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引入生活的源头活水,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的过程中来,就是让课堂教学与学生“心心相印”,让学生亲自品尝学习和思考的快乐,使之茅塞顿开,课堂才能焕发无限的活力,收到事半功倍的奇效。
【关键词】高中语文;生活化课堂;实践研究
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经常会有这样那样的疑难问题,倘若教师只是按照现成的答案来讲解,学生往往会“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有时,纵然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仍然云里雾里,不知所措。倘若老师随机应变,将生活的源头活水引进课堂,则会让学生茅塞顿开,收到事半功倍的奇效。以下即为笔者把生活的源头活水引进课堂、灵活生成的点滴实践。
一、引进生活的源头活水,让诗歌鉴赏灵光乍现
学生在阅读《满江红·大风泊黄巢矶下》(明·金堡)时,无法走进文本。倘若学生不能顺利走进作者的内心,就不知道本词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于是,笔者让学生参看注释,了解金堡的身份和人生经历,再结合生活实际,推想作者写作时的处境和心境。
师:上片前三句(“激浪输风,偏绝分、乘风破浪”)描写了什么景象?
生:写黄巢矶的滔天巨浪。
师:这仅仅是为写景而写景吗?
生:借景抒情,借滔天巨浪表现黄巢的雄伟抱负和远大志向。
师:“绝分”是什么意思啊?为何要加一个“偏”字呢?
生:偏偏没有缘分,天意弄人啊!
生:借黄巢说诗人自己,表达壮志难酬之悲。
师:说得好!“滩声战、冰霜竞冷,雷霆失壮”描写了什么景象?
生:既写出了如今黄巢矶波涛汹涌、雷霆万钧的景象,又写出了黄巢率领起义大军激战江畔的赫赫军威。
师:你从哪里能看出这是写黄巢率领起义大军激战江畔的军威啊?
生:你看那江岸上,刀光剑影,杀声震天,相形之下,万钧雷霆也都失去了它的雄威壮采,明写江水的寒冷,实则暗写战争的残酷。
师:说得真好!既然黄巢有如此远大的抱负和过人的才干,他为何还是走上了失败的道路呢?
生:“鹿角狼头休地险,龙蟠虎踞无天相”中的“休地险”和“无天相”告诉我们,黄巢失败的原因在于,他仅仅凭据天险,却不知这里难战气候,当然也就不能据此而横槊天下。
师:作者仅仅在感叹黄巢吗?
生:借黄巢说自己!
师:下片“雨欲退,云不放。海欲进,江不让”,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生:以黄巢仅据天险而进退维谷的难堪境地,隐喻作者时运不济、壮志难酬的苦闷与无奈!
师:到了进退维谷的境地,黄巢是如何表现的呢?如果你是诗人,面对此番景象,你当时又是怎样的心境呢?
生:“堆垝一笑”既是黄巢失败后无可奈何的苦笑,也是作者时运不济的苦笑;“万机俱丧”,出家当和尚,既是黃巢的出路,也是诗人的归宿。
师:对!尽管相隔数百年,但诗人与黄巢却心境相近,处境相同。随着世易时移老去病来,早年的抱负和社稷的安危都已无力去考虑了,抗清斗争失败后,诗人亦步黄巢后尘皈依佛门,与青灯相伴。
生:哦,借典抒情。
师:黄巢矶,今在蜀江边,相传为黄巢经行之处。抗清斗争失败,出家为僧之后,作者莅临黄巢矶,联想到自己与黄巢相似的命运,回顾自己反清复明的豪情壮志,自然吊古伤今,流露出时运不济无力回天的悲叹和看似超脱,实则不甘,孤独无奈、壮志难酬的慨叹。
从以上教学片段可以看出,教师一旦在诗歌鉴赏中引入生活的源头活水,将古典诗词与学生生活对接,以己度人,以意逆志,就能轻轻松松走进诗词文本,走进作者内心,让课堂灵光乍现,焕发勃勃生机。
二、引进生活的源头活水,让文言文阅读自然通透
2016年泸州市高三“三诊”文言文阅读是《谢朏传》,要求学生翻译的句子是“①出为临川内史,以贿见劾,案经袁粲,粲寝之”和“②朏辞脚疾不堪拜谒,乃角巾肩舆,诣云龙门谢”。这两个句子的翻译得分,全市平均分都不到一半(满分各5分,①句平均分为22分,②句平均分为222分)。绝大多数学生主要对“贿”“寝”“角巾”“肩舆”弄不懂,当然乱写一通。笔者仔细查阅学生的试卷,发现学生之所以手足无措,是因为没有沉下心来,不能将自身的生活经验与文言文语境融会贯通,故而难于应付。不少教师除了骂学生“蠢笨”,就是抱怨学生“太懒惰”,平时缺乏积累,考试时又缺乏灵活性……殊不知,但凡学生出现的问题,其根源大多在教师身上。倘若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善于将文言文课堂教学与学生生活对接,千方百计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参与到文言文学习中来,那么,纵然在考场上既不能上网查资料,也不能查阅工具书,学生也能结合语境,联系自身的生活经验灵活推导,猜出疑难词句的语境意义。如下面的教学片段:
师:第①句的翻译,应踩的点是哪几个啊?
