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 +”视角下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构建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ll04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1-0012-02
  当前在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既是当前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政策需要,也是为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时代需要。随着“互联网+”的出现,互联网因其强大的平台效应,能满足个性化发展的需要,为就业者提供更多可选择性的就业空间,“互联网+”创业逐渐与传统创业相融合,也从侧面上对就业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培养适应国家需要的创新型人才,鼓励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众创队伍当中,我国高校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需要依据新时期的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
  一、创新创业教育概述
  美国是最早推行创新创业的国家,从1947年美国的哈佛大学开设了高校创新创业的第一门课程开始,到如今美国大学生创业率已经高达25%。1989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把创业教育置于与学术性教育与职业性教育同等的地位,可见业内对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从20世纪末开始,我国高校陆续开始对创新创业教育进行研究。1998年,清华大学成为亚洲第一所举办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的高校。2002年,教育部正式设立高校创业教育项目,并将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9所院校设为试点院校。在国家各级政府的积极引导下,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了更深入的探索与实践。
  通过对国内相关文献的研读可以得出,创新创业教育是以培养具有创业基本素质和开创型个性的人才为目标,不仅仅以培育在校学生的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创新创业能力为主的教育,而是要面向全社会,针对哪些打算创业、已经创业、成功创业的创业群体,分阶段分层次的进行创新思维培养和创业能力锻炼的教育。创新支撑创业,同时创业又是创新的一种表现形式,就其本质而言,创业是创新的实践体现。创新更强调的是一种思维模式,是一种理念,而创业是创新具体化的表现,将理念转化为现实,它更侧重于实践上的行动。
  二、互联网创新创业的現状和优势
  互联网作为新时代科技革命的产物,正在以潜移默化的趋势不断涌入各行各业。互联网为创业者提供了巨大的创业空间,据腾讯平台的统计,近年来不论是在创业者人数还是在公司数量上,都呈现出增长的趋势,“互联网+”相关行业成为就业者选择创业的主流趋势。例如:滴滴打车、美团、淘宝等行业。目前,就业者选择网络创业具有以下几点优势。
  1.政策鼓励。
  近年来,我国就业形势十分严峻,我国高校毕业生失业比重加大,面对就业压力,党和国家领导人纷纷提出一系列相关政策,鼓励青年以创业带动就业,转变大学生择业就业观。李克强总理在接见马云等企业家时就指出中国网络创业创造了一个消费时点,成为拉动就业的巨大推动力,并在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中提出完善创新创业资金的支持。从建设创业基地到给予创业者小额担保贷款和津贴补助到高校支持学生休学创业再到今天的学分鼓励制。这一系列政策都体现了国家对大学生创业的重视与支持,强调互联网为创业者提供多样的发展空间。
  2.潜在的市场优势。
  根据最新一期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网络时代的发展,打破了传统创业区域化格局的限制,汇集了不同地区的消费人群,拓宽了消费市场。同时广阔的外部环境,为创业者提供了巨大的便利,以适应市场的需要,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以淘宝网和滴滴打车为例,创业者通过搭建互联网平台和传统行业相融合,无需花费额外的精力对实体店进行选址、设计和装修等,将移动网络用户作为消费人群,通过跨地区和在线式的方式与客户进行直接交流,提供产品服务。
  3.优质平台选择。
  互联网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以开放性、共享性、互动性等优势为创业者提供了更加便利的信息资讯,促进了更广泛的物物连接,同时互联网以其强大的平台效应,为创业者提供了多样的平台选择,创业者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资源的优势,“缺什么补什么”。例如网络时代,信息呈现透明化,创业者可以通过信息咨询平台,第一时间获取创业信息,以便把握创业方向。创业者缺乏经验,可以利用在线平台教育,参加网上创业培训以及相关创业知识讲座。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升级,为广大民众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创业空间,逐渐形成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局面。
  三、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创新创业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创造就业的能力。随着“互联网+”的出现,旧有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模式逐渐显露其弊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师资力量的薄弱。
  在创新创业教育中,我国很多高校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仍处于起步阶段,课程体系的安排不够系统、创新创业活动的设计比较零散、缺乏全方位的人才培养方案,理论与应用脱节,在互联网时代中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实战中缺乏及时的指导与引领,缺乏新型导师团队,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较低。“互联网+”带来的变革不仅仅体现在教学体系与人才培养方面,也表现在实战型的师资支撑层面。教师的专业应用能力与创新创业指导技能对大学生创业实训与创业实战的指导和帮助将是“互联网+”视域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重要师资支撑。“双创”实践只能趋于形式化,不利于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2.学生缺乏创新理念和创新思维。
