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班班通的建设与开通,多媒体设备的覆盖范围越来越广,教学资源越来越丰富,教师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的手段日益增多,新型的教学模式也不断涌现。由于具有播放音频、视频、图形演化等功能,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利于创设课堂教学情境,拓展学生数学思维。小学生由于不具备抽象思维能力,难以将课本上的数学概念内化,注意力集中在较短的时间内,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来表现图像、色彩、声音、文字等,创设教学情境,营造轻松快乐的课堂学习氛围。
关键词:多媒体;小学数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 应用多媒体创设课堂教学情境
如作者在讲授“小数论”时,意识到由于学生对整数已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体会,认为事物总是以整数的形式存在,小数这一新概念不易被接受。人生中,每个人都有在商场购物的經验,笔者于是运用多媒体设备,模拟购物场景,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商品的价格标签,如苹果3.98元、牛奶2.5元、文具盒8.4元等。同学们发现,这些数字和以前学过的数字不同,都是以小数的形式出现的,让人感觉很新鲜,注意力立刻集中,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以这种方式引出小数的概念,可使学生迅速接受小数的知识,认识到数学的存在,从而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内在动力。
二、应用多媒体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利用多媒体直观性强、生动有趣的特点,用动态的画面刺激学生的视觉,为小学生提供学习新知识的途径。
比如,在学习“平行与垂直”的过程中,作者使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了在同一平面中的两条直线,随着两条直线位置的不断变化,对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学习兴趣。指导学生观察直线的不同位置关系,使学生记住交叉与平行的特征。然后,作者采用进一步法,利用两条动态直线,将垂直概念引入给学生,得到了垂直是相交的一种特例。从教学实践中可以看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比单纯地让学生观察书本上的那几幅图效果更多。
例如,在教学《1~5认知》这一内容时,学生刚接触1~5的数字,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带入数学学习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用多媒体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在生动有趣的情景中引出数字1~5。例如老师可以创设“我来动物园”的教学情境,用多媒体营造生动、逼真的动物园情境,与学生一起进入“动物园”,欣赏各类小动物。当老师引导学生去欣赏动物时,老师可以将数字放入1~5个,如刚进入动物园,看到一只老虎,然后看到2只长颈鹿、3只大猩猩..老师可以把数字放入动物园,并带领学生观看动物时,得到相应的数字,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寓教于乐。
三、应用多媒体解决教学难点
比如,在教一种田忌赛马的策略时,学生读完故事后,对齐王、田忌的上等马、中马、下等马,速度快的概念比较模糊,为了解决这一教学难点,作者利用多媒体设备制作这六种速度的马奔跑动画,并在屏幕上进行演示,学生们马上就理解了齐王一开始就会赢。然后,通过动画演示了第二轮的赛马,展示了田忌在服从孙膑的策略后赛场上的情况,使学生了解为什么在使用策略后田忌的赛马能够胜出。既能增加教学的趣味性,解答学生的疑问,又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多媒体引入教学资源,扩大课堂容量
过去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内容十分有限,无论教学内容还是随堂练习均以教材为主,局限性很大。老师在备课的环节中,可以借助网络收集丰富的教学资源,然后把它们整合进自己的课件中。老师可以把原本应用在板书上的时间,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探究,使课堂时间得到有效利用,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能力。除教学资源外,在随堂练习方面,教师还可借助多媒体,引出更多的习题,从网上收集各种形式新颖的习题,收集难度不同、形式不同的练习题,运用多媒体进行较多难度、形式不同的习题。随堂练习是很重要的,它能将学生的学情反馈给教师,为教师以后的教学提供重要参考;而多媒体在教材之外可以引入练习,发挥随堂练习的重要价值。
五、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价值
1.创新教学方法
传统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着教学模式单一、枯燥等文艺,原因是教师习惯使用传统教学方法。但是,多媒体技术的使用,不但可以丰富教学方法,而且可以及时将课件、视频等资源引入课堂教学,让学生感受到学习乐趣。
如在教学“时、分、秒”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播放火箭发射倒计时的视频等,营造教学情境 ,让学生在情境中明确时间这一概念。 又如在教学分类"这一知识时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设计小动物回家游戏,要求学生将相同类型的物品放置在一起,从而加深学生对分类的认识。总而言之,多媒体技术能够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学生也可以受到氛围的影响,逐渐理解数学知识,掌握分类方法。
2.优化课堂教学
将多媒体技术运用到数学课堂中,不仅能够提高教学的人性化与智能化,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点。如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制作思维导图,将思维具体展示出来,在图文并茂中联系不同主题,实现对知识点的串联,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又如在复习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与学生一起制作思维导图,将数学知识展现出来。让学生能够逐渐理解数学知识,且保证复习的完整性。
3.提高教学生动性
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教师要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改变数学教学现状,提高数学教学的新颖性与生动性,在剌激学生视觉、听觉的基础上,实现知识的有效传递。
如在教学‘树叶中的比”这一内容时 ,教师需要从测量、比较相同树叶的长宽比值入手,找出树叶中的隐性知识。如在长宽比值相近的不同树叶中, 形状会有一定的相似性。 在完成教学后,教师可以播放日常生活中常见树叶的类型,在延伸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帮助学生理解不同类型的树叶。通过刺激学生的视觉与听觉,不仅可以保持学生注意力的高度集中,还可以实现对教学的补充,提高教学的生动性与趣味性。
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采用多媒体已经成为教师普遍使用的教学方式,使枯燥的课程变得有趣,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单。
参考文献
[1]王雪.核心素养视角下如何开展小学数学教学[J].学周刊,2021(32):55-56.
[2]尹伟.浅析如何提升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有效性[J].学周刊,2021(32):57-58.
