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从栏目安排、内容取舍、知识呈现等方面对高中地理学案进行设计,提出在课前预习、课堂教学、复习回顾等三个环节使用学案,可实现高中地理教学的高效率和高质量。
【关键词】高中地理 学案 设计 使用 建构主义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6B-0081-02
学案是由教师根据教学需求编排,引导学生学习的讲义式资料,在教学中起辅助作用。学案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可以使材料的呈现异常简洁,提升教学效率。学生可以借助学案的引导,实现自主预习;课堂教学中可以借助学案,让学生抓住核心教学内容。但是,目前高中地理的学案在设计上和使用中存在着一些误区,如有的教师设计的学案堆砌了大量题目,没有针对性;有的教师设计的学案完全按照教材纲目呈现教学内容,没有作任何有效的教学处理,缺乏实效性。这些现象都影响了学案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作用的发挥。本文从设计和使用两个方面对高中地理学案进行探讨。
一、高中地理学案的设计
学案设计的主要依据是教材,但是不能完全拘泥于教材,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处理。在学案设计过程中,需要处理好三个环节,即栏目安排、内容取舍、知识呈现等。下面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探索高中地理学案的设计。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的学习是交互建构理解的过程,需要增加感性认识,提供支架,让学生自主获得知识的理解。因此,学案设计的三个环节应该以给学习提供有效支架为目标。
(一)栏目安排。学案通常由一系列具体栏目构成,常见的栏目有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学法指导、知识体系、学习过程、归纳小结、课堂例题、强化练习等。高中地理学案可以根据学科特点、学生特点选择所需栏目。笔者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编写高中地理学案,一般安排六个栏目,分别为学习目标、自主学习、课堂探究、典型例题、课后反思、课后练习。学习目标的作用给予学生明确学习导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始终围绕明确目标进行;自主学习栏目是通过知识点填空的方式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对学习内容有初步的认识;课堂探究是高中地理学案的主体部分,其通过引导的方法来帮助学生达成学习目标;典型例题的作用是训练学生对新学知识的应用,强化学生的应用能力;课后反思通过列表的形式来展示学习内容,让学生反思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结构,建构全面理解;课后练习通过有针对性的题目给予学生知识巩固。当然,这是通常学案模式,一些特殊的学案可以由不同的栏目组成。
(二)内容取舍。高中地理学案编写的主要依据是教材,但是并不是将教材中的所有内容都搬到学案上,必须进行恰当的取舍。取舍的基本原则是有针对性、启发性和系统性。针对性是指学案上的内容都是针对重点教学内容的,能够帮助学生达成教学目标,一些次要内容完全可以忽略。启发性是指能够帮助学生理解的有启发性的教材内容,也可以安排在学案上,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比如图片、图表等。系统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每一份学案自成系统,能够突出对某一个问题的导学;二是所有的学案成系统,有利于学生复习巩固。比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一节,学案选取的内容为:地带性分异规律和非地域性分异现象,地带性分异规律中又分为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以及山地垂直地域分异三个方面。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还加入了一些启发性内容,包括喜马拉雅山的垂直地域分异图片、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表格等。
(三)知识呈现。学案的主要作用是辅助引导学习,而不是要求面面俱到,和教材形成不必要的重合。因此,在呈现教学内容时,应该注重简洁性和直观性。可以采用归纳、提炼、浓缩等方式实现内容呈现的简洁性。比如设计“人口数量的变化”学案时,可以将教材中内容浓缩为两个大的方面,即数量变化和空间变化,空间变化又分为人口增长过程及其地区差异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空间变化又分为人口迁移过程和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可以通过列表、表格、思维导图等形式来呈现教学内容以体现内容呈现的直观性。比如设计“人口数量变化”学案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数量上的差异比较时,可以建立如表1所示的表格。通过表格可以直观地呈现两种类型国家人口数量及变化规律。
表1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差异比较
自然增长水平 人口增长
特点 原因 今后变化
趋势 典型
国家
发达
国家
发展中国家
二、高中地理学案的使用
学案的价值体现在应用上。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可以在课前预习、课堂教学、复习回顾三个环节使用学案。在这三个环节中用好学案,可实现高中地理教学的高效率和高质量。
(一)预习引导使用。预习是学习高中地理的基础环节,学生通过预习能够掌握大部分基础知识,同时对要学习的重点知识有个大概的了解。预习作为课堂学习的准备,能够带来听课的高效率。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许多学生不会预习,通过阅读教材往往抓不住学习重点。这时就需要运用学案进行辅助引导,学案的第一个环节——知识体系,就是为这个环节所设计的,知识系统采用填空方式,将教材中的重点内容都呈现了出来,并且需要学生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完成填空,从而引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当然,除了应用知识填空来引导预习,还可以用预习问题来引导学生预习,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不仅需要足够的基础知识,还需要学会简单问题的分析方法。因此,学案可以在预习中能够发挥较大的作用。比如,上“气压带和风带”一课之前,笔者要求学生利用学案进行预习。在本学案中,设计了预习填空,通过阅读教材并填空,学生了解了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了解了大气环流的含义、特点及作用。有了这些基础知识作铺垫,课堂教学的效率更高了。
