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俗交织,悲欢交集,人神共享

来源 :语文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amesTs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引”和“行”一样,说的是一种诗歌的体裁,也是和“行”一样的一种比较自由的体裁。章无定句,句无定言。据考证,李贺这首诗写在公元811年,当时李贺在长安任奉礼郎。诗中所歌颂的李凭属梨园子弟,箜篌弹得很出名,“天子一日一回见,王侯将相立马迎”,可见在当年是个当红的明星。李贺的赞颂当不是虚言。
  吴丝蜀相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吴之丝,蜀之桐,当是名品。梧桐本来就是制琴的优质材料,这里不仅是说材质之精良,而且有一定的文化意味。《诗经》里说:“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梧桐是和凤凰联系在一起的,因而有高贵、高雅的联想。庄子用凤凰比自己,说“宛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食不食,非醴泉不饮”。梧桐高雅的意象,又加上“张高秋”,这“张”字语义颇丰。大体可以理解为弹奏的意思,但是,这个意思是引申出来的,其引申过程不可忽略。本义是开张、张开之张,也就是张开双手、张开双臂的张,令人联想到姿态和胸襟的开放。其次,是紧张的张,既然是琴弦,当然是要绷紧的。问题在于“张高秋”。本来,不管怎么张,总是要张在人面前,在人的手中。在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旋律之美,在人的心与手之间,在人与人之间感情的交流和默契。这里却说,张在高秋之间,好像没有人似的。把琴和天空,而且是秋高气爽的天空联系起来。这就构成了一种异常空旷的背景。在天宇之下,什么也没有,只有箜篌之乐音,箜篌的形象和意蕴就变得宏大了。有了这样的宏大的背景,下面的“空山凝云”就有着落了。看来,在李贺的构思中,就是尽可能让空间宏伟到天宇上去。而同时,天宇之下,则尽可能地空白,连山都是“空山”,人事和自然,为什么都要被省略?因为要让箜篌之声,占领全部空间,不受任何影响,相反,高空中唯一存在的云,要被箜篌之声影响到衰颓,到不能、不敢飘动的程度。可以看出李贺想象的概括功能。
  但是如果光是在空间宏大上做文章,只是一般的豪迈而已,充其量只是诗仙李白的追随者。而李贺之所以为李贺,就是因为他有不同于李白的想象。他把箜篌的音响效果进一步向神话历史境界延伸:
  江娥啼竹素女愁,
  李凭中国弹箜篌。
  这里用了悲剧性的神话历史的典故。李贺用倒装的句式,点明李凭在首都弹奏箜篌之时,激起的情感,被定性为宏大的超越时间、空间的忧愁。这是音乐形象的第一次情感定性。如果这一次定性,就贯穿到底,李贺就与其他诗人差不多。但,李贺毕竟是李贺,他笔下创造的箜篌的乐感,追求诡谲。就是这种忧愁的音乐,并不仅仅是忧愁,其中还渗透着其他的成分: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箜篌的音响效果是太强烈了,连昆山之玉,都被震荡得碎了。有一种理解,说这是形容箜篌音调之尖锐。可备一说。至于“凤凰叫”,来得有一点突兀。有人提出:
  诗人使用那个几乎丝毫没有诗意的“叫”字。古典诗词中诗人通常用透着一种典雅的“鸣”来指称凤凰的鸣叫以与人们心目中凤凰高贵雍容相配
  而这里诗人却选用了这样一个口语化的斩截,而短促的入声音……正是这样一个入声音让我们似乎可以听到箜篌在高亢凄厉处的响遏行云。
  应该说,对于不用“鸣”字,而用“叫”字,分析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在象声方面,李贺好像没有什么刻意的追求。在象声方面有追求的是韩愈,他在与《李凭箜篌引》和《琵琶行》齐名的《听颖师弹琴》中,有这样的名句:
  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
  其中有一系列的双声叠韵的讲究,向来为评家所称道。
  李贺的长处是在词义,他追求意象之间的组合和呼应。音响效果如此:昆山之玉可以碎,凤凰可以叫,芙蓉可以泣,香兰可以笑。四种贵重之物,都是优雅的,而引发之声,却不以典雅为务,碎、叫、哭、笑,都有一点粗俗,和昆玉、芙蓉、凤凰、香兰的优雅构成了反差。在情感性质上,超越了传统的套路,并不一味典雅地悲愁,也不限于凄厉,也有肆意的欢乐。诗人追求的效果,是悲欢、邪正、雅俗的复合趣味。这种复合的情趣,在接下来的意象中,则以现实和神话的交织为特点: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十二门,是皇家宫阙的景观,而紫皇,则是道家的神仙之宗,女娲又是神话人物。三者杂处,意在构成一种错综的复合和意象群体。有人阐释
  “女娲”一句,说:乐声传到天上,正在补天的女娲,听得入了迷,竟然忘了自己的职守,结果石破天惊,秋雨直泻。这样跳跃的想象,这样多元的意象,在通常的情况下,是有点冒险的,可能不和谐,造成芜杂,但在李贺这里,却构成一种迷离恍惚、怪怪奇奇的梦幻景观。
  在这种景观中,现实退隐了,甚至连李凭、连箜篌都消失了,留下的只有为音乐所激动的神话人物和动物: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李贺的用词诡怪奇崛,神女以“妪”为怪,鱼以“老”为奇,蛟以“瘦”为异,皆足以显示诗人雅不避俗,追求话语突围,语不惊人死不休之志。清人方扶南说:“白香山‘江上琵琶’,韩退之《颖师琴》,李长吉《李凭箜篌引》,皆摹写声音至文。韩足以惊天,李足以泣鬼,自足以移入。”当为至论。
  至于最后,两句本当为结束语,然而却无明显的结束感可言: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这就是说,箜篌之乐音,使吴刚都忘怀了自己的千年不息的劳作,而转入沉吟。这一幅图画和前面的梦入神山老鱼跳波、瘦蛟起舞的动态相比,甚至与更前面的昆山玉碎、芙蓉泣露的纷纭飞跃相比,是相对静止的图画。就在这种相对静止的图画中,动荡的意象组合构成了张力,留给读者以意味深长的沉吟。而“露脚斜飞湿寒兔”中的“湿”,则是露脚的持续的结果,也是吴刚倚桂的不眠、出神忘情的姿态。
