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解题课之教学探究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562609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数学教学中,解题教学相当重要。因为高中数学解题方法是数学方法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习题则具有教学功能、思想教育功能、发展功能和反馈功能。能否正确理解数学解题课,并结合教学实践、归纳、总结该课型的特点和规律,是优化解题课课堂教学的关键之所在。
   一、解题课的教学目的任务
   数学习题可使学生加深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从而使概念完整化、具体化,牢固掌握所学知识系统,逐步形成完善合理的认知结构。通过解题教学,达到知识的应用,有利于启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它是采用一段原理去解释具体的同类事物,由抽象到具体的过程。此外,解答习题也是一种独立的创造性的活动。习题所提供的问题情境,需要探索思维和整体思维,也需要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因而可培养人的观察、归纳、类比、直觉、抽象以及寻找论证方法,准确地、简要地表述以及判断、决策等一系列技能和能力,给学生以施展才华、发展智慧的机会。
   二、解题课的基本特点
   该课型应体现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在进行“解决问题学习”,也就是把已经掌握的基本概念,基本的公式、法则、定理,迁移到不同情境下加以应用,找出解决当前问题的方法,并加以比较,择优。
   三、解题课的教学策略和原则
   1.例、习题课的教学过程应着力展现解题思维的全过程,充分发掘数学教材中没有具体表述的能力、智力的教育因素,注意对解题策略、思维方法、解题技巧等进行分类、归纳、评价。
   2.根据例、习题的难度、学生的知识基础及思维能力水平,铺设合适的梯度,设计好同类知识的训练题组。
   3.例、习题课的教学,应让师生共同交流解题思维的全过程,引导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动口,积极参与解题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自我评价、优化解题思路,改进解题策略,从而寻求最优的解题方法。
   4.例、习题课应解决学生在“解决问题学习”中的几个问题:
   ①对教材中的例、习题必须引导学生认真过好“审题”关;对实际碰到的数学问题,更要解决好“抽象成数学模型”这个问题。学会“审题”,是“解决问题学习”的第一步。
   ②例、习题课应力求举一反三,力戒“题海战术”,并注意归纳、分类整理有关的解题规律与解题思路。恰当运用“题组”有序地进行训练,扎扎实实地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③认真抓好学生解题书写的规范化。老师的板演首先要规范化、格式化,对学生的练习要严格要求,并持之以恒。
   ④注意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评价,优化自己的解题思路和解题策略,鼓励创新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四、解题课的课堂优化
   为了使解题教学课达到优化,要切实把握好以下几个程序:
   1.审题。即要求学生对题目的条件和结论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要帮助学生掌握题目的数形特征。有些问题往往需要对条件或所求结论进行转换,使之化为较简单易解或具有典型解法的问题。如果题中给出的条件不明显,就要引导学生去发现。通过认真审题,可以为探索解法指明方向。
   2.探索。数学问题中已知条件和要解决的问题之间有内在的逻辑联系和必然的因果关系。在审题之后,应让学生学会探索。即引导学生分析解题思路,寻找解题途径,逐渐发现一些解题规律。尤其要让学生仔细分析题目的目标是什么,因为题目的目标就是寻求解答的主要方向,要掌握解题的思维方向,想方设法将所给的题目同自己会解的某一类相近题目联系起来,选择解题策略:试试能否换一种方式叙述题目的条件或简化题目的条件或者将该题有关的概念用它的等价定义来代替;将条件分解成几个部分,再将这几部分构成一个新的组合,将所有的局部结果同题目的条件和结论作比较,检查自己的解题意图是否合理;能否把问题分解成一串辅助问题,以便依次解答这些辅助问题就可以综合所给题目的解答;研究题的特殊化情况或者某些部分的极端情况,是否会对题目有影响。即试图由一般退化为特殊或从特殊推广到一般。每个习题遵循上述思考方向总可以通过探索实验得到解决。
   3.表述。表述解题过程一定要合乎逻辑顺序、层次分明、严谨规范,简洁明了。教师对教学进程的每个阶段的解题要求应通过板书示范。先让学生模仿,然后养成习惯,逐步做到数学语言、符号准确,说理清楚明白,书写整洁有序。表述是交流的重要方面,一定要抓好。
   4.回顾。在解题以后,回过头来对解题活动加以反思、探讨、分析与研究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因为对解题过程的回顾和审视会对题目有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既可以检验解题结果是否正确、全面,推理过程是否无误、简捷,还可以揭示数学题目之间规律性的联系,发挥例题、习题的“迁移”功能,收到“解一题会一片”的效果。有时还会得到更完美的解答方案。
   要做好解题教学的上述四个环节,特别要注意:
   (1)突出思维过程,在例题的配置上,以探索性问题为主;在解题环节上,突出解题思路的探索过程;在思维层次上,随着学生年龄的递增,注意问题的概略解决,给猜想、类比、归纳的推理以应有的地位。
   (2)在课堂上,要给学生充分的思维活动空间,尽可能多地靠学生自己发现解题思路和动手作答。
