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课堂机智例谈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su161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论是平时教学,还是优质课评选,课堂上总会遇到一些突发事件让教师始料未及,出现尴尬局面。诸如,学生的回答与教师的答案有偏差,学生故意作出异常举动,接话茬,出洋相等情况。那么,怎样才能得体地处理课堂上的突发事件,营造和谐课堂呢?这就需要教师具备课堂教学机智。课堂教学机智是指教师为了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而在课堂环境中创造性地实施教学的机敏性和应变力,其在教学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先来看看一个案例吧:
  我在教授《记念刘和珍君》时,分析到第五节:烈士牺牲的经过。让一个同学朗读课文,当他读到“从背部人,斜穿心肺……其一是手枪,立仆”时,一个男学生竟然模拟枪响,“啪”的一声,并且还做出手枪射击的动作,顿时全班一阵哄笑,读课文的同学只好忍气坐下,庄重肃穆的气氛被打破。同学们回头看看那位出洋相的同学,又转过脸来看着我。我当时,告诫自己要冷静,不能发作。心里想:都高二的学生了,怎么会出现这种事情?
  我定了定神,马上让这个同学站起来,他以为要挨批啦,耷拉着脑袋,不知所措。我却让他找出这几句话再读一遍,他先是一愣,然后,很认真很动情地读了一遍。
  我问他为什么鲁迅先生强调用“其一是手枪”,为什么“从背部人”呢?
  他马上回答:手抢,说明这里有反动派的头目;手枪,还具有隐蔽性;从后边打枪,说明他们早就知道刘和珍是学生领袖,反映反动派狠毒,阴险。他分析得很到位,同学们马上报以热烈掌声。我也满意的点头示意让他坐下。
  下课后我想:要不是他这一声“枪响”,这个细节也许就被我忽略了,备课时,我是没有注意这个细节的。
  另外,我要是瞪起眼来批评,他的这番见解,就被抹杀了。看来,越是有表现欲望的同学,越是能发表超乎寻常的见解。
  当时,我还是委婉地提醒他,看来“不能随便放黑枪了”,他不好意思地摸着头坐下了。
  总结这一过程,收获颇多:
  
  一、心情平静,教师一定要有很好的情绪调控能力。
  
  情绪是一种多因素、多侧面的复合心理现象,它由当时一定的情境所起,并随着情境变化而变化,具有多变性、冲动性。如果遇到意外变故,教师常常慌张失措、冲动恼怒。试想当时我如果大发雷霆,将该生驱逐出教室,那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景。因此理智清醒是教师情绪控制的前提。既心平气和又不姑息迁就,更不火冒三丈,而是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在平静中迅速找到问题的症结来对症下药,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随机应变,教师一定要有因势利导的能力。
  
  随机应变,是教师课堂机智的关键,是教师教学艺术和个人智慧的集中表现。但是“随机”不能“随意”,“应变”不能“乱变”,一定要围绕所学内容,巧妙地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过来。像我在课上让那位同学,思考回答的几个问题,就是由他注意的“手枪”,结合文章主题所作的深入挖掘,既消除了场面的尴尬,又及时调控了气氛,还把学生的思维拉回到文本中来,可谓一举多得。
  
