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天,听了一位年轻而敬业的语文教师讲授的《爱莲说》。从打印好的教学设计来看,教师比较勇敢:他把重点文言词语和文意的理解疏通放在了课前,让学生在早读时结合注释和工具书预习完成(据说他的学生早已养成了这样的习惯),课堂上只用五分钟检测预习效果。——这是勇敢之一;他还扔掉了大家一直以来时刻奉行的“反馈检测”中的若干习题(所谓“当堂训练”),而以“背诵课文”代之,意在深化理解,达到背诵。——这是勇敢之二。但综观课堂全程,教学效果平平,而且下课铃响时,“课堂探究”部分才刚完成,朗读与背诵只好成了“纸上谈兵”。
王荣生教授曾说过,教学内容的确定比教学方法的选择更重要,学生自己能完成的,教师不教。《爱莲说》课文不长,学生借助课下注释完全可以理解文意。所以这位老师将字词和文意的疏解放手给学生自行完成,只在课堂上检测重点词句,强化考点,这是明智而可取的。而课堂效果不理想的原因,主要在于他还不够勇敢。如果在课堂上,他敢于做到以下方面,课堂效果一定大不一样。
一、敢于自己范读课文
为了指导学生把课文读好,读准节奏,读出感情。这位教师用多媒体播放了网上下载的一段音频朗读。经过近半分钟的无声等待,音频开始播放,可声音却太小,几乎听不见,老师赶紧跑到屏幕前调整音量,终于听清了,却仍不够响亮,没有背景音乐,朗读也很一般,感情并不充沛。学生和在场的教师显然没被打动,范读作用不大。
这个教学环节很有必要,不但是文言文,优美的现代文也应该有范读(可实际情况是很多老师在日常授课时要么不范读,要么依赖于多媒体,所以听课时常常发现学生朗读水平每况愈下)。如果教师能自己范读,一定比依赖于多媒体而省时高效,也更富于感召力,更容易打动学生。听过韩军老师《南来北往》的老师一定忘不了他在课堂上身心投入、声情并茂的范读,那气势撼动了每一位聆听者,这样的范读使文本直逼学生心灵,句句入耳,字字入心。强如惊雷,徐如春风,唤醒学生阅读灵性,能为下面的学习活动打开一片天地。一位听课的教师这样写道:“这样的诵读怎能不撼动学生的心灵?怎能不调动学生的情绪?怎能不让学生敬仰你这个老师,进而喜欢我们的语文课?这也在告诉我们,语文课上老师首先应该真情投入其中,我们的学生也才能投入其中。”
其实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我们的语文老师是很善于范读课文的。而今,我们做了语文老师,却依赖于多媒体或学生,自己乐得清闲了。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不自信的缘故。讲《爱莲说》的这位教师就在评课时笑着说:“怕自己读不好”。朗读是语文教师重要的基本功,我们的普通话水平应该都在二级甲等以上,只要肯用心练读,读好一篇课文是不成问题的。我们的集体备课,是不是加上朗读课文这一内容呢?就我个人的教学实践认为,语文教师要想在课堂上打动学生,自己首先得被课文打动,而沉下心来,耐住性子,反复朗读课文,就是不二法门。当学生被老师声情并茂的范读所打动,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这样的课堂一定是生动、和谐而高效的。
二、敢于让读书声自己停下来
听不少语文课,不管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模式,教师为了顺利完成预设内容,往往在学生读书上“克扣”时间,以求课堂教学的“完美”呈现。要么是快速默读,要么是不停催促,更多的是“戛然而止”——学生朗读尚未结束,教师一看时间到了,一声“好了,停下来吧”,学生就“全读完了”。在《爱莲说》课堂上也出现过这样的情况。
这样做的后果是学生对文章不熟悉,阅读不深入,解答问题要么答非所问,要么见解肤浅。对于文言文学习更是不利。曾经听过一位老师讲授的《岳阳楼记》,学生在学案的指导下忙着理解词语,疏通文意,探究主题,朗读课文因教师的时间限定流于形式,结果到下课时,学生课文朗读还达不到准确与流畅的基本要求,更别说声情并茂了。如果老师能在范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充分朗读,课堂效果一定大不相同。听余映潮老师作课,最难忘他引领学生“美美地读”,使在场的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文本的美好与深意;难忘他极有耐心地笑咪咪地听学生朗读,等他们自己读完停下来。
教师要敢于在课堂上让学生的读书声自己停下来,让语文学习活动建立在对文本熟知的基础上。这就需要我们自己在读懂教材和了解学情的基础上恰当预设,适度“剪辑”,课堂教学内容要集中,不要贪多求全,面面俱到。我们常常在教案上标明“教学重点”,可实际授课时有的重点达三项之多,这样的课堂上一定没有充足的朗读时间,语文学习就成了无根之木。因此到九年级复习时学生就对七年级学过的课文几无印象的现象,就不足为奇了。
三、敢于让学生当堂背一段
这位讲授《爱莲说》的教师,能在一课时的教学预设中设置熟读成诵环节,如果能够实施,相对于一些语文教师“满堂理解与探究,背诵课下完成”的做法,也许更高效些,也更受学生欢迎。
