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个体的生长、环境的变化及教育的影响,儿童的心理活动按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被动到主动的顺序发展起来。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心理活动不仅显示着连续的、多层次的、多水平的特性,而且显示着一定的结构性和阶段性。人们喜欢用美好、纯真等词修饰童年,因为儿童往往以形象的、直观的、片面的方式认识世界,赋予整个世界以生命。而游戏对儿童来说意义非凡,游戏是儿童认识世界的重要方式,儿童往往借助游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关键词: 大班幼儿 室内游戏 游戏心理 游戏划分
一、儿童游戏心理的相关研究
“童年是永恒的,是每个个体共有的。它是生命进化的结果,是所有生命痕迹的积淀。”①布鲁纳(1972)认为,游戏能增强儿童的变通能力。在游戏中,儿童不会担心目标是否实现,所以他们会尝试新的、不寻常的行为。在游戏中,儿童一旦尝试这些新行为,就可以利用它们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因此,游戏通过增加儿童的行为选择进而提高变通力,而且,游戏为儿童提供了免于承担行为的现实后果的缓冲状态,从而有机会尝试各种行为。这表明了游戏在人类发展和进化的不成熟阶段具有适应的价值。布鲁纳还认为游戏有利于发展思维的叙述功能。他把智力划分为两种模式,即例证模式和叙述模式。前者涉及经验的组织、逻辑、分析和解决问题,后者涉及意义、经验的重建及想象。在他看来,皮亚杰的理论更多关注了智力的例证功能而忽视了智力的叙述功能。②
维果茨基则将游戏看做是儿童通过使自己服从规则而“对抗当时的冲动”的行动。他认为:儿童使自己服从游戏规则,则是通向“最大程度愉悦的途径”,自发活动时,就是预约从环境中释放自己的时候,而游戏中的儿童以这种方式练习自我控制“超前于发展’行为。维果茨基认为,正是游戏为导向儿童进一步发展的教学背景创造了最近发展区”。他认为,“假想和理解的结合”是早期儿童的游戏反应的特点,是“概括化的假想’,而不是“孤立的愿望”。
萨顿—史密斯(1998)认为,游戏的可变性对人类发展至关重要。他认为:“人的大脑从高潜能状态开始,游戏也是如此……早期的游戏功能可能……是协助大脑潜能的实现,在大脑和行为中更多地保留潜在的可变性,而如果没有游戏,就不会保存如此多的变化。”③
刘晓东认为,游戏的根基是先天的,基本成分也是先验的。但游戏又离不开后天的东西。在后天“典型情境”的刺激下,孩子们所携带的先验的“原始遗产”才会被激活。可以说,儿童是生活在自己想象的世界中的,在自己的世界里,他有许多的愿望希望得以实现,但是现实却让他很少有实现的机会。因此,游戏为他提供了机会,他在游戏中顺利地实现了自己所有的想法,世界被同化到游戏之中。
二、儿童游戏的划分
儿童游戏的划分多种多样,德国学者彪勒按游戏的机能把幼儿的游戏划分为三类“想象游戏”(又称:模仿游戏或角色游戏)、“功能游戏”及“建造游戏”(又称创造游戏);帕顿则按幼儿游戏的外观形式把游戏分为六类:“单人游戏”、“无所事事的游戏”、“旁观游戏”、“联合性游戏”、“平行性游戏”、“协作性和组织性游戏”;皮亚杰则从认识发展的角度把幼儿游戏分成“实践性游戏”、“象征性游戏”、“有规则的游戏”等。④
三、观察分析
(一)多人游戏
为了适应我的研究,我把儿童游戏划分为单人游戏和多人游戏,从而分析游戏人数对游戏质量(游戏时间、游戏空间、游戏材料、游戏方式)的影响。我选择某大班的儿童作为观察的对象,共43人,男孩22人,女孩21人。在做此研究之前,我和本班的孩子已经在一起六个星期,在六个星期中他们共开展了15次游戏活动,所以在观察时,孩子们对我的防御心理已经很低。
游戏材料:类似装饰性的玩具;拆装玩具。
组织:根据他们以往的座位分为六个小组。
