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文为脉意蕴为魂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kidscb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本通常都不是封闭的,而是一个“相互参照、彼此牵连、存在着这样或那样联系的开放网络”,这就是文本的互文性。初中语文教学中,有一些文本具有明显的互文特征,这就为互文解读提供了空间。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的诗词拔萃中选择了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一词,并附上了陆游的同词牌词,这样的文本呈现方式在语文教材中并不多见,学生可以同时欣赏到两首风格迥异却又相遇成趣的名篇。在教学中,抓住互文的脉搏追求词的意蕴,就成为一种价值选择。
  一、读词,建立解意基础
  互文性文本天然在结构、意象、格式等方面存在着可比关系。毛泽东说他是“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所“反”者,乃其“意”也!但初中学生在初读时,很少会从“意”的角度去比较两词,这就意味着教师对两首词的教学,需要先在学生的读词过程中建立解意基础。
  必须承认,读是理解文本的最好方式,让学生在对两词的阅读(先读毛泽东的词,解其意后再读陆游的词)中获得一种直觉性的认知,可以使学生站在词意的高度生成理解。读词过程中,表象构建是必要的,两词以“梅”为描写对象,学生初读时,所建立的表象大抵是这样的:毛泽东词中的梅生长于悬崖之上,伴着风雨与飞雪,在冬天里傲然开放,并充当着报春使者,等到春天来临、百花开放时,她在花丛中以一种低调、怡然的姿态微笑着。待这个表象经由小组讨论与师生交流之后相对稳定之后,再去读陆游词中的梅,学生建立起的表象通常是这样的:一株孤独的梅花开在驿外的断桥边,于黄昏中被风吹雨打,她不与其它的花争春,也无视百花的嫉妒,只是独自花开花落,为这个世界留下一丝梅香。
  很显然,这是两种不同的表象,而不同的表象可以让学生在对两种不同环境中的梅花的“心理”(学生此时其实是很容易将“梅”视作“人”的,因而也就有了心理意味)产生不同的理解,于是学生对词中的梅的认识,就超越了作为“物”的存在,而指向了“人”的存在,这就是意向。当同样的梅花在不同词人的笔下,有着不同的意向时,就意味着这个意向恰恰可以互文解讀的另一个着力点。
  二、比词,领略词之意象
  初中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去解构意向,更多的会借助比较的方式,而这也是互文解读的最大价值。当不具有浓厚文化底蕴,且无甚生活经验的学生在面对这样的经典之词时,其最佳的学习方式就是在对不同风格、同种题材的文本的比较中获得认知。假如没有比较的对象,且经验与文化又不足以支撑对文本的解读,那便很可能走入被灌输的歧途,也就谈不上“脉”与“魂”了,从这个角度讲,在毛泽东咏梅词之后附上陆游的词,就是一个高明的决定。
  学生在比的过程中,认知通常有两个境界:一是基于上面所构建出来的表象,认识到同样为梅,在不同的环境中就有着不同的心理;二是学生认知的迅速转变,他们更认识到这其实是在描述两种不同的意向(意向这个词对学生来说,此时多是默会的)。用学生的话说,毛泽东的梅是笑着的梅,而陆游的梅是孤独的梅;也有学生说,毛泽东的梅是积极的梅,陆游的梅是消极的梅;还有学生说,毛泽东的梅是傲然的梅,陆游的梅是胆怯的梅……不同的解读,意味着学生在理解两词中的梅时,已经有了异于他人的构思。这样的趋异的构思显然是有价值的,意味着学生其实已经在比较中,将两词中的梅与自己的经验、认知结合了起来(甚至有学生戏语自己就是那株梅,考得好的时候就是毛泽东的梅,考得不好时就是陆游的梅)。
  于是笔者在课堂上设计了这样的一个环节:让学生根据自己所构建的意向,去朗读这两首词。其教学现场是积极的,学生在咏毛泽东的词时,“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充满着一种敢于面对风雨与飞雪的豪情,而咏至“她在丛中笑”时,则感觉到他们语气当中明显有一种淡然、怡然;咏陆游的词时,语气便不同了,“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中蕴含着孤独、怜悯,“只有香如故”中亦是一丝惆怅。
  在朗读的过程中,意向通过语音、语调、语气等表现出来,这是意向的一种显性化,可以让原先的表象更为稳定,可以让学生对词的领悟更为深刻。
  三、解词,读懂词人情怀
  意向不同,实际上就是词人的立意不同,当学生意识到这一点时,他们解读的对象就聚焦到词人身上来了。毛泽东的形象在学生心中是高大的,前面学过《沁园春·雪》,学生已经领略到了词人的雄才伟略,而读其《卜算子·咏梅》时,自然也体会到其心中的梅一定不是凄风苦雨中的梅。而对陆游的感觉就不同了,在学生的心中,陆游更多的是报国无门甚至是有一点落魄的词人,因此其心中的梅便难掩落寞。
  这便是解词的过程,是从词的作者角度对词中所咏之梅的解读过程。显然,学生易于读到词人不同的情怀。有意思的是,解词之后再让学生朗诵,学生诵读毛泽东的词时似乎更多了一些指点江山的意味,言语中有着更多的自信与从容,而这也似乎冲淡了诵读陆游的《卜算子·咏梅》时的凄凉。这或许就是互文解读的必然结果吧,初中阶段的学生,内心是向往自信从容的,因此他们在无意当中更愿意选择毛泽东的词韵!
