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业既是教材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又是教材内容的延伸和拓展,是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检验课堂教学效果的手段之一。在提倡素质教育和学生发展个性的前提下,我们教师有必要对英语作业进行一定意义上的改革。近几年,笔者结合新课程的理念,通过学习教学实践,对初中英语家庭作业作了一些有益的尝试,总结为以下五个“重”:
一、英语课外作业重在变。
“变”即变化,指作业类型和内容要有变化。为了使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运用能力都能得到训练,英语课外作业既要有听说口头作业,又要有读写书面作业;既要有语言知识作业,又要有语言实践作业。所以,作业形式应从单一的书面形式发展到书面、口头、实践、制作、专题研究等多样形式,从而可以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更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二、英语课外作业重在活。
“活”即活力,作业要有生气,使学生有浓厚的兴趣去做。教师的作业设计要摆脱单调乏味的重复练习,要充分考虑初中学生好奇、求新、求趣的心理特征,善于挖掘语言教学中的“趣”,要增加趣味性,使之产生一种内部的需求感,自觉主动地完成作业。比如为了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适当设计竞赛类的练习,布置学生上网查阅与课文相关的资料等。教师所选的作业材料尽量要贴近学生的兴趣爱好,符合他们的年龄特征。由此可见,精心设计趣味性强的作业,有利于点拨学生思路,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让成功带给他们更多的自信和自尊。
学完牛津英语七年级(下) Unit 3 Reading 这一部分内容后,为了进一步掌握work这一单词的多种用法,笔者设计了几句话,让学生课后查阅资料,把它们译成汉语。
1.My father goes to work at 7 every morning.
2.Do you like the works of Lu Xun?
3.We are all working hard at English.
4.The medicine began to do its work.
由于每位学生在课后准备充分,胸有成竹,他们在课堂上人人争着上台。通过完成此种类型的作业,学生就得到了更多成功的机会,他们也就越重视课后巩固作业,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继而学习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就会大大地发挥他们主观学习的能动性,从而提高其自学能力。
三、英语课外作业重在精。
“精”即质量第一,重难点无遗漏,时间精打细算,学生完成不困难。这一点也就是要求教师布置作业要具有“科学”性。英语学习是个潜移默化、日积月累的漫长过程。作业,并不是越多越好,机械性抄写的作业,不仅不会取得理想效果,还会增加学生的作业量。如果过多无效地占用学生的学习时间,学生就容易出现应付、厌倦的情绪,从而给英语作业“打折扣”。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顾及学生的学习时间,控制学生的作业量,要循序渐进,精选精练,不能无效地占用学生的学习时间。在日常教学中有的教师在布置作业时,没经过深思熟虑,很随意的拿来,这些课外作业对于学生来说无疑是浪费时间,对于英语能力的提高也是毫无效果的。所以,教师在作业的设计上必须要精打细算,针对本班级学生的英语实际水平,来制定有班级特色又顾及学生个体差异的作业目标。总之,作业材料一定要“求质而不追量”。
四、英语课外作业重在适度。
“适度”即内容适度,量适度,不同程度的学生具有适度的作业任务。课外作业的设置及训练,应该是使所有学生都能受益。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承认个性差异。教师布置作业时搞“一刀切”,全班统一要求,这样的作业,无视学生的个体性和基础的差异性,这样势必会造成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时既要考虑共性,也应兼顾学生的个性。设计的作业,尽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考虑学生原有的基础,依据其最近发展区,建立多层次的弹性作业结构,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学生可以依照自己的能力和水平自主选择、自由搭配。通过完成分层性作业,可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自身优势。
五、英语课外作业重在运用。
“运用”即掌握和使用语言,学语言就是学交流,学交际,学文化,只有在“学中用,用中学”才能真正把语言学到手。藉此,教师可以适当布置以下几种类型的作业:实践类作业、制作类作业和课题类作业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仔细研读教材,充分挖掘教材内容,加强学生的文化性和情感性教育。
以牛津英语八年级(上) Unit 4 Wild animals Giant pandas(Reading)部分为例:此单元的话题为野生动物,此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大熊猫幼仔的早期生活,针对此课,笔者设计了如下的课外作业:1.上网或到校图书馆查阅有关中国大熊猫的基本情况,比如外貌、生活习性、生存现状等诸方面内容。2.调查你身边的同学,朋友或家长,对大熊猫生存现状的了解如何。3.写一篇介绍大熊猫的报告。
