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虽临近初冬,但心里还是暖洋洋的。因为我有幸跟随学校领导外出教育考察。考察途中,一路欢歌,一路欣赏,一路交流,一路探讨,一路思考,一路记录……可以说是满载而归。
第一天乘动车到达武汉,参观了著名的黄鹤楼,那是古代四大名楼也,因为崔颢写了一首千古名篇《黄鹤楼》而名垂千古。此诗是吊古怀乡之佳作。诗人登临古迹黄鹤楼,观览眼前景物,即景而生情,于是诗兴大作,脱口而出,一泻千里,既自然宏丽,又饶有风骨。诗虽不协律,但音节顿挫而不拗口。真是信手而就,一气呵成,成为历代所推崇的珍品。传说李白登此楼,目睹此诗,大为折服。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严沧浪也说唐人七言律诗,当以此为第一。足见诗贵自然,纵使格律诗也无不如此。
然我登临此楼,心中全不在景,而在于此诗。此时我想:古人为什么写得这么好呢?今人为什么就不能写出类似的,哪怕稍次一些的诗文呢?我百思不得其解,与同行悻悻而归,就宿于武汉长江之滨,由于旅途劳累,就昏昏糊糊入眠了。
此一天之所闻所感也。
第二天,我们就开始了最主要的考察,来到武汉某中学,听了两节课,一节语文,一节政治,继而聆听了校长的一个报告。听了之后有很多感想。现摘几点,与同仁一起交流,如有不当之处,谨请批评指正。
第一堂课,语文。
年级:七年级上册。
形式:导学案。
教学内容:学习诗二首:《淮上与友人别》《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的大意。
2.能浅显地鉴赏诗歌,并了解一些离别类的诗。
3.背诵并默写这两首诗。
教学过程:
1.假如你是诗人,请用第一人称的方式,将这两首诗翻译成现代诗。
2.假如你是诗人即将送别的朋友,你想对诗人说点什么?请用“啊,朋友,……开头说话。”(提示:可以从多角度如:你对他这首诗某些词句的评价:离别就在眼前,你想对他说点什么?甚至你还可以写一首小诗,回赠你的朋友等等。)
3.诗歌联读:《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雨霖铃》(柳永)《江城子》(苏轼)《送别》(李叔同)《再别康桥》(徐志摩)
因为是慕名而去的名校,我就用欣赏再加挑剔的眼光来审视与评价。
我认为,这堂语文课总体来说,是失败的课。具体如下:
第一,内容太多,题材太广,学生穷于应付。如果是诗歌朗诵会,我会很高兴的。因为一节课能听到这么多的个古诗词和现代诗,还有这么委婉的歌曲,声情并茂的配乐朗读,真是赏心悦耳。但假如只仅仅是一节语文课,我认为未免太多了吧,因为学生吃不了,消化不掉。我想此时此刻学生怪可怜的,因为他们要尽情地演戏,但又不懂剧本的内涵,我从学生的眼神也能感受到他们的无奈,学生们也就只能胡乱一通读,管他主旨与艺术呢!
由此,我想起江苏著名特级教师管建刚在2012年第21期《人民教育》中写了一篇非常有启发性的文章《教给学生更有价值的10%》,他是这样说的:语文学习,课文的阅读与一般的阅读有着本质的区别,语文应该教给学生更有价值的10%的。这10%不能把阅读教学的重点难点仅仅停留在对内容的理解上,而是要放在研究课文“怎么写”上。确实如此,语文阅读一定要教给学生写作方法,否则,你也就违背了教学宗旨,如果你的教学路线走错了,后面的评价就成了空中楼阁了。
试想一堂课,就是老师也无法读懂读透这闻名于世的佳作,何况面对的是刚刚进入初一的学生呢?说得严重一点,简直有点在戏弄学生感情,在摧毁学生的自信心和进取心。
第二,从目标来看,老师根本不按照套路出牌。我们来看看教学目标的设定,它只要完成以下三个学习目标:
1.理解诗歌的大意。
2.能浅显地鉴赏诗歌,并了解一些离别类的诗。
3.背诵并默写这两首诗。
但上课过程中,她根本没有按既定方针办,而是蜻蜓点水一下,用现代诗翻译一下,马上就飞出云端,畅游五湖四海去了。莫非他们是在糊弄我们听课老师不成?