游戏结果一:本次观察分析总结,儿童游戏具有性别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男女孩游戏的典型特点:女孩游戏更具有包容性、联系性,并伴随高水平的言谈;男孩游戏具有攻击性、竞争性、规则性,伴随相对低水平的言谈。(2)对同性别玩伴选择:当儿童与同性别玩伴游戏时,他们之间的积极性和互动性就会增强,在学前儿童中,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都倾向于选择同性别玩伴游戏。(3)游戏类型:女孩更有可能进行假装游戏,男孩更有可能进行运动性游戏;女孩进行安静、秘密的游戏,男孩进行集体的、喧吵的、公开的游戏。(4)社会统治和合作性:男孩通常借助于命令和武力,而女孩则利用有礼貌的请求和劝导以获得游戏情景中想要的;女孩游戏是合作性的,男孩游戏本质上具有等级性。⑤
游戏是孩子们进行探索发现的工具。在游戏中,孩子们用成人的方式实践,并评论着自己的生活和周围的事物;通过游戏,他们获得了与同伴交往的方法,也学到了教他们如何行动、在社会生活中扮演何种角色的知识。儿童游戏是创造性活动,在游戏中儿童体验快乐,感受幸福,学会遵守规则、与人合作、正确地看待自我与他人。儿童在游戏中倾注了全部的力量与智慧,并感到精神上的满足,他们的游戏总是充满创意,他们也常常为自己的“创造”而喜悦。游戏的核心是自由和创造,只有在自由的气氛中,孩子们才能天真烂漫、无拘无束、思维敏捷,才能激发创造、激情四射、活力无限,才能享受到真实。
(二)单人游戏
观察对象:班里某男孩。
观察对象介绍:这个孩子成长于单亲家庭,由父亲抚养,平时在班里谁都不害怕,是个调皮的孩子。因为前几次的游戏都是他一个人玩,所以这次观察,就以他一个人作为观察对象。我给了他两种游戏材料,别的组都是一种。
观察结果二:首先,儿童在游戏时对教师产生了依恋,那么他就对教师的一切都可能予以认可并产生亲情。家长要给孩子足够的关爱,让孩子建立起安全感,这样他才会有信心接触外面的世界。其次,要创造机会让孩子习惯多人照顾,比如和爸爸妈妈及其他家人一起做游戏,给孩子亲近爸爸妈妈和其他家人的机会。比如,有一个家长说:我家女儿刚上幼儿园的时候,要经常同他聊天,问问在幼儿园都发生什么事情了,比如说,今天跟小朋友玩什么游戏了,小朋友都说什么了,别的小朋友遇到什么问题了,你帮他了吗?你的好朋友是谁?等。然后跟他说上幼儿园多好,有那么多的小朋友陪着玩,比一个人玩强多了。最后,儿童游戏不仅仅反映了他的智力,还反映了他的生活。 四、游戏对儿童的影响
美国心理学家马尔兹认为,游戏能让儿童体验到快乐。游戏能够增强幼儿的自信、满足幼儿心理需要,绝大多数的自我信念都是根据过去的经验——荣耀与屈辱、成功与失败,特别是童年时不自觉地形成的经验。游戏是由儿童自由、自发选择的没有任何功利目的的,并且能满足儿童需要的活动。在这样的心态下,儿童就会轻松愉快。
游戏有利于儿童自我概念的形成。在游戏中,幼儿自主性、探索性、独立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发展,它对孩子今后的成长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游戏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自然地融为一体的,它为幼儿提供了自由探索大胆想象的机会,幼儿在实现游戏意图的过程中会不断碰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他们需要面对不同的问题,进行思考,探索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法,体会其中的乐趣,使游戏得以继续下去。
老师正确给予游戏指导,有助于儿童心理健康。哈罗(Harry Harlow)对罗猴的研究,表明剥夺早期游戏的机会将不可避免地严重破坏成人时期的社会情绪。“那些缺少鼓励、缺乏机会以及性格上不喜欢参与假装游戏的儿童会失去一个重要阶段,正是这个阶段有助于使他发展复杂的自我计划以及学习如何表达情绪,成为一个真正全面的个人”⑥。是否会玩、是否会从事正常的游戏往往被当做衡量一个儿童身心是否健康的指标。如果一个儿童不爱玩、不会玩,拒绝参加正常的游戏,那么这一现象就在向人们发出警告:这个儿童需要得到他人的特别援助,他在身心发展方面很可能出现了问题。
在游戏中,儿童的社会能力能得到很好的发展,要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学习评价自己和他人及正确表达自己情感的方法。让孩子们自由发挥,充分开展游戏,了解他人看到了什么、从他人的角度看事物,感受到了什么及想到了什么,这些能力在社会和道德发展及社会性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这样做能帮助幼儿理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了解社会分工,学会热情地为别人服务和对别人为自己的服务表示谢意。
