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获取知识、锻炼提高多种能力和养成一定思想观念的主渠道,因此课堂教学的效果直接关系到教学的质量和人才培养的实际价值。本文将从创设“有效情境”、提供“直观操作”,引领“意义建构”来阐述如何开展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
【关键词】有效教学有效情境直观操作意义建构
新的课程标准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往往会发现这样令人沮丧的结果:老师很认真地教,学生很辛苦地学,最终却没有预期的收益。新课程标准提倡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使传统的授课模式有了极大的改变,但有些教师对如何处理传统教学中的有效经验与新课程中的新价值取向,缺乏一种辩证的态度;而不少课堂教学看似以学生为主,是否真正取得了预期的教学效果,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完成了预定的教学目标,却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华丽绚烂的多媒体展示,热闹非凡的学生小组活动,相对于以前老师一个人讲课,学生埋头记录的传统教学,从表面上看好像是有了改进,学生积极地参与了,但是过于追求形式是否真正符合我们的课改理念呢?
在新的理念下,我们的课堂教学不但要实现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促进学生全面的、可持续性的发展,又要符合减负的要求,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学习能力,使之具备独立解决问题的技能和素质。这就给我们带来一个向40分钟课堂要效率的问题。
那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快乐又扎实呢?笔者就结合平时的课堂实践,来谈谈自己的点滴做法:
1、有效教学需要创设“有效情境”
在新课程背景下,创设情境已经被广大教师所青睐,随之而来的也就是出现了为了情境而情境的现象。有效情境必须要能够诱发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够引起认知冲突,从而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
比如教学人教版第三册《乘法的初步认识》,由于低年级的学生特别依赖于已有经验和直观思维,抽象的乘法只有放在一个原始情境中和具体的活动结合起来,才能调动学生全部的经验积累来支撑其建构乘法的意义,主题图的安排,我想用意也就是如此。以学生生活中比较熟悉的儿童乐园的情境引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接着从中发现生活中有许多一组一组出现的数量,并且每一组的数量都相同,再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写个算式来表示一共有多少人在坐小火车……等学生从四个算式中寻找到相同的地方后,再放手让他们自由写这样的算式,在学生积累了大量的相同加数相加的连加,并且又感到这么多个加数加在一起特别麻烦后,鼓励学生想个简单些的办法,即乘法。而乘法与加法之间到底有怎样的关系呢?虽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理解“几个几相加”就是乘法,但至少他们已经明白了乘法中的两个因数分别表示“相同的加数”和“加数的个数”。
2、有效教学需要提供“直观操作”
“我听见了,但可能忘掉;我看见了,就可能记住;我做过了,便真正理解了。”有研究表明,人们在学习时,如果仅靠听和看,最多能吸收30%的新知,如果动手操作,吸收效果可以达到90%以上。可见,动手操作不仅是学生智力活动的重要源泉,也是学生获得直接经验的重要途径,它是搭建抽象数学知识与学生思维建立表象的桥梁。
“一辆压路机的前轮宽度是2米,每分钟行驶48米。压路机行驶8分钟,能压多大的地面?”这是人教版第六册《面积和面积单位》单元里的一个实际问题。第一次让学生独立解决,全班只有两个同学完整地列出了算式。考虑到农村孩子极少见到压路机,于是从网上找到了压路机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理解“前轮宽度是2米”是指图片上的哪个地方?接着拿出用了一半的筒装卫生纸,让学生说说它与压路机的相似之处。然后我让一个学生到黑板上模拟压路机工作1小时的画面,因为卫生纸上已经贴有双面胶,所以黑板上留下了一个长方形。
师:你知道这个长方形跟压路机的工作有什么关系吗?
生:这个长方形是压路机行驶1分钟以后压过的地面。(全班同学都点头表示赞同)
师:这个长方形地面的长与宽分别是多少?(一瞬间举起了许多小手)
生1:长48米,宽2米。
生2:长就是压路机1分钟行驶的长度,宽就是压路机前轮的宽度。
师:同学们说得都挺棒,那么现在你会自己解决刚才的问题了吗?
生(齐):能!
在交流反馈的时候,大部分学生都很顺利地写出了“48×2=96(平方米)96×8=768(平方米)”
生:“老师,我还有别的方法。”(他还迫不及待地上来也要用卫生纸操作一番)
生:我是先把压路机8分钟都行驶完,得到一个比刚才更长的长方形,长就是8分钟行驶的路程,宽还是2米。
他刚说完,留在黑板上的是一个长更长,宽不变的长方形。
师:同学们,吴泽鸿的意思你们明白吗?请你们把刚才的思路也用算式表示出来。
师:跟刚才第一种方法比,现在要注意什么呢?为什么?