生:“出”“以”“贿”“见劾”“寝”。
师:你踩的点很好。这几个字最难的是哪几个?
生:错得最多的是“贿”和“寝”。
师:“贿”有什么难理解的啊?组一个词不就可以了?
生:我们都翻译成“贿赂”,可就是没得分。
师:你们能想到“贿赂”固然很好,但大家想想,原句说谢朏出任临川内史,后来又说他被弹劾,到底是谁贿赂谁呢?
生:哦,别人贿赂他。
师:既然是别人贿赂他,这个句子的主语是谁啊?现在知道该怎样翻译了吧?
生:受贿。
生:为何不能翻译成“谢朏因为贿赂别人而被弹劾”呢?
师:依照现在的法律,的确是行贿者与受贿者同罪,但将行贿入罪那是前些年才有的事。在古代,封建社会的行贿罪主要是指利用送钱财的方式,达到免除自身罪责的违法行为。从原文来看,谢朏之前并没有说有什么罪责啊。 生:哦,那“寝”字又怎么推测呢?
师:大家想想,与之相关的成语有哪些?
生:废寝忘食、寿终正寝、高枕安寝……
师:这些成语中“寝”字作何解释?
生:睡觉。(大家哄堂大笑)
师:很好!现在我们联系原句的语境来推测“案经袁粲,粲寝之”的意思。案子经过袁粲之手,“粲寝之”,是说“袁粲睡觉它”呢,还是“袁粲让它睡觉”?
生:袁粲让它睡觉。
师:袁粲让什么睡觉啊?
生:案子!
师:好的,作为谢朏的上级长官,袁粲让控告谢朏的案子睡觉,也就是说,袁粲把控告谢朏受贿的案子怎么了?
生:压下来了!
生:搁置了。
师:棒极了。现在我们来推测“角巾肩舆”的意思。大家看这个句子,“角巾肩舆”的主语是谁?
生:谢朏。
师:很好!既然“角巾肩舆”的主语是谢朏,“角巾肩舆”是名词还是动词?
生:名词。
师:大家想想,既然“角巾肩舆”是名词,它又在动词“诣”之前,那么,它应该充当主语还是状语?
生:状语。
师:好的,名词作状语。“角巾肩舆”该怎么翻译呢?
生:哦,“角巾”应该是一种头巾,要翻译成“戴着角巾”。
生:“肩舆”到底是什么东西?
师:大家不知道“肩舆”是什么意思,那就请回忆一下我们学过的课文,看看哪里见过“肩舆”的“舆”?
生:《劝学》。“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师:好,“假舆马者”的“舆”是什么意思啊?
生:车子。
师:那大家想想看,“舆”是车子,“肩舆”应该是什么样的车子呢?
生:按您这么说“肩舆”就是肩膀上的车子咯?
师:对啊,从某种意义上说,“肩舆”就是肩膀上的车子。大家联系生活实际想想看,在谢朏的时代,出门坐的,扛在肩膀上的,作用和车子差不多的是什么东西呢?
