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诗歌鉴赏题的解答技巧浅谈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qyc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考诗歌鉴赏题对于高考学生的得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拿到这分数也值得我们深入思考。本文从诗歌的标题、作者、正文等几个方面方面谈了几点思考,以期教给学生基本的有效地答题技巧。
  [关键词]诗歌鉴赏;解题技巧
  
  在高考命题中,诗歌鉴赏的分值已经设定在8-11分(江苏省为10分),分值较高,且是难度和区分度较高的题目。因此对诗歌鉴赏题的指导训练尤其重要,笔者结合自己的一些做法,从以下几方面做了思考,希望能帮助考生轻松解答诗歌问题。
  
  一、看标题
  
  标题不可忽视,有些题目交代了时间、地点、事件;有些诗歌题目暗示了诗歌所属类型,通过看标题可大体理解诗歌类型、作者基本情感。如朱庆馀的《近试张水部》:“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一般考生会误认为这是一首描绘新婚夫妇洞房私语的诗作,但稍加审题就会发现,这其实是一首巧妙的临考时的试探诗。作者以新妇自比,以新郎比张籍(张水部),以公婆比考官。表现自己考前期待与不安的心情,征询张籍的意见(文章如何),以帮助自己度过主考官这一关。如此一分析。我们便容易去解答有关的题目了。
  
  二、读作者
  
  大凡有名的作家,都有自己独特的人生经历、思想历程,有自己与众不同的作品风格,如陶渊明的朴素自然、杜甫的沉郁顿挫、李白的豪迈飘逸、苏轼的豪迈雄健、李商隐的委婉含蓄、李清照的婉约缠绵。知其人,晓其风格,对其作品的理解也就容易多了。比如鉴赏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其中有一题目是这样的:“作者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表达对春光留恋和惜别的一种伤感情绪。”其后半句分析较正确,前半句“直抒胸臆”是错误的。作为“婉约派”的正宗词人,李清照词的风格是“明白如话,却又含蓄无穷”,考生如果熟悉这一点,解答题目就更快捷了。
  
  三、析正文
  
  此处分为两个部分,一为利用诗歌正文中相关的词语句字理解诗词大意,争取读懂诗歌基本内容;而是根据语句特殊标志,找到写景句和抒情句,尤其是写景句。
  首先利用诗歌词语句子理解诗词大意要求能够品味局部语言。抓住了相关语言我们能够正确理解诗词大意,作者的情感也能把握准确,问题的解答也就能够得心应手了。如对《丹阳送韦参军》一诗的鉴赏,从整体上看,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的是诗人无限的思念之情。在这首诗中,“秋”表面上写时令,实际上表达的却是人的情绪。萧瑟的秋景增添了离愁别绪。作者还巧妙地运用了折字法,以“心”上有“秋”说明“愁”,所以“两地秋”是双关语,它不仅点明了季节。更重要的是表达了诗人的离愁别绪。由此,我们便可以熟练的解答有关诗意的题目了。
  其次,关注写景句和抒情句,尤其是写景句。关注写景句就是要关注意象和意境。意象就是出现在作品中的带有主观感情的物象;所谓意境,是作品描写某种事物(意象)所达到的艺术境界,是作家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生活图景和谐统一的结果。某个意象蕴含着什么样的情感和意味,是经过历代诗人反复地继承、运用、发展而逐渐积累起来的,有些已经成为我们民族文化和心理积淀的一部分。比如落花(落红)这一意象极易让人联想到春天的逝去、人生美好时光的流逝、青春的凋零、友人的离去乃至一切美好事物的逝去。如杜甫《江南逢李龟年》:“歧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这首诗表面写相逢的惊喜,实则感慨万千。这固然体现在今与昔的对比中,也浓缩在“落花时节”这四个字里。如此一来,对这首诗的把握就恰到好处了。当然这要求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多积累一些常见意象,如菊花象征着“高雅”,杨柳代表着“惜别”,月光暗含着“思念”,古琴联想到“知音”,红豆意味着“相思”,浮云给人“飘零”之感,落日叫人“惆怅”,冬雪让人“冷峻”,故园使人内心陡生“乡愁”等等。积累的意象越多。解答此类题目越是游刃有余。
  读一首诗,如果不从整体上把握其意境,“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是很难深刻理解此诗的含义的。例如陆游的《卜算子·咏梅》,塑造的是一个寂寞地开在“驿外断桥边”,独自生愁,又加上风雨侵袭,但“一任群芳妒”,即使被碾作尘,也依然“香如故”的梅花形象。我们阅读此词时不能光看到“寂寞”,“愁”,“苦”等字眼,而应从整体上把握,作者是用欲扬先抑的手法,表达了对梅花那种即使被尘世抛弃,即使被摧残,也依然保持高风亮节的美好品质的赞美之情。这样,做题时我们就能较准确地判断题目的内涵了。
  
