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兴校:“三自”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来源 :教师教育论坛(普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mperornj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科研兴校是“科教兴国”战略对中小学校的必然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等政策文件都对校长和教师开展教育科研,促进教学质量提升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同时,科研兴校也是中小学校得以长足发展的根本方略。华中师范大学附属惠阳学校牢固树立科研兴校的战略意识,确立教育科研在素质教育中的先导地位,把科研兴校作为战略工程实实在在落实到行动当中,以课题为载体,不断强化课题研究在素质教育中的先导功能,开展了“三自”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课题研究与教学实践探索,不断提高科研兴校水平,为提升学生自主学习、学会学习、终身学习能力打好基础。
  关键词:教育科研;课堂教学模式;课题研究;教学质量评价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995(2020)04-0070-03
  一、“科研兴校”理念的提出及其实践境遇 科研兴校是指在专家引领下,通过教师全员参与教育科研活动,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学校内涵发展。[1]科研之所以能够兴校原因就在于:其一,有助于明确办学思想和教育追求。办学思想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是一个方向问题。方向对了,路再远,也会有抵达的那一天。其二,有助于用先进的教育思想凝聚人心,鼓舞士气,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的领导。其三,科研给予教师发展的空间和机会,有助于丰富教师工作的动机,并使之明确努力的方向,使教师获得更快、更好地成长。《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指出:“支持教师和校长大胆探索,创新教育思想、教育模式、教育方法,形成教学特色和办学风格,營造教育家脱颖而出的制度环境。”《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强调:“着力加强教师教研新模式的探索与推广。”可以看出,加强科研兴校及通过教育科研引领教育教学改革意义重大、任务迫切。
   华中师范大学秉承“忠诚博雅,朴实刚毅”的精神和“求实创新,立德树人”的校训,依托丰富的教育资源,成熟的办学经验,开展基础教育对外合作办学,整合各方资源,综合利用各类手段,突出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的特色,促进合作区域内的教育改革。2013年以来,合办学校已开学45所,华中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合作办学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从总体上看,部分合办学校作为新办学校仍存在如下问题:师资队伍普遍存在新入职年轻教师多,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少;教师文化学历较高,但职业专业素质亟待提高;教师教育教学履职尽责,但教育科研意识淡薄、能力不足等。[2]因此,加强合办学校科研兴校工作势在必行,任重道远。作为学校管理者,不仅要牢固树立科研兴校的战略意识,确立教育科研在素质教育中的先导地位,更要把科研兴校作为战略实实在在落实到行动当中,以课题为载体,不断强化课题研究在素质教育中的先导功能,发挥课题研究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努力提高办学水平,带领全体教师开创科研兴校新局面。
   二、以课题研究为先导,探索“三自”精致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我校是由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人民政府、华中师范大学及汇景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三方联合创办的区直属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2018年9月学校正式开始招生。开学之初,我校就提出“文化立校、科研兴校、质量强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坚持走“以教促研,以研促教,教研共进”的内生发展之路,牢固树立以教学为中心、以教师为本、以教育科研先行的观念,务实创新,把科研兴校的学校发展目标落实到常规工作之中。
   学校开办后,申报了广东省教育课题“数学精致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策略研究”和惠州市教育课题“初中语文‘三自’精致课堂教学模式实践研究”,并顺利获批立项。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学校提出了教师专业成长的“七字法”,即通过跟岗“训”,督学“诊”,结对“帮”,课题“引”,互助“学”,常态“评”,检查“改”,为教师“强筋壮骨”。其中,课题“引”即以课题为引领,以实际教学为载体,开展行动型教育科研,使教学与科研共进,相得益彰。为此,学校有计划组织开展了推门课、达标课、公开课、示范课、优质课、诊断课和教研、科研相结合的教育科研活动,并要求教师做到“六精”——每一份教学设计要精心、每一个教学环节要精细、每一道例题习题要精选、每一种教学方法要精当、每一层次的学生要精教、每一次课堂教学要精彩。环环相扣的教育科研机制和活动,强化了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大大促进了教师业务素质的整体提高。
   为进一步提高课题研究实效,通过教育科研带动教学质量的提高,学校着力开展了“三自”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课题研究与教学实践探索,不断提高科研兴校水平,为提升学生自主学习、学会学习、终身学习能力打好基础。“三自”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主要包括三大环节:
   第一,自学交流环节。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导入新课、揭示目标。学习目标一般通过设置情景、开展实验或提出问题进行导入,教师要使学习目标具体化、条理化,并将之在黑板上或课件上呈现出现,让学生熟识。其次,教师要指导自学、明确方法。通常,教师会下发根据章节知识的结构和编排特点编写的导学案,把一节课分成“一学(自学)一交(交流展示)”环节。导学案上有明确的自学内容、方法、时间和检测目标,学生要按照这些指引进行新知预期。最后,学生自学、教师巡视。预习过程中学生可以与同学进行信息交流,当遇到共性的问题时可以进行小组讨论与合作。教师在此间要关注学生自学、讨论情况,起到督促和指导的主导作用。
   第二,自展提升环节。教师要求每组派2~3名同学展示交流自学成果,针对各小组不能自主解决的疑问,迅速将之整理成低中高不同梯度的问题链,并循序渐进引导学生深度探究,形成对问题最合理和最优化的解释。在此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给予科学引导,实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组组互动,突破重难点。展示不是表演,也不是核对、背记自学题的答案,教师要把学生展示的重点放在学习活动的本质上,让学生在体验式、互动式的学习过程中,能动地生成规律性知识,获得情感上的升华,推动学生从学会、会学向想学、乐学的转变。同时,教师要做到随机发问、追问,通过提问启发学生深度思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第三,自评巩固环节。自评,指学生根据自学、自展的情况,通过课堂作业来检查对当堂所学内容的理解、掌握情况。这对教师提出的基本要求如下:(1)布置的课堂达标测评时间应不少于6分钟,题量适当,保证80%以上的学生能基本完成。(2)尽量使题目难度适中,且选题要有代表性、层次性,使学生能举一反三。(3)训练应实行闭卷检测,要求学生独立、快速完成。(4)往返巡察,及时了解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对学困生可予以提醒、指导,并督促其纠正。
   “三自”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遵循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为学生搭建了一个满足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的平台。学生在课堂上参与面广,热情高,自信心强,思维活跃。这一课堂教学模式,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而且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三、探究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深化科研引领 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是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3],学校开展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工作,有利于促进教学管理走向有序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同时科学的课堂教学评价本身就是一种导向,也是一种手段,可以促进教育改革的有效落实。通常,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是评价主体遵循一定价值准则,运用一定技术对评价对象——教师的业务水平、教学态度、教学组织能力、教学智慧及技巧、教学效果进行全方位考察。因此,广大中小学校必须建立一套质量评价体系,该体系既要做到指导思想明确,指标设定科学,权重合理,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有机结合,同时也要做到评价公平、公正。
   为真实有效地了解教师运用“三自”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实际情况,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反馈给教师本人,帮助教师改进教学,实现以评促教,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我校敢于创新,勇于实践,以科研为引领,以课题为依托,研究制定了“三自”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质量评价体系。具体来说,我们制定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前,先将之作为课题来研究,因此,我们先制定了研究方案,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研究计划;然后组建课题组,明确成员职责与分工,完善课题研究理论学习、培训制度;之后进行预备调查,从而修改、完善课题方案,进一步确定研究思路和目标。随后,我们采用了多种收集资料的方法,收集到了大量的定性课堂教学案例资料和师生问卷调查统计定量数据。但是,这些资料仅仅是一种比较粗糙的原始素材。若要把这些原始素材中潜在的有用信息挖掘出来,就需要对它们进行科学的整理与分析,抽象、概括出原始素材的本质特征和规律性的联系。最后,我们结合学校实际和“三自”高效課堂教学模式的实施情况,通过统计学的方法和其他量化手段,运用定性或定量研究的方法,制定出“三自”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质量评价体系。值得一提的是,在“三自”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质量评价体系研制的过程中,我们既注重评价体系的一般性,同时又注重评价体系的特殊性。就后者而言,我们强调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要能促进教师自身的特色教学。教学既是科学,也是艺术,也就是说教师教学不仅仅要遵循一定的教育教学规律、规范和模式,同时还应具有个人特点或风格,因为教学风格是一个教师教学质量的保障及教学魅力的根本反映。[4]因此,我们研制的“三自”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质量评价体系,对于那些运用该模式风格鲜明、创造性强、效果好的教师,给予了一定政策的倾斜,以帮助教师发挥特长,坚定信心,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发展水平。
  
  (付涛,华中师范大学附属惠阳学校,广东 惠阳 516200;涂世友,红安县二程中学,湖北 黄冈 438400)
  
  参考文献:
  [1][2] 付涛.落实“科研兴校”理念的五种策略[J].中小学校长,2019(10):49-51.
  [3][4] 刘彦文,陈冠华.关于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思考[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4):40-43.