生:要注意第一步的单位名称,因为48×8=384表示的是8分钟行驶的路程,也就是大长方形的长,要用长度单位。
在后来的练习中,还出现了求类似于压路机的洒水车、收割机作业面积,学生很快就联想到了压路机的工作,而且正确率也非常高。
3、有效教学注重引领“意义建构”
概念的习得是儿童认知发展的主要途径。获得一个正确的数学概念,对于学生而言无疑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综观新课程的教材,不难发现它在价值取向上更加注重知识点内涵的理解,而对概念在文字方面的表述不作刻意要求。让学生在概念的产生、形成、应用的过程中理解概念,经历数学概念本质的真正抽象,实现数学概念的意义建构,这应该是概念教学的目标所在。但是这也正是不少一线教师忽略的地方,导致学生对概念理解模糊,表面上掌握了方法,但是一旦遇上变式的练习,或是做判断选择题时出现的错误就多了。
比如第六册教学“平均数”后,学生对教材练习安排的求平均数问题都会列式,由于提供的数据偏大、量偏多,除了计算结果的正确性令人头痛之外,也没发现其它问题。但是在本单元的形成性练习中,一道实际问题让大部分学生栽了大跟头。
“一本书,小明第一天读了20页,第二天上午读了12页,下午读了16页,小明平均每天读了多少页书?”全班只有十几人是列成(20 12 16)÷2,大部分都列成了(20 12 16)÷3。究其原因,固然不排除学生审题不清,但本质的因素还是受平时解决策略的思维定势影响,而这种负迁移是不是由学生并没有从根本上理解平均数的内涵与特征引起的呢?我想答案应该是肯定的。如果课堂上能通过多种形式的探索活动,引领学生对平均数的内涵、特征进行意义建构,待学生充分理解了统计量意义的基础上再自然地得出计算公式,就不会盲目地只是用“几个数据的和去除以几”来求平均数了。
总之,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们教师不能仅仅把目光停留在“学生是否已经学会了?”,思考更多的应该是我们的课堂教学有否对学生的后续学习有帮助,“学生是否会学了?”。相信如果我们坚持“扎实有效”的原则,努力把新的教学理念体现在每一个教学活动之中,我们的数学教学一定能走向求真、求美、求简的境界。
参考文献
[1] 朱长青.回到思维原点,《小学数学教师》.
[2] 《数学教师教学用书》(二年级上册).
【关键词】有效教学有效情境直观操作意义建构
新的课程标准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往往会发现这样令人沮丧的结果:老师很认真地教,学生很辛苦地学,最终却没有预期的收益。新课程标准提倡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使传统的授课模式有了极大的改变,但有些教师对如何处理传统教学中的有效经验与新课程中的新价值取向,缺乏一种辩证的态度;而不少课堂教学看似以学生为主,是否真正取得了预期的教学效果,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完成了预定的教学目标,却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华丽绚烂的多媒体展示,热闹非凡的学生小组活动,相对于以前老师一个人讲课,学生埋头记录的传统教学,从表面上看好像是有了改进,学生积极地参与了,但是过于追求形式是否真正符合我们的课改理念呢?
在新的理念下,我们的课堂教学不但要实现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促进学生全面的、可持续性的发展,又要符合减负的要求,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学习能力,使之具备独立解决问题的技能和素质。这就给我们带来一个向40分钟课堂要效率的问题。
那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快乐又扎实呢?笔者就结合平时的课堂实践,来谈谈自己的点滴做法:
1、有效教学需要创设“有效情境”
在新课程背景下,创设情境已经被广大教师所青睐,随之而来的也就是出现了为了情境而情境的现象。有效情境必须要能够诱发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够引起认知冲突,从而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
比如教学人教版第三册《乘法的初步认识》,由于低年级的学生特别依赖于已有经验和直观思维,抽象的乘法只有放在一个原始情境中和具体的活动结合起来,才能调动学生全部的经验积累来支撑其建构乘法的意义,主题图的安排,我想用意也就是如此。以学生生活中比较熟悉的儿童乐园的情境引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接着从中发现生活中有许多一组一组出现的数量,并且每一组的数量都相同,再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写个算式来表示一共有多少人在坐小火车……等学生从四个算式中寻找到相同的地方后,再放手让他们自由写这样的算式,在学生积累了大量的相同加数相加的连加,并且又感到这么多个加数加在一起特别麻烦后,鼓励学生想个简单些的办法,即乘法。而乘法与加法之间到底有怎样的关系呢?虽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理解“几个几相加”就是乘法,但至少他们已经明白了乘法中的两个因数分别表示“相同的加数”和“加数的个数”。
2、有效教学需要提供“直观操作”
“我听见了,但可能忘掉;我看见了,就可能记住;我做过了,便真正理解了。”有研究表明,人们在学习时,如果仅靠听和看,最多能吸收30%的新知,如果动手操作,吸收效果可以达到90%以上。可见,动手操作不仅是学生智力活动的重要源泉,也是学生获得直接经验的重要途径,它是搭建抽象数学知识与学生思维建立表象的桥梁。
“一辆压路机的前轮宽度是2米,每分钟行驶48米。压路机行驶8分钟,能压多大的地面?”这是人教版第六册《面积和面积单位》单元里的一个实际问题。第一次让学生独立解决,全班只有两个同学完整地列出了算式。考虑到农村孩子极少见到压路机,于是从网上找到了压路机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理解“前轮宽度是2米”是指图片上的哪个地方?接着拿出用了一半的筒装卫生纸,让学生说说它与压路机的相似之处。然后我让一个学生到黑板上模拟压路机工作1小时的画面,因为卫生纸上已经贴有双面胶,所以黑板上留下了一个长方形。
师:你知道这个长方形跟压路机的工作有什么关系吗?