生:哦,“肩舆”就是轿子!(教室里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一旦把生活的源头活水引进文言文教学的热土,将会催开学生缤纷绚丽的思想之花,原本滞涩枯燥的课堂瞬间灵动起来,异彩纷呈,光彩照人。
三、引进生活的源头活水,让传记类文本阅读淋漓酣畅
学生在阅读2015年江苏高考语文传记类文本《罗丹的雕刻》时,由于无法理解文末“开向生命的窗子”的内涵,回答大多是“蒙”的,不知从何下手。笔者联系生活实际,激活学生的思维,看似高不可攀的难题,瞬间迎刃而解。
师:按照词不离句,句不离段的原则,请大家朗读选文最后一段,思考“开向生命的窗子”的主语是什么?
生:(读选文后回答)那些青銅和大理石。
师:谁雕刻的“那些青铜和大理石”?
生:罗丹。
师:换种说法,“那些青铜和大理石”指代什么?
生:罗丹的雕刻。
师:好,将我们思考得出的结果连起来说,什么是“开向生命的窗子”?
生:罗丹的雕刻是“开向生命的窗子”。
师:好,这个句子我们要分析的要点是哪几个?
生:三个——罗丹的雕刻、生命、窗子。但我对“窗子”的含义还是不明白。
师:大家把头转过来,看着窗外。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烈士陵园的大树!(学校教室紧邻古蔺烈士陵园)
师:好!我们来个脑筋急转弯,把教室里的我们想象成罗丹雕塑的参观者,把窗子想象成罗丹的雕塑,透过“雕塑”这扇窗子,我们看到的烈士陵园就好比选文中的“生命”,你说,这里的“窗子”是什么意思啊?
生:窗子是看烈士陵园的桥梁,那选文里的窗子应该是指“罗丹的雕塑”与“生命”的关系,或者是对“生命”的作用!
师:妙!妙!妙!孺子可教也!(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师:那么,“罗丹的雕塑”与“生命”有什么关联呢?请大家从选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分条概括吧。
(学生跃跃欲试,轻松地从选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分别从罗丹雕塑的内容、理念、风格及其对其他生命个体的影响等方面分条概括)
以上教学片断,教师巧妙利用身边的资源,将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入课堂教学,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地理解选文中比较艰涩的文句,学生不仅兴趣盎然,而且在形象直观的语句中,容易走进去,跳出来,再棘手的难题也不在话下。
四、引进生活的源头活水,让语言运用课顺理成章
2016年泸州市高三“三诊”考试,25691人参考,然而第16小题仅2人满分,单评得5分的不到10人,得0分的约占10[XC百分号.tif,JZ],得1分的约占45[XC百分号.tif,JZ]。这道语用题的难度可想而知,不少学生根本摸不着头脑。为四两拨千斤,让学生顺利破艰解难,笔者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自己的阅读经验来审视这道连贯题。
师:要在空白处填充恰当的句子,使上下文连贯,就要先通读这个文段。请大家边朗读边思考,这个语段紧紧围绕着什么话题?段首句和段末句各起什么作用?
生:中心话题是微阅读。
生:段首句总起,段末句总结。
师:好!空白①之前说了什么意思?
生:微阅读这种阅读方式盛行。
师:朗读空白①之后的三个句子,看看它们总体表达什么意思?
生:微阅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阅读方式。
师:既然首句是总起,那么,大家想想看,空白①这半句话要补充什么内容,才能总起它后面三句话的内容啊?
生:哦,微阅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阅读方式。 师:大家补充完整,读一下,看看有没有什么不妥的啊?
生:“微阅读”重复了,可以换成“它”。
师:好的。请看空白②前的半句话,看看作者对微阅读的态度是褒是贬?
生:贬,批评。
师:空白②后的那句话,说明作者对微阅读又是怎样的态度?
生:褒,“人类在面对资讯爆炸下的自然选择”中“自然”二字说明微阅读是可以理解的。
师:大家想想看,既然空白②前是对微阅读的批评,空白②后又是对微阅读的肯定,那空白②在文段中应当起什么作用呀?
