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段的作用

来源 :广东教学报·初中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boy14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考点直击】
  文学类文本阅读是广东省中考语文每年必考的内容,选文是中外名家之作或时下美文,多为富有时代气息的短篇小说或叙事散文,主题有浓厚的人文关怀,能给人以正面的启发,引导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该板块试题共有4小题,第1小题主要考查考纲要求的第1点“理清思路,整体把握作品的内容”;后3道小题为简答题,主要考查考纲要求的其他考点,题型、难易度相对稳定。近年考查的题型主要有:(1)整体感知,概括内容。(2)紧扣语境,品味语言。(3)理解标题的含义与作用。(4)把握人物的形象特征。(5)赏析文章的表现手法。(6)分析句段在文中的作用。(7)领悟作品的主旨、内涵。
  【题型介绍】
  本专题以“句段在文中的作用”为阅读训练重点。从近年中考命题情况看,句段在文章中的作用是高频考点,近十年来考了五次(2012年、2014年、2016年、2017年、2018年),且曾经三年连考。下面结合一些典型试题,介绍几种常见题型。
  题型一:考查句段在开头的作用
  ※(2018年《笔下犹能有花开》)16.分析第①段在文中的作用。
  【参考答案】(2018年《笔下犹能有花开》)16.①环境描写,交待故事发生的背景,季节在秋季、地点在藤萝架下,渲染了秋天悲凉的氛围。秋天的悲涼和老太太的乐观心态形成鲜明的对比,为下文写老太太的乐观心态作好铺垫。②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使文章结构更完整、严谨。
  题型二:考查句段在文中的作用
  ※(2016年《平衡》)16.简析第④段在内容和结构上分别有什么作用?
  ※(2017年《细水长流》)16.联系全文,简要分析第④段在文中的作用。
  【参考答案】(2016年《平衡》)16.①内容上:运用插叙,交代了我和小王一家并不熟识的背景,表明我对小王一家猜疑的原因,为下文写我进家查看以及老婆要换锁作铺垫。②结构上: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使文章结构更完整、严谨。
  (2017年《细水长流》)16.①交待故事发生的背景:环境描写,天大旱,邻居又不在家。②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下文写父亲帮人浇地和母亲不理解父亲作铺垫。
  题型三:考查句段在结尾的作用
  ※(2012年《淡淡的深情》)16.文章结尾“这是平静水面下深处的激流啊!”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014年《怯懦》)18.小说的结局耐人寻味,请说说其妙处。
  【参考答案】(2012年《淡淡的深情》)16.①画龙点睛,运用比喻,把母亲心中对我深切的关爱比作水面下深处的激流,形象地表现了母亲对我看似平淡实则深切的爱,也表达了我对母亲的无比感激之情;②篇末点题,总结全文,使文章结构严谨。
  (2014年《怯懦》)18.小说的结局是陈叶父女最终没有相认,妙处:①凸显人物的性格:表现了父女的怯懦,女儿怯懦是因为自卑与虚荣,父亲怯懦是因为自身的卑微和对女儿深沉的爱;②深化主题(或点题),反映了世俗的尊卑观对人的影响根深蒂固。
  【解题指津】
  解答此类试题时,要注意从内容与结构两个方面来分析,先要审清句段在文中的位置,再分析其作用。
  1.从内容上分析:明确具体手法,简要概括文章内容及主旨思想。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设问等
  描写方法:人物描写、环境描写、侧面描写等
  表现手法:对比、铺垫、伏笔、衬托、象征、前后照应、设置悬念等
  记叙顺序:倒叙、插叙和补叙等
  2.从结构上分析:根据句段所在的位置,结合上下文的关系分析。
  开头:开篇点题,总领全文,渲染气氛,为下文作好铺垫,埋下伏笔,设置悬念等。
  中间:承上启下的过渡衔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下文作好铺垫,埋下伏笔。
  结尾:①照应开头或题目,使文章结构严谨;画龙点睛,篇末点题,总结全文,升华情感,深化主旨。②叙事突然结束,不作抒情议论,戛然而止,意味深长,给人启迪,引人深思。
  【能力提升】
  (一)尾部挂灯笼的人
  李艳
  ①那天傍晚,他开车带女儿向山里出发。离开之前,他说要带她去看一场电影。
  ②天渐渐黑了,开往山区的路越来越崎岖。飞快的车速扬起了不少尘埃。走到一段不宽的乡道时,车速减慢了。他看到有一位老人费力地蹬着一辆三轮车同向而行。他把车速放得更慢了,他对女儿说,“咱们看电影的时间可能会晚一点儿,你有没有意见?”女儿问为什么?他示意了下后视镜说,“因为我们今晚要当回‘朗比里斯’呀!”
  ③他的话音刚落,女儿便惊呼,“哦!爸爸,我知道‘朗比里斯’是谁!法布尔告诉过我!但是,你确定今晚我们真的可以变成朗比里斯吗?”