(二)课堂教学使用。高中地理学案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供课堂教学使用。在课堂教学之初,可以运用实物展示台展示知识点填空和预习问题栏目,通过展示这两个栏目来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教师在展示的过程中可以对知识点进行初步的讲解。接着,对学习过程部分进行教学,这是学案在课堂使用的主要环节,学生可以将听课笔记记录在学案上,一节课下来之后,学案被补充完整了,学生也完成了教学内容的学习。在具体知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讲完一个知识点,便从后面的典型例题中提出一个相关的例题来进行强化训练。在教学结束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完成学习反思,以对课堂学习进行总结,获得深刻认识。学习反思可以用树形图、思维导图等形式进行书写,这些反思回顾方式可以有效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形成系统。比如,上“城市空间内部结构”一课,讲到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时,笔者边讲解边在黑板上画图,学生将学案上的图补充完整。利用学案,让学生边听边记边画,无疑增强了学生的听课效率。
(三)复习回顾使用。高中地理复习课中也经常使用学案。在复习课中,可以让学生将本节课复习范围内的学案放在课桌上,然后对照学案来总结这一阶段的学习内容。这个过程可以让学生快速回顾复习范围内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对知识体系有整体的认识,以方便复习课的教学。然后发放给学生复习课学案,复习课学案由学生不易掌握的知识点组成。复习学案中仅仅呈现突破较难知识点的引导问题,而不直接给出答案,让学生自己通过查阅教材、前面的学案以及课堂笔记,来达到复习的效果。学案除了可以直接用在复习课上,还可以供学生课后自主复习使用。学生通过重复阅读学案,能够获得知识和能力上的提升。比如,上完“农业地域的形成”单元后,笔者组织了一次复习,先要求学生自己整理本单元的三份学案,即《农业的区位选择》《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然后将本单元的复习学案知识体系补充完整。借助学案的复习更加系统,有助于实现高效课堂。
综上所述,高中地理学案的设计方式和使用方法决定了其在教学中的作用。教师在设计学案时,要注重针对性、启发性和系统性。利用学案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学案的辅助引导作用,将学案和课本、课件等融合起来,形成系统的教学媒体,切实提升高中地理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顾晓萍.浅谈高中地理学案的设计[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4(12)
[2]王艳妮.高中地理导学案设计“三部曲”[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5(10)
[3]陈永刚.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课堂学案设计思考[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8(9)
(責编 江月阳)
【关键词】高中地理 学案 设计 使用 建构主义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6B-0081-02
学案是由教师根据教学需求编排,引导学生学习的讲义式资料,在教学中起辅助作用。学案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可以使材料的呈现异常简洁,提升教学效率。学生可以借助学案的引导,实现自主预习;课堂教学中可以借助学案,让学生抓住核心教学内容。但是,目前高中地理的学案在设计上和使用中存在着一些误区,如有的教师设计的学案堆砌了大量题目,没有针对性;有的教师设计的学案完全按照教材纲目呈现教学内容,没有作任何有效的教学处理,缺乏实效性。这些现象都影响了学案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作用的发挥。本文从设计和使用两个方面对高中地理学案进行探讨。
一、高中地理学案的设计
学案设计的主要依据是教材,但是不能完全拘泥于教材,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处理。在学案设计过程中,需要处理好三个环节,即栏目安排、内容取舍、知识呈现等。下面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探索高中地理学案的设计。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的学习是交互建构理解的过程,需要增加感性认识,提供支架,让学生自主获得知识的理解。因此,学案设计的三个环节应该以给学习提供有效支架为目标。
(一)栏目安排。学案通常由一系列具体栏目构成,常见的栏目有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学法指导、知识体系、学习过程、归纳小结、课堂例题、强化练习等。高中地理学案可以根据学科特点、学生特点选择所需栏目。笔者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编写高中地理学案,一般安排六个栏目,分别为学习目标、自主学习、课堂探究、典型例题、课后反思、课后练习。学习目标的作用给予学生明确学习导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始终围绕明确目标进行;自主学习栏目是通过知识点填空的方式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对学习内容有初步的认识;课堂探究是高中地理学案的主体部分,其通过引导的方法来帮助学生达成学习目标;典型例题的作用是训练学生对新学知识的应用,强化学生的应用能力;课后反思通过列表的形式来展示学习内容,让学生反思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结构,建构全面理解;课后练习通过有针对性的题目给予学生知识巩固。当然,这是通常学案模式,一些特殊的学案可以由不同的栏目组成。