我认为这节课制定目标确实非常好。因为这完全符合课程标准,也完全符合学生所处的心理特征。但绝对不能制定目标是一回事,教学过程又是一回事,这还是对外公开课,对外省的公开课,还收了不菲的公开课费,实属不应该。
第三,从教师的设计能力上看,也有待商榷。比如设计把古诗改为现代诗,既然古诗已经写得这么好了,你还把它改为现代诗,行吗?我想不如让学生改写散文为佳。因为既这样能培养学生的理解力,又可以提炼学生的语言表现力。同时,老师写的现代诗确实也写得不如学生的好,因为她根本没把诗歌的意境写进去,寡淡无物,苍白无味。这样表演还不如不表演,然而老师不死心,居然还让学生朗读了一遍,要命的是还让学生鼓了掌。我想这也是缺少点教学智慧吧。
第四,既然定下题材是送别诗,我们还是要把什么是送别诗的概念弄清楚。因为《江城子》不是送别诗,它是凭吊诗,是凭吊妻子的,这怎么乱来呢?
因此,教好一堂语文课,确实要好好研究,好好设计,千万不能随性。你及起码要从五个方面考虑:
第一,要从课标角度考虑,课标对古诗是这样要求的: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诵读古诗词,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欣赏品位。
第二,要从学生的心智特点心理特征考虑,要求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
第三,要编写的教材上考虑,要学会整合。不能拾到篮里的就是菜。
第四,要从方法层面上考虑,我要运用什么方法上好这堂课,例如品读诗歌,关键要联系作者写作的背景,要认真抓住意象来分析等等。
第五,要从教学流程上考虑,哪些要重点分析,哪些可以不讲,讲的过程是否层层递进、层层深入,最后水到渠成。
两天行程虽然风尘仆仆,但这一次考察,增添了我人生阅历,更增加了我的教学的信心,名校也只不过如此。我们只要牢记:心中有课标,心中有学生,心中有方法,学生一定会教好的。
此时,我忽然想到第一天登黄鹤楼的情景。古人为什么能写这么好的古诗文来呢?究其因,大凡写诗作赋之人,第一,肯定有他独到的人生阅历,第二,肯定他有独特的情感体验,如果离开这两点,其作品也就很难出彩,因此要阅读他们的作品,还需要借助一定的知识储备和方法程序去解读和欣赏。我认为可以采用查、读、品、悟四个基本知识和程序去解读。查,就是查阅他的人生轨迹;读,就是认真研读文章内容,要晓得作品中写了哪些人、事、景、物;品,就是仔细品读关键词和相关意象特点;悟,就是体悟作者的情感经历。否则,只能对作品一知半解,甚至会解出风牛马不相及的主题和情感来。
(作者单位:江苏省宜兴市实验中学)
第一天乘动车到达武汉,参观了著名的黄鹤楼,那是古代四大名楼也,因为崔颢写了一首千古名篇《黄鹤楼》而名垂千古。此诗是吊古怀乡之佳作。诗人登临古迹黄鹤楼,观览眼前景物,即景而生情,于是诗兴大作,脱口而出,一泻千里,既自然宏丽,又饶有风骨。诗虽不协律,但音节顿挫而不拗口。真是信手而就,一气呵成,成为历代所推崇的珍品。传说李白登此楼,目睹此诗,大为折服。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严沧浪也说唐人七言律诗,当以此为第一。足见诗贵自然,纵使格律诗也无不如此。
然我登临此楼,心中全不在景,而在于此诗。此时我想:古人为什么写得这么好呢?今人为什么就不能写出类似的,哪怕稍次一些的诗文呢?我百思不得其解,与同行悻悻而归,就宿于武汉长江之滨,由于旅途劳累,就昏昏糊糊入眠了。
此一天之所闻所感也。
第二天,我们就开始了最主要的考察,来到武汉某中学,听了两节课,一节语文,一节政治,继而聆听了校长的一个报告。听了之后有很多感想。现摘几点,与同仁一起交流,如有不当之处,谨请批评指正。
第一堂课,语文。
年级:七年级上册。
形式:导学案。
教学内容:学习诗二首:《淮上与友人别》《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的大意。
2.能浅显地鉴赏诗歌,并了解一些离别类的诗。
3.背诵并默写这两首诗。
教学过程:
1.假如你是诗人,请用第一人称的方式,将这两首诗翻译成现代诗。
2.假如你是诗人即将送别的朋友,你想对诗人说点什么?请用“啊,朋友,……开头说话。”(提示:可以从多角度如:你对他这首诗某些词句的评价:离别就在眼前,你想对他说点什么?甚至你还可以写一首小诗,回赠你的朋友等等。)
3.诗歌联读:《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雨霖铃》(柳永)《江城子》(苏轼)《送别》(李叔同)《再别康桥》(徐志摩)
因为是慕名而去的名校,我就用欣赏再加挑剔的眼光来审视与评价。
我认为,这堂语文课总体来说,是失败的课。具体如下:
第一,内容太多,题材太广,学生穷于应付。如果是诗歌朗诵会,我会很高兴的。因为一节课能听到这么多的个古诗词和现代诗,还有这么委婉的歌曲,声情并茂的配乐朗读,真是赏心悦耳。但假如只仅仅是一节语文课,我认为未免太多了吧,因为学生吃不了,消化不掉。我想此时此刻学生怪可怜的,因为他们要尽情地演戏,但又不懂剧本的内涵,我从学生的眼神也能感受到他们的无奈,学生们也就只能胡乱一通读,管他主旨与艺术呢!
