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各国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小、资金短缺、资源匮乏、技术研发能力弱、市场渠道不畅,受到强烈冲击,出现大规模亏损、停产现象,大量外需中小企业迎来市场“寒冬”。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世界各国采取了空前的金融救援和经济刺激措施,世界经济逐步回升向好,但是复苏进程缓慢曲折,复苏基础不牢固,就中小企业而言,经营状况并没有得到显著改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抓住世界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大量承接国际加工制造业转移,出现了大批从事加工贸易的中小企业,依靠劳动力、土地、资源、环境等生产要素的低成本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和竞争。加工贸易以组装加工、贴牌产品为主,在国际化经营中实现的比较利益少,处在国际分工价值链低端,产生贸易规模与贸易利益不对称。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当今世界经济进入整合、调整、分工格局,一些发达国家采取战略性收缩和战略性转移措施,破解国际金融危机阴霾,以期在重新洗牌中占据前茅。
国际经济复苏的不稳定性,给我国中小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带来巨大压力。
一是发达国家在后金融危机时期呈现出了产业回归趋势,带来我国中小企业承接加工贸易势头锐减,面临着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挑战。
二是发达国家纷纷采取科技创新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增长模式,力求再造国际分工新格局,使我国中小企业在国际化经营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培育自主品牌,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跨越,提升在国际产业分工地位迫在眉睫。
三是今年以来人民币汇率面临较大外部压力,受国际竞争压力的影响,企业对人民币升值预期增强,对以加工贸易为主的出口型中小企业承接大单、长单产生影响。尤其是受国际资源性产品价格上涨影响,我国原材料价格高企,劳动力成本上升,企业市场竞争压力骤然剧增。应该看到,我国加入WTO已近9年,那种长期以来单纯依靠人民币低汇率,以建立在劳动力、土地、资源和环境等价格较低基础上实现企业生产规模扩张和扩大产品销路的传统理念和经营方式已难以为继。
四是各国保护国内市场,争夺国际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各种隐蔽性贸易保护层出不穷。我国中小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的特点是以劳动密集型产业凸显优势,“走出去”的中小企业也多在发展中国家投资建厂,投资发达国家少。
面对国际经济复苏的不稳定性和国际经济大洗牌、大调整,我国中小企业要未雨绸缪,增强在危机中捕捉和抓住机遇的能力,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在新一轮国际市场竞争中发现和占据有利位置。
一是加快国际化经营观念和发展方式转变。要尽快地从以劳动力、土地、资源和环境等价格较低基础上实现企业生产规模扩张和扩大产品销路的传统理念和经营方式转变和提升到参与国际规则制定、重要产品进出口话语权的现代国际化经营理念和注重质量效益、注重市场深度、注重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上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掌握知识产权是中小企业争创新的竞争优势根本途径。
二是注重国有资本对中小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平台建设、资源整合、提供服务的作用。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加快,我国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已密切联系在一起。据了解义乌小商品城作为国内最大的小商品出口基地和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地,去年创造成交额410亿元,连续19年占据全国各大型专业市场首位。义乌小商品城的发展和中小企业、微型企业国际化经营程度的提高,国有资本在市场平台建设、整合优化资源配置、做好企业服务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换句话讲,义乌经验丰富了中小企业“借船过海”、“走出去”的案例。
三是关注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人力资源质量的新变化。提高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的专业服务技能关键把握两点:一要建立起能够为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提供各类服务的专业机构队伍;二是要有能够提供各类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优秀服务人才。近年来,我国每年大学毕业生超过600万人,给从事国际化经营的中小企业吸纳从业人员、调整和改善从业人员质量带来机会。发现、使用与开发、培养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人才都是中小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的一项长期战略性任务。
(作者系中国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协会副秘书长、研究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抓住世界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大量承接国际加工制造业转移,出现了大批从事加工贸易的中小企业,依靠劳动力、土地、资源、环境等生产要素的低成本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和竞争。加工贸易以组装加工、贴牌产品为主,在国际化经营中实现的比较利益少,处在国际分工价值链低端,产生贸易规模与贸易利益不对称。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当今世界经济进入整合、调整、分工格局,一些发达国家采取战略性收缩和战略性转移措施,破解国际金融危机阴霾,以期在重新洗牌中占据前茅。
国际经济复苏的不稳定性,给我国中小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带来巨大压力。
一是发达国家在后金融危机时期呈现出了产业回归趋势,带来我国中小企业承接加工贸易势头锐减,面临着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挑战。
二是发达国家纷纷采取科技创新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增长模式,力求再造国际分工新格局,使我国中小企业在国际化经营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培育自主品牌,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跨越,提升在国际产业分工地位迫在眉睫。
三是今年以来人民币汇率面临较大外部压力,受国际竞争压力的影响,企业对人民币升值预期增强,对以加工贸易为主的出口型中小企业承接大单、长单产生影响。尤其是受国际资源性产品价格上涨影响,我国原材料价格高企,劳动力成本上升,企业市场竞争压力骤然剧增。应该看到,我国加入WTO已近9年,那种长期以来单纯依靠人民币低汇率,以建立在劳动力、土地、资源和环境等价格较低基础上实现企业生产规模扩张和扩大产品销路的传统理念和经营方式已难以为继。
四是各国保护国内市场,争夺国际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各种隐蔽性贸易保护层出不穷。我国中小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的特点是以劳动密集型产业凸显优势,“走出去”的中小企业也多在发展中国家投资建厂,投资发达国家少。
面对国际经济复苏的不稳定性和国际经济大洗牌、大调整,我国中小企业要未雨绸缪,增强在危机中捕捉和抓住机遇的能力,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在新一轮国际市场竞争中发现和占据有利位置。
一是加快国际化经营观念和发展方式转变。要尽快地从以劳动力、土地、资源和环境等价格较低基础上实现企业生产规模扩张和扩大产品销路的传统理念和经营方式转变和提升到参与国际规则制定、重要产品进出口话语权的现代国际化经营理念和注重质量效益、注重市场深度、注重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上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掌握知识产权是中小企业争创新的竞争优势根本途径。
二是注重国有资本对中小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平台建设、资源整合、提供服务的作用。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加快,我国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已密切联系在一起。据了解义乌小商品城作为国内最大的小商品出口基地和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地,去年创造成交额410亿元,连续19年占据全国各大型专业市场首位。义乌小商品城的发展和中小企业、微型企业国际化经营程度的提高,国有资本在市场平台建设、整合优化资源配置、做好企业服务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换句话讲,义乌经验丰富了中小企业“借船过海”、“走出去”的案例。
三是关注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人力资源质量的新变化。提高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的专业服务技能关键把握两点:一要建立起能够为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提供各类服务的专业机构队伍;二是要有能够提供各类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优秀服务人才。近年来,我国每年大学毕业生超过600万人,给从事国际化经营的中小企业吸纳从业人员、调整和改善从业人员质量带来机会。发现、使用与开发、培养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人才都是中小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的一项长期战略性任务。
(作者系中国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协会副秘书长、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