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农村初中英语教学难,其原因主要是学生问题,教师问题和学科问题几个方面导致的。本文指出农村教师面对这些问题,不能只重表象,要直接深入,同时也提出了要解决这几个问题,提高教学效率,必须结合农村的“草根性”特点,从培养学生兴趣,提升教师业务素养以及对教材、教法的灵活使用来进行。
【关键词】学生 兴趣 教师 提升 学科 教材 目标 方法
作为一名在长期在农村任教的教师,总是经常听到身边的同事抱怨,农村的学生真难教,一问三不知,真不知道怎么办?的确农村教书难,教英语更难,但面对的问题只是学生吗?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学生问题
凡是在边远农村的教师都身有体会,农村的孩子和城里的孩子是有差距的。这主要体现在学前教育,家庭因素,环境制约几个方面。城里的孩子最迟三岁上幼儿园就开始接触英语,ABCD 琅琅上口,英语歌曲耳熟能详。而农村学生升入初中前英语学习却是一片空白,所以教学都得从头开始,字母、单词、句子,不仅耗费大量的时间,也耗费了大量的精力。除此而外大多数农村孩子都是留守儿童,即使家长在也会说,孩子学到多少不要紧,主要是送到学校里来,老师帮忙管着。家长们只养不教,重养轻教的态度也大大打击了教师们的教学热情。而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普遍反应慢。他们熟悉大山,熟悉农作物,熟悉家里饲养的牲畜,但他们身边没有电脑,没有公园,没有银行,他们不知道这些东西,更不知道如何使用,当然老师教起来就会特别吃力。其实智力发展是受家庭因素和环境制约的,农村学校地处山区,消息闭塞,经济条件差,家长文化水平低,对教育不够重视,出现这种状况都是可以理解的。但用看待城市孩子的眼光来衡量农村孩子显然是很不公平的,这也是阻碍我们展开教学的问题之一。
其实农村学生犹如一张白纸,教师则是让这张纸变成一幅美丽的图画的画家。教师要把“纸变成图画”当成自己的责任。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只要把开头关键的一笔画出来,后面就当然就顺理成章了。其实面对这种对英语是一片空白的学生,反而可以从培养兴趣入手。英语教学的实质是交流的过程,是人与人主体之间进行思想、情感、信息交流的过程;是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活动,掌握英语,形成运用英语能力的过程。师生双方的认识活动是相互作用的,构建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就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挖掘学生学习英语的潜力,拓宽学生的发展空间。只要教师加强家校联系,竭尽所能地改变家长们对教育的认识,注重亲和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就能缩短与学生的距离,有利于学生象学母语那样学习英语,使英语教学回归真实,充满人性,感受人文的阳光,使英语学习真正成为学生内在的需要和向往,学生才会兴趣盎然地进行学习。
二、教师问题
农村教师缺乏紧迫感和竞争意识。一方面是刚走出校门,踏入工作岗位的年轻教师,年轻有干劲,但缺乏工作经验,只会让学生死记硬背,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久而久之,不仅学生厌倦了,教学效果也没有出来。另一方面则是在教学中相对积累了一定经验的教师,在长期缺乏竞争的教学工作中难以释放而产生了“孺子不可教也”的厌教情绪,导致教学停滞不前。此外,农村教师普遍存在音不准,调不全,知识面狭隘,对现代教学设备的运用生疏的问题,教师间平时仅流离于形式上的交流,自身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都没有得到提升。可想而知,每天都在抱怨中用陈旧的方法教学,而对自我存在的问题都没有意识,怎么会有可能教好书,育好人,提高教学质量呢?面对这种情况,我觉得首先是学校领导要重视,要从根本上消除教师们的厌教情绪,促进教师教育思想和行为的转变。其次,可以通过邀请校外知名的优秀教师到校上示范课,进行交流;可以派老师外出培训和学习,开阔视野;可以举行校内学科之间的竞赛,增强竞争意识。除此之外,校内“有含金量”的教研活动开展也是十分有必要的。通過这些方式,老师与外界联系深了,就会感知到竞争的存在是不分地域存在的,从而会迫使自己去接受新事物,去寻找新方法,去不断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适应学生和社会的需要。
三、学科问题
英语作为一门学科,有其特殊性。这主要表现在:
其一、不是本族语。作为外来语言,说的人本来就少,尤其在农村,更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学生除了在课堂中而外,根本就说不着,也听不到。中文的语言结构在学生的脑子里已经根深蒂固,他们很难使用英文去思维,英文的语言结构在他们的脑子里几乎是机械的,这些特点会直接影响学生对英语语言材料的理解。尤其是听,说方面的教学难度较大,很多老师在课堂中与学生的交流常常都难以维持下去。
