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生考场作文审题失误的现象时有发生,主要原因是学生的审题习惯未养成,缺乏审题方法和技能,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审题习惯,教给审题方法,训练作文审题技能。
关键词:考场作文;审题失误;原因;策略
目前,书面考试仍然是许多学校学业评价的主要形式,多数学校普遍采用考试成绩来衡量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考试成绩成了学校、老师、学生、家长都避不开的话题。中山市小学语文期末水平测试题中,第二学段(3-4年级)作文分数占试卷总分的30%,第三学段(5-6年级)作文分数占试卷总分的35%。考场作文水平的高下,直接决定着一个学生语文成绩的高低,而考场作文最大的失误就是审题的失误,一旦作文审错了题,那结果只能“文不切题”,成绩只能“望卷兴叹”了。
一、 考题类型及考题形式。
1. 考题类型
分析近年中山市二、三学段小学语文期末试卷,作文考題紧紧围绕课标要求出题。可以分为以下三类:第一类记叙文,内容涉及写人、写事、写活动;第二类应用文,内容涉及写信、写读后感、写导游词、写演讲稿、写建议书;第三类想象文,内容涉及编写童话、科技幻想、课文衍生(包括续写和基于课文内容的演变)。(附表)
纵观历年中山市期末试卷作文考题,写人记事、写活动的记叙文占据比重较大,写人作文基本围绕“自己熟悉的人”这一题材来命题。其次,想象作文、应用文也都积极露面,占有一定比例。应用文类作文的高频率出题点在书信、读后感上。想象类作文中,编写童话故事几乎年年都能看到。
2. 考题形式
不管是何种类型的作文考题,二、三学段的作文考题出题形式一般是两道题目任选一题完成。考虑到三年级上学期的孩子刚接触到作文,还处于作文起步阶段,故三年级上学期作文题也出现过只有一个命题作文的形式,如14-15上学期的《中山的冬天》,15-16上学期的《我的兴趣》,都是只有一个作文题。
从具体的作文写作要求来看,两个题目都是用少则二三十个字,多则上百个字的一段话启发、引导学生将自己的习作与生活对接。考题内容指向学生的生活,鼓励学生写出自己的见闻、感受、看法、想象……以考查学生的习作能力、习作水平。
二、 审题失误的原因分析。
造成小学生考场作文审题失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分析试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误解题意:易受惯性思维的消极影响,思维的灵活性和观察、审题的敏锐性不够,疏于思考,不能将过去已有的知识重新组合运用到新情景中,导致其审题失误。学生遇到考场作文,不认真读题,只是粗略地读一次题,甚至有些学生连考试题目都没有读完,就在头脑中自动过滤为自己写过的相似作文,生搬硬套下去,造成匪夷所思的作文跑题。例如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四年级第一道作文题要求写“你帮助别人的一件事”,有近10%的学生写成别人帮助我的事。2015-2016五上试卷,要求将班级开展“遨游汉字王国”综合性学习活动后展示学习成果的经过写下来,全年级三百多学生有近一半的学生写学习经过,而非展示成果的经过,仅作文一块,平均失分在5分左右,结果考试成绩令所有人都十分尴尬。
2. 顾此失彼:小学阶段学生感知事物的特点是比较笼统、粗糙、不具体,因而头脑中留下的印象缺乏整体性,思维缺乏严密性。这种现象容易出现在命题作文和半命题作文中。由于中山市的期末水平测试题中的作文题是几十至上百字的一段文字,学生不会抓关键词(题眼),注意了时间可能忽视了范围,留意了写事却忽视了几件事,限定了写校园里发生的事情却写成家里的事。例如2013-2014四上作文一要求写一件事校园里发生的别人帮助你的事情,2016-2017三上作文,要求通过一件事写写我们班的“巧手”,就有学生就写成两件事。2015-2016五下作文考题,要求用月亮自述的方式,写写某天晚上月亮对人间的了解和感受,结果学生以第三人称的形式写,造成严重审题失误。
3. 间接偏离:学生审题时对整个题目的辨析是没有问题的,可在写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偏离了中心,走上了歧路。2013-2014六上作文要求写建议书。写建议书就是“献计”,结果有些学生只写学校出现的问题,没有提出自己的建议,建议书变成了意见书,有些学生甚至一句话结束,“希望学校有所改进”。2016-2017五上作文,要求给妈妈写一封信,解释晚睡的原因是作业多又难,而非妈妈误会的拖拉、贪玩,结果很多孩子就说自己在家和学校如何贪玩,没有及时完成作业,没有自由之类的原因,导致作文偏题。
4. 知识欠缺:学生的知识储备、生活阅历均有所不同,与成人相比,尚有巨大差距。小学生最多十二三岁,知识储备很有限,生活经历、人生阅历待丰富。中山历年作文考题非常关注考试与学生生活的对接。学生如若没有相关的生活、学习体验,没有类似的亲身经历,作文时很难提取到有用的材料。比如2015-2016五上作文,要求写“遨游汉字王国”后学习成果的展示,如果没有相关成果展示活动,学生很难在审题时与自己的学习生活发生联系,怎么能提取到相关的内容呢?