生:转折。
生:过渡,承上启下。
师:好的,大家现编一个句子,看看如何转折,如何过渡。
生:先对空白②之前的观点进行评述,并否定它,再反过来肯定微阅读就可以了。
生:这种说法过于片面,对微阅读不必苛责求全。(掌声热烈地响起)
生:这未免有些吹毛求疵,对微阅读不能一棒子打死。
(学生七嘴八舌,欲罢不能,这道最难的题中最难过的一个坎儿,就这样轻轻松松迈过去了)
师:空白③前的“总的来说”这四个字告诉我们什么信息啊?
生:这句话是对整个语段的总结。
生:作者要对微阅读做一个总的评价。
师:从整段来看,你觉得作者对微阅读是什么态度啊?
生:肯定的态度。
师:怎么肯定呢?大家联系生活实际,现编一个肯定的答案。
生:尽管微阅读有碎片化之嫌,但它实实在在地改变了人们的阅读和生活,给人们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生:虽说微阅读还不是十全十美,但它畢竟利大于弊,不可苛责求全。
从以上教学片段我们可以看出,教师一旦将生活的源头活水引进课堂,哪怕学生认为高不可攀的语用难题,也能峰回路转、药到病除。
五、引进生活的源头活水,让作文教学诗意盎然
对于任务驱动型作文,不少学生总觉得无话可说,大多只能隔靴搔痒,在表面上做文章。为此,讲评作文时,笔者常常还原生活场景,将学生置身于现实的生活世界之中,让他们身临其境,与新闻事件的主角感同身受[1],结果学生的思维迅速打开,文思泉涌,思想也比较深刻,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师:请大家概述新闻事件,提取几个关键词。
生:北大才女,放弃北京白领生活,回乡做快递员。
师:对这件事,人们有几种观点?
生:一种是“质疑”,认为这是优质教育资源的浪费;另一种是“点赞”,认为这体现了当代大学生新的择业观。
师:如果用几个字概括这个新闻事件,你说他们谈论的核心话题是什么啊?
生:大学生择业。
师:再浓缩一下,只选两三个字呢?我温馨提示大家,对同样一件事,为什么会有“点赞”和“拍砖”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想想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生:择业观。
师:好,这次作文就围绕“择业观”这个话题来着笔,千万不要另起炉灶,游离于“择业”这个主题之外!
生:好,就谈择业和择业观。
生:但这个问题好陌生,根本找不着什么可写的,我简直“无语”啦!
师:没关系的。现在给大家三分钟,想想看,如果徐璐是你的女儿、你的姐姐或亲戚,她大学毕业后本来可以留在北京当白领,但她坚持要回家乡做快递员,你是支持还是反对呢?如果支持,请详细列举支持的理由;倘若反对,也不要空口白牙说空话,请设身处地说说自己为什么反对,不仅要说个一二三,还要引经据典,联系实际,旁征博引,淋漓酣畅地表明自己的立场。
(学生窃窃私语,交头接耳,话匣子打开了就关不上)
师:如果我们乱成一锅粥,那谁也说不出个所以然。现在请大家做选择,“点赞”还是“拍砖”?“点赞”的同学站起来坐到左边两列,“拍砖”的同学坐到右边两列。
学生选好主辩手、副辩手和智囊团,一场别开生面的辩论赛隆重登场了。在学生论辩的过程中,笔者不忘适时点拨(其实是不停地为难他们,不住地追问“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办”),有同学提出观点,却找不出名言警句或典型事例来支撑,智囊团就赶忙上网查资料,气氛团结紧张,严肃活泼,课堂上掌声不断,笑声一片。不知不觉,下课铃声响起,可同学们仍然跃跃欲试、欲罢不能。辩论会过后,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思路打开了,观点深刻了,材料丰富了,写起作文来再也不用搜肠刮肚胡编乱造了,你说,这是多么奇妙的感觉啊!
中国现代杰出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有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引入生活的源头活水,调动学生丰富的生活经验,让学生真正参与教学的过程,就是让课堂教学与学生心心相印,让学生亲自品尝学习和思考的快乐,让所有的感悟都源自学生的内心,而不是老师苦口婆心的说教或倾筐倒箧式的“贴标签”。唯有如此,学生才能从学习的“奴隶”摇身一变,成为学习的“将军”,课堂才能焕发出无限的活力。
参考文献:
[1]王光佑.高考材料作文历史演变及任务驱动型作文应对策略[J].中学教学参考,2017(4):4-7.
