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了刊登在《班主任之友》(中学版)2009第10期有关善良的两篇文章,我一直在思考如下几个问题:
或许,我们应该给善良补充定义。
善良也是一门艺术,是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理智,不是如东郭先生般没有原则不分对象的滥好人的迂腐愚昧。再者,善良不是无原则地退让,更不等于委曲求全纵容丑恶。真正的善良是该出手时就出手,是敢于对丑恶说“不”,是敢于理直气壮地站出来据理力争捍卫自己的正当权利。
或许,我们该放低对善良回报率的期望值。
善良是人的一种本能,是人性天然的高贵,可遇而不可求。善良与否取决于一个人精神的境界,不能把其世俗为一种投资。你不能奢望自己的善良可以投桃报李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李镇西老师在文中之所以为宁玮的遭遇不平,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我们总是期望好人会有好报。可理想归理想,再美好朴素的愿望也代替不了并不是那么美好的现实。有首歌中唱道“好人就有好梦”,好人好报不一定,好梦倒可指望。因为善良的人平生不做亏心事,自然不怕夜半鬼叫门。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胸怀无私天地宽,自然可以睡得高枕无忧,做好梦的几率就大一点。可真到了现实生活中,在善良与邪恶的持久较量中,受伤的却往往总是善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邪不胜正,在很多时候很大程度上只是弱者自我安慰的自欺欺人。道理很简单:邪恶者大多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无恶不作,而善良者却为非善不做、非义不为的道德自我约束,难免被束缚住了放不开手脚。所以,人们常说:善良只能是善良者的墓志铭,卑鄙却是卑鄙者的通行证。善良是最风险的投资,有着太大的沉没资本的概率。所以,一个人打算善良,就不能太期望得到应有的善待。
教育何去何从?
教育被夹在责任的崇高和现实的无奈之间,心情的复杂和处境的尴尬可想而知。作为树正立德教书育人的教育工作者,培养学生善良的品行义不容辞更责无旁贷。可真正按这种标准培养的学生到了社会上却又处处受挫屡屡受伤,这种结果别说学生痛苦迷茫,作为教育工作者曾被学生如此信任视作依靠的我们更是无奈,无所适从,只能仰天长叹“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
究竟我们的教育该怎么做?教给学生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以恶治恶吗?别说职业道德操守不允许,单就我们自己内心这一关就过不去;无视外面不那么善良甚至比较阴暗的现实,“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自欺欺人地继续构建虚无的精神乌托邦吗?可我们又能躲多久?茫茫红尘中哪里存在一方净土可让我们永远地真正远离尘嚣?我们既不能违背自己的职业道德教学生邪恶,又不能逃避,也不能眼睁睁看着善良在现实中处处碰壁,变得遍体鳞伤岌岌可危。或许,我们唯一能做的就只有教学生善良的智慧。千年的古莲子之所以历经千年而不朽,在适宜的条件下还能花开绚烂,就是因为柔嫩的莲心外层有着坚硬的外壳保护。侠骨才可护柔肠。见过坚硬的砖和细致光洁的瓷器吗?因为高温烈火的洗礼,原本软塌塌的泥土才变成了现在的模样。善良是土,挫折是火,只有经受住烈火的洗礼才能脱胎换骨凤凰涅粲。一个人也只有以善良做心,智慧为膜,坚强果敢为壳,才可经受住人生旅途的风风雨雨。打造属于自己的幸福人生。
让善良形成规模,呵护善良成为社会的本能。
