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直以来,人们把教学方法片面地理解为只包含教的方法。实际上,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起到主导的作用,而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他们怎么学和学习的质量也取决于教师如何教。传统教学方法侧重于教法而忽略了教与学的相互联系和影响,减弱了课堂教学的整体效能,其单一性、封闭性、依附性过强,探索性、开放性、发展性不足也受到了批判和质疑。笔者通过长期的观摩、教研、总结,结合本校情况对数学课堂效率偏低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具体如下:
一、传统教学未能全面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教授高中《数学》必修1指数函数及其性质时,教师做了这样的引入:“在本章的开头,问题(2)中时间t和碳14含量P的对应关系为,如果我们用x表示时间,
y表示碳14的含量,则上述关系可表示为,这是
我们习惯上的函数形式,像这种自变量在指数的位置上的函数,我们称为指数函数,下面我们给出指数函数的确切概念,从而引出课题……”
这样的开场白虽然简洁明了,可是面对枯燥的数字,呆板的腔调,恐怕每个人都会失去探求新知的动力吧。如果换一种说法:“我有一张白纸,把它撕成两半,将它们重叠后再撕一次,再重叠后再撕一次……那么撕3次后把所有的纸重叠放置有多少层?5次呢?15次呢?”
数学是一种文化,因而在概念引入时,采用活生生的例子更能使学生感觉到数学就在他们身旁,存在于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当然他们也就会被这节课牢牢吸引。
二、传统课堂中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方法
我们通常会有这样的感觉,上课的时候学生好像被教师牵着鼻子走,教师讲得卖力,学生听得用心,但是却很少主动参与,多被动接受,被束缚在教师、教材、课堂的圈子中,不敢越雷池半步,究其原因还是教师在教学设计上的不足。例如在教授《数学》必修1函数的单调性与最大(小)值时,教师给出三个函数图像,由学生探究函数的变化规律:
①随x的增大,y的值有什么变化?
②能否看出函数的最大、最小值?
③函数图像是否具有某种对称性?
一个好的情境设计,“应该有鲜明的目标方向,能融教与学为一体,具有数学教学活动的内驱力,并使数学课堂具有自我生长性的立体的环境”。在这样的设计中学生体会了情境的指向性、适切性、探究性、现实性、趣味性,使原本单调枯燥的数学变得生动有趣,结论的给出,不是教师直接“抛”出的,而是学生自己发现、概括的,这就是我们所倡导的学习方法,是一种恰似“最近发展区”的探索,体现了教师教学设计的目标达成度。
三、传统课堂中思想方法的渗透不够
在必修2圆的标准方程这一节的教学中得出圆心为,A(a,b)半径为r的圆的方程是(x-a)2+(y-b)2=r2后,课本安排了两个例题。
例:△ABC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是A(5,1),B(7,-3),C(2,-8),求它的外接圆的方程。
教师引导分析,学生给出求解思路。
学生1:设所求圆的方程为(x-a)2+(y-b)2=r2,将A、B、C三点的坐标代入方程,组成方程组,可求出a、b、r的值,则圆的方程可求。
教师:此方程组是一个三元二次方程组,求解有一定的难度,还有更简单的方法吗?
学生2:△ABC外接圆的圆心是三边中垂线的交点,求出两边的中垂线方程,再求这两条中垂线方程的交点,即为外心,外心到顶点的距离为圆的半径,再用圆的标准方程也可求。
教师:很好!请同学们动手做出答案吧!
这样的教学情境经常发生,由于时间和教学任务的限制,我们只是就题论题而忽略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这里学生1的方法求解虽然较繁,但是体现了数学中重要的函数与方程思想,应该给予学生肯定。学生2的解法可以用数形结合思想很好的诠释,体现“数”和“形 ”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转化、相互渗透。教师应在课堂上恰当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让学生体会数学的美和价值。
四、没有建立起和谐的课堂氛围
随着教育教学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和传统的师生关系正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这就需要在课堂教学中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例如在必修2两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的教学过程中,笔者是这样设计的:
问题1:特殊情况下的两直线平行与垂直。当两条直线中有一条直线没有斜率时:
(1)当另一条直线的斜率也不存在时,两直线的倾斜角为 ,两直线位置关系是 。
(2)当另一条直线的斜率为0时,一条直线的倾斜角为
,另一条直线的倾斜角为 ,两直线的位置关系是 。
问题2:斜率存在时两直线的平行与垂直。设直线l1和l2的斜率为k1和k2。
(1)两条直线平行的情形:如果l1∥l2,那么它们的倾斜角与斜率是怎样的关系,反过来成立吗?
(2)两条直线垂直的情形:如果l1⊥l2,那么它们的倾斜角与斜率是怎么的关系,反过来成立吗?