  与发达国家的开放式教育相比,我国推行的是普及化教育。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学生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多为被动型教学,即老师在台上讲,学生在台下听,老师布置作业,学生完成作业。其次,高校的学生大多学习基础薄弱,在学习中对老师太为依赖,对学习没有主动性,缺少对知识的质疑和冒险精神。此外,学生缺乏参加社会实践的经验,大多数的大学生很少走出校园,对当前社会发展情况不了解、认识能力不足。再者,长期的和谐校园生活导致了学生依赖性强、意志薄弱等问题,学生缺乏吃苦耐劳的创业精神。   3.企业需求对接不畅。
  “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学习能力、社交能力、策划能力、团队合作等综合能力为就业和创业做充分的准备和支持。但是在目前的人才培养与课程教学中教育形式单一、理论性强、学生专业学习与创新创业的结合不够深入,缺乏企业的合作支持、孵化器建设中缺乏资金投入,没有健全的创新创业保障机制,创新创业能力仅限于启蒙与意识阶段,很难实现创新创业实训与实战,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不能有效对接。
  4.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彻底。
  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是国家推进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目前,高校为了响应国家的政策号召,部分高校采取突击型教学在课堂开展理论式教学,这种做法存在一定的误区,学生很难参与到体验创新创业项目当中,实践能力相对匮乏。此外,高校并没有将创新创业课程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当中,创新创业教育未能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难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创新创业教育并不是一种单纯的教育形式,而是将创新创业的教育理念贯穿在人才培养当中。
  四、“互联网+”视角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
  1.素质结构:培养创业认知、创业情感与创业意志。
  互联网时代信息变化莫测,创业者很难推测就业前景,部分创业者因害怕承担风险望而却步,这就突显了高校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性。素质结构的培养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
  (1)创业认知是培养大学生创业素质结构的基础。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不仅要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所需的知识结构,更要培养其掌握学习方法的能力。加强创业者在认知方面的能力,转变其择业就业观。
  (2)创业情感是是培养创新意识的动力因素。成功的创业者不只是想着怎样去赚钱,更重要的是要具有社会责任和价值情怀。高校可通过加强对创业者创业情感的培养,带学生参观创业培训基地,激发学生的创业动机,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
  (3)创业意志是培养创业者素质结构的持续发展机制。创业之路不是一帆风顺的,这就要求创业者不仅要具有知识储备,还要有良好的生理素质和心理素质。学生在创业过程中遇到困难时要冷静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坚强不屈、开拓进取,以创新发展的视角去看待问题。
  2.知识结构:利用互联网平台加强校企合作。
  学校缺乏实际的创业基地,仅依赖于互联网模拟创业无法对学生的创业能力做出有效评价。企业作为专门的创业人才培养基地,对创业人才的培养具有一定的优势。将企业的创业实践优势与高校的教学优势相结合,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学生不再局限于学习学校内部实践教学的相关内容,还充分利用企业和互联网的优势,借助移动互联网前端平台,走出教室,培养获取知识的能力,构建全新的创业环境。
  3.能力结构:加大“互联网+”创新创业实训。
  在“互联网+”创新创业模式实施中,创新创业实训是大学生掌握创新创业方法,提升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内容。“互聯网+”创新创业实训包括课程教学实训和非课程教学实训,两者相互融合,相互补充。根据大学生各个专业特点和学生个体职业规划,创新创业实训的选择基于社会各个行业,如“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医疗”“互联网+商务”“互联网+工业”等多种形式,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基于专业挖掘创业潜能,参加创新创业比赛,通过企业实习和多元化网络学习共同体组建创业团队,制订创业方案,为成功就业和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4.完善创新创业保障机制。
  企业的合作和社会的需求是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依据,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需要实战型专业教师和创新创业导师团队做充分的师资支撑,因此在创新创业教育实施中通过制定激励与评价策略,鼓励师生融入“互联网+”创新创业实践中,并结合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训与创业实战项目帮助学生实现创业项目启动的孵化器与运营的资金对接,创新创业教育着眼于互联网时代前沿专业与发展方向,引导大学生积极创业与职业定位,实现以创业带动就业,为互联网时代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综合型创新创业人才。
  五、结束语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培养高质量的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与国外相比,我国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还处于不断探索的阶段,高校在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方面还存在不足,将创新创业教育引入高校,既是改善大学生就业情况的有效举措,又是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理念的创新。“互联网+”创业作为一种商业模式,离不开科技和创新。将创新创业课程融入专业课程,两者融合创新,取长补短。在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各高校要对创新创业教育模式进行不断完善,继续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培养更多的适应国家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希.在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视频会议上的讲话[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0(6):13-17.
