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南太平洋岛国对外援助的研究

来源 :大经贸·创业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lah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南太平洋岛国经济发展滞后,结构单一,严重依赖外援。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与南太平洋岛国的交往日渐频繁,合作逐步加深。面对南太平岛国的经济发展情况,中国伸出援助之手。但是,面对中国的援助,南太平洋岛国和其他国家纷纷对中国提出质疑。面对各方的质疑,中国需调整援助的手段和方式,提高援助的力度和效率,促进双方合作共赢。
  【关键词】 中国 南太平洋岛国 对外援助
  一、南太平洋岛国概况
  南太平洋岛国包括巴布亚新几内亚、密克罗尼西亚联邦、基里巴新、萨摩亚、库克群岛、斐济、马绍尔群岛、帕劳、所罗门群岛、汤加、纽埃、图瓦卢、瓦努阿图、瑙鲁。南太平洋岛国经济发展滞后,社会发展进程缓慢,深受气候变化带来的环境影响,岛民的生存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需求,南太平洋岛国团结合作,积极通过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和太平洋岛国论坛等机制发出共同的声音,提高南太平洋岛国的影响力,有助于自身诉求的解决。
  历史上,由于南太平洋岛国陆地面积狭小,人口总量少,主要零散地分布在广阔的太平洋上,经济发展水平滞后,交通不便,获取相关资料和信息较为困难,因此,在国际关系学界中对于中国和南太平洋岛国的对外援助研究成果较少。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和国家的崛起,中国的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持续上升,中国对外经济援助的相关研究是国内外学者们关注的焦点。
  南太平洋地区是中国和“台湾当局”争取外交承认的重要地区。南太平洋地区是“台湾当局”的重要“邦交国”地区,是“台湾当局”获得外交承认的关键所在,该“邦交国”受到“台湾当局”的影响而容易产生对中国的误解和质疑。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部分南太平洋岛国在中国和“台湾当局”之间摇摆不定。因此,中国对南太平洋岛国进行经济援助涉及到外交承认的问题。
  二、中国对南太平洋岛国对外援助存在的问题
  面对中国对南太平洋岛国的经济援助,仍然时常有不和谐的声音体现出来,质疑中国的动机。
  (一)南太平洋岛国债务压力大。南太平洋岛国发现域内外大国对该地区援助的关注度日益提高。因此,南太平洋岛国成为更多国家进行地缘战略竞争的舞台。中国的加入吸引了更多的贷款,这些贷款已纳入庞大的“一带一路”倡议中,这引起人们对债务的担忧,也有人指责中国正在该地区推行“债务陷阱”外交。[1]
  从罗伊研究所的数据了解到,中国针对南太平洋地区的贷款数量庞大。南太平洋岛国面对巨额的货款,财政压力巨大,自主经济发展能力较弱,容易不堪重负。此外,南太平洋岛国多年以来社会经济的发展主要依赖于国外援助,深陷巨大的债务中。在南太平洋岛国中,面对国家建设等庞大的工程项目有心无力,大多数的国家普遍是小国寡民,经济体较小,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呈现被动的情况。
  一些迹象表明,中国与南太平洋岛国对待援助非常谨慎小心,以防援助不仅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而且还造成负面影响。一方面, 2019年4月的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中强调到“一带一路”项目是为了促进双方的发展,愿意岛国搭上中国的发展列车,这并不是“债务陷阱”,“一带一路”不是地缘政治工具。[2]另一方面,南太平洋岛国领导人对援助持着谨慎的态度,认真对待与中国的关系。
  (二)对外援助机制有待完善。中国对南太平洋岛国的援助框架还有待进一步的完善。中国对外援助的机构和信息公开有待进一步的完善。中国针对南太平洋岛国的不同情况,由不同的部门实施援助,这导致了缺乏一个集中的领导援助机构进行统一管理。无偿捐赠和无处贷款主要由中国商务部负责,而优惠贷款则由中国进出口银行负责,不同的部门负责不同的项目内容。[3]
  近几来,中国对外援助的相关资料和信息有待进一步提高透明度。中国对南太平洋岛国的援助力度大,但是相关的援助数据不公开、不透明。社会各界难以具体地了解到中国对南太平洋岛国的援助相关数据,这引发了外界对中国援助的质疑。与此同时,个别南太平洋岛国也怀疑中国的动机。
  (三)对外援助项目和落实之间存在差距。中国的经济援助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推动了南太平洋岛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例如改变了南太平洋岛国对中国固有的消极形象,减缓了当地岛民对中国企业的不满和质疑。但是中国对南太平洋岛国的经济援助的项目有要求,援助资金用途有限制,造成了援助资金的使用效率较低,无法达到预期效果。面对这种情况,中国政府正在进行调整,部分解除援助的限制,提高援助资金的利用率。
