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试题呈现:
(一)埃及的金字塔(节选)
古埃及各个王朝修建的大大小小的金字塔共有70多座,其中最大的是开罗近郊的胡夫金字塔。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绕金字塔一周,差不多要走1千米的路程。塔身由230万块巨石砌成,这些石块平均每块重2.5吨。有人估计,如果将这座金字塔的石块铺成一条三分之一米宽的道路,可绕地球一周;如果用火车装运,需要60万个车皮。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砌舍得很紧密,几千年过去了,这些石块的接缝处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为了建造这座金字塔,经常有10万人在烈日曝晒下干活儿。全部工程用了整整30年时间。
开罗近郊的胡夫金字塔具有_______的特点。
[注:这是本地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检测试卷中的一道课内阅读试题。节选的是本单元的课文《埃及的金字塔》中具体介绍胡夫金字塔的一段文字。应该说这是课文的重点段落,教师在课堂上都会带领学生重点学习过。这个题目——概括胡夫金字塔的特点,当属于一道基本题。按常理推测,此题学生正确率应当不低于80%。可事实是怎样的呢?]
答卷情况:
这道课内阅读题学生答卷情况很不理想,完全出乎我们所有老师意料,成为大家关注、议论最多的一道试题。我们调查统计了四个班的答题情况,大部分学生只能写出“高大宏伟”这一点,能够完整地写出“宏伟(高大)、精巧”这两方面答案的比例是:
7/50=1/7
11/46=1/4
13/51=i/4
26/62=2/5
大家的困惑是:一、这是该文的重点段,教学中都重点“精读”了,但这个看来最为简单与基本的问题大部分学生却没有答得准确、完整;二、课文中的过渡句(第4自然段的第一句)“如此宏伟而又精巧的金字塔,是怎样建造起来的呢?”中就有“宏伟、精巧”这两个词,上课时教师都“点击”到此句并突出了这两个词,有的教者就是抓这句进行了第三自然段的“精读”。结果为何会这样呢?
教学行为与教学效果的显著差异,不能不让人反思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与阅读教学的目标指向。
调查反思:
教师1(学生答题正确率7/50=1/7的科任教师)教学过程回顾:
1 找出过渡句“如此宏伟而又精巧的金字塔。是怎样建造起来的呢?”
2 然后让学生分别找出表现金字塔“宏伟”与“精巧”的语句,品析。
3 朗读体会。
教师2(学生正确率26/62=2/5的科任教师)教学过程回顾:
1 请学生自读这一自然段,说说金字塔有什么特点?(试着概括)
2 学生只说出了“高大宏(雄)伟”这一特点,教师追问: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于是学生找到有关语句阐述。
3 教师再问:你还从哪儿体会到金字塔的其他什么特点?
4 学生再次阅读,说从“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体会到“石块砌合得紧密”。老师要求用文中的一个词来概括这一点,学生找到了“精巧”一词。教师小结,练习朗读。
教师3(学生答题正确率13/51=1/4的科任教师)教学过程回顾:
1 请学生自读这一自然段,说说金字塔给你留下的印象。
2 学生说出了金字塔“多”“高”“大”“雄伟壮观”“工程浩大”“坚固”“耗时长,付出的艰辛大”等,老师请同学一一说出自己从哪儿体会到的。
3 当教学到第4自然段时,请同学画下这段的第一句,说说有什么特点。
4 当学生体会到这是过渡句时,教师让学生再去第3小节找写金字塔“精巧”的语句,简要说说体会、分析讲解。
相比较而言,教师2的教学效果最好,其学生的正确率是教师1的近3倍,教师3则介于二者之间。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别呢?