由此,我想起江苏著名特级教师管建刚在2012年第21期《人民教育》中写了一篇非常有启发性的文章《教给学生更有价值的10%》,他是这样说的:语文学习,课文的阅读与一般的阅读有着本质的区别,语文应该教给学生更有价值的10%的。这10%不能把阅读教学的重点难点仅仅停留在对内容的理解上,而是要放在研究课文“怎么写”上。确实如此,语文阅读一定要教给学生写作方法,否则,你也就违背了教学宗旨,如果你的教学路线走错了,后面的评价就成了空中楼阁了。
试想一堂课,就是老师也无法读懂读透这闻名于世的佳作,何况面对的是刚刚进入初一的学生呢?说得严重一点,简直有点在戏弄学生感情,在摧毁学生的自信心和进取心。
第二,从目标来看,老师根本不按照套路出牌。我们来看看教学目标的设定,它只要完成以下三个学习目标:
1.理解诗歌的大意。
2.能浅显地鉴赏诗歌,并了解一些离别类的诗。
3.背诵并默写这两首诗。
但上课过程中,她根本没有按既定方针办,而是蜻蜓点水一下,用现代诗翻译一下,马上就飞出云端,畅游五湖四海去了。莫非他们是在糊弄我们听课老师不成?
我认为这节课制定目标确实非常好。因为这完全符合课程标准,也完全符合学生所处的心理特征。但绝对不能制定目标是一回事,教学过程又是一回事,这还是对外公开课,对外省的公开课,还收了不菲的公开课费,实属不应该。
第三,从教师的设计能力上看,也有待商榷。比如设计把古诗改为现代诗,既然古诗已经写得这么好了,你还把它改为现代诗,行吗?我想不如让学生改写散文为佳。因为既这样能培养学生的理解力,又可以提炼学生的语言表现力。同时,老师写的现代诗确实也写得不如学生的好,因为她根本没把诗歌的意境写进去,寡淡无物,苍白无味。这样表演还不如不表演,然而老师不死心,居然还让学生朗读了一遍,要命的是还让学生鼓了掌。我想这也是缺少点教学智慧吧。
第四,既然定下题材是送别诗,我们还是要把什么是送别诗的概念弄清楚。因为《江城子》不是送别诗,它是凭吊诗,是凭吊妻子的,这怎么乱来呢?
因此,教好一堂语文课,确实要好好研究,好好设计,千万不能随性。你及起码要从五个方面考虑:
第一,要从课标角度考虑,课标对古诗是这样要求的: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诵读古诗词,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欣赏品位。
第二,要从学生的心智特点心理特征考虑,要求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
第三,要编写的教材上考虑,要学会整合。不能拾到篮里的就是菜。
第四,要从方法层面上考虑,我要运用什么方法上好这堂课,例如品读诗歌,关键要联系作者写作的背景,要认真抓住意象来分析等等。
第五,要从教学流程上考虑,哪些要重点分析,哪些可以不讲,讲的过程是否层层递进、层层深入,最后水到渠成。
两天行程虽然风尘仆仆,但这一次考察,增添了我人生阅历,更增加了我的教学的信心,名校也只不过如此。我们只要牢记:心中有课标,心中有学生,心中有方法,学生一定会教好的。
此时,我忽然想到第一天登黄鹤楼的情景。古人为什么能写这么好的古诗文来呢?究其因,大凡写诗作赋之人,第一,肯定有他独到的人生阅历,第二,肯定他有独特的情感体验,如果离开这两点,其作品也就很难出彩,因此要阅读他们的作品,还需要借助一定的知识储备和方法程序去解读和欣赏。我认为可以采用查、读、品、悟四个基本知识和程序去解读。查,就是查阅他的人生轨迹;读,就是认真研读文章内容,要晓得作品中写了哪些人、事、景、物;品,就是仔细品读关键词和相关意象特点;悟,就是体悟作者的情感经历。否则,只能对作品一知半解,甚至会解出风牛马不相及的主题和情感来。
(作者单位:江苏省宜兴市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