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天,十场,背后是几百小时不断练习。沈伟与舞者们正在经历一场同频的融合。
再见沈伟,是在上海芭蕾舞团的排练室,他正带着37位舞者为新作《融》紧张地排练着。而《融》如同推开了进入世界的另一个门。
在《融》之前,沈伟经历了一场漫长的自省的内观。
如同归隐,他独自—人,带着他的古琴,在海南陵水的一个小镇闭关创作了五个月。切断了大部分与外界的非必要社交,目的就是为了专注。他在《周易》《论语》和“四书五经”的阅读之中保持思考,寻找关于舞蹈关于表达的结构与出口。带着一种静谧与独处的修行,在那里完善了对于《融》的细化,终成一体。“我对生活的要求很简单,每天会到海边跑跑步,看书,弹琴,思考。”或许已经习惯了闭关创作,沈伟并不觉得这是“苦行僧”似的生活。
带着多年构思,应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邀约,沈伟将《融》带到上海,完成一场舞蹈与绘画、摄影、文字、装置、影像、声音等相结合的浸入式艺术现场。这也是沈伟首次在中国大陆地区呈献其跨界艺术作品。“我一直在思考未来创作是一种什么样的形式,好几年的构思。本来是要在巴黎呈献,没有想到,最终落地上海,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作为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全新推出的跨界艺术品牌ARTRA自定艺的重磅项目,《融》也为这个拥有广泛国际认可度的国家级艺术节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他看来,《融》之新,在于没有人可以将文字、摄影、影像、舞蹈这么多的元素,从内容到形式,完成一种打通与融合。“这种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性、这种完整性是前所未有的,在全世界,没有人这么尝试过。”
那些沈伟手写的片段文字,如同思想的碎片,以一种流淌的方式记录着思考与观察的片段,来自他多年累积的随笔。影像被引入这一场融合之中,在舞蹈被记录的过程中,沈伟将自己对于纽约和上海的观察,糅合在一起;进入城市市井,他重返上海标志性的空间,那些代表中国文化、市民生活的空间,带有中国式的都市景观与鲜活的生活微观,与纽约相连。这不仅是作品的一部分,也是沈伟个体经验的来源,他长居纽约,也曾在巴黎居住数月创作,而当带着《融》进入上海,也是又一次崭新的融入。在他看来,一切都是相连的。“上海和纽约不同而同,都是开放、国际化的城市,两个城市对于新的事物都是比较积极的、包容的。”
“有人误解,这单纯是一场舞蹈,而其实舞蹈只是其中半数。”沈伟很难用几句简单的话描述《融》,他更期待的是,观众亲临现场观看与感受。
但毫无疑问,“这次尝试,对这个世界而言,是一扇门的打开”。
沈伟还记得初次踏入西岸穹顶艺术中心,那时的建筑尚未修整完全,在巨大的钢结构之下,天光与草色相连,带着些许后现代主义的荒芜与城市角落的寂寥,这些并没有影响沈伟对于空间的体察与观看。
圆形穹顶如同一个原点,触发了沈伟的创作灵感,他从中国传统文化经典《易经》中找到了作品的机构来源——乾坤,带入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在天圆地方之中,将《融》嵌入这一空间体。
西岸穹顶艺术中心原先是中国第一家湿法水泥厂——上海水泥厂一的预均化库,曾用来搅拌水泥等工业原材料,沈伟从中看到可能性,并在此空间的基础上重新出炉设计方案,前后修改的方案多达十个。这也是西岸自美术馆及艺术机构入驻后的又一重要空间活化。《融》与之西岸穹顶艺术中心,也如同一场命运般的邂逅,为彼此而新生,这也给了这部作品更为精准的空间支撑。
《融》就在此处层层叠叠,剥离而来。
在空间之中,外圆内方,乾为天,坤为地,泛指天地,其中64个展位,代表64卦,寓意万物相生。
