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欧阳文忠公曾有言:“晋无文章,唯《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千百年来其文以朴素明快的文字,冲和恬然的思想一直为世人推重。我个人认为此文更是一篇表达生命自由的独立宣言。作为教材经典名篇,值得精讲细读。我在第二次教学精研文本的时候,产生了如下二个疑问,并做了一些较粗浅的解读。
一问意象:独照之匠窥意象。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云、鸟”句如何解读?“盘桓”必有所思,陶渊明思什么呢?
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变而通之以尽利,鼓之舞之以尽神。” (《周易· 系辞上》)
这应该是有关意象最早的论述了。意象,应该理解为“人心营构之象”,即审美主体的审美意识与审美客体的审美特性的有机统一。刘勰《文心雕龙·神思》曰:“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这里的意象就是“人心营构之象”,实际上就是审美主体对外物观照之后,于内心生成的意象。因为意象是“意”与“象”的融合,它不是对现实的一种图式性的再现,而是一种瞬间理智与情感的复合体。所以解读意象,对于解读作者微妙复杂情感应该是一个最佳媒介。这四句的“云,鸟,落日,孤松”,便是深度解读作者情感的媒介,能让我们更深入的了解陶渊明的内心世界。
云无心随风飘而出山头,鸟儿飞倦后自然归巢,这是一幅自在淡泊、与世无争的自然画面。“无心”,说明陶渊明做官实是无心之举,并非有意钻营逐利追名。和前边小序的家贫,亲旧劝告,刺史爱才,离家近等原因相照应。“倦”,说明自己对官场的厌倦和痛恨,和小序的“违己交病”相照应。这里的“云”和“鸟”,已不再是单纯的当时之景再现,而是陶渊明理智和复杂情感结合的呈现。“云”和“鸟”,分别象征着陶渊明的出仕和归隐。这两个意象,恰当地表现了陶渊明出仕的无意和归家的自然。
“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阳光暗淡,太阳快要下山了,自己抚摸着孤松徘徊。太阳落山寓意着时光飞逝,实言自己生命也快到尽头了;与下段的“感吾生之行休”相照应。反复徘徊中,陶渊明必有所思,那么他会思考些什么呢?这里有一个突破口就是“孤松”。“松”,傲然于天地之间而不改其性,经风雨历霜雪而不变其节。“孤”,尽显其不合流俗,独与自然精神往来的状态。“孤松”,不随时俗,不易其性,渊明之人格化身也。与前文“三径就荒,松菊犹存”相照应互解,所以陶渊明思考的,应该是自己要像这棵孤松一样,傲岸坚贞,保持品性,顺天应时,生机勃勃。用文中话回答,思考的其实就是下文的“善万物之得时”,且为“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表达融身自然乐享生命的情感做铺垫。天地万物皆顺应时令而生长,而我又为何非要违背自己的意愿和天性呢?
由此可见,文章处处意脉相连,立象以尽意也!
二问哲思:千古文章意为高。 “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到底是不是体现渊明的消极生命观,要怎样来解读?