   (3)要让学生进行独立、限时的练习训练。以期学生能精力集中,提高练习的速度和有效性。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记忆力的训练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我们要在教学实践中努力探索,使外语教学更加符合语言教学的规律,符合心理学、教育学的规律。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效率,减轻学生的负担,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关键词:训练规律新奇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普遍感到困难的是记忆单词。为了提高学生的记忆效率,笔者在试用新教材的过程中,对如何提高学生的记忆力方面作了一些探索。  记单词是学生学英语的一个薄弱环节,如何
【摘 要】2013年暑假通过零距离的聆听教授、博导、特级教师精辟的学术理论报告,感受到每位专家对教育独特诠释和真知灼见,真正地弄懂教之道在于“度”,学之道在于“悟”的道理。课改后的课堂,不片面追求课堂结构的完善,追求的是学生的发展;不刻意追求教师讲得如何精彩,追求的是学生如何学会的过程;不追求活而无效的课堂,追求的是学生在课堂高质量的思维活动。  【关键词】和谐高效 教学理念 反思  构建和谐高效
【摘要】 鉴于学习《邹忌讽齐王纳谏》时,学生已有发现"三"的经验(注:《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中有三问、三答、三比、三思、三日、三赏、三效),学生的积极性会很高,比较明显的,很快就会找出来了,我再提醒、暗示一下,又能发现一些,最后,师生共同总结,把找到的逐条分类,然后,我请学生自己提出思考题,分析归纳这些句子、短语,体会反复手法在本文中的意义作用。  【关键词】 反复手法 文脉 理清思路  
【摘要】 当前基础教育改革要求开展探究性学习,初中语文的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必然的趋势。中学语文的探究性学习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次新的革命。本文根据探究性学习的理论,结合中学语文教学的特点和课程改革所提出的要求,结合课堂教学探讨了中学语文教学中探究性学习。  【关键词】 语文 探究性 学习   初中语文探究性学习是以教师为主导,强调学生的个性、积极性以及创造性,从而达到以课堂为中
历史与社会学科课改已进入第多年,笔者有幸伴随课改共同走过。为进一步提高课堂效率,笔者继续进行大胆尝试,也进行冷静反思和整理,期间有挫折和疑惑,同时也带来惊喜与欢乐。  为了提高历史与社会的教学实效,笔者开始初步接触并尝试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元智能理论的改革,一年多来,对于这种课堂教学的尝试也有一些体会,现就此谈初浅看法,渴望得到行家指点与帮助。  一、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元智能理论的必要性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信息产业的不断发展,电子信息技术在全社会的各个领域都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针对中等职业学校的具体情况,笔者从专业发展前景、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内容及课程体系建设等方面探讨了电子信息专业的建设思路。    【关键词】 电子信息专业 发展前景 培养目标 师资队伍建设 教学内容及课程体系建设      一、 专业发展的前景   当今的信息产业(IT)及其
摘要:向课堂要效率是我们教师一直关注并执着追求的目标。我们试图从深入解读教材、优化教学过程、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等三个方面,对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这个问题提出几点自己的思考:解读教材是基础,要注意吃透新课程理念,领会教材意图;优化教学过程是关键,包括优化教学目标、优化教学手段、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注重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等;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则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保证。  关键词:数学教学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是思维的动力。课堂上,创设质疑的情境,就是在教师讲授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搭建起一座"桥梁",将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中,使学生对老师提出的具有启发性的问题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鼓励学生自主质疑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启发学生创新思维。   (一)、生活化问题 提高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   培养
【摘要】由于近几年职业学校改革,技校的入学门槛放的很低,现在的学生无论是在基础文化或是各方面的素质都比以前差很多。并且在我们苏北很多技校生都属于父母双双在外打工的留守学生。这些学生管理起来非常困难,所以技校班主任的工作压力非常大。需要所有任课老师共同协作来营造一个和谐、健康、充满活力的班级。  关键词:任课老师 班主任 携手共进     每年新生进校之前,学工处在聘班主任时总是困难重重,
摘要:本文结合自己的班主任工作实际,浅谈了在平时班主任工作中的困惑,从对学生的平时细心观察,就如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谈了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体会和具   一、细心观察、熟悉并掌握学生特点,和学生交朋友   心灵彩桥的建立,要求教师不仅应是知识的传授者,智慧的启迪者,更应如慈爱的父母、知心的朋友……要成为这种多元角色,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就不应局限于课堂上隔着课桌“问答”式的交流,而是要走进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