教师2的教学过程,显然让学生经历了一个真正的阅读思考与理解的过程。要求学生自己阅读概括,在学生仅概括出“高大宏伟”这一点而未概括出“精巧”时,教师就让学生再去阅读思考,当有学生说出“石块砌合得紧密”时,教师让学生找到第4段中的“精巧”予以概括。显然。教师让学生经历了自己阅读思考这一理解问题的过程。学生因此印象深刻,比较切实地发展了阅读理解能力。
教师1的教学,先让学生找到过渡句,再让学生找到与“宏伟”“精巧”相对应的具体语句进行体会。看上去与教师2的教学没有太大的差别,可能认为“抓过渡句教学”更清爽,更好教一些。但仔细一想:学生只是根据过渡句中的这两个关键词寻找对应的语句,并没有经历独立自主地进行阅读这一自然段的实践,没有进行切实的阅读文字、分析理解、归纳概括的思维历程,找过渡句及找对应句取代了学生自己的阅读学习的过程。削弱了思维的强度,学生的理解力没有得到有力的切实的训练与发展。
教师3的教学,在狭窄的“多元解读”思想指导下,对学生的回答一概“尊重”,缺乏教学的梳理与整合的指导,没有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更高一个层次的整合、概括与归纳。教学松散,教师有“不作为”之嫌。学生的理解力在原有基础与平面上滑行,没有什么提升。学生最终不能把握这段的核心与结构。
当然,教师2的课堂教学效果也并不是非常理想,我想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当学生说出“石块砌合得紧密”这一答案时,教师让学生从课文中去找“精巧”一词,淡化与削弱了学生概括思维的过程和强度。其实。还可以抓住最后一句“为了建造这座金字塔,经常有10万人在烈日曝晒下干活儿。全部工程用了整整30年时间。”进行深入理解予以强化:为什么这句话放在这段的最后位置呢?引导学生深入讨论理解:为什么花费这么多的人力与时间(10万人、30年)?一是因为这座金字塔外形高大宏伟;二是因为其结构精巧,建造讲究(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砌合得很紧密,几千年过去了,这些石块的接缝处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所以才付出了这么多的人力与时间,所以这句话才放在这段的最后予以总结。
这道课内阅读题。不由让我联想到我校六年级期中抽测一道课外阅读题《温暖人生》:让学生说说从文中一段话中所体会到的情感。文段中表现出的非常明显的情感是作者对帮助过“我”的那对老年夫妇的“感激”与“怀念”之情。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但真正答到这两点的,我调查的一个班48个同学中,只有4人。
我们的语文教材是文选型的,平时的阅读教学比重最大。平常我们在课堂上带领学生一篇一篇地阅读(精读)了那么多的课文,到头来,我们教师与学生考试时最怕的、失分最多的还是阅读,最终学生还是缺乏最基本的阅读能力与素养。这不能不让我们由此深思一下平时的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为什么学生缺乏独立阅读的意识、习惯与能力?
我想主要原因,就是课堂上学生真正独立自主地阅读的时间与训练太少。阅读课上,注重的是“教课文”,而不是“教阅读”。一是表现在教师对课文内容的注重高于阅读本身。教师注重情感的熏陶与人文的拓展,忽略了学生基本的阅读技能的培训。二是教师的引导与指导太多,挤占了学生真正独立阅读思考的时间与过程,学生往往只是跟着教师的提问找找答案,学生的阅读是顺应着教师的教的设计的。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学生的阅读能力难以真正发展起来,同时逐渐失去主动阅读思考、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兴趣、意识、习惯与能力。
二、为什么学生缺乏整体把握的意识、习惯与能力?
学生整体把握的意识、习惯与能力当然还是要从日常的阅读课堂中习得。而我们的课堂对此而言,是有很大欠缺的。平时我们习惯于让学生围绕老师提出的一两个主问题去课文中找印证的“点”,学生平时满足于找到一个个零星的“点”,教师让不同的学生谈不同的点,等所有预设到的“点”由不同的学生谈(补充)完,教师就认为完成了教学任务。教师往往不注重教学内容的整合,更谈不上让学生进行整合训练。长期下来,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个体没有得到整体把握的切实训练。学生长期的学习行为,就是“点状思维”训练。
新课程以来,很多老师片面理解“尊重学生的多元解读”,不管学生回答什么,只要不是离题万里,老师都一味予以“尊重”或不置可否。教师不去对不同学生的回答予以指导或整合处理。似乎一旦进行一些“处理”,就违背了多元理论。长期以来,课堂上只有无原则不严肃的发散、多元,而缺乏聚合与整理归纳。学生的思维,特别是整体把握的意识、习惯与能力难以真正发展起来。
阅读课堂,要让学生真正阅读起来。成为阅读的主人。阅读课堂要以切实发展学生的阅读素养为主要目标。阅读课堂要重视整体把握能力的培养。阅读课堂最终要让学生学会阅读,拥有过硬且够用的阅读能力。
(一)埃及的金字塔(节选)
古埃及各个王朝修建的大大小小的金字塔共有70多座,其中最大的是开罗近郊的胡夫金字塔。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绕金字塔一周,差不多要走1千米的路程。塔身由230万块巨石砌成,这些石块平均每块重2.5吨。有人估计,如果将这座金字塔的石块铺成一条三分之一米宽的道路,可绕地球一周;如果用火车装运,需要60万个车皮。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砌舍得很紧密,几千年过去了,这些石块的接缝处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为了建造这座金字塔,经常有10万人在烈日曝晒下干活儿。全部工程用了整整30年时间。
开罗近郊的胡夫金字塔具有_______的特点。
[注:这是本地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检测试卷中的一道课内阅读试题。节选的是本单元的课文《埃及的金字塔》中具体介绍胡夫金字塔的一段文字。应该说这是课文的重点段落,教师在课堂上都会带领学生重点学习过。这个题目——概括胡夫金字塔的特点,当属于一道基本题。按常理推测,此题学生正确率应当不低于80%。可事实是怎样的呢?]