五、结语
拍西·纳恩提出:“我们必须运用我们的创造力创造出我们所能获得的最强的个性。如同鉴赏艺术品一样,判别人类生活的标准是其‘表现力’……我们最终的职责是防止我们的天性在发展中遭受忽视或缺乏条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一定成为上帝的伙伴。”而麦金太尔指出:“帮助人们发现其目的,并非在于其本身的活动,……作为教育成果的关键性的能力是直接为它本身,为拥有它的人服务。”密尔认为:“人的目的或者说永远不变、永恒的理性所指向的东西不是被暂时而模糊的欲望所制约的,而是使他的能力得到最高的、最和谐的发展,成为一个完全的前后一致的整体。”帮助儿童更好地成长,形成富有活力的文化,获得美好幸福的生活,是教师们神圣的职责。⑦
在《儿童权利公约》第31条中明确规定:“缔约国确认儿童有权游戏和闲暇,从事与儿童年龄相宜的游戏和娱乐活动,以及自由参加文化生活和艺术活动。”儿童的游戏是不同于成人的游戏的。长期以来,人们对儿童游戏权利的漠视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对成人游戏的不满。
其实,两者之间具有本质的差别,具体反映在:(1)游戏中主体的情况不同。游戏中的成人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确定生活目标,其游戏的主要目的是游戏和放松。儿童对未来生活的目标也不明确,缺乏足够的经验。他们需要通过游戏来不断积累经验,形成一个安全的训练场,尝试自己今后可能的发展道路。(2)游戏在各自生活中的地位不同,在成人的生活中,游戏只是一种陪衬和调剂,工作才是最主要的活动。成人可以主动地将在生活中感受到的焦虑和紧张通过工作或其他方式(如旅游)进行排解。而在儿童的生活中,游戏既是主要的活动,又是调节情绪的主要途径。(3)游戏的内容不同。儿童的游戏多为带有想象色彩的象征性游戏,而较少功利性。而成人游戏带有相当的功利性,多为有竞争意味的规则游戏,有些大人的游戏娱乐是因为无聊或者是贪玩成性而无法摆脱。而儿童的游戏则很少是这样。由于成人的保护,由于成人提供了丰富的、积极的、有意义的材料,儿童的原动力得以激发,他们试图探究一切可能的事物,他们相信什么事情他们都能完成。
注释:
①刘晓东.儿童精神哲学[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225.
②刘焱.游戏的当代理论与研究[M].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
③[美约翰逊等.游戏与早期儿童发展[M].华爱华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④方展画.幼儿游戏的类型[J].幼儿教育,1990(12).
⑤张珊明.国外有关儿童文化研究概述[J].比较教育研究,2005(11).
⑥[美]约翰逊.游戏与儿童早期发展[M].华爱华.郭力平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9-30.
⑦[英]约翰·怀特.再论教育目的[M].李永宏等译.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17.
参考文献:
[1]刘晓东.儿童精神哲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美]约翰逊等著.华爱华译.游戏与早期儿童发展[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朱家雄著.幼儿园课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英]约翰·怀特.再论教育目的[M].李永宏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
[4]方展画.幼儿游戏的类型[J].幼儿教育,1990:12.
[5]张珊明.国外有关儿童文化研究概述[J].比较教育研究,2005:11.