其二、教材的编排。目前使用的都是人教版新目标英语,此套教材每单元设计一个话题,并以此为中心,通过语言结构、功能项目为主线展开,采用任务型语言教学方式,以循序渐进的生活化的学习程序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英语。新教材中设计了许多活动,如填写问卷、调查、访谈、书信、邮件往来等,使学生在语言学习中更好地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同时增加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互动,为任务型教学创造了条件。但对于农村学生却显得活动多,任务重,过于城市化。因为无论图片多么有色彩或是生动,农村学生对自己未见过的事物,想象是有局限性的,而且能让他们感兴趣参与讨论的话题寥寥无几。
因此我认为农村英语教师要结合农村的“草根性”特点打造一个新的语言环境,尽可能的利用现代教学设备,能够多说多听。在上新课前,弄清本堂课的教学目标,分析学生应达到的目标是什么。然后根据学生学习基础、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以及兴趣爱好,反复钻研教材,明确教学总目标,确定重难点,同时把教学目标及时交给学生,让学生心里有数,实现教有目标,学有目标,让课堂教学有的放矢,有序开展。而且有必要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增删教材内容,或者调整教学顺序,以提高教学效果。也就是实现课程改革专家黄国斌教授提出的“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有必要根据具体的教学需要,包括学生现有知识掌握情况、课时安排等,有计划地调整课堂教学内容,不拘泥于教材、教案,从而充分而有效地利用英语课堂教学时间。此外,方法的运用和处理也是毋庸置疑的,方法运用得好,运用得恰当,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也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农村英语教学难,存在的问题无可避免,但是却可以找到有效地解决方法。倘若浅尝则止,那终究一事无成。作为教师,我们不是逃避问题或肤浅的看待问题,要从根本上把我们的教学工作做好,不断进取,探索有农村特色的英语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能的农村英语课堂。
【参考文献】
[1]胡春洞《英语教学法》〔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0. 9
[2]教育部.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初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陈琳,等.英语课程标准解读[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关键词】学生 兴趣 教师 提升 学科 教材 目标 方法
作为一名在长期在农村任教的教师,总是经常听到身边的同事抱怨,农村的学生真难教,一问三不知,真不知道怎么办?的确农村教书难,教英语更难,但面对的问题只是学生吗?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学生问题
凡是在边远农村的教师都身有体会,农村的孩子和城里的孩子是有差距的。这主要体现在学前教育,家庭因素,环境制约几个方面。城里的孩子最迟三岁上幼儿园就开始接触英语,ABCD 琅琅上口,英语歌曲耳熟能详。而农村学生升入初中前英语学习却是一片空白,所以教学都得从头开始,字母、单词、句子,不仅耗费大量的时间,也耗费了大量的精力。除此而外大多数农村孩子都是留守儿童,即使家长在也会说,孩子学到多少不要紧,主要是送到学校里来,老师帮忙管着。家长们只养不教,重养轻教的态度也大大打击了教师们的教学热情。而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普遍反应慢。他们熟悉大山,熟悉农作物,熟悉家里饲养的牲畜,但他们身边没有电脑,没有公园,没有银行,他们不知道这些东西,更不知道如何使用,当然老师教起来就会特别吃力。其实智力发展是受家庭因素和环境制约的,农村学校地处山区,消息闭塞,经济条件差,家长文化水平低,对教育不够重视,出现这种状况都是可以理解的。但用看待城市孩子的眼光来衡量农村孩子显然是很不公平的,这也是阻碍我们展开教学的问题之一。
其实农村学生犹如一张白纸,教师则是让这张纸变成一幅美丽的图画的画家。教师要把“纸变成图画”当成自己的责任。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只要把开头关键的一笔画出来,后面就当然就顺理成章了。其实面对这种对英语是一片空白的学生,反而可以从培养兴趣入手。英语教学的实质是交流的过程,是人与人主体之间进行思想、情感、信息交流的过程;是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活动,掌握英语,形成运用英语能力的过程。师生双方的认识活动是相互作用的,构建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就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挖掘学生学习英语的潜力,拓宽学生的发展空间。只要教师加强家校联系,竭尽所能地改变家长们对教育的认识,注重亲和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就能缩短与学生的距离,有利于学生象学母语那样学习英语,使英语教学回归真实,充满人性,感受人文的阳光,使英语学习真正成为学生内在的需要和向往,学生才会兴趣盎然地进行学习。