观众的观演路线分为展览、影像、表演三个环节,以光影为引导,以时间为轴线,层层见喜。来自国内的37位舞者分别立于近五平方的方形点位之中,与现场百余个由亚克力制成的全透明立方体并置,每个方形点位上的地面投影,如娓娓展开的画卷,以介于真实与虚无的方式铺陈于舞者脚下。而舞者则如同柔软的雕塑,在舞动之中,又如同画笔,身体与颜料生成新的图景,每场展演10加仑的颜料,在舞者的每一次运动中,完成一次不可复制也无法重现的视觉创作。数百位观众穿行其间,近距离完成观看。这种对于舞蹈的观看,打破了传统舞蹈台上台下的距离与观看方式,以一种几乎触手可及的距离,完成与呼吸的同频。
融合,就如同命运一般,也嵌合在沈伟过往的生命体验之中。
沈伟成长于湖南传统湘剧世家,作为家中三兄弟的老二,在父亲的影响下,他从小就练习书法、国画。中国传统的稳重,那种东方的韵律与美感从少时就渗透在他的生活之中。
沈伟从小对于“身体”就有一种天赋,后来开始学戏,展现惊人的身体条件,形态流畅,动作好看,就这样沈伟在武生这个行当练习了六年。1987年,从小习画的沈伟去了北京,目的是报考中央美术学院,结果专业课考了全国第二,却因为文化课成绩与美院擦肩而过。然而绘画的经验深入他的骨血,甚至后来,形成他对于舞蹈的反哺。他对于人物的神态、动态之敏感,后期自然而然也运用到了舞蹈之中。1989年,偶然间沈伟看到加拿大现代舞团的表演,新的舞蹈语汇,对身体语言、肌体关系新的诠释,使他深受震動,他毅然考入广东现代舞班。1994年,沈伟荣获中国全国现代舞比赛编舞及舞蹈表演第一名,取得“尼可斯/路易斯舞蹈实验室”的奖学金,由此开始了他的国际舞蹈生涯。 “从小我就用身体作为一个‘工具’,从9岁专业训练开始,一直到26岁出国,到30岁的时候我已经觉得自己应该创造一种新的体系。”沈伟研究创造的“自然身体发展”体系,成为他舞蹈的基础,他跳脱了西方舞蹈传统体系中既定经验的捆绑,对于西方舞蹈表演也形成了巨大的冲击,是一种超越边界的多元。《纽约时报》这样评价沈伟:“如果说当今舞蹈界还有可谈论的焦点,那就是沈伟作为一个在中国成长的编舞家,其作品带来的无法抵挡的令人惊讶的想象力。”时间流逝四十年,沈伟经常觉得自己仍然与童年时的那个小孩一样,在做着同样的事,试图以营造视觉空间,影响观看的人。
沈伟对于物的观察,从绘画的二维到身体的三维,从未止于某个单一的维度,而当行进至《融》,沈伟对于媒介的整合,也发生得恰如其分。
《融》这部作品,更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连结。
时隔12年,继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作品《画卷》后,沈伟首次起用全国内演员阵容,与《舞蹈风暴》的明星舞者以及广东现代舞团、谢欣舞蹈剧场的37位舞者共同呈现这部作品。
他们都为沈伟而来。
为了10场演出,几乎所有的舞者都推掉了其他相关活动,在一个几乎真空的时间段,专注于《融》的排练。这对沈伟而言,也是一场全新的挑战,时隔多年启用全国内舞者阵容,舞者们都来自于不同的舞团,有着各自不同的身体记忆,有古典舞、芭蕾舞、民族舞、现代舞等不同的舞蹈背景。但在连续的训练之中,大家都怀抱着同样的期待。
十天,十场,背后是几百小时不断练习。对于舞者而言,也同样是一次相融的过程。
“《融》是一次以未来为导向的关于新艺术形式的创造与探索,是在当下这个疫情時代推动人们内心的一次精神内观。我们以不同的方式重建,但有着共同的目标;我们在空间上各自为营,但在思想上同气连声;我们都是个体,但我们合力重建。”沈伟这样描述着。
十年前,2011年6月11日,沈伟受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的委托进行创作,成为有史以来第一位在大都会博物馆尝试装置表演沉浸式展演的艺术家,其作品《静止的移动》影响深远。十年后,他选择将多种媒介与舞蹈融合,形成一个沉浸式的全新场域。
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那个六岁习画、九岁学戏的他,或许就以这样一个恢弘的作品,完成一次新的融合,进入一个新的节点。