其他文献
书名:汉语言文学导论  主编:田喆,刘珮,石瑾  出版单位:吉林文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年  ISBN:9787547262085  定价:45元  导论是对某一内容涉及很广的学科所作的概略性介绍,是帮助初学者入门的工具性文章或著作,所以既要全面概括,又必须深入浅出,从而足以激发读者学习和探索的兴趣。由此可见,导论的创作通常具有一定的难度。承载着几千年中华文明的汉语言文学博大精深,关于它的
前不久,笔者在一次市级教研活动中听了一位青年教师执教的公开课《皇帝的新装》。执教老师以骗子虚构的那件能辨识“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的衣服为主线,依次分析皇帝的虚荣、大臣骑士们的虚伪、百姓们的虚假和小孩的天真与诚实,然后揭示童话蕴含的道理:对成人的讽刺和批判,对儿童的肯定和褒扬;最后以“永葆童心”的希望和呼吁结束教学。  就整个教学过程来看,这节课情境创设巧妙、教学内容清晰、师生互动充分,
《语文建设》编辑部给我寄来一篇发表在2011年第12期《语文学习》上的文章:李强《让香菱走回“大观园”——兼谈长篇小说“节选”的教学》(以下简称“李文”),要我就《香菱学诗》的教学问题,也谈谈自己的看法。我没有中学语文教学经验,也没有留意过这方面的其他文章,只是从“李文”提出商榷的归纳中知道有多种教学设计。“李文”批评它们关注了枝节而忽略了整体,或成了写作学的知识教学,或以古为今用的理念,去硬套人
“文本细读”作为源于20世纪西方文论的一个重要流派——语义学——最基本的文学批评方法和手段,近年来成为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方法。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文本细读多被用来逐字逐句理解课文的意思、落实知识点,为学生迎接各种考试作准备。殊不知,这恰恰背离了文本细读作为—种教学方法的现实意义——引起学生对于經典作品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文本细读之落脚点并非知识本身,而是作为一种学习方法以求在学生的自主
在全国开展真语文大讨论之时,《语文教育观念的革命》出版了。该书35万字,从语文教育的问题入手,论述了语文教育的25组不等式——语文教师要转变的25个语文教育观念,并将其整合为课程观、价值观、教材观、教学观、教师观、知识观6篇。该书可以说是真语文大讨论的一部力作,是深化语文教育改革、提高语文教学效率、践行真语文的必读图书。  语文教学无能、无为、低效,已经成为大众所公认的问题。现在,就算有少数学生语
汉语言文学专业一直致力于培养具备扎实的汉语言文学基础和良好的人文素养,熟悉汉语及中国文学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审美能力和中文表达能力,具有初步的语言文学研究能力,同时具有一定跨文化交流能力,能够从事与汉语言文字运用相关工作的复合型人才。汉语言文学专业也一度被誉为文科的万能专业,但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学科门类的多样化,加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汉语言文学专业失去了过去的专业优势。由此也暴
有教师问过我这样一个问题:  在《珍珠鸟》一课的教学中,教师抓住“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一句,通过和学生一起反复朗读反复想象反复品味,把一个小小的故事开掘得酣畅淋漓,觉得自己创造出了比原故事还要“美好”的境界,并有些陶醉。这时候有位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不喜欢这篇文章。”教师不禁愕然:“为什么?你说说理由。”学生振振有词:“林清玄说,向人乞讨的是宠物,不会乞讨的才叫动物,人类把动物变成宠物
有人说,课前的劳动量与上课时的轻松度成正比。换句话说,课前准备得越充分,上课就越轻松。这里的“劳动”就是备课,备课主要就是写教案。就写教案而言,我们不妨作个简单的估算:如果一节课的教案写1000字(这应该是很简练了),一周只算四节课,一学期只算20周,一年就要写16万字的教案,三年就要写48万字的教案!我们写了这48万字到底有多大用处?我们对语言的敏感度,对文字理解与运用能力,是不是因为写了这些教
《段太尉逸事状》是苏教版《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中的一篇,文中,柳宗元叙述了段太尉的三件事情:勇服郭晞、仁愧焦令谌、节显治事堂。我在教学此文时,一开始还是比较顺畅的,但是带着探究目标和思辨意识的学生的思维是不安分的,他们先是发现了一个小问题:为什么段太尉要在郭晞的军营中吃晚饭、住宿?这个问题不难,通过大家的协同努力,很快形成了比较统一的认识,即段太尉是在考察郭晞的诚意和决心,这件事表现了段太尉的勇敢
特稿  语文学习任务群的“是”与“非”——北京师范大学王宁教授访谈…《语文建设》编辑部1/4  关注  “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的理解与实施………郑桂华1/8  “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案例:秋的发现与表达………………………郑桂华 季丰 羊立彦 黄卉1/13  从意象角度解读诗人个性化情思——“秋的发现与表达”教学举隅………………张慧1/18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的理解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