[3]裴雅兰.减负增效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布置对策研究[J].学周刊,2021(32):61-62.
[4]张志茂.小学低年级数学趣味性教学的策略研究[J].学周刊,2021(32):65-66.
关键词:多媒体;小学数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 应用多媒体创设课堂教学情境
如作者在讲授“小数论”时,意识到由于学生对整数已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体会,认为事物总是以整数的形式存在,小数这一新概念不易被接受。人生中,每个人都有在商场购物的經验,笔者于是运用多媒体设备,模拟购物场景,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商品的价格标签,如苹果3.98元、牛奶2.5元、文具盒8.4元等。同学们发现,这些数字和以前学过的数字不同,都是以小数的形式出现的,让人感觉很新鲜,注意力立刻集中,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以这种方式引出小数的概念,可使学生迅速接受小数的知识,认识到数学的存在,从而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内在动力。
二、应用多媒体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利用多媒体直观性强、生动有趣的特点,用动态的画面刺激学生的视觉,为小学生提供学习新知识的途径。
比如,在学习“平行与垂直”的过程中,作者使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了在同一平面中的两条直线,随着两条直线位置的不断变化,对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学习兴趣。指导学生观察直线的不同位置关系,使学生记住交叉与平行的特征。然后,作者采用进一步法,利用两条动态直线,将垂直概念引入给学生,得到了垂直是相交的一种特例。从教学实践中可以看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比单纯地让学生观察书本上的那几幅图效果更多。
例如,在教学《1~5认知》这一内容时,学生刚接触1~5的数字,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带入数学学习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用多媒体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在生动有趣的情景中引出数字1~5。例如老师可以创设“我来动物园”的教学情境,用多媒体营造生动、逼真的动物园情境,与学生一起进入“动物园”,欣赏各类小动物。当老师引导学生去欣赏动物时,老师可以将数字放入1~5个,如刚进入动物园,看到一只老虎,然后看到2只长颈鹿、3只大猩猩..老师可以把数字放入动物园,并带领学生观看动物时,得到相应的数字,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寓教于乐。
三、应用多媒体解决教学难点
比如,在教一种田忌赛马的策略时,学生读完故事后,对齐王、田忌的上等马、中马、下等马,速度快的概念比较模糊,为了解决这一教学难点,作者利用多媒体设备制作这六种速度的马奔跑动画,并在屏幕上进行演示,学生们马上就理解了齐王一开始就会赢。然后,通过动画演示了第二轮的赛马,展示了田忌在服从孙膑的策略后赛场上的情况,使学生了解为什么在使用策略后田忌的赛马能够胜出。既能增加教学的趣味性,解答学生的疑问,又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多媒体引入教学资源,扩大课堂容量
过去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内容十分有限,无论教学内容还是随堂练习均以教材为主,局限性很大。老师在备课的环节中,可以借助网络收集丰富的教学资源,然后把它们整合进自己的课件中。老师可以把原本应用在板书上的时间,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探究,使课堂时间得到有效利用,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能力。除教学资源外,在随堂练习方面,教师还可借助多媒体,引出更多的习题,从网上收集各种形式新颖的习题,收集难度不同、形式不同的练习题,运用多媒体进行较多难度、形式不同的习题。随堂练习是很重要的,它能将学生的学情反馈给教师,为教师以后的教学提供重要参考;而多媒体在教材之外可以引入练习,发挥随堂练习的重要价值。
五、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价值
1.创新教学方法
传统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着教学模式单一、枯燥等文艺,原因是教师习惯使用传统教学方法。但是,多媒体技术的使用,不但可以丰富教学方法,而且可以及时将课件、视频等资源引入课堂教学,让学生感受到学习乐趣。
如在教学“时、分、秒”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播放火箭发射倒计时的视频等,营造教学情境 ,让学生在情境中明确时间这一概念。 又如在教学分类"这一知识时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设计小动物回家游戏,要求学生将相同类型的物品放置在一起,从而加深学生对分类的认识。总而言之,多媒体技术能够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学生也可以受到氛围的影响,逐渐理解数学知识,掌握分类方法。
2.优化课堂教学
将多媒体技术运用到数学课堂中,不仅能够提高教学的人性化与智能化,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点。如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制作思维导图,将思维具体展示出来,在图文并茂中联系不同主题,实现对知识点的串联,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又如在复习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与学生一起制作思维导图,将数学知识展现出来。让学生能够逐渐理解数学知识,且保证复习的完整性。
3.提高教学生动性
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教师要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改变数学教学现状,提高数学教学的新颖性与生动性,在剌激学生视觉、听觉的基础上,实现知识的有效传递。
如在教学‘树叶中的比”这一内容时 ,教师需要从测量、比较相同树叶的长宽比值入手,找出树叶中的隐性知识。如在长宽比值相近的不同树叶中, 形状会有一定的相似性。 在完成教学后,教师可以播放日常生活中常见树叶的类型,在延伸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帮助学生理解不同类型的树叶。通过刺激学生的视觉与听觉,不仅可以保持学生注意力的高度集中,还可以实现对教学的补充,提高教学的生动性与趣味性。
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采用多媒体已经成为教师普遍使用的教学方式,使枯燥的课程变得有趣,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单。
参考文献
[1]王雪.核心素养视角下如何开展小学数学教学[J].学周刊,2021(32):55-56.
[2]尹伟.浅析如何提升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有效性[J].学周刊,2021(32):57-58.
[3]裴雅兰.减负增效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布置对策研究[J].学周刊,2021(32):61-62.
[4]张志茂.小学低年级数学趣味性教学的策略研究[J].学周刊,2021(32):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