这是陶渊明的人生态度,听起来有些消极,但陶渊明生活在政治腐败黑暗,士人醉生梦死的东晋,他想出仕却“恨吾生之不得时”。他既不愿入朝为官与显贵同流合污,也不愿低三下四向官宦卑躬屈膝,加上“性本爱丘山”,归隐遂成必然。归隐有两条路可走:一是“悟言一室之内”,一是“放浪形骸之外”。由是,东晋涌现出了“竹林七贤”一类的文人,或整日饮酒纵歌醉生梦死,或炼丹修道以求飞升。陶渊明不认可这种浪费生命的态度,于是去寻找一条有意义的度过生命的道路。
魏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文人生命得不到有效的保障;而这一恶劣环境,却促使了人的生命觉醒,唤醒了一批保持自由个性、张扬生命本真的斗士。正因为有了他们,才有了历史的进步与生命的胜利。他们为生命赢得了尊严与价值,是生命战胜世俗的英雄。
陶渊明是有着道家思维的大儒。他的智慧产生于对生与死、永恒和须臾的思考。将对生命的思考和人生的感悟融汇之后,得到了第三条路——“自然”。
“自然”,一说山水田园之自然。这里的自然是自然环境。“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 人的生命是短暂的,而自然是永恒的;追求永恒是人类不变的话题。这种情感,苏轼《赤壁赋》“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和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直接明了地体现了出来。他们选择将生命融入到自然中去,达到物我合一,以从自然中得到快乐与新生,从而实现永恒的目的。虽然,得到永恒,无疑是令人嘲笑的痴梦,但古往今来,人们却孜孜以求。正如西西弗斯不断地向山上推石头一样,石头虽然每每在将要推至山顶的瞬间滚落下来,推石人却乐此不疲;这虽然在物理上是无用功,但在精神上却是一种无形的升华。陶渊明亦如此。他的幸福生活遥遥无及,但在追寻之中,获得了生的力量和心的安宁。
“自然”,一说“道法自然”之自然。这里的自然是自然法则。无论是“植杖而耘耔”,还是“临清流而赋诗”,都是自然的体现。人之常情,有何可避?陶渊明早已放下,所以才能保持孩童般率真的天性,才能在这自然的无拘无束中得到内心的平静。他的思想已有了“释”的萌芽,“纵浪大化中,无喜亦无惧。”就是佛家的大自在。
爱因斯坦说:“一个人的真正价值首先决定于他在什么程度和什么意义上自我解放出来。”顺应自然听从本心,就是对生命的最大尊重,值得所有人称赞。乐天知命、达观处世有何不好,总比充满心机、整日遑遑的扭曲人格要高尚。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知天命”是一个更高的人生阶段,一个饱含着人生智慧的通透明达阶段。这里有必要浅析“乐天知命”和“听天由命”的差别。“乐天知命”是了然生命状态而享受生命的自在,是一种大智慧;“听天由命”则是指处于蒙昧无知状态不识好坏不做改变,是一种消极的等待。一代贤哲陶渊明清晰地认识到“寓形宇内复几时”的悲痛,所以按照生命本身发出的指示去生活,这不是对生命的一种至爱,一种最大的尊重吗?
文本的解读有多个角度,可以说是“横看成岭侧成峰”,不独《归去来兮辞》。但是,我认为意象和哲思这两个角度应该是我们对每一篇经典文章进行分析的重要门径。在这个分析过程中我们对文本的追问和探讨,不仅可以唤醒他们课堂上思维的火花,更可以全方位提高学生解读文本的能力。
[作者通联:黑龙江伊春市第一中学]
一问意象:独照之匠窥意象。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云、鸟”句如何解读?“盘桓”必有所思,陶渊明思什么呢?
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变而通之以尽利,鼓之舞之以尽神。” (《周易· 系辞上》)
这应该是有关意象最早的论述了。意象,应该理解为“人心营构之象”,即审美主体的审美意识与审美客体的审美特性的有机统一。刘勰《文心雕龙·神思》曰:“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这里的意象就是“人心营构之象”,实际上就是审美主体对外物观照之后,于内心生成的意象。因为意象是“意”与“象”的融合,它不是对现实的一种图式性的再现,而是一种瞬间理智与情感的复合体。所以解读意象,对于解读作者微妙复杂情感应该是一个最佳媒介。这四句的“云,鸟,落日,孤松”,便是深度解读作者情感的媒介,能让我们更深入的了解陶渊明的内心世界。
云无心随风飘而出山头,鸟儿飞倦后自然归巢,这是一幅自在淡泊、与世无争的自然画面。“无心”,说明陶渊明做官实是无心之举,并非有意钻营逐利追名。和前边小序的家贫,亲旧劝告,刺史爱才,离家近等原因相照应。“倦”,说明自己对官场的厌倦和痛恨,和小序的“违己交病”相照应。这里的“云”和“鸟”,已不再是单纯的当时之景再现,而是陶渊明理智和复杂情感结合的呈现。“云”和“鸟”,分别象征着陶渊明的出仕和归隐。这两个意象,恰当地表现了陶渊明出仕的无意和归家的自然。
“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阳光暗淡,太阳快要下山了,自己抚摸着孤松徘徊。太阳落山寓意着时光飞逝,实言自己生命也快到尽头了;与下段的“感吾生之行休”相照应。反复徘徊中,陶渊明必有所思,那么他会思考些什么呢?这里有一个突破口就是“孤松”。“松”,傲然于天地之间而不改其性,经风雨历霜雪而不变其节。“孤”,尽显其不合流俗,独与自然精神往来的状态。“孤松”,不随时俗,不易其性,渊明之人格化身也。与前文“三径就荒,松菊犹存”相照应互解,所以陶渊明思考的,应该是自己要像这棵孤松一样,傲岸坚贞,保持品性,顺天应时,生机勃勃。用文中话回答,思考的其实就是下文的“善万物之得时”,且为“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表达融身自然乐享生命的情感做铺垫。天地万物皆顺应时令而生长,而我又为何非要违背自己的意愿和天性呢?