  四、读注释
  
  诗歌鉴赏题目下的补充说明和有关注释往往交代写作背景、目的及有关重点词语的含义。对于这一点,我们要充分利用。例如对温庭筠的《经五丈原》的鉴赏,其中题目后注明:“谯周,诸葛亮死后蜀后主的宠臣,后劝后主降魏。”根据这个说明,我们就可以判断“题目后两联以史实为据,既有对鞠躬尽瘁的诸葛亮的叹惋,又有对他死后有谯周这样的老臣辅佐蜀主的庆幸”是错误的分析了。对这样的鉴赏,当然应当是采取不同意的态度。
  
  五、审题干
  
  文学鉴赏,尤其是古典诗歌的鉴赏,它是一个人文学素质的综合反映,要求一个高中生准确无误地去鉴别欣赏是有相当大的难度的。所以要充分利用题干,用它去理解诗歌,也不失为一个没办法的好办法。例如对《天净沙·秋思》一曲的鉴赏,根据有关问答题,我们可以提取如下信息:这是一幅秋景图,表达的是天涯游子的“悲凉感情”,并交代了时间、地点,读者随着愁思满腹的脚步、视线、思绪进入这幅画卷:在一个秋风萧瑟的秋天,一位孤寂的天涯游子骑着一匹瘦马,在夕阳下慢慢地走着,眼前看到的是枯藤、老树、昏鸦和小桥流水人家,不禁思念起家乡来,表达出游子强烈的思乡之情和满腹的愁绪。理解了诗歌,便很容易地回答字词的内涵及全诗的表现手法了。
  在鉴赏的过程中,我们不可能仅靠其中的某一种方法进行作题,而要灵活、综合地运用多种方法和技巧,深入进行思考,这样,才能快速地读出解答,拿到属于我们的分数。
其他文献
语言一方面是我们写人记事、表情达意的工具,另一方面又是读者进入散文情境、感受作者胸怀、情意的凭借。对于中学生来说。品味语言是学习语文的最基本的任务。学习语言包括不同的方面或层次,解读难句、品味意蕴深刻的语句是首先应该做到的;其次还要赏析一些重要语句,记诵一些优美、精警的语句;从读写结合方面说还有仿写句子,记住词语、句式以便在作文时化而用之。那么,怎样进行句段赏析呢?下面笔者就从以下几个角度去体味:
多媒体是一种把文本、图形、形象、视频图像、动画、声音等运载信息的媒体集成在一起,集界面技术、通信技术、和控制技术于一体。并通过计算机综合处理和控制的一种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是信息领域的又一次革命,在课堂教学上,它既能向学生快速提供丰富多彩的集图、文、声于一体的教学信息,又能为学生提供生动、友好、多样化的交互方式。在劳技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来进行教学给课堂带来了活力。    一、运用多媒体教学,
<正> 羚羊角是祖国医学中的传统名贵药材。《本草纲目》中记载羚羊角有平肝舒筋,安风定魂,散风下气,辟恶解毒之功能.其主要成份为若干种无机微量元素、氨基酸,胆固醇、磷脂类
探究性学习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如果您现在去问学生:你喜欢上什么课?您得到的80%答案是体育课。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体育作为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做出它应有的贡献。很多科目学生都很喜爱,很想了解,但没有一门科目像体育那样既能掌握知识、满足兴趣、快乐氛围,又能有非常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强身健体的作用。虽然体育运动本身是快乐的,但这种快乐是靠老师与学生共同发掘的,如果只是枯燥单调的教材,注入式、填鸭式的教学,死气沉沉的
英语写作时高考中的重点考查项目。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使他们更好地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写出清楚简洁的英语文章。是英语教师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本文笔者拟从中学生英语写作中存在的常见问题为突破口,来寻找如何提高他们英语写作水平的途径。    一、关于中学生英语写作中常见问题的思考    教师思想上的不重视直接影响了学生:(1)现行的教学法注意学生语言技能的训练。然而它们都是重听说轻读写,着意于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中学学生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受到广泛重视。学校教育评价包括学生评价,学生评价的原则、方法不仅直接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关系到教学课程目标的实现及教学任务的完成。与教学课程改革相适应的评价内容、标准和方式,将会激发和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提高教师的教学素质和职业道德、评价改革不仅直接作用与学生和教师,还能引导家长在教育价值取向和正确评价学校、
今天的幼儿将是2l世纪的主人.时代对未来人才的需要是学前教育不可回避的挑战。只有具有自信心和其他良好心理素质的人。才可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自信心是人坚信自己有能力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意志品质。目前,大多数父母只重视培养幼儿智力而不重视心理素质的培养,我认为: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对幼儿一生的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自信心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  自信心是人对自身价值和能力的充分认识和评价,是激励个体自强
机械制图是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程,培养了学生制图能力和相应的图形空间想象力,是系统专业知识的基础。然而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由于知识结构不全面,知识面较窄,致使其对机械制图的空间想象力较差,决定了机械制图的教学应循序渐进,逐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然而机械制图的教学课时有限,针对中职学生的学习基础状况,教师应相应提高教学的效率,保证教学的质量,这就对机械制图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机械制图教学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