  ④“当然!”
  ⑤车厢里变得安静了,车速慢得像蜗牛在爬,到了一个岔路口时,他靠边把车停了下来,车灯却没关上。后面的三轮车追上来,满头是汗的老人刹住车,不停地喘息。他下了车,女儿从车窗给他递了瓶水:“大叔,这一溜上坡路,看你够累的,喝口水吧!”
  ⑥老人拿了水拧开盖子就喝:“谢谢你!这一路多亏你给我照着路!这么晚了,你们这是去哪儿呀!”
  ⑦“去普度溪!”女儿两眼闪着亮光说。
  ⑧“哦!那是好地方,经常有人去那里许愿的!我就住不远的前面了,这山道黑,幸亏跟着你的车灯回来了,不然我这老眼昏花的,没准就瞎子撞山沟沟里了呢,走了,老太婆还在家里等着呢,谢谢你们!”
  ⑨老人放下手刹,用力一蹬,三轮车向右前方的岔路驶去。车灯一直照着老人远去的方向,等到前面的屋子里亮起了灯,他才开车离去。
  ⑩车子继续向左前方开去,到了一处开阔地,他把车停下,拿着一只箱子带着女儿走进一处园子。园子里黑乎乎的,女儿紧紧拉住他的手,“爸爸,这里有电影看吗?”   {11}“别急,孩子。”
  {12}他们找了一块地方坐下来,他打开手机的手电筒,一束光从手机射向前方。前面出现了一块屏幕。奇迹发生了:屏幕上一个小光圈渐渐亮起来,钢琴曲《遇见那样美》响了起来,屏幕上缓缓出现了绿绿的草地、清浅的溪流,出现了无数只飞舞着的萤火虫……那萤火虫从屏幕上飞了下来……是真的飞了下来!他趁女儿不注意,打开那只特意订购的箱子,无数只萤火虫从箱子里飞出来,飞向她的周围,点着小小的灯笼翩跹起舞!她试图伸手去抓,在快要抓住它时又故意让它们躲过——能触摸到这种夏夜的精灵,她已经感到极其满足了!
  {13}她惊奇地看着这一切,完全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14}“爸爸,是不是我以后再也看不到萤火虫了?”女儿突然问道。
  {15}“不会的!只要爸爸在,你就能看到!”说这话时,他的眼睛明显湿润了。
  {16}“可是,医生的话,让我总感觉不安!我的眼睛是不是出问题了?”
  {17}他紧紧抱住了女儿。“什么也不用怕,有爸爸在呢,会让你看到世界的!”
  {18}“我记得小时候你给我买过一本书,法布尔写的《昆虫记》,我特别喜欢萤火虫!可我一直没见过它长什么样,今天终于如愿了!我记得法布尔在书里说,希腊人把萤火虫称为‘朗比里斯’,书上还说,朗比里斯,就是尾部挂着灯笼的人,对吗?”
  {19}“对,萤火虫就是朗比里斯,能照亮别人的人都是朗比里斯!”
  {20}一周后,他带着女儿一起去了眼科医院,他要让自己的一只眼在女儿身上看世界!
  (选自《羊城晚报》2018年5月28日,有删节)
  联系全文,说说文章结尾写父女俩谈论法布尔的《昆虫记》有什么作用。
  答:
  (二)救赎
  薛培政
  ①东方刚露出鱼肚白,护林员老长泰便肩扛板斧,带着猎犬“黑豹”,走在杂草没膝的山道上。
  ②一条盘旋在路边的花蛇,似乎听见了脚步声,昂头吐着芯子望了望,“簌簌”地爬向杂草深处;卧在草丛中的那只野兔,支棱耳朵听了听动静后,也“嗖”的一下跃进灌木丛中;还有那群被惊动的山鸡,“咕咕、咕咕”地叫着飞向远处。“咦——瞧恁小样儿,俺老汉又不是妖怪,看把你们吓得——”他边说边苦笑着坐在了那块卧牛石上。
  ③老长泰年轻时一身蛮力气,两三人抬不动的物件,他双手搬起走得虎虎生风,当兵练投手榴弹,出手就是百十米,枪打得也不赖,就因斗大的字不识一升,复员回了家。饭量也大得出奇,一顿饭能吃五六个大饼子,为这家里开春就断粮,快三十了还打着光棍。
  ④那年腊月,鹅毛大雪下得铺天盖地,当人们都窝在家里猫冬时,野狼血洗了生产队的羊圈,一夜之间,七只山羊命丧狼口,看着尚未被叼走的死羊,全队的人都流泪了。望着哀哀戚戚的人群,女队长萧桂英铁青着脸发话了:“还有爷们吗?若有就给我站出来!这狼得逞后,肯定还会来叼羊,谁若能把狼打死,我一分彩礼钱都不要,嫁给他!”