  [2]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J].中国能源,2015(8):11-11.
  [3]张岩.“互联网+教育”理念及模式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6(2):70-73.
  [4]吴旻瑜,刘欢,任友群.“互联网+”校园:高校智慧校园建设的新阶段[J].远程教育杂志,2015(4):8-13.
  [5]苏丹,邹伟全.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模式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研究与实践[J].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15,11
  [6]刘淑艳,许泽阳.加强校企合作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以民办应用型本科高校为例[J].亚太教育,2015,11.
  【注】河北省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基于“互联网+”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生态化人才培养模式探索(2017CXCY307)。
其他文献
<正> 一、选择重点改造矿时,可行性研究不够由于可行性的研究不够,造成改造矿井计划多次变动。仅1982年9月上报“六五”期间200对重点技改矿调整表时,就更换了36对矿点。带来
<正> 全国重点煤矿从1962年开展支护改革以来,经过20多年的努力,到1982年末,非木支护回采工作面已达1880个,占在籍回采工作面的74%,其中综机和单体液压支柱工作面204个,占非
<正> Y理论是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企业管理中具有较大影响的一种理论,是从行为科学的角度谈企业管理中对人的看法。它代表管理上一种观点,决定着企业领导者的领导行为和领导方
【摘 要】小学音乐教学重在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所以音乐课堂的教学方式要新颖、有趣,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探索音乐的世界。如何让音乐教学发挥效果,提升学生音乐素养,是当前素质教育理念下,学校和教师积极追求的目标。在小学音乐教学课堂上,教师也要从实践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激活小学音乐课堂。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教学方法的多元化,让学生感受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教师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从而锻炼学生们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教师们可以凭借导学案来摆脱传统的教育形式,让学生们对学习目标有大致方向,能够学会抓住重点,锻炼学生们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导学案 学习目标 自主学习 能力提高  【中图分类号】G6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8-0133-0
初中英语作为初中课程教学中一门比较重要的学科,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帮助作用,高效的英语课堂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还能够为学生奠定良好的英语基础。随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2-0280-01  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潜在的。作为人师,有责任挖掘和开发学生的这种潜能。怎样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化成积极主动地学习是开发这种潜能的关键所在。學习能力依赖于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和学习意图的确立。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一、改变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首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  学生长期受
小学英语的学习分为听、说、读、写四大部分的方式,因此小学英语写作是小学英语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英语学习的基本功。但是,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便是小学英语对于教师对于
随着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培养交际能力”已成为中学英语教学的目标之一。但目前,初中师生对英语写作认识不够,学生的语言基础知识积累不够,这些都对初中英语教学提出了严峻的
【摘 要】文章主要探索了关于幼儿英语双语教育的一些问题,具体阐述了幼儿期进行双语教育的优点与长处,解释了语言学习的最佳时期在幼儿,解决了家长在双语教育方面的疑问。目的在于通过研究在幼儿双语时期进行双语教育的优越性及可行性,期待促进社会与家庭能够在幼儿期就重视英语教育。  【关键词】双语教育;智商;语言智商;感性认识;理想认识  【中图分类号】G619.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