  在援助项目施工的过程中,中国企业为了自身的利益,容易忽略了项目的安全和质量问题,导致事故频发,引起当地人民的反感。援助项目在实施的过程中不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设计不合理,最后导致援助效果大打折扣。[4]
  中国对南太平洋岛国的援助缺乏完善稳定的行动框架,具有不稳定性。每一年中国对南太平洋岛国的援助程度有所差别,中国与“台湾当局”的关系也影响着对南太平洋岛国的援助。中国对南太平洋岛国的援助受限于种种客观的因素,而且中国主要针对建交的南太平洋岛国进行援助。
  三、中国对南太平洋岛国对外援助的展望
  (一)建立完善的对外援助框架。建立完善稳定的对外援助的行动框架有利于中国对南太平洋岛国的经济援助的实施。完善的相关法律体系有助于开展系统全面的援助,提高援助的质量和力度,减少资源的浪费。中国和南太平洋岛国通过双方合作的形式进行援助,这更有利于实现双方经济的互补性。
  一方面,完善对外援助机制,提高对外援助的实操性和效率。中国应对具体的援助项目时,不仅要做出承诺,还要及时实施援助项目,提高援助效率,简化援助实施流程,缩短经济援助周期,使当地岛民及时地享受到援助带来的便利,让经济援助项目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推动南太平洋岛国的社会经济发展,让当地人民真正地感受到援助所带来的实惠和便利。
  另一方面,对外援助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符合最新的国际形势和基本国情。中国政府正根据现有的情况对经济援助方式进行改变和调整。中国应针对受援國的具体情况设立合理的援助计划,提供科学的援助。南太平洋岛国应更多地利用自身的优势,扩大出口的总额,提高经济发展的效益,从而提高本国的偿还债务的能力,减轻债务负担。   中国针对南太平洋岛国的发展情况,逐步放缓援助条件和要求,使更多的领域获得援助的机会。例如减少援助项目所附带的条件,使当地的企业和人民更多地参与到援助中,真正地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
  (二)提高对外援助的透明度和精准化。中国提高对外援助的透明度,有利于减少外界对中国的质疑。通过相关平台及时准确地把援助的数据、内容和方式公布出来,让社会各界了解到中国的经济援助的真诚,避免恶意揣测中国的援助活动。
  一方面,对外援助的透明化有利于双方的可持续性发展和合作。经济援助透明度的提高能让中国获得来自世界范围的支持,更有利于援助的进一步实施。目前中国在提高经济援助透明度方面做出很多努力,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加大在民生领域的援助力度,从当地人民的处境出发,提高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
  另一方面,对外援助的精准化有利于解决实际问题,树立中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中国的经济援助活动应更多地针对当地民生问题,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农业发展、教育水平、卫生设施等等都当地人民极需的民生领域。这些基础设施等等的建立有利于当地人民享受到来自国外政府的关怀和关爱,改善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中国在提供援助时,应注意到尽可能地为当地人民提供实用的技术,鼓励当地人民积极参与援助活动,例如进行不同形式的教育活动、提高识字认字水平、对女性进行技术培训等等。
  (三)重视援助项目的落实效果。一方面,对外援助落实要到位,避免不必要的质疑和误解,使对外援助项目真正地落实到民众身上,促进双方民间友谊。对外援助活动要扎实地进行,注意后续的反馈和管理,这样才能更有效的发挥援助的作用。中国坚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愿意站在南太平洋岛国人民的立场出发。为人民做实事,致力于推动南太平洋岛国的经济发展。
  另一方面,积极通过各平台和机制参与对外援助,对援助进行监督和管理。中国可以通过太平洋岛国论坛等合作机制,积极参与到其中。在这些平台上,中国加强与其他国家的交流和沟通,遵循国际统一的规范和标准,完善援助的行动框架,使中国的援助成为真正的援助。非政府组织援助行动规范化,中国借鉴非政府组织的援助经验,积极地与非政府组织进行合作。[5]中国根据南太平洋岛国的实际需求进行精准化援助,加强援助项目的后续监督和管理,积极发展与南太平洋岛国的关系,构建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伙伴关系。
  【参考文献】
  [1] 汪诗明.开放的区域主义与中澳在南太平洋岛屿地区的合作[J].国际问题研究,2019(01):54-74.
  [2] 中国新闻网. 王毅:“一带一路”不是债务“陷阱”,而是惠民“馅饼” [Z].2019-03-08.
  [3]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中国的对外援助[Z].2011-04-21.
  [4] 孔妃妃. 浅析中国对于南太平洋岛国的对外援助[D].外交学院,2010.
  [5] 梁甲瑞.中国-大洋洲-南太平洋蓝色经济通道构建:基础、困境及构想[J].中国软科学,2018(03):1-9.