在善良与邪恶旷日持久的对抗中,只有正义的力量达到一定规模,才会形成道德约束力。善恶的较量、社会的和谐需要完善的、强有力的、健全的法律法规予以保障,更需要社会的舆论道德为其造势、约束。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行动起来,不应再漠视和观望。
在美国波士顿犹太人屠杀纪念碑上,铭刻着一位叫马丁·尼莫拉(Mar-tim Niemoller)的德国新教牧师留下的发人深省的短诗。尼莫拉曾是纳粹的受害者:
“在德国,起初他们追杀共产主义者,我没有说话——
因为我不是共产主义者;
接着他们追杀犹太人,我没有说话
因为我不是犹太人:
后来他们追杀工会成员,我没有说话——
因为我不是工会成员:
此后他们追杀天主教徒,我没有说话——
因为我是新教教徒:
最后他们奔我而来,
却再也没有人站起来为我说话了。”
看《百家讲坛》,听台湾师范大学的曾仕强教授讲《易经》。曾教授讲到世间万物有阴必有阳,有阳必有阴,阴阳相对,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一方不可独存时,说:“对于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阴暗面,人不一定非得要疾恶如仇,急于除之而后快。因为,丑恶是不可能消灭得完的。只要有真善美的存在,邪恶也就如影随形。也正是因为有邪恶的对比存在,善良美好才能称之为善良美好。”曾教授无疑给我们一种面对善良在现实中遭遇困境时无奈的态度——接受邪恶的存在,并坚守自己的信仰。对待困境,不能太钻牛角尖。这样只会增加自己的痛苦,因为,无论善恶,那都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我们无法左右他人,但我们至少可以掌控自己的内心。纵使处境再苦再难,只要守住善良的底线,一切就都还有机会。就像潘多拉的盒子,纵使放出了诸多丑恶,至少还保留了希望的存在。就让这保留下来的微弱的善良之火指引迷茫的心灵,驶出人生的低谷,形成燎原之势。能守住善良底线的人多了,此消彼长,社会上邪恶也就少了,社会也就和谐了。
在网上看凉月满天的博客文章《给心灵安一道花窗》,说的是面对理想的美好和现实的无奈的冲突,人自我排解的心态和方法。我读后,颇感受益,在这里把原文附在最后,希望能对困惑的朋友有所帮助。在现实生活中时常为“正难压邪”、“善良无法生存”等问题苦恼的朋友可以读读这篇文章,或许可以从中得到某些启发:在理想的美好和现实的无奈之间为善良也装上一道花窗,任窗外风刀霜剑严相逼,窗内依旧善良之花花开绚烂生生不息!
给心灵安一道花窗
凉月满天
我的一个朋友是在读大学生,有感于现实的污浊黑暗,谋_生的跋涉艰难,放眼望去,不见青天,于是兴起念头,想要出家。暮鼓晨钟,和风虫鸣,清心寡欲,了此一生。
这怎么行。
谁说的一入佛门就能清心?虚云老和尚活到120岁,德高望重,却也摆脱不开俗世的牵绊:“前几天总务长为了些小事情闹口角,与僧值不和,再三劝他,他才放下。现在又翻腔,又和生产组长闹起来,我也劝不了。昨天说要医病,向我告假,我说,
‘你的病不用医,放下就好了。’”
“这几天闹水灾,去年闹水灾也在这几天,今年水灾怕比去年更坏。我放不下,跑出山口看看,只见山下一片汪洋大海,田里青苗比去年损失得更多,人民粮食不知如何,我们买粮也成问题。所以要和大家商量节约省吃,从此不吃干饭,只吃稀饭。先收些洋芋掺在粥内吃,好在洋芋是自己种的,不花本钱,拿它顶米渡过难关。我们要得过且过。” 看,这就是现实。
所以我们要考虑的,恐怕不是怎样脱离现实,因为现实是脱离不开的,而是怎样给现实安一扇花窗。
在我卧室的门和床之间戳着四扇浅柚色的原木屏风,下半截是单面雕牡丹,上半截是镂空的花窗。虽是间隔,却能看得见外面的一动一静,又可以隔绝屋外经过的人的视线,就好比是给现实的世界安了一扇花窗,有点像小时候房前编就的一溜儿青篱,上面缠着小黄花,未必能防得住贼,却能明明白白昭告天下:篱外是世界,篱内是我家。