[6]杨晓萍.李传英.儿童游戏的本质——基于文化哲学的视角[J].学前教育研究,2009:10.
[7]边霞.儿童文化与成人文化[J].学前教育研究,2001:3(8).
关键词: 大班幼儿 室内游戏 游戏心理 游戏划分
一、儿童游戏心理的相关研究
“童年是永恒的,是每个个体共有的。它是生命进化的结果,是所有生命痕迹的积淀。”①布鲁纳(1972)认为,游戏能增强儿童的变通能力。在游戏中,儿童不会担心目标是否实现,所以他们会尝试新的、不寻常的行为。在游戏中,儿童一旦尝试这些新行为,就可以利用它们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因此,游戏通过增加儿童的行为选择进而提高变通力,而且,游戏为儿童提供了免于承担行为的现实后果的缓冲状态,从而有机会尝试各种行为。这表明了游戏在人类发展和进化的不成熟阶段具有适应的价值。布鲁纳还认为游戏有利于发展思维的叙述功能。他把智力划分为两种模式,即例证模式和叙述模式。前者涉及经验的组织、逻辑、分析和解决问题,后者涉及意义、经验的重建及想象。在他看来,皮亚杰的理论更多关注了智力的例证功能而忽视了智力的叙述功能。②
维果茨基则将游戏看做是儿童通过使自己服从规则而“对抗当时的冲动”的行动。他认为:儿童使自己服从游戏规则,则是通向“最大程度愉悦的途径”,自发活动时,就是预约从环境中释放自己的时候,而游戏中的儿童以这种方式练习自我控制“超前于发展’行为。维果茨基认为,正是游戏为导向儿童进一步发展的教学背景创造了最近发展区”。他认为,“假想和理解的结合”是早期儿童的游戏反应的特点,是“概括化的假想’,而不是“孤立的愿望”。
萨顿—史密斯(1998)认为,游戏的可变性对人类发展至关重要。他认为:“人的大脑从高潜能状态开始,游戏也是如此……早期的游戏功能可能……是协助大脑潜能的实现,在大脑和行为中更多地保留潜在的可变性,而如果没有游戏,就不会保存如此多的变化。”③
刘晓东认为,游戏的根基是先天的,基本成分也是先验的。但游戏又离不开后天的东西。在后天“典型情境”的刺激下,孩子们所携带的先验的“原始遗产”才会被激活。可以说,儿童是生活在自己想象的世界中的,在自己的世界里,他有许多的愿望希望得以实现,但是现实却让他很少有实现的机会。因此,游戏为他提供了机会,他在游戏中顺利地实现了自己所有的想法,世界被同化到游戏之中。
二、儿童游戏的划分
儿童游戏的划分多种多样,德国学者彪勒按游戏的机能把幼儿的游戏划分为三类“想象游戏”(又称:模仿游戏或角色游戏)、“功能游戏”及“建造游戏”(又称创造游戏);帕顿则按幼儿游戏的外观形式把游戏分为六类:“单人游戏”、“无所事事的游戏”、“旁观游戏”、“联合性游戏”、“平行性游戏”、“协作性和组织性游戏”;皮亚杰则从认识发展的角度把幼儿游戏分成“实践性游戏”、“象征性游戏”、“有规则的游戏”等。④
三、观察分析
(一)多人游戏
为了适应我的研究,我把儿童游戏划分为单人游戏和多人游戏,从而分析游戏人数对游戏质量(游戏时间、游戏空间、游戏材料、游戏方式)的影响。我选择某大班的儿童作为观察的对象,共43人,男孩22人,女孩21人。在做此研究之前,我和本班的孩子已经在一起六个星期,在六个星期中他们共开展了15次游戏活动,所以在观察时,孩子们对我的防御心理已经很低。
游戏材料:类似装饰性的玩具;拆装玩具。
组织:根据他们以往的座位分为六个小组。
游戏结果一:本次观察分析总结,儿童游戏具有性别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男女孩游戏的典型特点:女孩游戏更具有包容性、联系性,并伴随高水平的言谈;男孩游戏具有攻击性、竞争性、规则性,伴随相对低水平的言谈。(2)对同性别玩伴选择:当儿童与同性别玩伴游戏时,他们之间的积极性和互动性就会增强,在学前儿童中,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都倾向于选择同性别玩伴游戏。(3)游戏类型:女孩更有可能进行假装游戏,男孩更有可能进行运动性游戏;女孩进行安静、秘密的游戏,男孩进行集体的、喧吵的、公开的游戏。(4)社会统治和合作性:男孩通常借助于命令和武力,而女孩则利用有礼貌的请求和劝导以获得游戏情景中想要的;女孩游戏是合作性的,男孩游戏本质上具有等级性。⑤