  三、适度评价,教师要有恰如其分的评价能力。
  
  评价学生要有分寸,否则会造成学生是非观念的模糊,以及思维方向上的偏误。在课堂上,我们经常会听到老师对学生回答问题或其他表现给予过分的肯定和表扬,有些甚至是溢美之词,这会让学生得意和漂浮;还有的老师觉得学生的回答或表现不尽人意,便把脸一沉,赌气让学生坐下。这两种情形,总是让人感到不舒服,我想好的做法是:适时,适度,不失体。
  适时,时机恰当,效果更佳。适度,就是掌握分寸,评价得当。教师要明白。师生活动是平等对话,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既让学生明辨是非,知晓对错,又能让学生心悦诫服地接受教师的意见,努力做到不失体统。
  在上边所说的案例中,等学生回答完问题之后,我委婉地提醒他“不能随便放黑枪了”,就有肯定他回答问题的意思,又让他明白课上要注意自己的表现要得体,让他不会再犯类似的错误,对全体同学也是一个很好的教育。
  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指出:“不论教育者怎样地研究了教育理论,如果他不具备教育机智,他就不能成为一个好的教育工作者。”
  为了创建和谐课堂,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课堂教学要讲究艺术性,充分运用自己的智慧,结合情境及学生学习实际,艺术地处理突发事件,既维护学生的自尊,又能让学生个性得以张扬,还会使课堂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收效颇多。
其他文献
偶然读到周国平的一篇文章《上帝眼中无残疾——在出版座谈会上的发言》(周国平散文书系《安静》),上面有一段话说得好:  在这个世界上,每天都在发生许多预料不到的灾祸,这些灾祸落在谁的头上完全是偶然的,是个人不能选择也不能抗拒的。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始终是候选人,谁也不能排除明天灾祸落到自己头上的可能性。  这段话很见理,很透。虽然表面上很宿命,可细想却道出了生活和生命的真相。灾难是不是可预料的?这话
课堂是师生共同成长的平台,一群鲜活的生命在一起彼此对话、碰撞、交融、分享。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流程都充满着活力和智慧。在这样的一个平台上,教师会经常遇上意想不到的学生的质疑声。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不疑则不进。这就需要教师具有教学机智,因势利导,真正做到以疑促读。以疑促思,以疑促辩,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片断(一):    在2009级小学教育理科班教学《金岳霖先生》这篇文章
溪水乃自然之物,本无贤愚之辨。可柳宗元在《愚溪诗序》中却谓潇水之上的一条小溪为“愚溪”,不免出人意表。可就是这个有悖于常理的“愚”字却饱含作者的无限辛酸。  诗序开篇就围绕溪被命名为“愚”的原因展开。先介绍了溪之“名莫能定”而作者“以愚触罪”并“爱是溪,得其尤绝者家焉”所以“更之为愚溪”。那么作者为何愚就触罪呢?溪“名莫能定”就应该以“愚”命名吗?这后面到底有什么故事呢?我们只有往下读文了。  接
《诗经》收入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三百零五篇诗歌,它们都得名于音乐,分为十五国风(160篇)、二雅(105篇)、三颂(40篇)三大部分。“风”的意义就是音乐曲调,国风即各地区的乐调;“雅”是正的意思,指朝廷正乐,西周王畿的乐调;“颂”是用于祖宗祭祀的乐歌。  《诗经》中出现了大量的动物意象,这些动物所包含的意蕴已经远远超过这些动物本身,对研究《诗经》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是因为有一些在
阅读教学的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的“高效意会”和“有效言传”能力。这里所说的“高效意会”,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悟性”。所谓“意会”,就是要“据言得意”。“悟”,是阅读中的心理现象。而这种阅读中的心理现象,常诉诸于对言语的感悟能力。从这一意义上说,阅读,就是“意会”和“言传”的和谐统一。    一、整体感知是“悟性”培养的“源头”    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和主旨。是阅读的基本要求。所谓“整体把握”,即着眼
大凡有经验的语文教师都十分注重导语的设计。特级语文教师于漪说:“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这一重要环节,一开课就要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课的开始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和歌唱奠定了基础。上课也是如此,第一锤就应敲在学生的心灵上,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  那么,教师怎样才能设计出引人入胜的导语,把握好课堂教学的第一关呢?  下面我就简单
语文教学中运用电教媒体是优化语文教学和突破重难点的必要条件。实践证明,巧用电教媒体优化语文教学极具优势。一是它不受时空、宏观、微观限制,具有开放性,符合儿童认识事物的心理特点;二、能激发起学生求知欲和认识兴趣,并能综合利用多种感观,从而使教者轻松,学者愉快,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一、利用录音、渲染气氛,激发情感    小学生的情感特点是热烈、真挚,易感染、易激动,学生的心弦一旦被触动,就会激
综合性学习以学生主体性活动为构成要素,与传统的语文教学形式相比,有突出的特点:在内容上、形式上、空间上、时间上都具有开放性,整个过程具有强烈的实践性。有人说: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相等,语文课堂学习充其量只是语文学习的一条支流,而整个社会则是语文学习的大课堂。确实,一次谈话、一次采访、一场演讲、一出表演、一场辩论、一次知识竞赛、一次成果展览、一小册作品集、一天自由阅读……无一不是在进行语文学习。实践
一.积累写作必备素材  语文学习是语言学习的一种。语言学习主要是掌握和运用,将本不是自己的东西为己所用,有个前提那就是要有东西可用,可用的材料来自于平时的一点一滴的积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古人的这些总结,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了“积累”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一)要加强词汇的积累  词汇是文章的基础,加强词汇的积累有两个方法:第一是从阅读中积累,平时要广泛阅读书籍、报刊,
鲁迅的《阿Q正传》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的作品,一直选作高中语文教材。文中阿Q的两句唱词,对阿Q这个典型的刻画起了点睛的作用。  我们且看阿Q:  ……他更加高兴的走而且喊道:  “好,……我要什么就是什么,我欢喜谁就是谁。得得,锵锵,悔不该,酒醉错斩了郑贤弟,悔不该,呀呀呀……得得,锵锵,得,锵令锵!我手执钢鞭将你打……”  ……阿Q……昂了头直唱过去。  这是阿Q平生最快意的一刹那的表情。在阿Q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