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人文素质的培养是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从对人文素质概念和内涵分析开始,着眼素质教育对人文素质教育的新要求,重点阐述了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开展人文素质教育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意在更好地指导和推进人文素质教育的开展,促进教学。
关键词:人文素质;素质教育;课堂教学
现代社会强调以人为本,注重人的个性发展,这种以人为本位的人文主义社会发展观,越来越明显地改变着人们的价值观和社会行为模式。因此,为培养新世纪所需要的合格人才,必须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一、人文素质和人文素质教育
人文素质,是指人之所以为人的理性觉识、理论阐述和实践规范。它包括人文知识、人文思想、人文方法和人文精神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具备人文知识,理解人文思想,掌握人文方法,遵循人文精神,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人文素质教育,人文素质教育首先是人文学科的教育。包括语言教育、文学教育、历史教育、哲学教育、艺术教育、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等内容。其第二层面是文化教育,特别是民族文化的教育。包括文化基本传统、基本理念、基本精神等的教育和民族精神、民族传统的教育等内容。其第三层面是人类意识教育。包括人类文明基本成果、人类共同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共同的行为规范教育等内容。其第四层面是精神修养的教育。包括精神境界、精神修养、理想人格、信仰信念教育等内容。
二、素质教育对思想品德人文素质教育的新要求
新的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提出了“教学中要有以人为本的思想,使学生具有初步的人文素质。”,这也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的目标之一。在中学阶段,学生的人文素质是指学生关注人类发展的历史,关注人类在历史中创造的灿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转而由关注历史到关注现实,关注生活世界存在的基本意义;由关注历史上的人类到关注当今的人类,由关注历史中个体价值的实现到关注现实中自我个体的发展;由关注人类全体到关注个体,从而关注个人的发展,关心他人。在这个由历史到现实、由全体到个体的体验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由思想、勇于进取、坚持真理、关注他人、忘我献身的精神品质。作为思想品德教学工作者在教学中无论是在传授知识还是在能力的培养方面,都必须把人文素质的培养渗透到教学实践中,关注学生个体的发展,并进一步关注社会,把社会现实作为历史的自然延伸。进入新世纪,人文素质教育已从一种思想一种观念形态发展成为一种崭新的教育理念。从根本上讲思想品德教育的本质就是人文素质教育,在素质教育中起着人格养成和文化熏陶的基础性作用,通过思想品德知识的学习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的培养和人文精神的熏陶,是思想品德教育所应承担的最基本的功能。
三、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实施人文素质教育应把握的几个问题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如何把知识传授与人文素质教育有机结合,充分发挥思想品德课的人文素质教育功能呢,可以尝试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把握:
(1)把握好导向。思想品德课教学要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最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和道德品质素质,即坚持人文素质教育中的德育为首,解决培养人才的方向和立场问题。教育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是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主要内容和核心。共产主义理想是中国人民强大的精神支柱,正是由于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始终不渝地对共产主义理想的追求,才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辉煌胜利。当前,一些中学生虽然对中国社会的历史有所了解,但缺乏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因此,加强对初中生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2)找准切入点。传统教学模式中,片面追求知识的传授,教师的主导作用。而人文素质教育则倡导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立足于学生兴趣和需求,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注重启发学生对感悟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在课堂教学中,应对教材内容进行整理和丰富,不仅备书本、更备学生。要体现对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并把知识纳入人文背景中去。
(3)突出特殊性。思想品德课教学与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都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具有时代特征的“四有”新人。但是,思想品德课教学更多地体现出的是政治性、阶级性、民族性、现实性等,而人文素质教育则是通过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所涉及的文学、历史、艺术等知识的传授和熏陶而发挥作用,所体现的是社会性、全民性、共同性、潜在性等。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有益补充,二者相互结合、相得益彰。当前,思想品德课教学要注重利用多种形式渗透人文素质教育。例如,结合思想品德课教学举办讲座、参观访问和社会实践活动等,以拓展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人文素质教育空间。
(4)注重示范性。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要求教师不仅具有较高的人文素质修养,而且具有较强的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意识和艺术。因为教师直接面对的是求知欲、求实性、审美观和模仿性都较强的学生,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所以,教师的言传身教就更应体现和渗透出强烈的人文关怀、人文精神和人文素质,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更应注重人文素质教育的艺术性和示范性。教师要做到:理想崇高、信仰坚定;为人正直、言行一致;百折不挠、坚毅乐观;勤奋钻研、学识渊博;业务精良、教学有方;纪律严明、克己奉公;文明修养、仪表端庄等等。教师若做到了这些,不仅对学生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而且对教師本身来说也是一个严格要求和学习提高的过程。
人文素质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它在不断的探索中,不断地发展完善,需要教育工作者们的共同努力,来为初中生们的思想品德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培养献计献策。
参考文献:
[1]吴丽贤.素质教育要落实到课堂教学中[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东卷)[C],2010年.