学生通过对两个问题的探索和解答,在不觉中掌握了两直线平行和垂直的判定方法,也呈现了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所以在构建和谐课堂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鼓励者,应该尽可能给学生创设自主、合作、探究的机会,在整个课堂教学中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使问题的研究不断深入,层层推进,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潜能,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获得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造成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偏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课堂教学有效性取决于课前预设教学方案的有效性,透彻理解教材是前提;课堂教学有效性取决于课中教学实施的有效性,注重教学过程是关键;课堂教学有效性取决于课后学习任务的多样性,养成良好习惯是保障。那么课前、课中、课后这三个环节的设计应该以什么方式去呈现,怎样实现全程教师与学生的联系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一、传统教学未能全面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教授高中《数学》必修1指数函数及其性质时,教师做了这样的引入:“在本章的开头,问题(2)中时间t和碳14含量P的对应关系为,如果我们用x表示时间,
y表示碳14的含量,则上述关系可表示为,这是
我们习惯上的函数形式,像这种自变量在指数的位置上的函数,我们称为指数函数,下面我们给出指数函数的确切概念,从而引出课题……”
这样的开场白虽然简洁明了,可是面对枯燥的数字,呆板的腔调,恐怕每个人都会失去探求新知的动力吧。如果换一种说法:“我有一张白纸,把它撕成两半,将它们重叠后再撕一次,再重叠后再撕一次……那么撕3次后把所有的纸重叠放置有多少层?5次呢?15次呢?”
数学是一种文化,因而在概念引入时,采用活生生的例子更能使学生感觉到数学就在他们身旁,存在于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当然他们也就会被这节课牢牢吸引。
二、传统课堂中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方法
我们通常会有这样的感觉,上课的时候学生好像被教师牵着鼻子走,教师讲得卖力,学生听得用心,但是却很少主动参与,多被动接受,被束缚在教师、教材、课堂的圈子中,不敢越雷池半步,究其原因还是教师在教学设计上的不足。例如在教授《数学》必修1函数的单调性与最大(小)值时,教师给出三个函数图像,由学生探究函数的变化规律:
①随x的增大,y的值有什么变化?
②能否看出函数的最大、最小值?
③函数图像是否具有某种对称性?
一个好的情境设计,“应该有鲜明的目标方向,能融教与学为一体,具有数学教学活动的内驱力,并使数学课堂具有自我生长性的立体的环境”。在这样的设计中学生体会了情境的指向性、适切性、探究性、现实性、趣味性,使原本单调枯燥的数学变得生动有趣,结论的给出,不是教师直接“抛”出的,而是学生自己发现、概括的,这就是我们所倡导的学习方法,是一种恰似“最近发展区”的探索,体现了教师教学设计的目标达成度。
三、传统课堂中思想方法的渗透不够
在必修2圆的标准方程这一节的教学中得出圆心为,A(a,b)半径为r的圆的方程是(x-a)2+(y-b)2=r2后,课本安排了两个例题。
例:△ABC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是A(5,1),B(7,-3),C(2,-8),求它的外接圆的方程。
教师引导分析,学生给出求解思路。
学生1:设所求圆的方程为(x-a)2+(y-b)2=r2,将A、B、C三点的坐标代入方程,组成方程组,可求出a、b、r的值,则圆的方程可求。
教师:此方程组是一个三元二次方程组,求解有一定的难度,还有更简单的方法吗?
学生2:△ABC外接圆的圆心是三边中垂线的交点,求出两边的中垂线方程,再求这两条中垂线方程的交点,即为外心,外心到顶点的距离为圆的半径,再用圆的标准方程也可求。
教师:很好!请同学们动手做出答案吧!
这样的教学情境经常发生,由于时间和教学任务的限制,我们只是就题论题而忽略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这里学生1的方法求解虽然较繁,但是体现了数学中重要的函数与方程思想,应该给予学生肯定。学生2的解法可以用数形结合思想很好的诠释,体现“数”和“形 ”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转化、相互渗透。教师应在课堂上恰当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让学生体会数学的美和价值。
四、没有建立起和谐的课堂氛围
随着教育教学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和传统的师生关系正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这就需要在课堂教学中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例如在必修2两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的教学过程中,笔者是这样设计的:
问题1:特殊情况下的两直线平行与垂直。当两条直线中有一条直线没有斜率时:
(1)当另一条直线的斜率也不存在时,两直线的倾斜角为 ,两直线位置关系是 。
(2)当另一条直线的斜率为0时,一条直线的倾斜角为
,另一条直线的倾斜角为 ,两直线的位置关系是 。
问题2:斜率存在时两直线的平行与垂直。设直线l1和l2的斜率为k1和k2。
(1)两条直线平行的情形:如果l1∥l2,那么它们的倾斜角与斜率是怎样的关系,反过来成立吗?
(2)两条直线垂直的情形:如果l1⊥l2,那么它们的倾斜角与斜率是怎么的关系,反过来成立吗?
学生通过对两个问题的探索和解答,在不觉中掌握了两直线平行和垂直的判定方法,也呈现了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所以在构建和谐课堂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鼓励者,应该尽可能给学生创设自主、合作、探究的机会,在整个课堂教学中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使问题的研究不断深入,层层推进,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潜能,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获得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造成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偏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课堂教学有效性取决于课前预设教学方案的有效性,透彻理解教材是前提;课堂教学有效性取决于课中教学实施的有效性,注重教学过程是关键;课堂教学有效性取决于课后学习任务的多样性,养成良好习惯是保障。那么课前、课中、课后这三个环节的设计应该以什么方式去呈现,怎样实现全程教师与学生的联系是我们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