学里曾流传一句话:“男生不可不读王小波,女生不可不读周国平。”我是不太赞同这种观点的,且不说文学旨趣不可简单以性别来划分,王小波与周国平,狂放不羁与平静深邃,都是需要读者在一定的岁月磨砺和生活积淀之后,才能真正读懂的。而男生与女生,都太年轻。  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不管年轻与否,都以传道授业解惑为己任,讲台上一站,谈经论道,挥斥方道,总有几分成熟的老夫子气质。然而医者难自医,教者难自教,枯
从1989年到2008年,“教海探航”征文竞赛活动已经走过了整整20个年头。20年来,每一次“教海探航”征文竞赛活动,都是一次全省教育思想的大学习、大讨论;每一次“教海探航”征文颁奖暨名特优教师讲学活动,都是一次规模空前的全省师资大培训。2008年11月7日至9日,在“教海探航”20岁生日的盛大庆典中’江苏教育报刊社与常州市钟楼区教育文体局共同策划、准备了丰富的活动内容,为广大一线小学教师呈上了“
试题呈现:    (一)埃及的金字塔(节选)  古埃及各个王朝修建的大大小小的金字塔共有70多座,其中最大的是开罗近郊的胡夫金字塔。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绕金字塔一周,差不多要走1千米的路程。塔身由230万块巨石砌成,这些石块平均每块重2.5吨。有人估计,如果将这座金字塔的石块铺成一条三分之一米宽的道路,可绕地球一周;如果用火车装运,需要60万个车皮。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
[摘 要] 问题是课堂教学的心脏. 具体教学中,问题设计路径主要有四步:创设问题情境,活跃学生思维;构建自主探究,培养学生能力;推进小组合作,引导学生参与;主动拓展延伸,帮助学生内化.  [关键词] 初中数学;问题设计;路径分析  学则须疑. 问题是引导课堂走向,启迪学生思考,推进教学深入的重要载体. 一个好的问题,不仅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还能成为课堂的最大亮点. 遗憾的是,不少数学课堂上,虽有问
周卫东老师执教的这节课给我们以很多的启迪。    1 能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  “规律首先是一个结果”,但是这个结果应该是有灵魂的,这个灵魂就是数学知识内在的机理。这节课中,周老师能准确把握本课中最核心的问题,诸如“多少种不同的情况跟什么因素有关”、“为什么多少种不同的情况:平移的次数 1”、“为什么平移的次数=总数-每次框住的数”等,展开教学活动,使学生对问题、对规律达到了理解的水平
只要访问过圣布拉辛中学(St,Blasien),就很难忘却她优美的身姿:群山环抱中的一弯峡谷,绿得发黑的密密森林,霞光万道之下的静谧小城,古老完美的巴洛克式教堂。伴着山溪围着教堂的庄重校园。  圣布拉辛中学是我校在德国的伙伴学校,位于德国南部的巴登一符腾堡州的圣布拉辛市,这里就是俗称的黑森林地区,学校1596年成立于瑞士,1859年搬迁至奥地利,1934年搬迁至德国,现有学生910人,分布在5—1
总之,求解函数综合题对学生运用函数、几何的性质有着较高的要求,对于其中的直角存在性问题,则需要利用运动的观点来看待. 解析时需合理利用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定理,结合函数曲线的坐标知识来构建图形模型、代數方程,实现问题的直观具体化.
复习铺垫是小学数学教学重要的环节,对于引起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回忆,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参与到新知的探究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学生的学习是运用已有经验不断获取新知识的过程,这一过程能否顺利进行,是课堂教学的关键。为此。老师们致力于精心设计各种“复习铺垫”,以便激活学生处于“休眠”状态的旧知识与经验,促进知识的迁移。同化新知识,降低学生理解新知识的难度。    一、巧用“头脑风暴”式铺垫。造就知识生长点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是创办于1902年的一所百年名校。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学校均被公认为是一所师资力量雄厚、校风严谨笃实、学生全面发展、科研成果显著的学校。学校先后被江苏省教育厅确定为学制改革试点学校、首批省级重点小学、首批省级实验小学,是全国百所名牌小学之一、全国文教先进单位。近几年来,学校又获得全国巾帼文明示范岗、江苏省绿色学校、江苏省文明学校、江苏省体育传统学校和南京市教育系统师德先进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