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单坐标单曲线类
这类题是坐标曲线类试题的最基本形式,“读轴——看线——抓点”是其思维分析过程的三步曲。“读轴”即明确横轴(自变量)和纵轴(因变量)各是什么,弄清它们的含义,做到“读轴而能识变量”;“看线”即看曲线的走势,弄清自变量是如何影响因变量的,影响的前提条件是什么,题中是否还隐藏其它会影响因变量的因素(无关变量),应如何控制,从而领会曲线表示了什么、说明了什么,做到“看线而能理关系”;“抓点”即抓住曲线上的特殊点,如最值、交点、折点、起止点等,这些特殊点通常是解题的突破口,因此要充分领会其含义,做到“抓点而能求突破”。
例1.(2010年全国Ⅰ卷·3)下列四种现象中,可以用右图表示的是( )。
A.在适宜条件下光合作用强度随CO2含量的变化
B.条件适宜、底物充足时反应速率随酶量的变化
C.一个细胞周期中DNA含量随时间的变化
D.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相关生理过程中的数量变化趋势,涉及到新陈代谢与细胞分裂的相关内容,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如图曲线的走势为先增加后稳定,曲线有两个关键点:即起点(m,0)(m>0)和饱和点。符合这一曲线的为A选项;B项对应的曲线起点不正确,曲线的走势一直为增函数,不会出现饱和效应;C项对应的曲线就更不正确了,起点纵坐标等于终点,且大于0;D项曲线为种群的“J”型增长曲线。答案:A
2 多坐标多曲线类
这是单坐标单曲线题的另一种延伸,也同样可用“先分后合”法进行分析解答,即先单独分析各个坐标系及曲线,弄清各坐标曲线所呈现的信息;再进一步分析各坐标曲线间的关系,各坐标曲线间可能是独立的,也可能是相关的,如果是独立的,则逐个寻找相关信息即可,如果是相关的,则要弄清它们间的关系,一般地说,如果不同坐标系的纵轴相同,则横轴就不同,反之则纵轴不同,也就是说,各坐标曲线实质上是从不同角度呈现相同问题的有关信息;最后综合题意和坐标曲线给出的信息,结合具体问题即可解答。
例2.(2010年四川卷·30Ⅱ)某石质海滩的潮间带由大小不一的水坑和水坑间的凸出基质两类环境组成,主要生长着浒苔、角叉苔等海藻和滨螺、岸蟹等动物。岸蟹主要以滨螺等小动物为食,其主要天敌是海鸥。
2.1 有人选择大小、深度等相似的两个自然水坑(A、B),把B坑中的全部滨螺(233只)捉出,移人几乎无滨螺的A坑,研究滨螺对海藻及岸蟹种群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
①图A中浒苔数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从种间关系角度看,浒苔和角叉苔是_____关系。②水坑中岸蟹种群密度与___________海藻的种群相对数量呈正相关。研究发现,此种海藻占优势的环境有利于岸蟹躲避天敌;而另一种海藻占优势的环境则相反。请据此解释B坑中的滨螺在移出前数量较多的原因__________。③本研究涉及到的生物构成的最长食物链为______________。
2.2 通过对水坑和凸出基质这两类微型生态系统中滨螺密度和海藻物种数的调查,绘制成图C。
①在滨螺极稀少的情况下,如果要最大限度地保护生物多样性,需要优先保护的是_________生态系统,这种保护措施属于__________。②当滨螺密度长期保持在100~200只/m2时,___________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较高。
解析:本题考查生态学相关知识和考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从图A中可以看出,移入滨螺后,浒苔数量下降,因此应是被滨螺捕食。浒苔和角叉苔同为藻类,且图中浒苔数量下降后,角叉苔数量上升,因此二者为竞争关系。再综合图B可知,水坑中岸蟹种群密度与浒苔的种群相对数量呈正相关。浒苔占优势的环境有利于岸蟹躲避天敌,因而B坑中的滨螺在移出前,浒苔较少,不利于岸蟹躲避天敌,岸蟹被大量捕食,因而岸蟹数量较少,岸蟹数量少,对滨螺捕食少,因而滨螺较多。综合上述可知最长的食物链为:浒苔→滨螺→岸蟹→海鸥。分析图C可知,在滨螺极稀少的情况下,凸出基质生态系统中海藻物种数多,因此需要优先保护的是凸出基质生态系统,这种保护措施属于就地保护。当滨螺密度长期保持在100~200只/m2时,水坑生态系统的海藻物种数多,抵抗力稳定性较高。答案一:①被滨螺捕食,竞争;②浒苔,B坑浒苔较少,不利于岸蟹躲避天敌,岸蟹被大量捕食,因而岸蟹数量较少,岸蟹数量少,对滨螺捕食少,因而滨螺较多;③浒苔——滨螺——岸蟹——海鸥。答案二:①凸出基质,就地保护;②水坑。
