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最想选的课 魔力“西音”

来源 :大学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huajng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当开学季轰轰烈烈的选课潮袭来时,总会迸发无数因此产生的复杂情绪。有无敌手速攻抢成功的快意,更多的则是没能如愿的宣泄。心仪的课程如同梦中的女神,可望不可及的时候,总是需要一些神助攻。北大的选课制度,就提供了这样特别的点,帮助大家达成心愿,它的名字叫做——意愿点。

  意愿点,顾名思义,代表了每个人的选课意愿。当一门课的选课人数超过限选人数时,同学们可以通过投入自己的意愿点增加自己成功选上的概率。每位同学都有且只有99个意愿点可供分配。所以,愿不愿意投入自己有限的点数,愿意投入多少,体现了同学们对课堂及其所授知识的热切程度。
  在包罗万象的近2000门课程之中,“西方音乐欣赏”一课凭借32671个意愿点杀出重围,成为大家的“集体女神”。这样的巅峰受欢迎程度并不是虚假繁荣,每周五晚上的理教108,总是座无虚席,慕名而来的学生将这个并不算小的教室围得水泄不通。

同学:音乐为我搭建了更高级的东西


  “每周坐在那里听两节课,好像有魔力一般,一周的负能量都会在老师的讲解下烟消云散。”
  “在这门课上学到的东西,其实不止是音乐,很多理念甚至可以用到专业课程的论文写作中。”
  “这门课让我从音乐角度了解自己,然后带着这种感受去感悟生活,去搭建更高级的东西。”
  从“西音”课堂上走出来的三位同学如此评价,对于更多和他们一样选修过这门课的同学而言,课程能提供的东西,远远超过他们最初的期待。
  按照升级聆听思路设计的“西音”课程内容,开创性地提出关于音乐欣赏的四种模式:健脑化、科学化、实践化和精锐化,同学们按照循序渐进的方法来了解如何入门、如何听歌、如何听曲、如何听人、如何听美、如何听道。这门课上,拒绝用形容词描述音乐,拒绝以历史知识代替欣赏技术,没有生搬硬套的乐理,更没有简单选曲播放即可完成的任务,而是精听精解,以独家秘方解决了中国大学生聆听音乐的技术和艺术问题。
  如何让不同起点、不同背景、不同基础的同学都能学有所获?这不是件容易的事。所以,“西音”选择了一种“化繁为简”的方式,让枯燥乏味的内容以一种日常、通俗的方式呈现出来。“上大学以后,课堂知识能力的互动与互换,最迷人之处在于十年或二十年后某一个瞬间,你会突然意识到当时老师说得是有道理的。”这是这门课程的老师毕明辉在课堂上的阐述,也是他的目标。
  除此以外,在“西音”课堂上学习音乐,能感知到强烈的顺序感和有效性。大家聆听不同版本的《战马奔腾》,用音乐开启认知“文化身份”的大门;也共同观察《卡农》的作曲法,对“音乐是个球体”产生具象化的理解和想象,将理性与感性、聆听与欣赏、审美与创造结合为一体。

老师:要做最好的音樂课


  把每一个看似轻易的事情做好,做到极致,这也是“西音”的特色之一。不论是一次分享会还是日常课堂内容的讲解,毕明辉都尽力做到最好。
  “北大的音乐课一定要和别的学校不一样,一定要是最好的。”毕明辉说道,将“西音”做成最好的音乐课,是他的目标,也付出了他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毕明辉几乎一直在思考,怎样找到一瞬间就能让学生理解问题的方式,让学生有醍醐灌顶的感觉。”

  “唱不好,还能唱坏吗”,是毕明辉时常挂在嘴边的话。每位学生的成长经历、音乐天分与基础都是不尽相同的,但他希望每位学生能在“西音”课程上找到自己的“存在感”,能够感受到这门课的“温度”。

  事实上,在2009年,“西音”曾在暑期学校短暂登场过,此后因毕明辉忙于其他课程,暂时搁置了“西音”课堂的开设计划。直至2016年,在吸纳其他课程经验的基础上,毕明辉重新开启了“西音”课堂。自此,“西音”的辐射面积一路扩大,课程形式不断调整,内容也愈发丰盈。
  理教108,就是一个“西音”强化自身的表现,它是一间为了艺术欣赏课而“量身特制”的教室。
  由于音乐教学的特殊性,对于课程的音响设备以及播放环境都有着很高的要求。为了能在课堂上呈现出最佳的音乐效果,在毕明辉的建议和参与下,学校改装了理教108教室。现在的理教108,变成了一间声音效果良好的教室。
  毕明辉觉得,“学生的需求是寓教于乐,不希望在学习的过程中有太多负担。但站在老师的角度,除了寓教于乐,还是要设置一定的挑战。”
  于是,在“西音”课堂上,每一个有趣的“梗”,每一次新鲜的尝试都经过他反复考量与思索。
  为了让课程设计更具有层次和层递性,本学期,毕明辉特地邀请了英国皇家院士、爱丁堡大学终身教授Nigel Osborne进行分享。从主题设置到分享细节,每一个环节毕明辉都会反复与对方沟通、确认。最后这堂课达到了预计之外的分享效果,学生们甚至可以跟随Nigel Osborne教授学习《欢乐颂》的演唱。
  现今,毕明辉也成立了自己的公众号,将课堂上的一些精华内容摘录出来,以供学生们回顾与思考。