设计此作业的目的,一方面,通过学生对中国大熊猫的外貌、习性和生存现状等方面的了解,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关心和爱护动物的感情态度;另一方面,让学生学会与身边的同学及家长交流,达到渗透德育与情感教育的目的。这种练习不仅让学生获得了语言知识和运用技能,而且让学生能够在社会和集体中和谐地发展个性。
一、英语课外作业重在变。
“变”即变化,指作业类型和内容要有变化。为了使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运用能力都能得到训练,英语课外作业既要有听说口头作业,又要有读写书面作业;既要有语言知识作业,又要有语言实践作业。所以,作业形式应从单一的书面形式发展到书面、口头、实践、制作、专题研究等多样形式,从而可以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更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二、英语课外作业重在活。
“活”即活力,作业要有生气,使学生有浓厚的兴趣去做。教师的作业设计要摆脱单调乏味的重复练习,要充分考虑初中学生好奇、求新、求趣的心理特征,善于挖掘语言教学中的“趣”,要增加趣味性,使之产生一种内部的需求感,自觉主动地完成作业。比如为了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适当设计竞赛类的练习,布置学生上网查阅与课文相关的资料等。教师所选的作业材料尽量要贴近学生的兴趣爱好,符合他们的年龄特征。由此可见,精心设计趣味性强的作业,有利于点拨学生思路,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让成功带给他们更多的自信和自尊。
学完牛津英语七年级(下) Unit 3 Reading 这一部分内容后,为了进一步掌握work这一单词的多种用法,笔者设计了几句话,让学生课后查阅资料,把它们译成汉语。
1.My father goes to work at 7 every morning.
2.Do you like the works of Lu Xun?
3.We are all working hard at English.
4.The medicine began to do its work.
由于每位学生在课后准备充分,胸有成竹,他们在课堂上人人争着上台。通过完成此种类型的作业,学生就得到了更多成功的机会,他们也就越重视课后巩固作业,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继而学习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就会大大地发挥他们主观学习的能动性,从而提高其自学能力。
三、英语课外作业重在精。
“精”即质量第一,重难点无遗漏,时间精打细算,学生完成不困难。这一点也就是要求教师布置作业要具有“科学”性。英语学习是个潜移默化、日积月累的漫长过程。作业,并不是越多越好,机械性抄写的作业,不仅不会取得理想效果,还会增加学生的作业量。如果过多无效地占用学生的学习时间,学生就容易出现应付、厌倦的情绪,从而给英语作业“打折扣”。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顾及学生的学习时间,控制学生的作业量,要循序渐进,精选精练,不能无效地占用学生的学习时间。在日常教学中有的教师在布置作业时,没经过深思熟虑,很随意的拿来,这些课外作业对于学生来说无疑是浪费时间,对于英语能力的提高也是毫无效果的。所以,教师在作业的设计上必须要精打细算,针对本班级学生的英语实际水平,来制定有班级特色又顾及学生个体差异的作业目标。总之,作业材料一定要“求质而不追量”。
四、英语课外作业重在适度。
“适度”即内容适度,量适度,不同程度的学生具有适度的作业任务。课外作业的设置及训练,应该是使所有学生都能受益。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承认个性差异。教师布置作业时搞“一刀切”,全班统一要求,这样的作业,无视学生的个体性和基础的差异性,这样势必会造成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时既要考虑共性,也应兼顾学生的个性。设计的作业,尽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考虑学生原有的基础,依据其最近发展区,建立多层次的弹性作业结构,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学生可以依照自己的能力和水平自主选择、自由搭配。通过完成分层性作业,可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自身优势。
五、英语课外作业重在运用。
“运用”即掌握和使用语言,学语言就是学交流,学交际,学文化,只有在“学中用,用中学”才能真正把语言学到手。藉此,教师可以适当布置以下几种类型的作业:实践类作业、制作类作业和课题类作业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仔细研读教材,充分挖掘教材内容,加强学生的文化性和情感性教育。
以牛津英语八年级(上) Unit 4 Wild animals Giant pandas(Reading)部分为例:此单元的话题为野生动物,此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大熊猫幼仔的早期生活,针对此课,笔者设计了如下的课外作业:1.上网或到校图书馆查阅有关中国大熊猫的基本情况,比如外貌、生活习性、生存现状等诸方面内容。2.调查你身边的同学,朋友或家长,对大熊猫生存现状的了解如何。3.写一篇介绍大熊猫的报告。
设计此作业的目的,一方面,通过学生对中国大熊猫的外貌、习性和生存现状等方面的了解,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关心和爱护动物的感情态度;另一方面,让学生学会与身边的同学及家长交流,达到渗透德育与情感教育的目的。这种练习不仅让学生获得了语言知识和运用技能,而且让学生能够在社会和集体中和谐地发展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