【关键词】高中语文;生活化课堂;实践研究
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经常会有这样那样的疑难问题,倘若教师只是按照现成的答案来讲解,学生往往会“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有时,纵然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仍然云里雾里,不知所措。倘若老师随机应变,将生活的源头活水引进课堂,则会让学生茅塞顿开,收到事半功倍的奇效。以下即为笔者把生活的源头活水引进课堂、灵活生成的点滴实践。
一、引进生活的源头活水,让诗歌鉴赏灵光乍现
学生在阅读《满江红·大风泊黄巢矶下》(明·金堡)时,无法走进文本。倘若学生不能顺利走进作者的内心,就不知道本词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于是,笔者让学生参看注释,了解金堡的身份和人生经历,再结合生活实际,推想作者写作时的处境和心境。
师:上片前三句(“激浪输风,偏绝分、乘风破浪”)描写了什么景象?
生:写黄巢矶的滔天巨浪。
师:这仅仅是为写景而写景吗?
生:借景抒情,借滔天巨浪表现黄巢的雄伟抱负和远大志向。
师:“绝分”是什么意思啊?为何要加一个“偏”字呢?
生:偏偏没有缘分,天意弄人啊!
生:借黄巢说诗人自己,表达壮志难酬之悲。
师:说得好!“滩声战、冰霜竞冷,雷霆失壮”描写了什么景象?
生:既写出了如今黄巢矶波涛汹涌、雷霆万钧的景象,又写出了黄巢率领起义大军激战江畔的赫赫军威。
师:你从哪里能看出这是写黄巢率领起义大军激战江畔的军威啊?
生:你看那江岸上,刀光剑影,杀声震天,相形之下,万钧雷霆也都失去了它的雄威壮采,明写江水的寒冷,实则暗写战争的残酷。
师:说得真好!既然黄巢有如此远大的抱负和过人的才干,他为何还是走上了失败的道路呢?
生:“鹿角狼头休地险,龙蟠虎踞无天相”中的“休地险”和“无天相”告诉我们,黄巢失败的原因在于,他仅仅凭据天险,却不知这里难战气候,当然也就不能据此而横槊天下。
师:作者仅仅在感叹黄巢吗?
生:借黄巢说自己!
师:下片“雨欲退,云不放。海欲进,江不让”,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生:以黄巢仅据天险而进退维谷的难堪境地,隐喻作者时运不济、壮志难酬的苦闷与无奈!
师:到了进退维谷的境地,黄巢是如何表现的呢?如果你是诗人,面对此番景象,你当时又是怎样的心境呢?
生:“堆垝一笑”既是黄巢失败后无可奈何的苦笑,也是作者时运不济的苦笑;“万机俱丧”,出家当和尚,既是黃巢的出路,也是诗人的归宿。
师:对!尽管相隔数百年,但诗人与黄巢却心境相近,处境相同。随着世易时移老去病来,早年的抱负和社稷的安危都已无力去考虑了,抗清斗争失败后,诗人亦步黄巢后尘皈依佛门,与青灯相伴。
生:哦,借典抒情。
师:黄巢矶,今在蜀江边,相传为黄巢经行之处。抗清斗争失败,出家为僧之后,作者莅临黄巢矶,联想到自己与黄巢相似的命运,回顾自己反清复明的豪情壮志,自然吊古伤今,流露出时运不济无力回天的悲叹和看似超脱,实则不甘,孤独无奈、壮志难酬的慨叹。
从以上教学片段可以看出,教师一旦在诗歌鉴赏中引入生活的源头活水,将古典诗词与学生生活对接,以己度人,以意逆志,就能轻轻松松走进诗词文本,走进作者内心,让课堂灵光乍现,焕发勃勃生机。
二、引进生活的源头活水,让文言文阅读自然通透
2016年泸州市高三“三诊”文言文阅读是《谢朏传》,要求学生翻译的句子是“①出为临川内史,以贿见劾,案经袁粲,粲寝之”和“②朏辞脚疾不堪拜谒,乃角巾肩舆,诣云龙门谢”。这两个句子的翻译得分,全市平均分都不到一半(满分各5分,①句平均分为22分,②句平均分为222分)。绝大多数学生主要对“贿”“寝”“角巾”“肩舆”弄不懂,当然乱写一通。笔者仔细查阅学生的试卷,发现学生之所以手足无措,是因为没有沉下心来,不能将自身的生活经验与文言文语境融会贯通,故而难于应付。不少教师除了骂学生“蠢笨”,就是抱怨学生“太懒惰”,平时缺乏积累,考试时又缺乏灵活性……殊不知,但凡学生出现的问题,其根源大多在教师身上。倘若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善于将文言文课堂教学与学生生活对接,千方百计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参与到文言文学习中来,那么,纵然在考场上既不能上网查资料,也不能查阅工具书,学生也能结合语境,联系自身的生活经验灵活推导,猜出疑难词句的语境意义。如下面的教学片段:
师:第①句的翻译,应踩的点是哪几个啊?