很小的时候我们就被教育要融入社会,融入人群,融入现实。事实上全情投入是—件很吃力不讨好的东西。现实不总是光明的,甚至很多时候总是不光明的,—味深入,如泥入滓,只能是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只有把心放在窗内,隔着窗格向外看,目光带一点微凉,可以审视,可以剥析,才可以做君子,对窗外的世界有所取有所不取,有所弃有所不弃。
若说花窗外是我们必须承认存在并且必须投身其中的现实,花窗内是我们给自己找的乐趣,比如说有人课余打球,有人工余玩牌,有人写写画画,有人抱着书本蹲到厕所去——所有的人,其实都是在想办法和现实拉开一点距离。
你看《红楼梦》,里面吟诗作对不是现实,风刀霜剑才是现实;歌舞吹唱不是现实,柴米油盐才是现实;迎元妃回家的盛大豪华不是现实,量地、盖房、给树装假叶子,这些才是现实;小姐们锦衣玉食,无所用心,只是看看花、逗逗乌、下下棋、作作诗,这也不是现实,宝钗、探春、李纨兴利除宿弊,拿破荷叶和枯草根子卖钱才是现实。但是一旦现实被花窗隔开,花窗内的人因为吟诗作对、看花下棋,就可以过很快乐的日子。
心里有一扇花窗的人,可以使生命滋润、鲜活、美丽。只是花窗不是铁窗,不是要关住一颗愤世嫉俗的心,更不是要把一个鲜活的人挡在尘外。虽说愤世嫉俗的人因为认真到极点,才不会陷入到烟酒、美人、情欲、名剃、金钱……这些东西里去,不把占有、执著,嫉妒、愤怒、焦虑和恐惧当作全部的人生意义,但是过刚易折,过满易溢,—味进攻或退避,对生命都是惊人的浪费。
宋人朱敦儒作了一首《西江月》:“世事短如春梦,人情薄似秋云,不须计较苦劳心,万事原来有命。幸遇三杯酒好,况逢一朵花新,片时欢笑且相亲,明日阴晴未定。”
古人就是用花和酒隔开铁板一块的人情和世事,就像我小时候,喜欢一个人趴伏在喧闹的教室里,在逼仄的课桌上一笔一画,认真写字。有时候单单是—横、一竖、一撇、一摦,就能写满两张十六开的大白纸。实际上,这也是—种隔离,铺纸为道,提笔为马,一蹦子蹽到海角天涯,溜达一圈回来后,又有勇气面对老师迅猛的催逼和无数作业的烦杂。
所以,不必远离,不必退避,给心灵安一道花窗吧,让它在窗内休养生息,等歇息够了,一个猛子扎下去、从尽头浮出水面,对岸就是自己有花有叶的未来。
(栏目编辑 彭建华)
或许,我们应该给善良补充定义。
善良也是一门艺术,是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理智,不是如东郭先生般没有原则不分对象的滥好人的迂腐愚昧。再者,善良不是无原则地退让,更不等于委曲求全纵容丑恶。真正的善良是该出手时就出手,是敢于对丑恶说“不”,是敢于理直气壮地站出来据理力争捍卫自己的正当权利。
或许,我们该放低对善良回报率的期望值。
善良是人的一种本能,是人性天然的高贵,可遇而不可求。善良与否取决于一个人精神的境界,不能把其世俗为一种投资。你不能奢望自己的善良可以投桃报李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李镇西老师在文中之所以为宁玮的遭遇不平,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我们总是期望好人会有好报。可理想归理想,再美好朴素的愿望也代替不了并不是那么美好的现实。有首歌中唱道“好人就有好梦”,好人好报不一定,好梦倒可指望。因为善良的人平生不做亏心事,自然不怕夜半鬼叫门。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胸怀无私天地宽,自然可以睡得高枕无忧,做好梦的几率就大一点。可真到了现实生活中,在善良与邪恶的持久较量中,受伤的却往往总是善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邪不胜正,在很多时候很大程度上只是弱者自我安慰的自欺欺人。道理很简单:邪恶者大多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无恶不作,而善良者却为非善不做、非义不为的道德自我约束,难免被束缚住了放不开手脚。所以,人们常说:善良只能是善良者的墓志铭,卑鄙却是卑鄙者的通行证。善良是最风险的投资,有着太大的沉没资本的概率。所以,一个人打算善良,就不能太期望得到应有的善待。
教育何去何从?
