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山水画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中国古代文化思想成包容并彻关系,互相依存。中国山水画在其产生、发展、演变过程中一直沐浴着儒、道、禅及玄学等文化思想的阳光雨露。在这些哲学思想的影响下,中国山水画的文化内涵与西方唯理主义的因素相反,处处并浸透着人的主观感情本文正是从这一角度入手来阐述中国山水画所体现出的自然环境观。
关键词: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心造万物;自然观
山水画以自然景物为主要描绘对象,应该是一种客观表现。但中国山水画的水墨写意、两度空间、多点透视、空白及线的表现,并不忠实于真实原貌,它体现了中国山水画“以形媚道”和“天人合一”的两大特征。宗炳在《画山水序》中称:“圣人以神发道,而贤者通;山水以形媚道,而仁者乐。”这就是说,山水画和自然山水一样,给人审美愉悦。中国山水画饱含着传统儒家“天人合一”思想模式和道家崇尚自然思想,通过对自然界的山川、草木、宇宙、大地的赞美来表现出人的理想心态及人格。
孔子《论语·雍世》云:“智者乐山,仁者乐水”。这包含了对自然美的赞赏,又包含了对仁、智的赞美,两者比附依托,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开创了山水比德的先河。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儒家重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关系,比如《周易》中强调天、地、人三才以人为本。尽管人与自然相比,人的地位更为重要,但儒学并不把自然看作异己力量,而是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认为天人是相通的,“天人合一”“万物与吾一体”才是更加完美的。于是,这种思想的形成,导致了中国人的艺术心境完全融合与自然,“崇尚自然,師法自然”也就成为中国画所遵循的一条不可动摇的原则。
庄子认为知足逍遥,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游心于淡,合气于漠。晋代,山水画已经完全独立成科,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这时的文人士大夫开始通过山水画来表现他们的思想和情怀,享受因“卧游”而“畅神”的快乐之感。宗炳在《画山水序》谈到:“圣人含道映物,贤者澄怀味象”。“夫圣人以神法道而贤者通,山水以形媚道而仁者乐”。他把山水画作为一种体道、味道的行为,从理论上与老庄道家精神联系在一起。宗炳对于道的认识,成为了后世画家们论证在山水画承载的老庄思想最直接的理论依据。宗炳提出的“万趣融其神思”,“神之所畅,孰有先焉”?所体验到的与宇宙相融合的境界。因此,山水画的艺术超越,不只是形式上的超越,更是从感觉之中产生的超越,体现在画面上的就是人格化、精神化的自然,正所谓“道法自然”。
老子言:“道可道,非常道”。中国画既然将表现天人交融的不可捉摸的“混沌”态视为己任,那么“空”便成为必然追求。道家尚“清”,清静无为。这是它推崇的审美和境界,澄怀味象,调整身心时的一种特定的感觉,是人的生命中的一种特殊的心灵体验的结果。老子曰:“万物复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中国画千姿百态,构图千变万化,其最终所达到的境界必须是静态,和静即为和谐,有节奏、均衡,整个画面有统一的境的和谐,和静必须要有一个宽阔光广大的空间,抱神以静,悠远玄妙,模糊难测的“混沌”之说。因此中国画十分讲空虚、空蒙、浑厚、苍茫、博大、含蓄、讲究画外画。竹林七贤“登山临水,竟日忘归”。可以说士人对自然的迷恋恰恰符合清静自然的道家思想。庄子认为知足逍遥,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游心于淡,合气于漠。
道家理论认为,最高的智慧不是站在客体之外去认识、把握客观规律,而是尽可能地融入客体之内去体会、理解,使主客体完全融合。道家的这种哲学精神,转化成了中国艺术的主要精神,是艺术的灵魂;在绘画中,画家以道的观点去观察、审视宇宙间万物,把自己置于大自然中,强调“神与物游”,在大自然中感悟美妙与神秘。作画时,不局限于同一时空的写实,而是凭记忆按照心想去表现景物,力求达到“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的自然境界。这种以道为本体存在,在空间意识上建构一个永恒的“质有而趣灵”的空间艺术表现,只有中国山水画特殊的散点透视法则才可以表达。