生:“出”“以”“贿”“见劾”“寝”。
师:你踩的点很好。这几个字最难的是哪几个?
生:错得最多的是“贿”和“寝”。
师:“贿”有什么难理解的啊?组一个词不就可以了?
生:我们都翻译成“贿赂”,可就是没得分。
师:你们能想到“贿赂”固然很好,但大家想想,原句说谢朏出任临川内史,后来又说他被弹劾,到底是谁贿赂谁呢?
生:哦,别人贿赂他。
师:既然是别人贿赂他,这个句子的主语是谁啊?现在知道该怎样翻译了吧?
生:受贿。
生:为何不能翻译成“谢朏因为贿赂别人而被弹劾”呢?
师:依照现在的法律,的确是行贿者与受贿者同罪,但将行贿入罪那是前些年才有的事。在古代,封建社会的行贿罪主要是指利用送钱财的方式,达到免除自身罪责的违法行为。从原文来看,谢朏之前并没有说有什么罪责啊。 生:哦,那“寝”字又怎么推测呢?
师:大家想想,与之相关的成语有哪些?
生:废寝忘食、寿终正寝、高枕安寝……
师:这些成语中“寝”字作何解释?
生:睡觉。(大家哄堂大笑)
师:很好!现在我们联系原句的语境来推测“案经袁粲,粲寝之”的意思。案子经过袁粲之手,“粲寝之”,是说“袁粲睡觉它”呢,还是“袁粲让它睡觉”?
生:袁粲让它睡觉。
师:袁粲让什么睡觉啊?
生:案子!
师:好的,作为谢朏的上级长官,袁粲让控告谢朏的案子睡觉,也就是说,袁粲把控告谢朏受贿的案子怎么了?
生:压下来了!
生:搁置了。
师:棒极了。现在我们来推测“角巾肩舆”的意思。大家看这个句子,“角巾肩舆”的主语是谁?
生:谢朏。
师:很好!既然“角巾肩舆”的主语是谢朏,“角巾肩舆”是名词还是动词?
生:名词。
师:大家想想,既然“角巾肩舆”是名词,它又在动词“诣”之前,那么,它应该充当主语还是状语?
生:状语。
师:好的,名词作状语。“角巾肩舆”该怎么翻译呢?
生:哦,“角巾”应该是一种头巾,要翻译成“戴着角巾”。
生:“肩舆”到底是什么东西?
师:大家不知道“肩舆”是什么意思,那就请回忆一下我们学过的课文,看看哪里见过“肩舆”的“舆”?
生:《劝学》。“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师:好,“假舆马者”的“舆”是什么意思啊?
生:车子。
师:那大家想想看,“舆”是车子,“肩舆”应该是什么样的车子呢?
生:按您这么说“肩舆”就是肩膀上的车子咯?
师:对啊,从某种意义上说,“肩舆”就是肩膀上的车子。大家联系生活实际想想看,在谢朏的时代,出门坐的,扛在肩膀上的,作用和车子差不多的是什么东西呢?