教育被夹在责任的崇高和现实的无奈之间,心情的复杂和处境的尴尬可想而知。作为树正立德教书育人的教育工作者,培养学生善良的品行义不容辞更责无旁贷。可真正按这种标准培养的学生到了社会上却又处处受挫屡屡受伤,这种结果别说学生痛苦迷茫,作为教育工作者曾被学生如此信任视作依靠的我们更是无奈,无所适从,只能仰天长叹“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
究竟我们的教育该怎么做?教给学生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以恶治恶吗?别说职业道德操守不允许,单就我们自己内心这一关就过不去;无视外面不那么善良甚至比较阴暗的现实,“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自欺欺人地继续构建虚无的精神乌托邦吗?可我们又能躲多久?茫茫红尘中哪里存在一方净土可让我们永远地真正远离尘嚣?我们既不能违背自己的职业道德教学生邪恶,又不能逃避,也不能眼睁睁看着善良在现实中处处碰壁,变得遍体鳞伤岌岌可危。或许,我们唯一能做的就只有教学生善良的智慧。千年的古莲子之所以历经千年而不朽,在适宜的条件下还能花开绚烂,就是因为柔嫩的莲心外层有着坚硬的外壳保护。侠骨才可护柔肠。见过坚硬的砖和细致光洁的瓷器吗?因为高温烈火的洗礼,原本软塌塌的泥土才变成了现在的模样。善良是土,挫折是火,只有经受住烈火的洗礼才能脱胎换骨凤凰涅粲。一个人也只有以善良做心,智慧为膜,坚强果敢为壳,才可经受住人生旅途的风风雨雨。打造属于自己的幸福人生。
让善良形成规模,呵护善良成为社会的本能。
在善良与邪恶旷日持久的对抗中,只有正义的力量达到一定规模,才会形成道德约束力。善恶的较量、社会的和谐需要完善的、强有力的、健全的法律法规予以保障,更需要社会的舆论道德为其造势、约束。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行动起来,不应再漠视和观望。
在美国波士顿犹太人屠杀纪念碑上,铭刻着一位叫马丁·尼莫拉(Mar-tim Niemoller)的德国新教牧师留下的发人深省的短诗。尼莫拉曾是纳粹的受害者:
“在德国,起初他们追杀共产主义者,我没有说话——
因为我不是共产主义者;
接着他们追杀犹太人,我没有说话
因为我不是犹太人:
后来他们追杀工会成员,我没有说话——
因为我不是工会成员:
此后他们追杀天主教徒,我没有说话——
因为我是新教教徒:
最后他们奔我而来,
却再也没有人站起来为我说话了。”
看《百家讲坛》,听台湾师范大学的曾仕强教授讲《易经》。曾教授讲到世间万物有阴必有阳,有阳必有阴,阴阳相对,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一方不可独存时,说:“对于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阴暗面,人不一定非得要疾恶如仇,急于除之而后快。因为,丑恶是不可能消灭得完的。只要有真善美的存在,邪恶也就如影随形。也正是因为有邪恶的对比存在,善良美好才能称之为善良美好。”曾教授无疑给我们一种面对善良在现实中遭遇困境时无奈的态度——接受邪恶的存在,并坚守自己的信仰。对待困境,不能太钻牛角尖。这样只会增加自己的痛苦,因为,无论善恶,那都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我们无法左右他人,但我们至少可以掌控自己的内心。纵使处境再苦再难,只要守住善良的底线,一切就都还有机会。就像潘多拉的盒子,纵使放出了诸多丑恶,至少还保留了希望的存在。就让这保留下来的微弱的善良之火指引迷茫的心灵,驶出人生的低谷,形成燎原之势。能守住善良底线的人多了,此消彼长,社会上邪恶也就少了,社会也就和谐了。
在网上看凉月满天的博客文章《给心灵安一道花窗》,说的是面对理想的美好和现实的无奈的冲突,人自我排解的心态和方法。我读后,颇感受益,在这里把原文附在最后,希望能对困惑的朋友有所帮助。在现实生活中时常为“正难压邪”、“善良无法生存”等问题苦恼的朋友可以读读这篇文章,或许可以从中得到某些启发:在理想的美好和现实的无奈之间为善良也装上一道花窗,任窗外风刀霜剑严相逼,窗内依旧善良之花花开绚烂生生不息!