禅宗是推动中国山水画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禅与道并不对立,儒、道、禅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禅宗的“顿悟”其中的玄机奥妙是对人生及宇宙的直觉体验。禅的神秘的哲学精神,是将儒、道、佛、印度教的思想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观察宇宙及人生的思维方法。在禅学看来,人既在宇宙之中,宇宙也在人心之中,人与自然浑然如一的整体。禅宗美学的兴起,将审美与艺术中主体的内心体验、直觉感情等的作用,提到极高的地位,使之得以深化。从禅宗的观点看,世间万物都是佛法或本心的幻化。禅的本质是一种生活体验,认为无忧无虑,纵性于山野是“道”之所在,这是一种独特的化神秘为单纯的悟道方式。禅宗无视任何约束和限制的因素,它象征着绝对自然,这给画家们的发挥创造了无限空间。禅宗还主张“心造万物”,强调心是物质世界的主宰,这些观念对中国山水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画家们在作画时力求简单、随意,把画作为纯粹的内心直觉体验。石涛在其“一画论”中强调,艺术形象必须经过“心”炉铸造,画家从第一笔开始到最后一笔收束,应由心主宰画面中的天地万物。禅宗对有限与无限的自然空间的体验,即打破了小自然与大自然的根本界限,把中国山水画推向了更加灵远的意境。
中国山水画是以儒、道、禅思想的体现,他不是单纯的画景,而是通过画景创造中国山水文化特有的审美方式,用他去观照自然,感悟生命。使人从自然宇宙万物的感性直观中获得一种特殊的愉快体验,从而大大提高人们的生活境界。中国山水画在儒、道、禅的思想的作用下所蕴含自然环境观的文化内涵和思维方式是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财富,对塑造中国人的世界、人生观、文化心理结构和艺术理想、审美兴趣上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宋韩拙.山水纯全集[M].安徽美术出版社,1995:78.
[2] 殷允超,徐正.中国画和园林艺术探索中国山水精神[J].曲阜师范大学学报,2007,22(4):49-50.
[3] 张学成.钱松岳谈艺录[M].河南美术出版社,1998:201
[4] 李文岗,范淑梅.20世纪中国画创意管窥[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03,20(8)24-26.
作者简介:赵潇(1979—),女,河南新乡人,硕士研究生,新乡学院艺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设计艺术学。
关键词: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心造万物;自然观
山水画以自然景物为主要描绘对象,应该是一种客观表现。但中国山水画的水墨写意、两度空间、多点透视、空白及线的表现,并不忠实于真实原貌,它体现了中国山水画“以形媚道”和“天人合一”的两大特征。宗炳在《画山水序》中称:“圣人以神发道,而贤者通;山水以形媚道,而仁者乐。”这就是说,山水画和自然山水一样,给人审美愉悦。中国山水画饱含着传统儒家“天人合一”思想模式和道家崇尚自然思想,通过对自然界的山川、草木、宇宙、大地的赞美来表现出人的理想心态及人格。
孔子《论语·雍世》云:“智者乐山,仁者乐水”。这包含了对自然美的赞赏,又包含了对仁、智的赞美,两者比附依托,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开创了山水比德的先河。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儒家重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关系,比如《周易》中强调天、地、人三才以人为本。尽管人与自然相比,人的地位更为重要,但儒学并不把自然看作异己力量,而是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认为天人是相通的,“天人合一”“万物与吾一体”才是更加完美的。于是,这种思想的形成,导致了中国人的艺术心境完全融合与自然,“崇尚自然,師法自然”也就成为中国画所遵循的一条不可动摇的原则。
庄子认为知足逍遥,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游心于淡,合气于漠。晋代,山水画已经完全独立成科,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这时的文人士大夫开始通过山水画来表现他们的思想和情怀,享受因“卧游”而“畅神”的快乐之感。宗炳在《画山水序》谈到:“圣人含道映物,贤者澄怀味象”。“夫圣人以神法道而贤者通,山水以形媚道而仁者乐”。他把山水画作为一种体道、味道的行为,从理论上与老庄道家精神联系在一起。宗炳对于道的认识,成为了后世画家们论证在山水画承载的老庄思想最直接的理论依据。宗炳提出的“万趣融其神思”,“神之所畅,孰有先焉”?所体验到的与宇宙相融合的境界。因此,山水画的艺术超越,不只是形式上的超越,更是从感觉之中产生的超越,体现在画面上的就是人格化、精神化的自然,正所谓“道法自然”。