[2]肖定忠.浅议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考试周刊,2012年第64期.
[3]赵德成.新课程实施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评价[J].课程·教材·教法,2003.
关键词:人文素质;素质教育;课堂教学
现代社会强调以人为本,注重人的个性发展,这种以人为本位的人文主义社会发展观,越来越明显地改变着人们的价值观和社会行为模式。因此,为培养新世纪所需要的合格人才,必须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一、人文素质和人文素质教育
人文素质,是指人之所以为人的理性觉识、理论阐述和实践规范。它包括人文知识、人文思想、人文方法和人文精神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具备人文知识,理解人文思想,掌握人文方法,遵循人文精神,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人文素质教育,人文素质教育首先是人文学科的教育。包括语言教育、文学教育、历史教育、哲学教育、艺术教育、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等内容。其第二层面是文化教育,特别是民族文化的教育。包括文化基本传统、基本理念、基本精神等的教育和民族精神、民族传统的教育等内容。其第三层面是人类意识教育。包括人类文明基本成果、人类共同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共同的行为规范教育等内容。其第四层面是精神修养的教育。包括精神境界、精神修养、理想人格、信仰信念教育等内容。
二、素质教育对思想品德人文素质教育的新要求
新的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提出了“教学中要有以人为本的思想,使学生具有初步的人文素质。”,这也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的目标之一。在中学阶段,学生的人文素质是指学生关注人类发展的历史,关注人类在历史中创造的灿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转而由关注历史到关注现实,关注生活世界存在的基本意义;由关注历史上的人类到关注当今的人类,由关注历史中个体价值的实现到关注现实中自我个体的发展;由关注人类全体到关注个体,从而关注个人的发展,关心他人。在这个由历史到现实、由全体到个体的体验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由思想、勇于进取、坚持真理、关注他人、忘我献身的精神品质。作为思想品德教学工作者在教学中无论是在传授知识还是在能力的培养方面,都必须把人文素质的培养渗透到教学实践中,关注学生个体的发展,并进一步关注社会,把社会现实作为历史的自然延伸。进入新世纪,人文素质教育已从一种思想一种观念形态发展成为一种崭新的教育理念。从根本上讲思想品德教育的本质就是人文素质教育,在素质教育中起着人格养成和文化熏陶的基础性作用,通过思想品德知识的学习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的培养和人文精神的熏陶,是思想品德教育所应承担的最基本的功能。
三、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实施人文素质教育应把握的几个问题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如何把知识传授与人文素质教育有机结合,充分发挥思想品德课的人文素质教育功能呢,可以尝试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把握:
(1)把握好导向。思想品德课教学要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最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和道德品质素质,即坚持人文素质教育中的德育为首,解决培养人才的方向和立场问题。教育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是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主要内容和核心。共产主义理想是中国人民强大的精神支柱,正是由于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始终不渝地对共产主义理想的追求,才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辉煌胜利。当前,一些中学生虽然对中国社会的历史有所了解,但缺乏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因此,加强对初中生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2)找准切入点。传统教学模式中,片面追求知识的传授,教师的主导作用。而人文素质教育则倡导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立足于学生兴趣和需求,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注重启发学生对感悟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在课堂教学中,应对教材内容进行整理和丰富,不仅备书本、更备学生。要体现对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并把知识纳入人文背景中去。
(3)突出特殊性。思想品德课教学与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都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具有时代特征的“四有”新人。但是,思想品德课教学更多地体现出的是政治性、阶级性、民族性、现实性等,而人文素质教育则是通过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所涉及的文学、历史、艺术等知识的传授和熏陶而发挥作用,所体现的是社会性、全民性、共同性、潜在性等。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有益补充,二者相互结合、相得益彰。当前,思想品德课教学要注重利用多种形式渗透人文素质教育。例如,结合思想品德课教学举办讲座、参观访问和社会实践活动等,以拓展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人文素质教育空间。
(4)注重示范性。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要求教师不仅具有较高的人文素质修养,而且具有较强的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意识和艺术。因为教师直接面对的是求知欲、求实性、审美观和模仿性都较强的学生,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所以,教师的言传身教就更应体现和渗透出强烈的人文关怀、人文精神和人文素质,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更应注重人文素质教育的艺术性和示范性。教师要做到:理想崇高、信仰坚定;为人正直、言行一致;百折不挠、坚毅乐观;勤奋钻研、学识渊博;业务精良、教学有方;纪律严明、克己奉公;文明修养、仪表端庄等等。教师若做到了这些,不仅对学生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而且对教師本身来说也是一个严格要求和学习提高的过程。
人文素质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它在不断的探索中,不断地发展完善,需要教育工作者们的共同努力,来为初中生们的思想品德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培养献计献策。
参考文献:
[1]吴丽贤.素质教育要落实到课堂教学中[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东卷)[C],2010年.
[2]肖定忠.浅议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考试周刊,2012年第64期.
[3]赵德成.新课程实施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评价[J].课程·教材·教法,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