给心灵安一道花窗
凉月满天
我的一个朋友是在读大学生,有感于现实的污浊黑暗,谋_生的跋涉艰难,放眼望去,不见青天,于是兴起念头,想要出家。暮鼓晨钟,和风虫鸣,清心寡欲,了此一生。
这怎么行。
谁说的一入佛门就能清心?虚云老和尚活到120岁,德高望重,却也摆脱不开俗世的牵绊:“前几天总务长为了些小事情闹口角,与僧值不和,再三劝他,他才放下。现在又翻腔,又和生产组长闹起来,我也劝不了。昨天说要医病,向我告假,我说,
‘你的病不用医,放下就好了。’”
“这几天闹水灾,去年闹水灾也在这几天,今年水灾怕比去年更坏。我放不下,跑出山口看看,只见山下一片汪洋大海,田里青苗比去年损失得更多,人民粮食不知如何,我们买粮也成问题。所以要和大家商量节约省吃,从此不吃干饭,只吃稀饭。先收些洋芋掺在粥内吃,好在洋芋是自己种的,不花本钱,拿它顶米渡过难关。我们要得过且过。” 看,这就是现实。
所以我们要考虑的,恐怕不是怎样脱离现实,因为现实是脱离不开的,而是怎样给现实安一扇花窗。
在我卧室的门和床之间戳着四扇浅柚色的原木屏风,下半截是单面雕牡丹,上半截是镂空的花窗。虽是间隔,却能看得见外面的一动一静,又可以隔绝屋外经过的人的视线,就好比是给现实的世界安了一扇花窗,有点像小时候房前编就的一溜儿青篱,上面缠着小黄花,未必能防得住贼,却能明明白白昭告天下:篱外是世界,篱内是我家。
很小的时候我们就被教育要融入社会,融入人群,融入现实。事实上全情投入是—件很吃力不讨好的东西。现实不总是光明的,甚至很多时候总是不光明的,—味深入,如泥入滓,只能是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只有把心放在窗内,隔着窗格向外看,目光带一点微凉,可以审视,可以剥析,才可以做君子,对窗外的世界有所取有所不取,有所弃有所不弃。
若说花窗外是我们必须承认存在并且必须投身其中的现实,花窗内是我们给自己找的乐趣,比如说有人课余打球,有人工余玩牌,有人写写画画,有人抱着书本蹲到厕所去——所有的人,其实都是在想办法和现实拉开一点距离。
你看《红楼梦》,里面吟诗作对不是现实,风刀霜剑才是现实;歌舞吹唱不是现实,柴米油盐才是现实;迎元妃回家的盛大豪华不是现实,量地、盖房、给树装假叶子,这些才是现实;小姐们锦衣玉食,无所用心,只是看看花、逗逗乌、下下棋、作作诗,这也不是现实,宝钗、探春、李纨兴利除宿弊,拿破荷叶和枯草根子卖钱才是现实。但是一旦现实被花窗隔开,花窗内的人因为吟诗作对、看花下棋,就可以过很快乐的日子。
心里有一扇花窗的人,可以使生命滋润、鲜活、美丽。只是花窗不是铁窗,不是要关住一颗愤世嫉俗的心,更不是要把一个鲜活的人挡在尘外。虽说愤世嫉俗的人因为认真到极点,才不会陷入到烟酒、美人、情欲、名剃、金钱……这些东西里去,不把占有、执著,嫉妒、愤怒、焦虑和恐惧当作全部的人生意义,但是过刚易折,过满易溢,—味进攻或退避,对生命都是惊人的浪费。
宋人朱敦儒作了一首《西江月》:“世事短如春梦,人情薄似秋云,不须计较苦劳心,万事原来有命。幸遇三杯酒好,况逢一朵花新,片时欢笑且相亲,明日阴晴未定。”
古人就是用花和酒隔开铁板一块的人情和世事,就像我小时候,喜欢一个人趴伏在喧闹的教室里,在逼仄的课桌上一笔一画,认真写字。有时候单单是—横、一竖、一撇、一摦,就能写满两张十六开的大白纸。实际上,这也是—种隔离,铺纸为道,提笔为马,一蹦子蹽到海角天涯,溜达一圈回来后,又有勇气面对老师迅猛的催逼和无数作业的烦杂。
所以,不必远离,不必退避,给心灵安一道花窗吧,让它在窗内休养生息,等歇息够了,一个猛子扎下去、从尽头浮出水面,对岸就是自己有花有叶的未来。
(栏目编辑 彭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