  作者简介:黄保怡(1995—),女,汉族,广东东莞人,學生,在读硕士,单位: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中外政治制度专业,研究方向:国际经济关系。
其他文献
【摘 要】 20世纪初,一批日本人深入中国腹地,留下了大量见闻录、日志、游记、报告书等。游记可以折射出一个人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的价值观,也可以从层面反映一个时代比较真实的一种社会现实情况。所以,本文以三位不同身份的日本文人为代表,以其在20世纪初的中国旅行活动中所写游记为基础,通过对他们眼中所见的历史场景的还原和分析,综述其旅行活动,研究其中国印象的不同内容,揭示其中国印象背后所隐含的深层文化含意
期刊
【摘 要】 毛泽东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学说,既是马克思主义青年观和教育观与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也是毛泽东本人通过对古今中外一系列理论学说的学习与研究所取得的理论成果。这一学说在理论方面的来源以三种学说为主: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理论、中国传统教育思想和近代中国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在今天,探析毛泽东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学说的理论来源,将有助于人们学习和领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把新时代思想政治
期刊
【摘 要】 党建、文化建设都是现代化企业在运营发展中的重点,企业党建、企业文化建设二者紧密相连,如何实现二者有机融合至关重要。因此,本文从不同角度入手客观探讨了企业党建以及企业文化建设的关系,在运营发展中全面推进党建以及文化建设,做好党群工作的同时壮大人才队伍,在人才优势发挥中实现长远发展。  【关键词】 企业党建 企业文化建设 关系  企业党建、企业文化建设是新时期党和国家关注的重要方面,直接关
期刊
【摘 要】 中国和日本是一衣带水的东亚邻国,两国关系复杂且多变。而基于中日两国的国家实力和地理位置,中日关系的发展变化对东亚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安全都有着重大的影响。中日两国地理位置不可改变,人文关系不可断绝,但两国关系却难以预测。中日发展离不开稳定的中日关系,中日两国应以史为鉴,以两国人民福祉为重,谨慎戒躁,从长远计改善和处理好中日关系。  【关键词】 中日关系 历史问题 合作机制  中日关系是当
期刊
【摘 要】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在新时代的创新成果。它的提出,不但符合和平与发展的历史潮流,符合世界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且有利于解决复杂严峻的全球问题。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 习近平 外交理念  本文以习近平总书记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想和具体阐述为基础,分析其思想的主要内容和特征;依据十八大以来党的领导集体关
期刊
【摘 要】 饮食与人类日常生活紧密相关,在婚丧嫁娶等人生重要节点中,各地区人民用他们的勤劳智慧又创造出了节日特有的饮食品类,以此来庆祝或者纪念。本文则主要从婚礼、生子、丧葬等重要仪式出发,探讨清代山西各大地区的节日饮食文化与习俗的特点。同时发现精心制作的节日饮食背后,不仅是物质上的享受,更承载着希望,寄托着情感,存留着特殊意义,经过岁月的打磨沉淀,逐渐形成了当地特色的传统和习俗,并影响至今。  【
期刊
【摘 要】 随着评论数量的逐渐增多,信息过载的问题使得消费者难以从评论中发现有助于消费决策的信息,如何分析评论的有用性逐渐成为重要的研究问题。本文对在线评论有用性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进行了梳理,从评论文本、评论者、评论阅读者三个维度总结了该领域的研究成果,认为今后的研究需要创新有用性评价方法,关注评论阅读者自身特征的影响,并重视图片与视频与评论文本的关系及其信息的挖掘。  【关键词】 在线评论 有用
期刊
【摘 要】 马克思开创了追求公平正义的人类哲学,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在于呼应人民的根本需求,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需要回归其本质,才能增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动力。马克思主义科学地建构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为无数共产党员树立了泣血奋斗的理想目标,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追求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实现人的自由、平等、全面发展的理想的人类社会,共产党员就是要坚定为人民的利益而不懈战斗的初心,因为,民心
期刊
【摘 要】 意识形态学习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由于西方意识形态强力渗透的壓力、国内各种社会思潮涌动带来的挑战以及网络新媒体传播方式带来的挑战等方面的原因,我国意识形态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还面临诸多挑战。通过加强马克思主义的主导作用,引导大众对各种思潮的认知,大力加强网络新媒体阵地建设等措施,切实解决意识形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面临的诸多问题,完善意识形态在思想政治教
期刊
【摘 要】 从时间趋势和空间分布两个角度对GTD数据库中的全球恐怖袭击事件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研究恐怖袭击事件发生的时空分布规律,为未来反恐态势的分析评估为提供有价值的信息。结论:时间上,近20年中东地区恐怖袭击频发,亚洲国家的袭击事件近些年有所减轻,恐怖袭击事件整体仍在蔓延,呈上升趋势;空间上,恐怖袭击事件多发生在亚洲南部、北美洲以南和南美洲北部。  【关键词】 恐怖袭击 时间趋势 空间分布 特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