生:哦,“肩舆”就是轿子!(教室里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一旦把生活的源头活水引进文言文教学的热土,将会催开学生缤纷绚丽的思想之花,原本滞涩枯燥的课堂瞬间灵动起来,异彩纷呈,光彩照人。
三、引进生活的源头活水,让传记类文本阅读淋漓酣畅
学生在阅读2015年江苏高考语文传记类文本《罗丹的雕刻》时,由于无法理解文末“开向生命的窗子”的内涵,回答大多是“蒙”的,不知从何下手。笔者联系生活实际,激活学生的思维,看似高不可攀的难题,瞬间迎刃而解。
师:按照词不离句,句不离段的原则,请大家朗读选文最后一段,思考“开向生命的窗子”的主语是什么?
生:(读选文后回答)那些青銅和大理石。
师:谁雕刻的“那些青铜和大理石”?
生:罗丹。
师:换种说法,“那些青铜和大理石”指代什么?
生:罗丹的雕刻。
师:好,将我们思考得出的结果连起来说,什么是“开向生命的窗子”?
生:罗丹的雕刻是“开向生命的窗子”。
师:好,这个句子我们要分析的要点是哪几个?
生:三个——罗丹的雕刻、生命、窗子。但我对“窗子”的含义还是不明白。
师:大家把头转过来,看着窗外。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烈士陵园的大树!(学校教室紧邻古蔺烈士陵园)
师:好!我们来个脑筋急转弯,把教室里的我们想象成罗丹雕塑的参观者,把窗子想象成罗丹的雕塑,透过“雕塑”这扇窗子,我们看到的烈士陵园就好比选文中的“生命”,你说,这里的“窗子”是什么意思啊?
生:窗子是看烈士陵园的桥梁,那选文里的窗子应该是指“罗丹的雕塑”与“生命”的关系,或者是对“生命”的作用!
师:妙!妙!妙!孺子可教也!(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师:那么,“罗丹的雕塑”与“生命”有什么关联呢?请大家从选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分条概括吧。
(学生跃跃欲试,轻松地从选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分别从罗丹雕塑的内容、理念、风格及其对其他生命个体的影响等方面分条概括)
以上教学片断,教师巧妙利用身边的资源,将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入课堂教学,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地理解选文中比较艰涩的文句,学生不仅兴趣盎然,而且在形象直观的语句中,容易走进去,跳出来,再棘手的难题也不在话下。
四、引进生活的源头活水,让语言运用课顺理成章
2016年泸州市高三“三诊”考试,25691人参考,然而第16小题仅2人满分,单评得5分的不到10人,得0分的约占10[XC百分号.tif,JZ],得1分的约占45[XC百分号.tif,JZ]。这道语用题的难度可想而知,不少学生根本摸不着头脑。为四两拨千斤,让学生顺利破艰解难,笔者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自己的阅读经验来审视这道连贯题。
师:要在空白处填充恰当的句子,使上下文连贯,就要先通读这个文段。请大家边朗读边思考,这个语段紧紧围绕着什么话题?段首句和段末句各起什么作用?
生:中心话题是微阅读。
生:段首句总起,段末句总结。
师:好!空白①之前说了什么意思?
生:微阅读这种阅读方式盛行。
师:朗读空白①之后的三个句子,看看它们总体表达什么意思?
生:微阅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阅读方式。
师:既然首句是总起,那么,大家想想看,空白①这半句话要补充什么内容,才能总起它后面三句话的内容啊?
生:哦,微阅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阅读方式。 师:大家补充完整,读一下,看看有没有什么不妥的啊?
生:“微阅读”重复了,可以换成“它”。
师:好的。请看空白②前的半句话,看看作者对微阅读的态度是褒是贬?
生:贬,批评。
师:空白②后的那句话,说明作者对微阅读又是怎样的态度?
生:褒,“人类在面对资讯爆炸下的自然选择”中“自然”二字说明微阅读是可以理解的。
师:大家想想看,既然空白②前是对微阅读的批评,空白②后又是对微阅读的肯定,那空白②在文段中应当起什么作用呀?
生:转折。
生:过渡,承上启下。
师:好的,大家现编一个句子,看看如何转折,如何过渡。
生:先对空白②之前的观点进行评述,并否定它,再反过来肯定微阅读就可以了。
生:这种说法过于片面,对微阅读不必苛责求全。(掌声热烈地响起)
生:这未免有些吹毛求疵,对微阅读不能一棒子打死。
(学生七嘴八舌,欲罢不能,这道最难的题中最难过的一个坎儿,就这样轻轻松松迈过去了)
师:空白③前的“总的来说”这四个字告诉我们什么信息啊?