5. 习惯养成:一个孩子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与其家庭教养方式息息相关,如果一个平时习惯了粗枝大叶的学生,很多时候做事也是粗枝大叶、考虑不周的,这样的孩子在考场上出现审题失误也就不足为怪了。
三、 教学应对策略
1. 教给审题方法:以单元习作为抓手,教会学生审题的方法、步骤,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审题习惯与审题能力。
单元习作时,让课堂与考场接轨。要注重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教会学生审题要从读清题目开始,放手让学生独自审题,待学生审题出错后,再做指导不迟。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了“三问三读”审题法,无论什么类型的题目,都可以按以下步骤操作:第一步,读题,这次习作让我们写什么?是写人、写事、写景、写物、写童话(想象文)还是写信(应用文)。第二步,再读,写事的话写什么事情,写人的话写哪个人,写童话的话以什么为材料写,写信的话给谁写信。第三步,三读,看看作文要求还有没有其他限制。 三问三读审题方法,目的在于养成学生认真读题,有步骤、有目的审题。
2. 加强审题训练:从阅读教学的课题入手,阅读与作文结合,训练学生的审题思维。
常言道,题目是文章的眼睛。课文的题目与课文的中心、主要内容是紧密相连的。进行阅读教学时,从课题入手,引导学生审题,既有利于学生把握文眼,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题思维。
每一篇课文都是培养学生审题能力的好教材,抓三点(体裁、题眼、中心)设三问让学生解剖课题,通过题目推想课文的内容。例如《爬天都峰》一文,导入时,一问体裁:根据题目,这篇文章主要写什么(写人、写事、写景、写物)?二问题眼:这个题目哪个词最关键?三问中心:重点写什么?学生很快可以知道天都峰是一座山峰的名字,关键词是“爬”,文章应该重点写怎么爬天都峰。既渗透审题训练,又加强阅读理解,学生按审体裁、抓题眼、围绕关键词理解课文的程序多加以训练,以后遇到考场作文时,相信学生在拟题目,找题眼,定中心环节上不至于無法可循。
3. 培养审题能力:让生活与习作对接,丰富学生体验,提高审题能力。
审题与选材是密不可分的两个环节,学生审清了题目,若选不好材料,或者其学习、生活经历中无可提取的材料,那自然会无内容可写,造成偏题。我们语文教师要深度挖掘教材,找准读写训练点,实现读写结合,抓住学生的兴奋点(文本中动情处、有趣处、思维创新处。这些地方可以成为读写训练点),捕捉学生的真切感受,拓展学生书写的空间,引导学生把从阅读中学到的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学生的作文能力才会逐渐提高。若作文能力高,审题能力不会弱。
在此基础上,语文课堂上还应有课本剧表演、辩论会、故事会……还可以将课堂延伸到课外,让孩子走进大自然,走进田园,让孩子在生活中了解二十四节气、了解传统节日、了解春节习俗……为学生的习作寻找源头活水,相信再遇到相关作文时,学生不至于挖空心思编材料了。2013-2014五下的作文要去写课本剧表演,如果班级没有进行过相关的表演,那学生只能瞎编乱造,凭空想象,要精彩几乎不可能。
4. 提升审题技能:以专项审题课为依托,加强对比分析,提高学生的审题技能。专项审题课适宜在考试前进行,各年段针对历年考场作文审题出现的问题进行近似题的对比训练,让学生在对比中懂得,可能只是变化一两个字,一两个数字,作文要求就有可能完全不同。例如2013-2014四下第二道作文题,只是将“我一家人的表现”换成“库伯一家人的表现”,所写内容就截然不同了。写一封信,只需变换署名,口吻就会不同。通过相似题的对比分析,让学生懂得如何辨析题目,从而强化审题技能。
总之,如果平时的教学重视孩子审题方法的指导,审题能力的培养,审题技能的训练,学生在考场上遇到作文时一定会离“审题失误”越来越远,并促使学生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上不断进取。
参考文献:
[1]陈旺丁.小学生考场作文应对策略[J].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学研究,2015(8).
