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积极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强化学生的阅读技巧,是每一位教师教学创新的职责。
关键词:语文;理解;技术;能力;创新
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主体部分。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丰富小学生的阅读技巧能够促进学生阅读情感的变化以及阅读能力的提升[1]。用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创新的教学模式重塑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是提升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必要途径。
一、借助信息技术,培养阅读兴趣
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关注学生阅读兴趣的形成。培养阅读兴趣,方式多样,从教学需求入手,选择最适合班级学生的兴趣培养方式,才能保证阅读教学效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让教师有了更为丰富的教学工具[2]。利用信息技术组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强化学生的感官体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利于其阅读兴致的提高。
比如,在教学《乡下人家》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给学生展示乡下人家的生活常态,看一看乡下人家洗衣服的场
景,市场里、小地摊上买菜、买水果的场景,看一看乡下人家三五成群聊天的日常画面,有利于学生在头脑中构建个性化的乡下人家的情境。用信息技术展示丰富的资料,调动小学生的思维,促进他们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在头脑中生成更多画面。每一位小学生有不同的生活经历、有不同的过往记忆。利用信息技术抛出
“砖”,引出“玉”,能够激起小学生阅读课本文字的兴趣。将信息技术应用于阅读教学活动的不同环节,发挥不同的作用,帮助学生找到阅读的积极情感,解决阅读困难,有利于阅读理解力的发展。
二、丰富教学方法,强化阅读感受
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收获不同的閱读学习体验,有利于其阅读理解方式的增多。在以往的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将完成课后问题作为主要学习目标,让小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这不利于学生个性化阅读理解成果的产出,也不利于小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长期发展。丰富教学方法,让小学生尝试不同的阅读方法,使用不同的阅读技巧,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长期使用下去,能够帮助小学生成长为独立的阅读学习者[3]。
比如,在教学《母鸡》这一课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准备有关母鸡的图片、声音或者视频资料,在课堂中让学生近距离观察母鸡,了解母鸡的样貌、形态,将阅读文字作为了解母鸡的一种途径,从作者笔下的文字获取更多有关母鸡的信息。在多样化信息的支持下,课堂学习情境更加生动,学生的学习目标不再是解决阅读题目,而是在探索自然、了解动物,学习感受明显不同。用情境教学法转变小学生的阅读心态,让他们将阅读视为获取多领域
知识的一种途径,有利于其阅读理解思路的转变。另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组织阅读教学。再如,在讲解《海上日出》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将课文结构的分析作为小组合作学习任务,鼓励学生利用10~15分钟的时间,在小组内自主阅读,共同分析,讨论出小组学习成果。文章的第一段以开门见山的方式,点出文章的主题为看日出。最后一段则利用对海上日出的赞叹,表达自己对祖国的热爱。中间部分则描述海上日出的整个过程,不同阶段的不同景象。在交流过程中让文章的结构清晰起来,学生获得阅读学习的成就感,会逐渐提高其阅读学习热情,更能在交流过程中了解他人的阅读思路与思考问题的方式,获得思维水平上的提升。
三、开展课外阅读,多做理解练习
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也需要量的积累。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积极开展课外阅读引导,让学生通过课内外阅读获得大量的阅读素材,拥有更为丰富的阅读经验。
在指导学生阅读课外读物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先从自己喜欢的领域入手[4]。如喜爱自然科学的小学生,可以选择自然科学相关的书籍阅读;喜爱童话故事类书籍的学生,可以先读童话故事。在尊重学生个人选择的基础上,开展第一次课外阅读活动,两周后,开展课外阅读内容分享活动,促进学生从自己的课外阅读学习实践中收获成就感。之后,根据小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发展需求,给学生规定阅读书目,如小学阶段的课外必读书目等,培养学生读整本书的习惯。学生接触了不同的文体、不同的主题,就能够收获不同的阅读经验,这都是阅读理解能力发展的重要构成要素,是阅读积累的必走之路。
四、结语
阅读指导是语文教学的一部分。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寻找全新的教学方法,尝试新的教学模式。用不同以往的阅读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开拓学生的阅读面,促进其阅读能力的快速提高。
参考文献:
[1]魏莹莹.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方法[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1(1):14-15.
[2]余非凡.小学语文阅读理解能力提升策略探究[J].文理导航,2021(1):82-83.
[3]周燕青.浅析小学生语文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方法[J].语文课内外,2021(6):218.