  ⑤犹如石破天惊,大家惊愕的目光投向了女“掌门”。只见站在人群后边的长泰,往前挤了挤,瓮声瓮气地问道:“此话当真?”“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不过你要提死狼来见俺!”桂英怒眉一扬,干脆地把话撂给了他。
  ⑥长泰在冰天雪地里连守两夜后,第三天清晨,他穿着那件被撕扯掉前襟的破羊皮袄,带着满身的血印,拖着死狼敲开了桂英家的门。这下,傻大黑粗的长泰露脸了,县长为他披红戴花,奖他一辆金鹿牌自行车,公社奖他一支猎枪,大队安排他做了护林员,女队长萧桂英当然也没食言。此后,长泰就像威风凛凛的大英雄,每天身背猎枪,带着猎犬,穿林海、跨山峦,长年穿梭在黑虎山涧。
  ⑦可那年秋后,老长泰却像着了魔一样,两眼呆呆地望着远处,嘴里还不停地叨叨:“鸟兽也是有性命的主儿,也是拖儿带女的,没了娘的崽儿可咋活啊!”妻子桂英觉察出异常后,再三追问下,长泰哭诉着道出了实情。
  ⑧为防野猪糟蹋庄稼,那个阴雨密布的傍晚,他在一片晚玉米地旁布下了猎套。翌日晨起查看时,不由得惊呆了:两头狍子幼崽在雨中围着那头被套死的母狍子,发出撕裂般的哀鸣。他想起了幼时爹下葬时的情景,心里突然涌起一阵悸痛,懊悔地朝自己身上挥了一拳后,泪水就和着雨水流了下来。打那后,他再也没有动过狩猎的念头。
  ⑨山中无甲子,寒尽不知年。长年风餐露宿在深山密林里的长泰,在日复一日的巡山中变老了。村里的护林员已换过几任,老伴儿也跟着子女进了城,他却死活不肯下山,说要还那笔心债哩。
  ⑩记不清从何时起,山下的镇上,远处的城里,星罗棋布的野味馆散发着诱人的浓香味儿,安详静谧的黑虎山便失去了往日的平静。
  {11}听说老长泰曾赤手打死过野狼,那天,俩外乡人驾车找上门来,送上两箱好酒和厚厚的一沓现钞后,求他帮助猎杀一头野狼,并说事成后再加倍付款。哪知老人像受了侮辱似的,晃了晃手中的板斧,怒目圆睁地吼道:“带上这些破玩意,给我滚蛋!”
  {12}那些年,巡山的老长泰不停地与盗猎者周旋,一次次拆除对方布下的猎套、陷阱和细网,心力交瘁的他,仍不时发现被网粘或被绳套的鸟兽尸体。
  {13}“断人财路遭人恨啊!”老长泰说那次巡山,见一只黄羊被套住了,正要上前解绑,两支火药枪从身后对准他:“再他妈挡道,就送你老东西上西天!”刹那间,幸亏猎犬“黑豹”猛扑上去,盗猎者才吓跑了。
  {14}后来,成为自然保护区的黑虎山,组建了专业护林队,年近八旬的老长泰被省政府评为护林模范。
  {15}老长泰似乎没拿这荣誉当回事,每天依然在莽莽林区中巡逻。当县里派专车进山接他到省城接受表彰的時候,却见老长泰的窝棚上落着锁,只有眼前满目的青翠和阵阵的鸟鸣声。
  (选自《微型小说》2018年第18期,有删节)
  联系全文,说说文章第③段有什么作用。
  答:
  【参考答案】
  (一)结尾写父女俩谈论萤火虫的话题,①画龙点睛,篇末点题,交代法布尔《昆虫记》里朗比里斯就是尾部挂着灯笼的人。父亲说“能照亮别人的人都是朗比里斯!”升华文章情感,深化主旨,表现了对父女俩同心同德的善良的肯定和赞赏。②照应题目“尾部挂着灯笼的人”,前后呼应,使文章结构更完整、严谨。
  (二)第③段运用插叙,交代老长泰年轻时力气大、枪法准,一是为下文写他一人打死野狼并娶得女队长的英雄行为作铺垫,使人物形象更丰满,二是使情节发展更严密,使文章结构更完整。
其他文献
该剧讲述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人,在国家民族危难之际,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建立中国共产党,并带领共产党不懈探索,走向成熟的伟大历程。故事从1919年之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出发,以党的发展脉络为根基,展现了革命先辈们在党面临危急关头,在民族遭受危难时刻,通过艰苦卓绝的奋斗,开辟了一条前所未有的革命道路,最终取得了伟大胜利。  電视剧《大浪淘沙》立足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重大时刻
摘要:“真实情境”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的核心概念之一,肖培東老师《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一课非常注重真实情境的创设:设计情境问题,激发学生发生真实学习;开展情境活动,驱动学生解决真实问题;贯穿情境过程,引领学生学习持久聚焦。情境化使学生语文学习真实发生,是培养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极好借鉴。  关键词:真实情境;核心素养;语文教学  情境认知理论认为,学习内容与情境是密切联