生:这个长方形是压路机行驶1分钟以后压过的地面。(全班同学都点头表示赞同)
师:这个长方形地面的长与宽分别是多少?(一瞬间举起了许多小手)
生1:长48米,宽2米。
生2:长就是压路机1分钟行驶的长度,宽就是压路机前轮的宽度。
师:同学们说得都挺棒,那么现在你会自己解决刚才的问题了吗?
生(齐):能!
在交流反馈的时候,大部分学生都很顺利地写出了“48×2=96(平方米)96×8=768(平方米)”
生:“老师,我还有别的方法。”(他还迫不及待地上来也要用卫生纸操作一番)
生:我是先把压路机8分钟都行驶完,得到一个比刚才更长的长方形,长就是8分钟行驶的路程,宽还是2米。
他刚说完,留在黑板上的是一个长更长,宽不变的长方形。
师:同学们,吴泽鸿的意思你们明白吗?请你们把刚才的思路也用算式表示出来。
师:跟刚才第一种方法比,现在要注意什么呢?为什么?
生:要注意第一步的单位名称,因为48×8=384表示的是8分钟行驶的路程,也就是大长方形的长,要用长度单位。
在后来的练习中,还出现了求类似于压路机的洒水车、收割机作业面积,学生很快就联想到了压路机的工作,而且正确率也非常高。
3、有效教学注重引领“意义建构”
概念的习得是儿童认知发展的主要途径。获得一个正确的数学概念,对于学生而言无疑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综观新课程的教材,不难发现它在价值取向上更加注重知识点内涵的理解,而对概念在文字方面的表述不作刻意要求。让学生在概念的产生、形成、应用的过程中理解概念,经历数学概念本质的真正抽象,实现数学概念的意义建构,这应该是概念教学的目标所在。但是这也正是不少一线教师忽略的地方,导致学生对概念理解模糊,表面上掌握了方法,但是一旦遇上变式的练习,或是做判断选择题时出现的错误就多了。
比如第六册教学“平均数”后,学生对教材练习安排的求平均数问题都会列式,由于提供的数据偏大、量偏多,除了计算结果的正确性令人头痛之外,也没发现其它问题。但是在本单元的形成性练习中,一道实际问题让大部分学生栽了大跟头。
“一本书,小明第一天读了20页,第二天上午读了12页,下午读了16页,小明平均每天读了多少页书?”全班只有十几人是列成(20 12 16)÷2,大部分都列成了(20 12 16)÷3。究其原因,固然不排除学生审题不清,但本质的因素还是受平时解决策略的思维定势影响,而这种负迁移是不是由学生并没有从根本上理解平均数的内涵与特征引起的呢?我想答案应该是肯定的。如果课堂上能通过多种形式的探索活动,引领学生对平均数的内涵、特征进行意义建构,待学生充分理解了统计量意义的基础上再自然地得出计算公式,就不会盲目地只是用“几个数据的和去除以几”来求平均数了。
总之,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们教师不能仅仅把目光停留在“学生是否已经学会了?”,思考更多的应该是我们的课堂教学有否对学生的后续学习有帮助,“学生是否会学了?”。相信如果我们坚持“扎实有效”的原则,努力把新的教学理念体现在每一个教学活动之中,我们的数学教学一定能走向求真、求美、求简的境界。
参考文献
[1] 朱长青.回到思维原点,《小学数学教师》.
[2] 《数学教师教学用书》(二年级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