  
  (责任编辑:谢先成)
其他文献
摘 要 优质校长资源作为合作办学工作的核心资源,对合作办学工作的有效开展至关重要。以华中师范大学为例,借助问卷法、访谈法等方法从人员队伍稳定性、积极性和发展性三个方面评估了平台人事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发现平台校长队伍归属感与获得感有待提升,薪酬体系和考评体系公平合理性有待增强,培训体系有效性需要进一步完善。  关键词 基础教育;合作办学;外派校长;人事管理  中图分类号 G471.2  文献标识码
期刊
何郁,北京市朝阳区教育研究中心语文学部负责人,北京市语文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北京市中学语文学科带头人,统编本高中语文教材编写者,统编本高中语文教材培训专家,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语文建设》杂志编委,全国中语会学术委员,国家中小学语文教材重点研究基地特聘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特聘研究员,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湖北科技学院、黄冈师范学院客座教授。2015年被评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年度
期刊
摘 要:为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造成的大规模疫情,教育部发布“停课不停学”通知,在线教学作为疫情防控期的应急之举应运而生。基于生态系统视角,结合武汉市“空中课堂”实际,大规模在线教学生态系统应包括教学主体、教学环境、教学资源和教学活动四个部分,四个部分彼此紧密联系,共同支撑在线教学生态系统良性发展。大规模在线教学的实施路径主要包括如下策略:发挥多平台优势,搭建在线教学环境;加强教学指导培训,增强教师
期刊
摘 要:新时期实现优秀教师培养目标,要构建政府、高等学校和中小学“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机制。浙江省以教师发展学校建设为抓手,明确教师发展学校角色定位,制定教师发展学校评价标准,规范建设行为,积极探索“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机制建构的思路与路径,取得阶段性成果。但在教师发展学校建设上仍存在着角色定位不清、管理机制不畅、建设经费缺少保障、建设主体职责缺位等问题。文章建议全面系统把握教师发展学校建设角色定位、
期刊
摘 要:  教师资格“国考”制度的实行对我国教师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教师教育的本体价值在不断迷失。明确教师教育本体性的价值,探析教师资格制度下,教师教育内部迷失与外部解构的双重挑战,需要寻求教师教育新的生长点,并构建起教师教育的专业性与不可替代性。  关键词:  教师资格制度; 教师教育; 本体价值; 迷失与重构    中图分类号:G65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5995(2019)
期刊
王继新,华中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信息化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执行主任。 王继新教授一直致力于数字化学习理论与实践研究,并基于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公平的实践探索提出了“双轨混成数字学校”等多种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创新型教育模式。近年来,王继新教授多次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和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以及教育部等委托的多项重点研究项目,并多次荣获国家级和省级教学以及科学
期刊
摘 要:人工智能正在掀起智能教学系统建设与应用的热潮,这对教师的教学胜任力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数字化背景下教师的教学胜任力体现为知识学习与整合、技术应用、课堂实施能力、情感态度、教学意识和教学设计能力六个一级维度上对应的27项特征。人工智能驱动教师的教学在备课、媒体使用、内容呈现、测验练习、作业批阅、考试、学生评价和个性化辅导八个方面转型升级。人工智能视域下教师教学胜任力的操作模型主要包含资源集
期刊
摘 要:2019年12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并迅速蔓延至全国各地,网络直播授课在发展不成熟、使用不广泛、优化不到位的情况下被一线教师广泛使用起来。为了解网络直播授课现状,促进其优质发展,对武汉市396名中学理科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教师目前多使用第三方授课平台,但希望能有统一平台;教师直播授课积极性总体较高,但存在性别、年龄、学科差异;教师对网络直播授课未来发展持中立观望态度;教师
期刊
摘 要:“推门课”是一项中小学管理的重要制度,对这一制度的争论一定程度上源于行政管理与专业权力之间界限的模糊。学校管理者往往从管理效能出发为推门课制度的制定和实施进行辩护,而中小学教师则通常站在专业自主的角度宣示自身的权利与自尊。学校作为特殊的教育场域,校长及管理者应当厘清行政管理的专业和伦理边界,通过灵活化管理和规范化制度来缓和两者之间的关系,最终达到学校管理效能与教师专业自主间的平衡。  关键
期刊
摘 要:城乡教师数量、质量存在巨大差距,农村教师吸引、留任困难等一系列问题,已成为阻碍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多国农村教育发展的共性问题。美国、澳大利亚、印度三国拥有丰富的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经验,分析总结其教师招募与保留政策经验,可为我国农村教师政策的制订提供参考,并对当前保障我国农村教师队伍稳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教师招募与保留; 美国; 澳大利亚; 印度    中图分类号:G5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