[2]丁卫东.考场作文快速审题策略[J].教育科学论坛,2015(13).
关键词:考场作文;审题失误;原因;策略
目前,书面考试仍然是许多学校学业评价的主要形式,多数学校普遍采用考试成绩来衡量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考试成绩成了学校、老师、学生、家长都避不开的话题。中山市小学语文期末水平测试题中,第二学段(3-4年级)作文分数占试卷总分的30%,第三学段(5-6年级)作文分数占试卷总分的35%。考场作文水平的高下,直接决定着一个学生语文成绩的高低,而考场作文最大的失误就是审题的失误,一旦作文审错了题,那结果只能“文不切题”,成绩只能“望卷兴叹”了。
一、 考题类型及考题形式。
1. 考题类型
分析近年中山市二、三学段小学语文期末试卷,作文考題紧紧围绕课标要求出题。可以分为以下三类:第一类记叙文,内容涉及写人、写事、写活动;第二类应用文,内容涉及写信、写读后感、写导游词、写演讲稿、写建议书;第三类想象文,内容涉及编写童话、科技幻想、课文衍生(包括续写和基于课文内容的演变)。(附表)
纵观历年中山市期末试卷作文考题,写人记事、写活动的记叙文占据比重较大,写人作文基本围绕“自己熟悉的人”这一题材来命题。其次,想象作文、应用文也都积极露面,占有一定比例。应用文类作文的高频率出题点在书信、读后感上。想象类作文中,编写童话故事几乎年年都能看到。
2. 考题形式
不管是何种类型的作文考题,二、三学段的作文考题出题形式一般是两道题目任选一题完成。考虑到三年级上学期的孩子刚接触到作文,还处于作文起步阶段,故三年级上学期作文题也出现过只有一个命题作文的形式,如14-15上学期的《中山的冬天》,15-16上学期的《我的兴趣》,都是只有一个作文题。
从具体的作文写作要求来看,两个题目都是用少则二三十个字,多则上百个字的一段话启发、引导学生将自己的习作与生活对接。考题内容指向学生的生活,鼓励学生写出自己的见闻、感受、看法、想象……以考查学生的习作能力、习作水平。
二、 审题失误的原因分析。
造成小学生考场作文审题失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分析试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误解题意:易受惯性思维的消极影响,思维的灵活性和观察、审题的敏锐性不够,疏于思考,不能将过去已有的知识重新组合运用到新情景中,导致其审题失误。学生遇到考场作文,不认真读题,只是粗略地读一次题,甚至有些学生连考试题目都没有读完,就在头脑中自动过滤为自己写过的相似作文,生搬硬套下去,造成匪夷所思的作文跑题。例如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四年级第一道作文题要求写“你帮助别人的一件事”,有近10%的学生写成别人帮助我的事。2015-2016五上试卷,要求将班级开展“遨游汉字王国”综合性学习活动后展示学习成果的经过写下来,全年级三百多学生有近一半的学生写学习经过,而非展示成果的经过,仅作文一块,平均失分在5分左右,结果考试成绩令所有人都十分尴尬。
2. 顾此失彼:小学阶段学生感知事物的特点是比较笼统、粗糙、不具体,因而头脑中留下的印象缺乏整体性,思维缺乏严密性。这种现象容易出现在命题作文和半命题作文中。由于中山市的期末水平测试题中的作文题是几十至上百字的一段文字,学生不会抓关键词(题眼),注意了时间可能忽视了范围,留意了写事却忽视了几件事,限定了写校园里发生的事情却写成家里的事。例如2013-2014四上作文一要求写一件事校园里发生的别人帮助你的事情,2016-2017三上作文,要求通过一件事写写我们班的“巧手”,就有学生就写成两件事。2015-2016五下作文考题,要求用月亮自述的方式,写写某天晚上月亮对人间的了解和感受,结果学生以第三人称的形式写,造成严重审题失误。
3. 间接偏离:学生审题时对整个题目的辨析是没有问题的,可在写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偏离了中心,走上了歧路。2013-2014六上作文要求写建议书。写建议书就是“献计”,结果有些学生只写学校出现的问题,没有提出自己的建议,建议书变成了意见书,有些学生甚至一句话结束,“希望学校有所改进”。2016-2017五上作文,要求给妈妈写一封信,解释晚睡的原因是作业多又难,而非妈妈误会的拖拉、贪玩,结果很多孩子就说自己在家和学校如何贪玩,没有及时完成作业,没有自由之类的原因,导致作文偏题。
4. 知识欠缺:学生的知识储备、生活阅历均有所不同,与成人相比,尚有巨大差距。小学生最多十二三岁,知识储备很有限,生活经历、人生阅历待丰富。中山历年作文考题非常关注考试与学生生活的对接。学生如若没有相关的生活、学习体验,没有类似的亲身经历,作文时很难提取到有用的材料。比如2015-2016五上作文,要求写“遨游汉字王国”后学习成果的展示,如果没有相关成果展示活动,学生很难在审题时与自己的学习生活发生联系,怎么能提取到相关的内容呢?