这节课之所以没有时间实施背诵“自己喜欢的句段”,是因为前面的探究耗时过多。也许,对文言文的教学,我们可以换个思路,先背诵,后探究,可能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效果也可能会更好。 正是在对文本熟悉到成诵的基础上,学生才能具备与课堂要求匹配的敏感度与理解力,对文本的理解与探究才能水到渠成,课堂也才有可能高效,学生也因此而不必饱受回家背课文的煎熬,自然对语文课多一份喜爱。
王荣生教授曾说过,教学内容的确定比教学方法的选择更重要,学生自己能完成的,教师不教。《爱莲说》课文不长,学生借助课下注释完全可以理解文意。所以这位老师将字词和文意的疏解放手给学生自行完成,只在课堂上检测重点词句,强化考点,这是明智而可取的。而课堂效果不理想的原因,主要在于他还不够勇敢。如果在课堂上,他敢于做到以下方面,课堂效果一定大不一样。
一、敢于自己范读课文
为了指导学生把课文读好,读准节奏,读出感情。这位教师用多媒体播放了网上下载的一段音频朗读。经过近半分钟的无声等待,音频开始播放,可声音却太小,几乎听不见,老师赶紧跑到屏幕前调整音量,终于听清了,却仍不够响亮,没有背景音乐,朗读也很一般,感情并不充沛。学生和在场的教师显然没被打动,范读作用不大。
这个教学环节很有必要,不但是文言文,优美的现代文也应该有范读(可实际情况是很多老师在日常授课时要么不范读,要么依赖于多媒体,所以听课时常常发现学生朗读水平每况愈下)。如果教师能自己范读,一定比依赖于多媒体而省时高效,也更富于感召力,更容易打动学生。听过韩军老师《南来北往》的老师一定忘不了他在课堂上身心投入、声情并茂的范读,那气势撼动了每一位聆听者,这样的范读使文本直逼学生心灵,句句入耳,字字入心。强如惊雷,徐如春风,唤醒学生阅读灵性,能为下面的学习活动打开一片天地。一位听课的教师这样写道:“这样的诵读怎能不撼动学生的心灵?怎能不调动学生的情绪?怎能不让学生敬仰你这个老师,进而喜欢我们的语文课?这也在告诉我们,语文课上老师首先应该真情投入其中,我们的学生也才能投入其中。”
其实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我们的语文老师是很善于范读课文的。而今,我们做了语文老师,却依赖于多媒体或学生,自己乐得清闲了。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不自信的缘故。讲《爱莲说》的这位教师就在评课时笑着说:“怕自己读不好”。朗读是语文教师重要的基本功,我们的普通话水平应该都在二级甲等以上,只要肯用心练读,读好一篇课文是不成问题的。我们的集体备课,是不是加上朗读课文这一内容呢?就我个人的教学实践认为,语文教师要想在课堂上打动学生,自己首先得被课文打动,而沉下心来,耐住性子,反复朗读课文,就是不二法门。当学生被老师声情并茂的范读所打动,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这样的课堂一定是生动、和谐而高效的。
二、敢于让读书声自己停下来
听不少语文课,不管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模式,教师为了顺利完成预设内容,往往在学生读书上“克扣”时间,以求课堂教学的“完美”呈现。要么是快速默读,要么是不停催促,更多的是“戛然而止”——学生朗读尚未结束,教师一看时间到了,一声“好了,停下来吧”,学生就“全读完了”。在《爱莲说》课堂上也出现过这样的情况。
这样做的后果是学生对文章不熟悉,阅读不深入,解答问题要么答非所问,要么见解肤浅。对于文言文学习更是不利。曾经听过一位老师讲授的《岳阳楼记》,学生在学案的指导下忙着理解词语,疏通文意,探究主题,朗读课文因教师的时间限定流于形式,结果到下课时,学生课文朗读还达不到准确与流畅的基本要求,更别说声情并茂了。如果老师能在范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充分朗读,课堂效果一定大不相同。听余映潮老师作课,最难忘他引领学生“美美地读”,使在场的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文本的美好与深意;难忘他极有耐心地笑咪咪地听学生朗读,等他们自己读完停下来。
教师要敢于在课堂上让学生的读书声自己停下来,让语文学习活动建立在对文本熟知的基础上。这就需要我们自己在读懂教材和了解学情的基础上恰当预设,适度“剪辑”,课堂教学内容要集中,不要贪多求全,面面俱到。我们常常在教案上标明“教学重点”,可实际授课时有的重点达三项之多,这样的课堂上一定没有充足的朗读时间,语文学习就成了无根之木。因此到九年级复习时学生就对七年级学过的课文几无印象的现象,就不足为奇了。
三、敢于让学生当堂背一段
这位讲授《爱莲说》的教师,能在一课时的教学预设中设置熟读成诵环节,如果能够实施,相对于一些语文教师“满堂理解与探究,背诵课下完成”的做法,也许更高效些,也更受学生欢迎。
这节课之所以没有时间实施背诵“自己喜欢的句段”,是因为前面的探究耗时过多。也许,对文言文的教学,我们可以换个思路,先背诵,后探究,可能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效果也可能会更好。 正是在对文本熟悉到成诵的基础上,学生才能具备与课堂要求匹配的敏感度与理解力,对文本的理解与探究才能水到渠成,课堂也才有可能高效,学生也因此而不必饱受回家背课文的煎熬,自然对语文课多一份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