答卷情况:
这道课内阅读题学生答卷情况很不理想,完全出乎我们所有老师意料,成为大家关注、议论最多的一道试题。我们调查统计了四个班的答题情况,大部分学生只能写出“高大宏伟”这一点,能够完整地写出“宏伟(高大)、精巧”这两方面答案的比例是:
7/50=1/7
11/46=1/4
13/51=i/4
26/62=2/5
大家的困惑是:一、这是该文的重点段,教学中都重点“精读”了,但这个看来最为简单与基本的问题大部分学生却没有答得准确、完整;二、课文中的过渡句(第4自然段的第一句)“如此宏伟而又精巧的金字塔,是怎样建造起来的呢?”中就有“宏伟、精巧”这两个词,上课时教师都“点击”到此句并突出了这两个词,有的教者就是抓这句进行了第三自然段的“精读”。结果为何会这样呢?
教学行为与教学效果的显著差异,不能不让人反思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与阅读教学的目标指向。
调查反思:
教师1(学生答题正确率7/50=1/7的科任教师)教学过程回顾:
1 找出过渡句“如此宏伟而又精巧的金字塔。是怎样建造起来的呢?”
2 然后让学生分别找出表现金字塔“宏伟”与“精巧”的语句,品析。
3 朗读体会。
教师2(学生正确率26/62=2/5的科任教师)教学过程回顾:
1 请学生自读这一自然段,说说金字塔有什么特点?(试着概括)
2 学生只说出了“高大宏(雄)伟”这一特点,教师追问: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于是学生找到有关语句阐述。
3 教师再问:你还从哪儿体会到金字塔的其他什么特点?
4 学生再次阅读,说从“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体会到“石块砌合得紧密”。老师要求用文中的一个词来概括这一点,学生找到了“精巧”一词。教师小结,练习朗读。
教师3(学生答题正确率13/51=1/4的科任教师)教学过程回顾:
1 请学生自读这一自然段,说说金字塔给你留下的印象。
2 学生说出了金字塔“多”“高”“大”“雄伟壮观”“工程浩大”“坚固”“耗时长,付出的艰辛大”等,老师请同学一一说出自己从哪儿体会到的。
3 当教学到第4自然段时,请同学画下这段的第一句,说说有什么特点。
4 当学生体会到这是过渡句时,教师让学生再去第3小节找写金字塔“精巧”的语句,简要说说体会、分析讲解。
相比较而言,教师2的教学效果最好,其学生的正确率是教师1的近3倍,教师3则介于二者之间。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别呢?