二、教师问题
农村教师缺乏紧迫感和竞争意识。一方面是刚走出校门,踏入工作岗位的年轻教师,年轻有干劲,但缺乏工作经验,只会让学生死记硬背,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久而久之,不仅学生厌倦了,教学效果也没有出来。另一方面则是在教学中相对积累了一定经验的教师,在长期缺乏竞争的教学工作中难以释放而产生了“孺子不可教也”的厌教情绪,导致教学停滞不前。此外,农村教师普遍存在音不准,调不全,知识面狭隘,对现代教学设备的运用生疏的问题,教师间平时仅流离于形式上的交流,自身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都没有得到提升。可想而知,每天都在抱怨中用陈旧的方法教学,而对自我存在的问题都没有意识,怎么会有可能教好书,育好人,提高教学质量呢?面对这种情况,我觉得首先是学校领导要重视,要从根本上消除教师们的厌教情绪,促进教师教育思想和行为的转变。其次,可以通过邀请校外知名的优秀教师到校上示范课,进行交流;可以派老师外出培训和学习,开阔视野;可以举行校内学科之间的竞赛,增强竞争意识。除此之外,校内“有含金量”的教研活动开展也是十分有必要的。通過这些方式,老师与外界联系深了,就会感知到竞争的存在是不分地域存在的,从而会迫使自己去接受新事物,去寻找新方法,去不断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适应学生和社会的需要。
三、学科问题
英语作为一门学科,有其特殊性。这主要表现在:
其一、不是本族语。作为外来语言,说的人本来就少,尤其在农村,更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学生除了在课堂中而外,根本就说不着,也听不到。中文的语言结构在学生的脑子里已经根深蒂固,他们很难使用英文去思维,英文的语言结构在他们的脑子里几乎是机械的,这些特点会直接影响学生对英语语言材料的理解。尤其是听,说方面的教学难度较大,很多老师在课堂中与学生的交流常常都难以维持下去。
其二、教材的编排。目前使用的都是人教版新目标英语,此套教材每单元设计一个话题,并以此为中心,通过语言结构、功能项目为主线展开,采用任务型语言教学方式,以循序渐进的生活化的学习程序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英语。新教材中设计了许多活动,如填写问卷、调查、访谈、书信、邮件往来等,使学生在语言学习中更好地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同时增加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互动,为任务型教学创造了条件。但对于农村学生却显得活动多,任务重,过于城市化。因为无论图片多么有色彩或是生动,农村学生对自己未见过的事物,想象是有局限性的,而且能让他们感兴趣参与讨论的话题寥寥无几。
因此我认为农村英语教师要结合农村的“草根性”特点打造一个新的语言环境,尽可能的利用现代教学设备,能够多说多听。在上新课前,弄清本堂课的教学目标,分析学生应达到的目标是什么。然后根据学生学习基础、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以及兴趣爱好,反复钻研教材,明确教学总目标,确定重难点,同时把教学目标及时交给学生,让学生心里有数,实现教有目标,学有目标,让课堂教学有的放矢,有序开展。而且有必要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增删教材内容,或者调整教学顺序,以提高教学效果。也就是实现课程改革专家黄国斌教授提出的“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有必要根据具体的教学需要,包括学生现有知识掌握情况、课时安排等,有计划地调整课堂教学内容,不拘泥于教材、教案,从而充分而有效地利用英语课堂教学时间。此外,方法的运用和处理也是毋庸置疑的,方法运用得好,运用得恰当,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也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农村英语教学难,存在的问题无可避免,但是却可以找到有效地解决方法。倘若浅尝则止,那终究一事无成。作为教师,我们不是逃避问题或肤浅的看待问题,要从根本上把我们的教学工作做好,不断进取,探索有农村特色的英语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能的农村英语课堂。
【参考文献】
[1]胡春洞《英语教学法》〔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0. 9
[2]教育部.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初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陈琳,等.英语课程标准解读[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