与己相融
再见沈伟,是在上海芭蕾舞团的排练室,他正带着37位舞者为新作《融》紧张地排练着。而《融》如同推开了进入世界的另一个门。
在《融》之前,沈伟经历了一场漫长的自省的内观。
如同归隐,他独自—人,带着他的古琴,在海南陵水的一个小镇闭关创作了五个月。切断了大部分与外界的非必要社交,目的就是为了专注。他在《周易》《论语》和“四书五经”的阅读之中保持思考,寻找关于舞蹈关于表达的结构与出口。带着一种静谧与独处的修行,在那里完善了对于《融》的细化,终成一体。“我对生活的要求很简单,每天会到海边跑跑步,看书,弹琴,思考。”或许已经习惯了闭关创作,沈伟并不觉得这是“苦行僧”似的生活。
带着多年构思,应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邀约,沈伟将《融》带到上海,完成一场舞蹈与绘画、摄影、文字、装置、影像、声音等相结合的浸入式艺术现场。这也是沈伟首次在中国大陆地区呈献其跨界艺术作品。“我一直在思考未来创作是一种什么样的形式,好几年的构思。本来是要在巴黎呈献,没有想到,最终落地上海,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作为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全新推出的跨界艺术品牌ARTRA自定艺的重磅项目,《融》也为这个拥有广泛国际认可度的国家级艺术节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他看来,《融》之新,在于没有人可以将文字、摄影、影像、舞蹈这么多的元素,从内容到形式,完成一种打通与融合。“这种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性、这种完整性是前所未有的,在全世界,没有人这么尝试过。”
那些沈伟手写的片段文字,如同思想的碎片,以一种流淌的方式记录着思考与观察的片段,来自他多年累积的随笔。影像被引入这一场融合之中,在舞蹈被记录的过程中,沈伟将自己对于纽约和上海的观察,糅合在一起;进入城市市井,他重返上海标志性的空间,那些代表中国文化、市民生活的空间,带有中国式的都市景观与鲜活的生活微观,与纽约相连。这不仅是作品的一部分,也是沈伟个体经验的来源,他长居纽约,也曾在巴黎居住数月创作,而当带着《融》进入上海,也是又一次崭新的融入。在他看来,一切都是相连的。“上海和纽约不同而同,都是开放、国际化的城市,两个城市对于新的事物都是比较积极的、包容的。”
“有人误解,这单纯是一场舞蹈,而其实舞蹈只是其中半数。”沈伟很难用几句简单的话描述《融》,他更期待的是,观众亲临现场观看与感受。
但毫无疑问,“这次尝试,对这个世界而言,是一扇门的打开”。
顿入乾坤
沈伟还记得初次踏入西岸穹顶艺术中心,那时的建筑尚未修整完全,在巨大的钢结构之下,天光与草色相连,带着些许后现代主义的荒芜与城市角落的寂寥,这些并没有影响沈伟对于空间的体察与观看。
圆形穹顶如同一个原点,触发了沈伟的创作灵感,他从中国传统文化经典《易经》中找到了作品的机构来源——乾坤,带入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在天圆地方之中,将《融》嵌入这一空间体。
西岸穹顶艺术中心原先是中国第一家湿法水泥厂——上海水泥厂一的预均化库,曾用来搅拌水泥等工业原材料,沈伟从中看到可能性,并在此空间的基础上重新出炉设计方案,前后修改的方案多达十个。这也是西岸自美术馆及艺术机构入驻后的又一重要空间活化。《融》与之西岸穹顶艺术中心,也如同一场命运般的邂逅,为彼此而新生,这也给了这部作品更为精准的空间支撑。
《融》就在此处层层叠叠,剥离而来。
在空间之中,外圆内方,乾为天,坤为地,泛指天地,其中64个展位,代表64卦,寓意万物相生。