老子言:“道可道,非常道”。中国画既然将表现天人交融的不可捉摸的“混沌”态视为己任,那么“空”便成为必然追求。道家尚“清”,清静无为。这是它推崇的审美和境界,澄怀味象,调整身心时的一种特定的感觉,是人的生命中的一种特殊的心灵体验的结果。老子曰:“万物复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中国画千姿百态,构图千变万化,其最终所达到的境界必须是静态,和静即为和谐,有节奏、均衡,整个画面有统一的境的和谐,和静必须要有一个宽阔光广大的空间,抱神以静,悠远玄妙,模糊难测的“混沌”之说。因此中国画十分讲空虚、空蒙、浑厚、苍茫、博大、含蓄、讲究画外画。竹林七贤“登山临水,竟日忘归”。可以说士人对自然的迷恋恰恰符合清静自然的道家思想。庄子认为知足逍遥,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游心于淡,合气于漠。
道家理论认为,最高的智慧不是站在客体之外去认识、把握客观规律,而是尽可能地融入客体之内去体会、理解,使主客体完全融合。道家的这种哲学精神,转化成了中国艺术的主要精神,是艺术的灵魂;在绘画中,画家以道的观点去观察、审视宇宙间万物,把自己置于大自然中,强调“神与物游”,在大自然中感悟美妙与神秘。作画时,不局限于同一时空的写实,而是凭记忆按照心想去表现景物,力求达到“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的自然境界。这种以道为本体存在,在空间意识上建构一个永恒的“质有而趣灵”的空间艺术表现,只有中国山水画特殊的散点透视法则才可以表达。
禅宗是推动中国山水画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禅与道并不对立,儒、道、禅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禅宗的“顿悟”其中的玄机奥妙是对人生及宇宙的直觉体验。禅的神秘的哲学精神,是将儒、道、佛、印度教的思想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观察宇宙及人生的思维方法。在禅学看来,人既在宇宙之中,宇宙也在人心之中,人与自然浑然如一的整体。禅宗美学的兴起,将审美与艺术中主体的内心体验、直觉感情等的作用,提到极高的地位,使之得以深化。从禅宗的观点看,世间万物都是佛法或本心的幻化。禅的本质是一种生活体验,认为无忧无虑,纵性于山野是“道”之所在,这是一种独特的化神秘为单纯的悟道方式。禅宗无视任何约束和限制的因素,它象征着绝对自然,这给画家们的发挥创造了无限空间。禅宗还主张“心造万物”,强调心是物质世界的主宰,这些观念对中国山水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画家们在作画时力求简单、随意,把画作为纯粹的内心直觉体验。石涛在其“一画论”中强调,艺术形象必须经过“心”炉铸造,画家从第一笔开始到最后一笔收束,应由心主宰画面中的天地万物。禅宗对有限与无限的自然空间的体验,即打破了小自然与大自然的根本界限,把中国山水画推向了更加灵远的意境。
中国山水画是以儒、道、禅思想的体现,他不是单纯的画景,而是通过画景创造中国山水文化特有的审美方式,用他去观照自然,感悟生命。使人从自然宇宙万物的感性直观中获得一种特殊的愉快体验,从而大大提高人们的生活境界。中国山水画在儒、道、禅的思想的作用下所蕴含自然环境观的文化内涵和思维方式是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财富,对塑造中国人的世界、人生观、文化心理结构和艺术理想、审美兴趣上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宋韩拙.山水纯全集[M].安徽美术出版社,1995:78.
[2] 殷允超,徐正.中国画和园林艺术探索中国山水精神[J].曲阜师范大学学报,2007,22(4):49-50.
[3] 张学成.钱松岳谈艺录[M].河南美术出版社,1998:201
[4] 李文岗,范淑梅.20世纪中国画创意管窥[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03,20(8)24-26.
作者简介:赵潇(1979—),女,河南新乡人,硕士研究生,新乡学院艺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设计艺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