游戏是孩子们进行探索发现的工具。在游戏中,孩子们用成人的方式实践,并评论着自己的生活和周围的事物;通过游戏,他们获得了与同伴交往的方法,也学到了教他们如何行动、在社会生活中扮演何种角色的知识。儿童游戏是创造性活动,在游戏中儿童体验快乐,感受幸福,学会遵守规则、与人合作、正确地看待自我与他人。儿童在游戏中倾注了全部的力量与智慧,并感到精神上的满足,他们的游戏总是充满创意,他们也常常为自己的“创造”而喜悦。游戏的核心是自由和创造,只有在自由的气氛中,孩子们才能天真烂漫、无拘无束、思维敏捷,才能激发创造、激情四射、活力无限,才能享受到真实。
(二)单人游戏
观察对象:班里某男孩。
观察对象介绍:这个孩子成长于单亲家庭,由父亲抚养,平时在班里谁都不害怕,是个调皮的孩子。因为前几次的游戏都是他一个人玩,所以这次观察,就以他一个人作为观察对象。我给了他两种游戏材料,别的组都是一种。
观察结果二:首先,儿童在游戏时对教师产生了依恋,那么他就对教师的一切都可能予以认可并产生亲情。家长要给孩子足够的关爱,让孩子建立起安全感,这样他才会有信心接触外面的世界。其次,要创造机会让孩子习惯多人照顾,比如和爸爸妈妈及其他家人一起做游戏,给孩子亲近爸爸妈妈和其他家人的机会。比如,有一个家长说:我家女儿刚上幼儿园的时候,要经常同他聊天,问问在幼儿园都发生什么事情了,比如说,今天跟小朋友玩什么游戏了,小朋友都说什么了,别的小朋友遇到什么问题了,你帮他了吗?你的好朋友是谁?等。然后跟他说上幼儿园多好,有那么多的小朋友陪着玩,比一个人玩强多了。最后,儿童游戏不仅仅反映了他的智力,还反映了他的生活。 四、游戏对儿童的影响
美国心理学家马尔兹认为,游戏能让儿童体验到快乐。游戏能够增强幼儿的自信、满足幼儿心理需要,绝大多数的自我信念都是根据过去的经验——荣耀与屈辱、成功与失败,特别是童年时不自觉地形成的经验。游戏是由儿童自由、自发选择的没有任何功利目的的,并且能满足儿童需要的活动。在这样的心态下,儿童就会轻松愉快。
游戏有利于儿童自我概念的形成。在游戏中,幼儿自主性、探索性、独立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发展,它对孩子今后的成长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游戏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自然地融为一体的,它为幼儿提供了自由探索大胆想象的机会,幼儿在实现游戏意图的过程中会不断碰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他们需要面对不同的问题,进行思考,探索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法,体会其中的乐趣,使游戏得以继续下去。
老师正确给予游戏指导,有助于儿童心理健康。哈罗(Harry Harlow)对罗猴的研究,表明剥夺早期游戏的机会将不可避免地严重破坏成人时期的社会情绪。“那些缺少鼓励、缺乏机会以及性格上不喜欢参与假装游戏的儿童会失去一个重要阶段,正是这个阶段有助于使他发展复杂的自我计划以及学习如何表达情绪,成为一个真正全面的个人”⑥。是否会玩、是否会从事正常的游戏往往被当做衡量一个儿童身心是否健康的指标。如果一个儿童不爱玩、不会玩,拒绝参加正常的游戏,那么这一现象就在向人们发出警告:这个儿童需要得到他人的特别援助,他在身心发展方面很可能出现了问题。
在游戏中,儿童的社会能力能得到很好的发展,要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学习评价自己和他人及正确表达自己情感的方法。让孩子们自由发挥,充分开展游戏,了解他人看到了什么、从他人的角度看事物,感受到了什么及想到了什么,这些能力在社会和道德发展及社会性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这样做能帮助幼儿理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了解社会分工,学会热情地为别人服务和对别人为自己的服务表示谢意。
五、结语