观众的观演路线分为展览、影像、表演三个环节,以光影为引导,以时间为轴线,层层见喜。来自国内的37位舞者分别立于近五平方的方形点位之中,与现场百余个由亚克力制成的全透明立方体并置,每个方形点位上的地面投影,如娓娓展开的画卷,以介于真实与虚无的方式铺陈于舞者脚下。而舞者则如同柔软的雕塑,在舞动之中,又如同画笔,身体与颜料生成新的图景,每场展演10加仑的颜料,在舞者的每一次运动中,完成一次不可复制也无法重现的视觉创作。数百位观众穿行其间,近距离完成观看。这种对于舞蹈的观看,打破了传统舞蹈台上台下的距离与观看方式,以一种几乎触手可及的距离,完成与呼吸的同频。
回溯原点
融合,就如同命运一般,也嵌合在沈伟过往的生命体验之中。
沈伟成长于湖南传统湘剧世家,作为家中三兄弟的老二,在父亲的影响下,他从小就练习书法、国画。中国传统的稳重,那种东方的韵律与美感从少时就渗透在他的生活之中。
沈伟从小对于“身体”就有一种天赋,后来开始学戏,展现惊人的身体条件,形态流畅,动作好看,就这样沈伟在武生这个行当练习了六年。1987年,从小习画的沈伟去了北京,目的是报考中央美术学院,结果专业课考了全国第二,却因为文化课成绩与美院擦肩而过。然而绘画的经验深入他的骨血,甚至后来,形成他对于舞蹈的反哺。他对于人物的神态、动态之敏感,后期自然而然也运用到了舞蹈之中。1989年,偶然间沈伟看到加拿大现代舞团的表演,新的舞蹈语汇,对身体语言、肌体关系新的诠释,使他深受震動,他毅然考入广东现代舞班。1994年,沈伟荣获中国全国现代舞比赛编舞及舞蹈表演第一名,取得“尼可斯/路易斯舞蹈实验室”的奖学金,由此开始了他的国际舞蹈生涯。 “从小我就用身体作为一个‘工具’,从9岁专业训练开始,一直到26岁出国,到30岁的时候我已经觉得自己应该创造一种新的体系。”沈伟研究创造的“自然身体发展”体系,成为他舞蹈的基础,他跳脱了西方舞蹈传统体系中既定经验的捆绑,对于西方舞蹈表演也形成了巨大的冲击,是一种超越边界的多元。《纽约时报》这样评价沈伟:“如果说当今舞蹈界还有可谈论的焦点,那就是沈伟作为一个在中国成长的编舞家,其作品带来的无法抵挡的令人惊讶的想象力。”时间流逝四十年,沈伟经常觉得自己仍然与童年时的那个小孩一样,在做着同样的事,试图以营造视觉空间,影响观看的人。
沈伟对于物的观察,从绘画的二维到身体的三维,从未止于某个单一的维度,而当行进至《融》,沈伟对于媒介的整合,也发生得恰如其分。
聚集而来
《融》这部作品,更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连结。
时隔12年,继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作品《画卷》后,沈伟首次起用全国内演员阵容,与《舞蹈风暴》的明星舞者以及广东现代舞团、谢欣舞蹈剧场的37位舞者共同呈现这部作品。
他们都为沈伟而来。
为了10场演出,几乎所有的舞者都推掉了其他相关活动,在一个几乎真空的时间段,专注于《融》的排练。这对沈伟而言,也是一场全新的挑战,时隔多年启用全国内舞者阵容,舞者们都来自于不同的舞团,有着各自不同的身体记忆,有古典舞、芭蕾舞、民族舞、现代舞等不同的舞蹈背景。但在连续的训练之中,大家都怀抱着同样的期待。
十天,十场,背后是几百小时不断练习。对于舞者而言,也同样是一次相融的过程。
“《融》是一次以未来为导向的关于新艺术形式的创造与探索,是在当下这个疫情時代推动人们内心的一次精神内观。我们以不同的方式重建,但有着共同的目标;我们在空间上各自为营,但在思想上同气连声;我们都是个体,但我们合力重建。”沈伟这样描述着。
十年前,2011年6月11日,沈伟受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的委托进行创作,成为有史以来第一位在大都会博物馆尝试装置表演沉浸式展演的艺术家,其作品《静止的移动》影响深远。十年后,他选择将多种媒介与舞蹈融合,形成一个沉浸式的全新场域。
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那个六岁习画、九岁学戏的他,或许就以这样一个恢弘的作品,完成一次新的融合,进入一个新的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