[4]林晓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J].西部素质教育,2020,6(1):87-89.
关键词:语文;理解;技术;能力;创新
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主体部分。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丰富小学生的阅读技巧能够促进学生阅读情感的变化以及阅读能力的提升[1]。用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创新的教学模式重塑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是提升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必要途径。
一、借助信息技术,培养阅读兴趣
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关注学生阅读兴趣的形成。培养阅读兴趣,方式多样,从教学需求入手,选择最适合班级学生的兴趣培养方式,才能保证阅读教学效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让教师有了更为丰富的教学工具[2]。利用信息技术组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强化学生的感官体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利于其阅读兴致的提高。
比如,在教学《乡下人家》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给学生展示乡下人家的生活常态,看一看乡下人家洗衣服的场
景,市场里、小地摊上买菜、买水果的场景,看一看乡下人家三五成群聊天的日常画面,有利于学生在头脑中构建个性化的乡下人家的情境。用信息技术展示丰富的资料,调动小学生的思维,促进他们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在头脑中生成更多画面。每一位小学生有不同的生活经历、有不同的过往记忆。利用信息技术抛出
“砖”,引出“玉”,能够激起小学生阅读课本文字的兴趣。将信息技术应用于阅读教学活动的不同环节,发挥不同的作用,帮助学生找到阅读的积极情感,解决阅读困难,有利于阅读理解力的发展。
二、丰富教学方法,强化阅读感受
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收获不同的閱读学习体验,有利于其阅读理解方式的增多。在以往的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将完成课后问题作为主要学习目标,让小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这不利于学生个性化阅读理解成果的产出,也不利于小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长期发展。丰富教学方法,让小学生尝试不同的阅读方法,使用不同的阅读技巧,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长期使用下去,能够帮助小学生成长为独立的阅读学习者[3]。
比如,在教学《母鸡》这一课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准备有关母鸡的图片、声音或者视频资料,在课堂中让学生近距离观察母鸡,了解母鸡的样貌、形态,将阅读文字作为了解母鸡的一种途径,从作者笔下的文字获取更多有关母鸡的信息。在多样化信息的支持下,课堂学习情境更加生动,学生的学习目标不再是解决阅读题目,而是在探索自然、了解动物,学习感受明显不同。用情境教学法转变小学生的阅读心态,让他们将阅读视为获取多领域
知识的一种途径,有利于其阅读理解思路的转变。另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组织阅读教学。再如,在讲解《海上日出》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将课文结构的分析作为小组合作学习任务,鼓励学生利用10~15分钟的时间,在小组内自主阅读,共同分析,讨论出小组学习成果。文章的第一段以开门见山的方式,点出文章的主题为看日出。最后一段则利用对海上日出的赞叹,表达自己对祖国的热爱。中间部分则描述海上日出的整个过程,不同阶段的不同景象。在交流过程中让文章的结构清晰起来,学生获得阅读学习的成就感,会逐渐提高其阅读学习热情,更能在交流过程中了解他人的阅读思路与思考问题的方式,获得思维水平上的提升。
三、开展课外阅读,多做理解练习
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也需要量的积累。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积极开展课外阅读引导,让学生通过课内外阅读获得大量的阅读素材,拥有更为丰富的阅读经验。
在指导学生阅读课外读物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先从自己喜欢的领域入手[4]。如喜爱自然科学的小学生,可以选择自然科学相关的书籍阅读;喜爱童话故事类书籍的学生,可以先读童话故事。在尊重学生个人选择的基础上,开展第一次课外阅读活动,两周后,开展课外阅读内容分享活动,促进学生从自己的课外阅读学习实践中收获成就感。之后,根据小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发展需求,给学生规定阅读书目,如小学阶段的课外必读书目等,培养学生读整本书的习惯。学生接触了不同的文体、不同的主题,就能够收获不同的阅读经验,这都是阅读理解能力发展的重要构成要素,是阅读积累的必走之路。
四、结语
阅读指导是语文教学的一部分。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寻找全新的教学方法,尝试新的教学模式。用不同以往的阅读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开拓学生的阅读面,促进其阅读能力的快速提高。
参考文献:
[1]魏莹莹.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方法[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1(1):14-15.
[2]余非凡.小学语文阅读理解能力提升策略探究[J].文理导航,2021(1):82-83.
[3]周燕青.浅析小学生语文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方法[J].语文课内外,2021(6):218.
[4]林晓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J].西部素质教育,2020,6(1):8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