教师2的教学过程,显然让学生经历了一个真正的阅读思考与理解的过程。要求学生自己阅读概括,在学生仅概括出“高大宏伟”这一点而未概括出“精巧”时,教师就让学生再去阅读思考,当有学生说出“石块砌合得紧密”时,教师让学生找到第4段中的“精巧”予以概括。显然。教师让学生经历了自己阅读思考这一理解问题的过程。学生因此印象深刻,比较切实地发展了阅读理解能力。
教师1的教学,先让学生找到过渡句,再让学生找到与“宏伟”“精巧”相对应的具体语句进行体会。看上去与教师2的教学没有太大的差别,可能认为“抓过渡句教学”更清爽,更好教一些。但仔细一想:学生只是根据过渡句中的这两个关键词寻找对应的语句,并没有经历独立自主地进行阅读这一自然段的实践,没有进行切实的阅读文字、分析理解、归纳概括的思维历程,找过渡句及找对应句取代了学生自己的阅读学习的过程。削弱了思维的强度,学生的理解力没有得到有力的切实的训练与发展。
教师3的教学,在狭窄的“多元解读”思想指导下,对学生的回答一概“尊重”,缺乏教学的梳理与整合的指导,没有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更高一个层次的整合、概括与归纳。教学松散,教师有“不作为”之嫌。学生的理解力在原有基础与平面上滑行,没有什么提升。学生最终不能把握这段的核心与结构。
当然,教师2的课堂教学效果也并不是非常理想,我想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当学生说出“石块砌合得紧密”这一答案时,教师让学生从课文中去找“精巧”一词,淡化与削弱了学生概括思维的过程和强度。其实。还可以抓住最后一句“为了建造这座金字塔,经常有10万人在烈日曝晒下干活儿。全部工程用了整整30年时间。”进行深入理解予以强化:为什么这句话放在这段的最后位置呢?引导学生深入讨论理解:为什么花费这么多的人力与时间(10万人、30年)?一是因为这座金字塔外形高大宏伟;二是因为其结构精巧,建造讲究(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砌合得很紧密,几千年过去了,这些石块的接缝处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所以才付出了这么多的人力与时间,所以这句话才放在这段的最后予以总结。
这道课内阅读题。不由让我联想到我校六年级期中抽测一道课外阅读题《温暖人生》:让学生说说从文中一段话中所体会到的情感。文段中表现出的非常明显的情感是作者对帮助过“我”的那对老年夫妇的“感激”与“怀念”之情。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但真正答到这两点的,我调查的一个班48个同学中,只有4人。
我们的语文教材是文选型的,平时的阅读教学比重最大。平常我们在课堂上带领学生一篇一篇地阅读(精读)了那么多的课文,到头来,我们教师与学生考试时最怕的、失分最多的还是阅读,最终学生还是缺乏最基本的阅读能力与素养。这不能不让我们由此深思一下平时的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为什么学生缺乏独立阅读的意识、习惯与能力?
我想主要原因,就是课堂上学生真正独立自主地阅读的时间与训练太少。阅读课上,注重的是“教课文”,而不是“教阅读”。一是表现在教师对课文内容的注重高于阅读本身。教师注重情感的熏陶与人文的拓展,忽略了学生基本的阅读技能的培训。二是教师的引导与指导太多,挤占了学生真正独立阅读思考的时间与过程,学生往往只是跟着教师的提问找找答案,学生的阅读是顺应着教师的教的设计的。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学生的阅读能力难以真正发展起来,同时逐渐失去主动阅读思考、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兴趣、意识、习惯与能力。
二、为什么学生缺乏整体把握的意识、习惯与能力?
学生整体把握的意识、习惯与能力当然还是要从日常的阅读课堂中习得。而我们的课堂对此而言,是有很大欠缺的。平时我们习惯于让学生围绕老师提出的一两个主问题去课文中找印证的“点”,学生平时满足于找到一个个零星的“点”,教师让不同的学生谈不同的点,等所有预设到的“点”由不同的学生谈(补充)完,教师就认为完成了教学任务。教师往往不注重教学内容的整合,更谈不上让学生进行整合训练。长期下来,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个体没有得到整体把握的切实训练。学生长期的学习行为,就是“点状思维”训练。
新课程以来,很多老师片面理解“尊重学生的多元解读”,不管学生回答什么,只要不是离题万里,老师都一味予以“尊重”或不置可否。教师不去对不同学生的回答予以指导或整合处理。似乎一旦进行一些“处理”,就违背了多元理论。长期以来,课堂上只有无原则不严肃的发散、多元,而缺乏聚合与整理归纳。学生的思维,特别是整体把握的意识、习惯与能力难以真正发展起来。
阅读课堂,要让学生真正阅读起来。成为阅读的主人。阅读课堂要以切实发展学生的阅读素养为主要目标。阅读课堂要重视整体把握能力的培养。阅读课堂最终要让学生学会阅读,拥有过硬且够用的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