忘了老师 记住音乐


  荣获“接收意愿点最多的课程”,“西音”受欢迎的程度毋庸置疑。毕明辉对此表示:“意愿点是北大学生选课态度的反映,音乐课引起他们的兴趣,认为值得投点,作为一个音乐教师,我很高兴,也很自豪。”
  但这却并不是他心中的“成功”。“我始终觉得,这门课最成功的地方在于,原本学生认为‘做音乐’这件事情是遥不可及的,在听完课后,觉得可以试一试,让音乐成为他们的朋友。”毕明辉说道。
  作为这门课的核心吸引力,毕明辉身上,有着对音乐的热枕,对教育的尊重,以及对学生的理解。   在他眼里,每个生命都是平等的,“首先,学生是一个独立的人,要把学生当作和自己一样的‘人’。”作为老师,要做的不是评判,不是区分,而是理解与尊重。
  “唱不好,还能唱坏吗”,是毕明辉时常挂在嘴边的话。每位学生的成长经历、音乐天分与基础都是不尽相同的,但他希望每位学生能在“西音”课程上找到自己的“存在感”,能够感受到这门课的“温度”。
  为此,他曾专门向助教提要求:在课下为学生答疑时,要把讲台的灯打开,好让他能看清每张学生的面庞。在他眼里,人与人之间不是总有机会“撞个满怀”,更多是擦肩而过。
  去年秋季学期的“西音”课堂中,毕明辉对自己在备课过程中遇到的烦恼坦率直言。对于老师而言,呈现出一个毫无差错、完美无瑕的课程是几乎不可能办到的事情。但选修“西音”的学生们却十分宽容。课后,各种鼓励的邮件纷至沓来。
  毕明辉习惯把学生称呼为“孩子们”,“孩子们为什么会原谅你?这是一件非常值得思考的事情。”毕明辉说道,学生能够谅解老师的不是,说明师生间真正理解着彼此。“这是一种人性的温暖,是大家互相取暖的状态。”
  “善始善终”是毕明辉一贯的宗旨。在每期“西音”的课程结束后,他在看完所有卷子后会针对学生总体问题写课程总结并发在教学网上,同时会针对学生的个人情况发送邮件进行解答。
  这并不是因为毕明辉注重于课堂形式,而是因为“你答應给学生回馈,就一定要有一个像模像样的回馈给他们。”
  课程终会结束,但学生与老师通过“西音”构筑的情感则一直会延续。在课堂500人群里,大家随时抒发着对于课程的感受与怀恋——
  “约翰凯奇将音乐还原为时间,几乎还原了音乐的科学本质:哲学。”
  “莫扎特除最后三部外的其他交响曲,是被重新发现的。当一个作曲家被重新发现的时候,只能说明当代创作的枯竭。在音乐消费的过程中,时效性、商业性越高,音乐的精研性就越低。”
  “当你很困的时候上课睡着,有时会突然惊醒,其实什么也没有发生,就是你听到了无声。”
  而面对孩子们对“西音”的真情实感,毕明辉只是轻轻在键盘上敲下:“忘了我,记住音乐。”
  “唱不好,还能唱坏吗”,是毕明辉时常挂在嘴边的话。每位学生的成长经历、音乐天分与基础都是不尽相同的,但他希望每位学生能在“西音”课程上找到自己的“存在感”,能够感受到这门课的“温度”。

Tips:


  “西方音乐欣赏”全新慕课全球上线公开在即,全新教材《音乐鉴赏》和配套APP《音乐鉴赏》不日也将发布,混合教学与深度教学将成为“西音”下阶段的目标。愿未来的“西音”愈发迷人,成为全球共享的超优质教育资源。
  责任编辑:陈思
其他文献
南唐后主李煜,在他现存世的词作中,有不少词篇之所以能够传颂不衰,除了词人在其中表现的情感真切、深刻,感人至深外,艺术表现手法的多样和创新,不能不说是其成功的一大要素。其中象征手法的运用,为词作增色不少。  象征,作为一种艺术表现手法,其基本含义是用具体的事物来表现某种特殊的意义,由于是借物象来表达特定内容,故在一定程度上可大大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达到“无言也动人”的艺术效果。  “林花谢了春红,
塞罕坝  蒙汉合璧的名字  塞罕坝,美丽的高岭  这片至纯、至真的丰厚土地  那么亲近、那么坚毅  我虔诚地走向你  走向河的源头、云的故乡  花的世界、林的海洋  一排排松树、白桦  一座座高山、新居  一条条道路通往天空  回眸的一瞬,早已刻骨铭心  火焰  火焰站在塞罕塔  高高的塔顶上  那云中的树和树中的云  树与云一起开花,明媚而开阔  这朵花漂移,那朵花漂移  千万朵花一起漂移  把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倡导学生灵活多样地运用语言,在把握语言表达的准确性、生动性、形象性的基础上,根据个人对语言材料的独特理解和感受,通过别具风格的朗读展示出来,使我们的语文教学更具魅力,这就是我们所倡导的个性化朗读。它对培养语感,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有效地进行个性化朗读的指导呢?    一、创设自由练习的氛围    有了充分酝酿的基础,学生基本上对语言材料有了自己独特的理解
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决定了它是一门以人为本的学科,语文教学对儿童德育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我既“教书”,又联系学生实际生活进行德育渗透,达到“育人”目的,使学生心智健康发展。儿童阶段是人生的启蒙阶段,此时是对学生进行社会公德、良好行为习惯教育的最佳时期,而从学生一进校门到小学毕业,每天都要进行的语文课内容纷呈。其中很多教学目标都与德育目标相符。比如,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一课《我们的民族
【摘要】来自不同地域学生的高等数学的学习基础大不相同,从而影响了他们对高等数学的学习热情以及学习效果,进而影响了他们其他课程的学习.本文在大量数据和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不同地域学生数学基础参差不齐、高等数学学习效果大不相同的原因,并针对这些原因给出在教学中的对应措施,给出了改进了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关键词】独立学院;地域差异;高等数学;教学改革  近年来,独立学院的招生规模及范围在不断扩大.
编者的话:新课程强调学生的语文综合性学习,而作为语文综合性学习重要内容之一的综合阅读教学自然为许许多多的语文教师在教研中探究、在课堂上运用,并总结出了有益的经验,产生了良好的效果。牟亚鸣的文章则结合教学实际,从学生综合阅读的“要我读——我要读——我爱读——我能读——我会读——我会用”这五个层面强调学生阅读的主动、兴趣、方法、愉悦、应用,目标层层推进,方法具体实用,值得推荐一读。    语文综合阅读
汤姆(Tom)是地地道道的美国小伙,  通过学校的交换项目来到中国。  这个项目的目的之一是体验文化差异,  一些中国学生成为美国学生的舍友或同班同学。  对中国学生来说,不仅可以和美国学生近距离接触,  还可免学费、免住宿费。  汤姆的舍友是中国小伙杰瑞(Jerry)。  刚开始,两人相处融洽,但很快出现了不和谐。  一天,汤姆买了啤酒请杰瑞,  他决定开诚布公地与杰瑞谈一谈。  改名是件大事 
关系式话题作文的特点是,总话题中有“子话题”,如“慢与善”中的“慢”和“善”就是两个子话题。写作立意时一定要兼顾话题中的子话题,哪一项都不能丢失。  首先,在思维上要搞清关系式话题中子话题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对关系式话题中的子话题不能单独去思考,而应该从它们之间存在的关系上去审题立意。   就“慢和善”而言,其关系可从两方面来分析。一是矛盾的反比关系:“慢”了就不“善”,想“善”就不能“慢”;二
在课堂教学中,好的提问活动可以架构一堂语文课的学习,能够融洽师生感情,能够培养深入钻研、严密思维的良好习惯,能够发展个性,培养创造力,良好的提问活动可以制造亮点,可以“一石激起千层浪”,点燃创造思维的火花,将教学活动推向高潮。良好的提问,成功的解答,可以让学生找到自信,激发浓厚的兴趣。经过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笔者以为,我们不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切中肯綮——在课文重点处切入  文章都有
2017年11月8日,教育部发布了《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在未来将全面实施师范类专业认证制度,健全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体系。这意味着,全国的师范院校将接受一场全面认证。  2017年11月8日,教育部发布了《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在未来将全面实施师范类专业认证制度,健全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体系。这意味着,全国的师范院校将接受一场全面认证。  师范专业要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