家长开放日,我选择的课型是读书会——读曹禺的《雷雨》。   对这部作品,复旦大学的陈思和教授评价:“《雷雨》在中国整个戏剧史上、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也没有一个作品能够和它比的。好就好在,《雷雨》是一部谁也说不清的作品。一部伟大的作品必然是体现人性的极其丰富,那人性太丰富就说不清楚,正因为说不清楚,它才成为一部说不尽的伟大的艺术作品。”所以,要想在一节课内,尽管是一小时的课把《雷雨》读明白、说清楚,
一盏橘红色的“灯”,在夜晚的微风中摇曳。它有圆圆的红色纱衣和轻巧的竹篾身躯,没错,这盏“引路灯”是一只灯笼。   顺着灯笼走入一条小路,尽头是一间卖手工灯笼的小店,这间小店虽然其貌不扬,但是它悬挂其中的各式灯笼已足够让我着迷。   听我说想亲手扎一个灯笼,热情的老板娘爽快地答应了。她是一个五十岁上下的中年人,身躯微胖,穿深蓝色T恤和发白的牛仔裤,头发随意地扎在脑后,让人颇有一种亲近感。拿起一根竹篾
站在灯光璀璨、顾客如织的商场里,我压抑着内心的愤懑。不知何处吹来的冷风让我一阵阵寒颤。好想逃离这一派繁华实则冷漠的地方,好想揭下那些套在虚伪灵魂上那笑意盈盈的假面具。難受溢满心间,似乎每口呼吸都是与污浊气息的对抗。  “我不想去,你自己去吧。”站在房间门口,我和妈妈的拉锯战再次上演。  “你说说你有多久没出门啦,宅在家都快发霉了。”  这一次,妈妈不顾我的抗拒,硬是把我从家拉了出来。  又一次去商
(徐志摩著,江西教育出版社)  【作者介绍】  徐志摩(1897年1月15日—1931年11月19日),现代诗人,散文家。原名章垿,字槱森,留学英国时改名志摩。曾经用过的笔名有南湖、诗哲、海谷……新月派诗人,新月诗社成员。  1915年毕业于杭州一中。曾赴英美留学,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奠定了其浪漫主义诗风。1923年成立新月诗社。1931年11月19日因飞
摘要:本文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以实践活动的跟踪指导为依据,从初中名著阅读“指导课”“汇报课”“拓展课”“复习课”的课型确立角度,探索基于部编教材“三位一体”指导思想的名著整本书阅读教学课程建设的途径,落实国家课程地方化的要求。  关键词:名著阅读;三课一练;课型  名著阅读对学生的精神成长有无法估量的作用,特别是处于价值观、人生观养成阶段的初中生,阅读对他们的精神成长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名著阅读却
捧一杯清茗,邀一轮婵娟,手中微黄的诗卷,掩埋了盛世流年。在书中读你的时候,我俩仿佛面对面、隔着几案席地而坐。我看似无言,内心的疑惑却似重云翻卷。  你,乃天之骄子,才华横溢。面对荣华富贵的美好,你却只是拂了拂衣袖,仰天大笑而去。“钟鼓馔玉不足贵”,你,抛却宫廷华丽,靠脚上一双芒鞋,踏遍了李氏的江山。我如饥似渴地阅读你,想知道你背后的秘密。  在诗句的字里行间,我知道:你是放荡的,竟有“天子呼来不上
8月15日,由广东省肇庆市卫生健康局主办、肇庆市疾控中心承办的肇庆市健康教育技能竞赛在市疾控中心举行。卫生健康局调研员邓仲明、市疾控中心主任李健艺,市卫生健康局、市疾控中心有关科室负责同志,各县(市、区)卫健局分管领导、代表队等参加竞赛。  健康教育技能竞赛7月份启动,各县(市、区)卫生健康局精心组织、积极发动,经过各地层级竞赛和作品层级征集遴选,选拔出45名优秀选手参加市级竞赛。本次竞赛分为健康
一个暑假都没闲着,一直在路上。  先是去秘境堪察加半岛高空滑翔、雪山徒步,在库页岛畔观鱼洄游,继而辗转内蒙拥抱辽阔草原,最后台湾环岛半月,在太平洋边伴着徐徐海风听涛。  翻看这个暑假在路上写的文章,感觉自己的收获无比大。许多知识是在书本上无法学到的,当真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旅游提供了更多的考验,也创造了更多锻炼的机会。我喜欢旅游,喜欢一路走,一路写游记。写游记,会督促你处处留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