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来源 :教育前沿·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ongyongdezhang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1875(2008)09-103-01
  
  江泽民同志说:“一个没有创新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当今世界知识更新速度很快,学生学习的性质应当由转授性、继承性转变为探索性、创新性。语文教师不仅要重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更应重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教学内容上要从单纯的语言教学转向既学习语言,又学习文化和科技知识;在教学方法上,不仅研究教法,而且要研究学法,以便真正实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那么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现结合本人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创设轻松愉快、有利于学生自主发展的课堂气氛,是创新教育的前提
  
  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使学生感到安全的、宽容的和有利于其自主发展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减少焦虑,不怕出现语言错误,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现代心理学认为:学生只有在民主、平等的教育氛围中才能迸发出想象与创新的火花。我在教学中常给每一个学生以展示自己才能和水平的机会,还特别创造条件,给后进生发表意见的机会。允许学生犯错误,给他们改正错误的机会。还引导学生相互尊重、相互关心,这样学生的身心得到了解放,能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去创造。
  
  二、变“教”为导,激发学生自主参与是创新教育的关键
  
  教师的职责主要不在于“教”,而在于指导学生“学”。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是优化教育的重要原则。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需要教”,“不教是为了养成学生有一辈子自学的能力。”因此指导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真正变“教”为“导”是创新教育的关键所在。在教学过程中我常采取这种教学方法,首先让学生自读课文,谈谈的看法,提出疑难问题,让全体学生一起动脑解决问题。然后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最后让学生向教师质疑,教师引导学生找出答案。如在讲《骆路梨花》一文时,学生自学后,有学生问:“为什么不采用顺叙的写法呢?”我便顺势引导,让学生展开讨论,并讲解倒叙和插叙的好处,让学生明白:此文写作时采用倒叙和插叙,不仅使文章波澜起伏,引人入胜,而且结构紧凑,又疏密有致。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不再是消极的接受者,而是主动的求知者,学生的应变素质和创新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得到了培养。
  
  三、创设新情景,导入新视角,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创新教育行之有效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是,创设新情景,进行视角转换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例如:我在讲完《皇帝的新装》之后,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同学们仔细想一想,我们身边有没有像课文中的皇帝和大臣一样的人?学生展开激烈的讨论,有的说:“我妈妈新买的衣服别人都说漂亮,可我一点都不觉得漂亮。”有的说:“爸爸带我去拜访他的朋友,他的朋友都说我长高了,长得越来越漂亮了,可我觉得没什么变化。”等等。由此可以看出学生已经领会了课文所蕴含的意思,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课堂气氛也活跃了。
  
  四、勇于质疑,善于求异是创新教育的最高境界
  
  学生能质疑,表明他已对问题进行了思考,在发现过程中已有所探索,已在进行创新思维活动。正如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师应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培养他们敢于标新立异、敢于逾越常规、敢于想象猜测、敢言别人所未曾言、敢做别人所未做,宁愿冒犯错误的风险,也不要把自己束缚在一个狭小的框内的创造品格。教师一方面要引导学生经常换个角度看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以便从多角度探索求异;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广泛联想,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训练;再就是帮助学生归纳、总结,进而发现新问题。如在学习《滥竽充数》一文后,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南郭先生能够滥竽充数?又给了我们哪些启示呢?”鼓励学生敢于提出自己新颖的见解,学生便可从南郭先生自身、齐宣王、众吹竽手、社会等不同角度去思考,从而得出为同的结论,并让学生写出《滥竽充数的启示》一文。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探求知识的兴趣,而且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勇于质疑、善于质疑的积极性。
  
  五、教师的不断创新,是激发学生创新的动力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沙塔洛夫指出:“教师的创造性是学生创造性的源泉。”学生思维的能力的强弱与教师创造性的教学水平直接相关。因此,教师应该不断追求应用创造性思维进行教学,以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应该敢于突破常规的教学模式,标新立异。如我在讲《孔乙已》一文时,让学生表演孔乙已“排出九文大钱”和“摸出四文钱”时的表情和动作,通过表演让学生把握了人物的迂腐清高、拮据而又穷酸的性格特征。我还在课堂的最后几分钟给学生播放一些构思精巧的小说佳作,去掉结尾,让学生发挥想象,进行猜测、续写;这样既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又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他们。我还给学生推荐一些名篇名著,让他们去阅读,再谈谈自己读后的心得,学习作者优秀的写作方法。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解放思想,大胆尝试,积极进行探索和创新,努力使语文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广阔天地。
其他文献
摘 要:生命科学课堂教学中新课的导入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引起、主动参与性的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何掌握恰当的时机、采用恰当的方法、运用合适的内容以达到预期的效果,是本文要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兴趣 引导 主动性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9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3-1875(2008)09-092-02    时代的发展对现代教育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也就要求我们必须从传统的应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3-1875(2008)09-091-01    知识经济的到来,使教育传播越来越多元化。而对于教育来说,课堂教学仍然是必不可少、重中之重的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学习一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能够自己去探索知识、发现知识,具有自我教育的能力。  运用多媒体教材进行课堂教学,不仅能提高单位时间的教学密度,而且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1875(2008)09-095-01    课改的目的是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挖掘课堂潜能。因此在课改过程中,对于多媒体的应用,应该精心安排设计,不能为了用而用,要真正让多媒体起到其应有的作用。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也广泛使用。利用多媒体技术对文本、声音、图形、图像、动画等的综合处理及其
每年新春三月的全国“两会”报道,各广播电台都作为一个重要宣传战役来安排部署,不少电台把全国“两会”报道都视为全年新闻报道的“第一号战役”,他们每年都要派出精兵强将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1875(2008)09-094-01    语文网络多媒体教学的主要形式是将教师授课,学生听课、提问过程录相后,通过卫星和互联网传到全国各地,学生在计算机上输入密码后,选择自己当天的课程,按安排循序渐进。内容有教师的图像与声音,与学习相关的图表、资料及录相。有难点、疑点还可反复观看,直到弄懂为止。完成的作业可通过网络提交,还可通过答
摘 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本文从机械工程品牌专业入手,从培养计划的制定、学习方式及培养能力的侧重点、创新能力所需的环境三方面入手,阐述了品牌专业本科人才计划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人才培养 创新能力 创新精神  中图分类号:G71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3-1875(2008)09-096-02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1875(2008)09-098-01    历史学科是一门以史论结合为特点的思维学科,由于受课程编排限制,历史教材编写往往会出现主干断裂,因果分离,重结论轻推理的现象,学生在学习时产生困惑,缺乏连贯,解决问题欠周密,构建不了完整的历史情景,形成条块分割,缺乏史学分析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无从谈起。在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采用整合历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3-1875(2008)09-101-01    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创新是一种精神,当前,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在创新性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牢固地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主体观,以学生能力发展为重点的教育质量观,以完善学生人格为目标的教育价值观。教师应充分地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把学生看作发展中的人,可发展的人,人人都有创造的潜能;学生要创造性
2004年12月21日7时35分许,湖南省常德市桥南大市场发生特大火灾。桥南工贸市场过火面积达2万平方米。一幢三层楼房其中一截坍塌。大火发生后,省、市领导迅速赶到现场指挥救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