(二)内容取舍。高中地理学案编写的主要依据是教材,但是并不是将教材中的所有内容都搬到学案上,必须进行恰当的取舍。取舍的基本原则是有针对性、启发性和系统性。针对性是指学案上的内容都是针对重点教学内容的,能够帮助学生达成教学目标,一些次要内容完全可以忽略。启发性是指能够帮助学生理解的有启发性的教材内容,也可以安排在学案上,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比如图片、图表等。系统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每一份学案自成系统,能够突出对某一个问题的导学;二是所有的学案成系统,有利于学生复习巩固。比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一节,学案选取的内容为:地带性分异规律和非地域性分异现象,地带性分异规律中又分为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以及山地垂直地域分异三个方面。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还加入了一些启发性内容,包括喜马拉雅山的垂直地域分异图片、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表格等。
(三)知识呈现。学案的主要作用是辅助引导学习,而不是要求面面俱到,和教材形成不必要的重合。因此,在呈现教学内容时,应该注重简洁性和直观性。可以采用归纳、提炼、浓缩等方式实现内容呈现的简洁性。比如设计“人口数量的变化”学案时,可以将教材中内容浓缩为两个大的方面,即数量变化和空间变化,空间变化又分为人口增长过程及其地区差异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空间变化又分为人口迁移过程和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可以通过列表、表格、思维导图等形式来呈现教学内容以体现内容呈现的直观性。比如设计“人口数量变化”学案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数量上的差异比较时,可以建立如表1所示的表格。通过表格可以直观地呈现两种类型国家人口数量及变化规律。
表1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差异比较
自然增长水平 人口增长
特点 原因 今后变化
趋势 典型
国家
发达
国家
发展中国家
二、高中地理学案的使用
学案的价值体现在应用上。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可以在课前预习、课堂教学、复习回顾三个环节使用学案。在这三个环节中用好学案,可实现高中地理教学的高效率和高质量。
(一)预习引导使用。预习是学习高中地理的基础环节,学生通过预习能够掌握大部分基础知识,同时对要学习的重点知识有个大概的了解。预习作为课堂学习的准备,能够带来听课的高效率。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许多学生不会预习,通过阅读教材往往抓不住学习重点。这时就需要运用学案进行辅助引导,学案的第一个环节——知识体系,就是为这个环节所设计的,知识系统采用填空方式,将教材中的重点内容都呈现了出来,并且需要学生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完成填空,从而引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当然,除了应用知识填空来引导预习,还可以用预习问题来引导学生预习,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不仅需要足够的基础知识,还需要学会简单问题的分析方法。因此,学案可以在预习中能够发挥较大的作用。比如,上“气压带和风带”一课之前,笔者要求学生利用学案进行预习。在本学案中,设计了预习填空,通过阅读教材并填空,学生了解了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了解了大气环流的含义、特点及作用。有了这些基础知识作铺垫,课堂教学的效率更高了。
(二)课堂教学使用。高中地理学案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供课堂教学使用。在课堂教学之初,可以运用实物展示台展示知识点填空和预习问题栏目,通过展示这两个栏目来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教师在展示的过程中可以对知识点进行初步的讲解。接着,对学习过程部分进行教学,这是学案在课堂使用的主要环节,学生可以将听课笔记记录在学案上,一节课下来之后,学案被补充完整了,学生也完成了教学内容的学习。在具体知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讲完一个知识点,便从后面的典型例题中提出一个相关的例题来进行强化训练。在教学结束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完成学习反思,以对课堂学习进行总结,获得深刻认识。学习反思可以用树形图、思维导图等形式进行书写,这些反思回顾方式可以有效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形成系统。比如,上“城市空间内部结构”一课,讲到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时,笔者边讲解边在黑板上画图,学生将学案上的图补充完整。利用学案,让学生边听边记边画,无疑增强了学生的听课效率。
(三)复习回顾使用。高中地理复习课中也经常使用学案。在复习课中,可以让学生将本节课复习范围内的学案放在课桌上,然后对照学案来总结这一阶段的学习内容。这个过程可以让学生快速回顾复习范围内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对知识体系有整体的认识,以方便复习课的教学。然后发放给学生复习课学案,复习课学案由学生不易掌握的知识点组成。复习学案中仅仅呈现突破较难知识点的引导问题,而不直接给出答案,让学生自己通过查阅教材、前面的学案以及课堂笔记,来达到复习的效果。学案除了可以直接用在复习课上,还可以供学生课后自主复习使用。学生通过重复阅读学案,能够获得知识和能力上的提升。比如,上完“农业地域的形成”单元后,笔者组织了一次复习,先要求学生自己整理本单元的三份学案,即《农业的区位选择》《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然后将本单元的复习学案知识体系补充完整。借助学案的复习更加系统,有助于实现高效课堂。
综上所述,高中地理学案的设计方式和使用方法决定了其在教学中的作用。教师在设计学案时,要注重针对性、启发性和系统性。利用学案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学案的辅助引导作用,将学案和课本、课件等融合起来,形成系统的教学媒体,切实提升高中地理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顾晓萍.浅谈高中地理学案的设计[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4(12)
[2]王艳妮.高中地理导学案设计“三部曲”[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5(10)
[3]陈永刚.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课堂学案设计思考[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8(9)
(責编 江月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