  互文是文本特征,互文解读是一种教学选择,于这种选择中,可以其为脉,勾得经典文本的意蕴之魂!
  [作者通联:江苏海门市东洲国际学校]
其他文献
新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修订稿),一个极其重要的亮点就是——充分重视了“语言文字运用”。据统计,此次修订稿中“语言文字运用”出现10次之多。其中:导言中4次;“课程性质”中2次;“课程基本理念”中3次;“课程设计思路”中1次。而相关的“语言”一词就出现了43次之多。  本次语文新课标如此高频次、高力度、全方位地聚焦“语言文字运用”,意义重大。在这个课标中,首次明确了语文课程的性质是
语文难在哪里,难在过于琐碎。许多语文老师甚至某些专家认为,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语文琐碎是客观的。这其实混淆了中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学科与社会大语文的界限,将母语使用的丰富意蕴、方法技巧加在中小学语文学科上,让学生们去认知、感悟,显然勉为其难。中学语文教与学,是可以繁中求简的。  一、“简”中求语文之道  语文是人文的,它源于生活,作为一门学科,语文以“简”的形态高于生活,方便人们交流,传递情感与思想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语文教育“泛人文化”的取向遭到批评和质疑,“语文知识”、“语言训练”等一度被淡出的词语再次回归语文研究的视域。2007年第10期的《中学语文教学》,集中刊发了一组讨论语文知识的文章,王荣生、王鹏伟、陈钟樑先生从不同的角度强调了语文知识的重要性。2008年,吴忠豪在《关于语文训练的讨论》一文中明确提出“语文课程不能没有训练”的观点(《课程·教材·教法》2008年第12期);20
[原有目标]  [教学目标]  1.生动具体的形象与深刻的思想;  2.幽默生动而富于战斗力的语言;  3.严谨的结构与严密的论证。  [升格思路]  这是广泛流行于诸多网站的教学目标,也是对广大中学语文教师执教《春末闲谈》一课起了相当作用的教学目标。然而,教学目标的标准如此高大上,怎能在单位时间内让学生达成呢?笔者认为应当进行必要的纠正与升格才是。  至于三项目标都没有行为动词来陈述的问题则又当
就一般的读者而言,小说的表达技法永远是深不见底的谜。这是因为一般的读者并不是小说创作研究的专家。   但如果是语文教师,从教学的需要来看,从教师的素养来看,倒是非常需要用一些时间来潜心地研究、体味、欣赏小说的表达技法。它们是真正文学的东西,是真正高雅的东西。试想,如果一位语文教师,在小说的教学中只能给学生指导小说的要素等基本常识,那是很难说得上是有一定教学素养的。   似乎可以说,能够懂得小说
于漪曾说,教师应该“把握教材的特点,在教学中传之以情,并善于以情激情,深入学生的情感世界,拨动他们的心弦,使他们学得感动,学有难忘的收益”。①本文通过研究彭才华老师的经典教学案例——《凡卡》,再次品味其教学风格与教学特色,探讨语文课究竟该如何带领学生造境悟情。  一、彭才华名课《凡卡》案例简述及评析  1.《凡卡》案例简述(教学实录详细过程略)  ①图片导入  彭才华的《凡卡》教学是以两张图片导入
当前文言文本解读中存在着流于浅层、缺乏内在逻辑性的现象,这导致文言教学内容单一化、浅层化,既不利于学生的文言学习,也不利于其思维能力的培养。我们认为,文言文本解读也需要讲究逻辑性,需要往文本深处挖掘。解决好文言文本解读逻辑性的问题,有助于解决文言文教学中“文”不够深刻、“言”太琐碎、“文”与“言”相割裂的问题,以达到深化文言教学内容、优化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目标。  《项脊轩志》是明代文学家归有光的
文本解读是强调多元性的,问题在于文本解读的多元性从何而来,尤其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过于标新立异往往并不能让学生在文本解读中获得共鸣,而基于学生的认识去发现文本的隐性线索,往往可以在文本解读中另辟蹊径。本文试以《辛德勒名单》一文的解读为例,谈谈笔者的思考。  一、无意发现的隐性线索  在《辛德勒名单》一课教学即将结束之时,有学生提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辛德勒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是好人还是坏人?这个问
阅读教学如果从研究言语的矛盾入手,用联系的观点解读文本,就能对文本进行微观细读的内在诉求,从而发现有意义的语言现象,读出文本中深层的东西。换一种阅读视角领略史铁生《秋天的怀念》的风景,以语言矛盾的分析法审视作品语言的形式及其意义时,我们将更容易体味母爱的伟大与真淳。  《秋天的怀念》开头写作者双腿瘫痪后脾气暴怒无常,砸摔东西,憎恶一切美好的事物,这个时候,母亲有这样的表现:  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
拜读了刊载于《中学语文教学》(2014年第10期)庄平悌老师的《“别里科夫是中国式小人”》一文,受益颇多:庄老师能够在课堂中凸显新课程“注重个性化的阅读”理念,新课程呼唤的课堂生成扎扎实实地出现在了庄老师的教学中,笔者不得不为庄老师的教学智慧点赞。然而,庄老师的这堂课、这篇文章也触发了笔者的一些思考,甚感有与庄老师商榷之必要,并以此就教于方家。  思考一:解析“套子”是在“炒冷饭”吗?  庄老师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