生:这句话是对整个语段的总结。
生:作者要对微阅读做一个总的评价。
师:从整段来看,你觉得作者对微阅读是什么态度啊?
生:肯定的态度。
师:怎么肯定呢?大家联系生活实际,现编一个肯定的答案。
生:尽管微阅读有碎片化之嫌,但它实实在在地改变了人们的阅读和生活,给人们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生:虽说微阅读还不是十全十美,但它畢竟利大于弊,不可苛责求全。
从以上教学片段我们可以看出,教师一旦将生活的源头活水引进课堂,哪怕学生认为高不可攀的语用难题,也能峰回路转、药到病除。
五、引进生活的源头活水,让作文教学诗意盎然
对于任务驱动型作文,不少学生总觉得无话可说,大多只能隔靴搔痒,在表面上做文章。为此,讲评作文时,笔者常常还原生活场景,将学生置身于现实的生活世界之中,让他们身临其境,与新闻事件的主角感同身受[1],结果学生的思维迅速打开,文思泉涌,思想也比较深刻,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师:请大家概述新闻事件,提取几个关键词。
生:北大才女,放弃北京白领生活,回乡做快递员。
师:对这件事,人们有几种观点?
生:一种是“质疑”,认为这是优质教育资源的浪费;另一种是“点赞”,认为这体现了当代大学生新的择业观。
师:如果用几个字概括这个新闻事件,你说他们谈论的核心话题是什么啊?
生:大学生择业。
师:再浓缩一下,只选两三个字呢?我温馨提示大家,对同样一件事,为什么会有“点赞”和“拍砖”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想想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生:择业观。
师:好,这次作文就围绕“择业观”这个话题来着笔,千万不要另起炉灶,游离于“择业”这个主题之外!
生:好,就谈择业和择业观。
生:但这个问题好陌生,根本找不着什么可写的,我简直“无语”啦!
师:没关系的。现在给大家三分钟,想想看,如果徐璐是你的女儿、你的姐姐或亲戚,她大学毕业后本来可以留在北京当白领,但她坚持要回家乡做快递员,你是支持还是反对呢?如果支持,请详细列举支持的理由;倘若反对,也不要空口白牙说空话,请设身处地说说自己为什么反对,不仅要说个一二三,还要引经据典,联系实际,旁征博引,淋漓酣畅地表明自己的立场。
(学生窃窃私语,交头接耳,话匣子打开了就关不上)
师:如果我们乱成一锅粥,那谁也说不出个所以然。现在请大家做选择,“点赞”还是“拍砖”?“点赞”的同学站起来坐到左边两列,“拍砖”的同学坐到右边两列。
学生选好主辩手、副辩手和智囊团,一场别开生面的辩论赛隆重登场了。在学生论辩的过程中,笔者不忘适时点拨(其实是不停地为难他们,不住地追问“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办”),有同学提出观点,却找不出名言警句或典型事例来支撑,智囊团就赶忙上网查资料,气氛团结紧张,严肃活泼,课堂上掌声不断,笑声一片。不知不觉,下课铃声响起,可同学们仍然跃跃欲试、欲罢不能。辩论会过后,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思路打开了,观点深刻了,材料丰富了,写起作文来再也不用搜肠刮肚胡编乱造了,你说,这是多么奇妙的感觉啊!
中国现代杰出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有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引入生活的源头活水,调动学生丰富的生活经验,让学生真正参与教学的过程,就是让课堂教学与学生心心相印,让学生亲自品尝学习和思考的快乐,让所有的感悟都源自学生的内心,而不是老师苦口婆心的说教或倾筐倒箧式的“贴标签”。唯有如此,学生才能从学习的“奴隶”摇身一变,成为学习的“将军”,课堂才能焕发出无限的活力。
参考文献:
[1]王光佑.高考材料作文历史演变及任务驱动型作文应对策略[J].中学教学参考,2017(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