这类题是坐标曲线类试题的最基本形式,“读轴——看线——抓点”是其思维分析过程的三步曲。“读轴”即明确横轴(自变量)和纵轴(因变量)各是什么,弄清它们的含义,做到“读轴而能识变量”;“看线”即看曲线的走势,弄清自变量是如何影响因变量的,影响的前提条件是什么,题中是否还隐藏其它会影响因变量的因素(无关变量),应如何控制,从而领会曲线表示了什么、说明了什么,做到“看线而能理关系”;“抓点”即抓住曲线上的特殊点,如最值、交点、折点、起止点等,这些特殊点通常是解题的突破口,因此要充分领会其含义,做到“抓点而能求突破”。
例1.(2010年全国Ⅰ卷·3)下列四种现象中,可以用右图表示的是( )。
A.在适宜条件下光合作用强度随CO2含量的变化
B.条件适宜、底物充足时反应速率随酶量的变化
C.一个细胞周期中DNA含量随时间的变化
D.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相关生理过程中的数量变化趋势,涉及到新陈代谢与细胞分裂的相关内容,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如图曲线的走势为先增加后稳定,曲线有两个关键点:即起点(m,0)(m>0)和饱和点。符合这一曲线的为A选项;B项对应的曲线起点不正确,曲线的走势一直为增函数,不会出现饱和效应;C项对应的曲线就更不正确了,起点纵坐标等于终点,且大于0;D项曲线为种群的“J”型增长曲线。答案:A
2 多坐标多曲线类
这是单坐标单曲线题的另一种延伸,也同样可用“先分后合”法进行分析解答,即先单独分析各个坐标系及曲线,弄清各坐标曲线所呈现的信息;再进一步分析各坐标曲线间的关系,各坐标曲线间可能是独立的,也可能是相关的,如果是独立的,则逐个寻找相关信息即可,如果是相关的,则要弄清它们间的关系,一般地说,如果不同坐标系的纵轴相同,则横轴就不同,反之则纵轴不同,也就是说,各坐标曲线实质上是从不同角度呈现相同问题的有关信息;最后综合题意和坐标曲线给出的信息,结合具体问题即可解答。
例2.(2010年四川卷·30Ⅱ)某石质海滩的潮间带由大小不一的水坑和水坑间的凸出基质两类环境组成,主要生长着浒苔、角叉苔等海藻和滨螺、岸蟹等动物。岸蟹主要以滨螺等小动物为食,其主要天敌是海鸥。
2.1 有人选择大小、深度等相似的两个自然水坑(A、B),把B坑中的全部滨螺(233只)捉出,移人几乎无滨螺的A坑,研究滨螺对海藻及岸蟹种群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
①图A中浒苔数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从种间关系角度看,浒苔和角叉苔是_____关系。②水坑中岸蟹种群密度与___________海藻的种群相对数量呈正相关。研究发现,此种海藻占优势的环境有利于岸蟹躲避天敌;而另一种海藻占优势的环境则相反。请据此解释B坑中的滨螺在移出前数量较多的原因__________。③本研究涉及到的生物构成的最长食物链为______________。
2.2 通过对水坑和凸出基质这两类微型生态系统中滨螺密度和海藻物种数的调查,绘制成图C。
①在滨螺极稀少的情况下,如果要最大限度地保护生物多样性,需要优先保护的是_________生态系统,这种保护措施属于__________。②当滨螺密度长期保持在100~200只/m2时,___________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较高。
解析:本题考查生态学相关知识和考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从图A中可以看出,移入滨螺后,浒苔数量下降,因此应是被滨螺捕食。浒苔和角叉苔同为藻类,且图中浒苔数量下降后,角叉苔数量上升,因此二者为竞争关系。再综合图B可知,水坑中岸蟹种群密度与浒苔的种群相对数量呈正相关。浒苔占优势的环境有利于岸蟹躲避天敌,因而B坑中的滨螺在移出前,浒苔较少,不利于岸蟹躲避天敌,岸蟹被大量捕食,因而岸蟹数量较少,岸蟹数量少,对滨螺捕食少,因而滨螺较多。综合上述可知最长的食物链为:浒苔→滨螺→岸蟹→海鸥。分析图C可知,在滨螺极稀少的情况下,凸出基质生态系统中海藻物种数多,因此需要优先保护的是凸出基质生态系统,这种保护措施属于就地保护。当滨螺密度长期保持在100~200只/m2时,水坑生态系统的海藻物种数多,抵抗力稳定性较高。答案一:①被滨螺捕食,竞争;②浒苔,B坑浒苔较少,不利于岸蟹躲避天敌,岸蟹被大量捕食,因而岸蟹数量较少,岸蟹数量少,对滨螺捕食少,因而滨螺较多;③浒苔——滨螺——岸蟹——海鸥。答案二:①凸出基质,就地保护;②水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