5. 习惯养成:一个孩子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与其家庭教养方式息息相关,如果一个平时习惯了粗枝大叶的学生,很多时候做事也是粗枝大叶、考虑不周的,这样的孩子在考场上出现审题失误也就不足为怪了。
三、 教学应对策略
1. 教给审题方法:以单元习作为抓手,教会学生审题的方法、步骤,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审题习惯与审题能力。
单元习作时,让课堂与考场接轨。要注重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教会学生审题要从读清题目开始,放手让学生独自审题,待学生审题出错后,再做指导不迟。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了“三问三读”审题法,无论什么类型的题目,都可以按以下步骤操作:第一步,读题,这次习作让我们写什么?是写人、写事、写景、写物、写童话(想象文)还是写信(应用文)。第二步,再读,写事的话写什么事情,写人的话写哪个人,写童话的话以什么为材料写,写信的话给谁写信。第三步,三读,看看作文要求还有没有其他限制。 三问三读审题方法,目的在于养成学生认真读题,有步骤、有目的审题。
2. 加强审题训练:从阅读教学的课题入手,阅读与作文结合,训练学生的审题思维。
常言道,题目是文章的眼睛。课文的题目与课文的中心、主要内容是紧密相连的。进行阅读教学时,从课题入手,引导学生审题,既有利于学生把握文眼,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题思维。
每一篇课文都是培养学生审题能力的好教材,抓三点(体裁、题眼、中心)设三问让学生解剖课题,通过题目推想课文的内容。例如《爬天都峰》一文,导入时,一问体裁:根据题目,这篇文章主要写什么(写人、写事、写景、写物)?二问题眼:这个题目哪个词最关键?三问中心:重点写什么?学生很快可以知道天都峰是一座山峰的名字,关键词是“爬”,文章应该重点写怎么爬天都峰。既渗透审题训练,又加强阅读理解,学生按审体裁、抓题眼、围绕关键词理解课文的程序多加以训练,以后遇到考场作文时,相信学生在拟题目,找题眼,定中心环节上不至于無法可循。
3. 培养审题能力:让生活与习作对接,丰富学生体验,提高审题能力。
审题与选材是密不可分的两个环节,学生审清了题目,若选不好材料,或者其学习、生活经历中无可提取的材料,那自然会无内容可写,造成偏题。我们语文教师要深度挖掘教材,找准读写训练点,实现读写结合,抓住学生的兴奋点(文本中动情处、有趣处、思维创新处。这些地方可以成为读写训练点),捕捉学生的真切感受,拓展学生书写的空间,引导学生把从阅读中学到的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学生的作文能力才会逐渐提高。若作文能力高,审题能力不会弱。
在此基础上,语文课堂上还应有课本剧表演、辩论会、故事会……还可以将课堂延伸到课外,让孩子走进大自然,走进田园,让孩子在生活中了解二十四节气、了解传统节日、了解春节习俗……为学生的习作寻找源头活水,相信再遇到相关作文时,学生不至于挖空心思编材料了。2013-2014五下的作文要去写课本剧表演,如果班级没有进行过相关的表演,那学生只能瞎编乱造,凭空想象,要精彩几乎不可能。
4. 提升审题技能:以专项审题课为依托,加强对比分析,提高学生的审题技能。专项审题课适宜在考试前进行,各年段针对历年考场作文审题出现的问题进行近似题的对比训练,让学生在对比中懂得,可能只是变化一两个字,一两个数字,作文要求就有可能完全不同。例如2013-2014四下第二道作文题,只是将“我一家人的表现”换成“库伯一家人的表现”,所写内容就截然不同了。写一封信,只需变换署名,口吻就会不同。通过相似题的对比分析,让学生懂得如何辨析题目,从而强化审题技能。
总之,如果平时的教学重视孩子审题方法的指导,审题能力的培养,审题技能的训练,学生在考场上遇到作文时一定会离“审题失误”越来越远,并促使学生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上不断进取。
参考文献:
[1]陈旺丁.小学生考场作文应对策略[J].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学研究,2015(8).
[2]丁卫东.考场作文快速审题策略[J].教育科学论坛,201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