由此可见,文章处处意脉相连,立象以尽意也!
二问哲思:千古文章意为高。 “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到底是不是体现渊明的消极生命观,要怎样来解读?
这是陶渊明的人生态度,听起来有些消极,但陶渊明生活在政治腐败黑暗,士人醉生梦死的东晋,他想出仕却“恨吾生之不得时”。他既不愿入朝为官与显贵同流合污,也不愿低三下四向官宦卑躬屈膝,加上“性本爱丘山”,归隐遂成必然。归隐有两条路可走:一是“悟言一室之内”,一是“放浪形骸之外”。由是,东晋涌现出了“竹林七贤”一类的文人,或整日饮酒纵歌醉生梦死,或炼丹修道以求飞升。陶渊明不认可这种浪费生命的态度,于是去寻找一条有意义的度过生命的道路。
魏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文人生命得不到有效的保障;而这一恶劣环境,却促使了人的生命觉醒,唤醒了一批保持自由个性、张扬生命本真的斗士。正因为有了他们,才有了历史的进步与生命的胜利。他们为生命赢得了尊严与价值,是生命战胜世俗的英雄。
陶渊明是有着道家思维的大儒。他的智慧产生于对生与死、永恒和须臾的思考。将对生命的思考和人生的感悟融汇之后,得到了第三条路——“自然”。
“自然”,一说山水田园之自然。这里的自然是自然环境。“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 人的生命是短暂的,而自然是永恒的;追求永恒是人类不变的话题。这种情感,苏轼《赤壁赋》“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和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直接明了地体现了出来。他们选择将生命融入到自然中去,达到物我合一,以从自然中得到快乐与新生,从而实现永恒的目的。虽然,得到永恒,无疑是令人嘲笑的痴梦,但古往今来,人们却孜孜以求。正如西西弗斯不断地向山上推石头一样,石头虽然每每在将要推至山顶的瞬间滚落下来,推石人却乐此不疲;这虽然在物理上是无用功,但在精神上却是一种无形的升华。陶渊明亦如此。他的幸福生活遥遥无及,但在追寻之中,获得了生的力量和心的安宁。
“自然”,一说“道法自然”之自然。这里的自然是自然法则。无论是“植杖而耘耔”,还是“临清流而赋诗”,都是自然的体现。人之常情,有何可避?陶渊明早已放下,所以才能保持孩童般率真的天性,才能在这自然的无拘无束中得到内心的平静。他的思想已有了“释”的萌芽,“纵浪大化中,无喜亦无惧。”就是佛家的大自在。
爱因斯坦说:“一个人的真正价值首先决定于他在什么程度和什么意义上自我解放出来。”顺应自然听从本心,就是对生命的最大尊重,值得所有人称赞。乐天知命、达观处世有何不好,总比充满心机、整日遑遑的扭曲人格要高尚。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知天命”是一个更高的人生阶段,一个饱含着人生智慧的通透明达阶段。这里有必要浅析“乐天知命”和“听天由命”的差别。“乐天知命”是了然生命状态而享受生命的自在,是一种大智慧;“听天由命”则是指处于蒙昧无知状态不识好坏不做改变,是一种消极的等待。一代贤哲陶渊明清晰地认识到“寓形宇内复几时”的悲痛,所以按照生命本身发出的指示去生活,这不是对生命的一种至爱,一种最大的尊重吗?
文本的解读有多个角度,可以说是“横看成岭侧成峰”,不独《归去来兮辞》。但是,我认为意象和哲思这两个角度应该是我们对每一篇经典文章进行分析的重要门径。在这个分析过程中我们对文本的追问和探讨,不仅可以唤醒他们课堂上思维的火花,更可以全方位提高学生解读文本的能力。
[作者通联:黑龙江伊春市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