拍西·纳恩提出:“我们必须运用我们的创造力创造出我们所能获得的最强的个性。如同鉴赏艺术品一样,判别人类生活的标准是其‘表现力’……我们最终的职责是防止我们的天性在发展中遭受忽视或缺乏条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一定成为上帝的伙伴。”而麦金太尔指出:“帮助人们发现其目的,并非在于其本身的活动,……作为教育成果的关键性的能力是直接为它本身,为拥有它的人服务。”密尔认为:“人的目的或者说永远不变、永恒的理性所指向的东西不是被暂时而模糊的欲望所制约的,而是使他的能力得到最高的、最和谐的发展,成为一个完全的前后一致的整体。”帮助儿童更好地成长,形成富有活力的文化,获得美好幸福的生活,是教师们神圣的职责。⑦
在《儿童权利公约》第31条中明确规定:“缔约国确认儿童有权游戏和闲暇,从事与儿童年龄相宜的游戏和娱乐活动,以及自由参加文化生活和艺术活动。”儿童的游戏是不同于成人的游戏的。长期以来,人们对儿童游戏权利的漠视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对成人游戏的不满。
其实,两者之间具有本质的差别,具体反映在:(1)游戏中主体的情况不同。游戏中的成人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确定生活目标,其游戏的主要目的是游戏和放松。儿童对未来生活的目标也不明确,缺乏足够的经验。他们需要通过游戏来不断积累经验,形成一个安全的训练场,尝试自己今后可能的发展道路。(2)游戏在各自生活中的地位不同,在成人的生活中,游戏只是一种陪衬和调剂,工作才是最主要的活动。成人可以主动地将在生活中感受到的焦虑和紧张通过工作或其他方式(如旅游)进行排解。而在儿童的生活中,游戏既是主要的活动,又是调节情绪的主要途径。(3)游戏的内容不同。儿童的游戏多为带有想象色彩的象征性游戏,而较少功利性。而成人游戏带有相当的功利性,多为有竞争意味的规则游戏,有些大人的游戏娱乐是因为无聊或者是贪玩成性而无法摆脱。而儿童的游戏则很少是这样。由于成人的保护,由于成人提供了丰富的、积极的、有意义的材料,儿童的原动力得以激发,他们试图探究一切可能的事物,他们相信什么事情他们都能完成。
注释:
①刘晓东.儿童精神哲学[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225.
②刘焱.游戏的当代理论与研究[M].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
③[美约翰逊等.游戏与早期儿童发展[M].华爱华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④方展画.幼儿游戏的类型[J].幼儿教育,1990(12).
⑤张珊明.国外有关儿童文化研究概述[J].比较教育研究,2005(11).
⑥[美]约翰逊.游戏与儿童早期发展[M].华爱华.郭力平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9-30.
⑦[英]约翰·怀特.再论教育目的[M].李永宏等译.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17.
参考文献:
[1]刘晓东.儿童精神哲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美]约翰逊等著.华爱华译.游戏与早期儿童发展[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朱家雄著.幼儿园课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英]约翰·怀特.再论教育目的[M].李永宏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
[4]方展画.幼儿游戏的类型[J].幼儿教育,1990:12.
[5]张珊明.国外有关儿童文化研究概述[J].比较教育研究,2005:11.
[6]杨晓萍.李传英.儿童游戏的本质——基于文化哲学的视角[J].学前教育研究,2009:10.
[7]边霞.儿童文化与成人文化[J].学前教育研究,200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