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主要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在教学中巧妙地运用板书板图,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培养他们的信息素养,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想象能力的一条捷径。所以,在语文教学,特别是低年级语文教学,运用板书板画艺术不但符合儿童年龄特点,对教学效果也有催化的作用。
一、运用板书板画的方式
板书板画是一种有效的文字教学语言,具有突出教学重点、强化形象直观、启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理清教材脉络和加深记忆等重要作用,这也是板书板画的基本作用。作为阅读教学的载体——课文,尽管语言文字是形象的、具体的,但由于生活阅历、理解能力等多方面的限制,小学生在学习课文时,总是感到没有图画那样直观、形象。所以,阅读教学中要贯彻直观性原则,运用板画就是一种好方法。
1. 以画代讲
课文中的很多难点和重点,学生理解有困难的,需要教师辅导讲解。这种辅导讲解的形式多种多样,板画也是其中的一种。在教学中可充分发挥板画特长,以画代讲。
教学片段:理解《草原》中的“离离”的含义
师:……草原上的草长得怎样呢?请看——(老师在黑板上画了幅“草原”)
师:小朋友,草原上的草长得怎么样?
生:草原上的草长得很高,很密。
生:草原上的草长得很茂密,一棵挨着一棵。
生:草原上的草长得很茂盛。
生:草原上的草绿油油的,一眼望不到。
师:说得太美了。聪明的小朋友看了这幅图,一定知道“离离”是什么意思了。谁说说?
生:“离离”就是茂盛的意思。
生:“离离”就是草长得很茂密,一棵挨着一棵。……
用图画的形式解释“离离”,使得教学更具有形象性。学生看了老师的图后很快就领悟了。这说明,在低年级的教学中,形象化的教学方法是不可缺少的。词语的讲解可以这样处理,句段的教学同样适宜。
2. 以画促读
叶圣陶说:“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就是说读书要咬文嚼字,品味出作者用词造句准确传神。在课堂教学中,可利用板画促进学生的思考,促使学生去读书,有意识地训练这种咬文嚼字的能力。
《燕子》教学片断:
师:“小圆晕”是什么,想过吗?
生:就是小圆圈。燕子点水时荡起的一圈圈波浪。(教师板画)
师:但是,作者为什么不说“小圆圈”而说“小圆晕”?“晕”是什么意思,想过吗?
生:(学生查字典)“晕”就是日光或月光透过云层折射出来的七彩圈。
师:你们见过日晕或月晕吗?那七彩的光圈可真美!在作者的眼里,燕子点水荡起的一圈一圈的波浪就像日晕,月晕。不但燕子美,就连小圆圈也是美的!咱们再读读这一句,领略一下其中的美。
3. 以画练说
《翠鸟》教学片段:
师:大家看黑板。老师画的这只翠鸟,是不是把各个部分的特点都画出来了?
生:没都画出来,没有颜色。
师:那就请你说说各部分的特点,老师再给这幅画加上颜色,好吗?
生:翠鸟的爪子是红色的,很小。(老师用红粉笔将爪子涂上红颜色)
生:翠鸟头部的羽毛是橄榄色的,上面还有翠绿色的花纹。
师:(边涂边说)看,这多像橄榄色的头巾啊!……
师:顺序搞清楚了,什么样子也弄明白了,就可以练习看图说话了。现在,请每个小朋友看着黑板上的彩色图先练习一下,说不出来时,可以读读书。
(全班学生练习看图说话,指定两名学生到黑板前来讲。)
师:要求到前边来讲的很多,小朋友的积极性很高。谁能到前边来,按由上至下的顺序说,也可以由下往上说,只要不乱就行。
画翠鸟不是目的,目的是练习“说”。在这个教学片段中,画画时引导学生说,画后让学生指图练习说,按一定顺序说,说的训练很扎实。通过板画练习说,这种设计不仅使学生理清了写作的顺序,抓住了特点,更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 以画传情
画画是学生感情表达的一种形式。教师把这种形式运用到教学中,不仅可加深学生的理解程度,也可加深学生对课文的感情认识。
《燕子》教学片段:
师:你们能不能把郑振铎写的燕子画下来?我请一个同学朗读第一段,咱们一起画,怎么样?不过读的时候要慢一点。(一生朗读,师生作画)
师:同位同学互相介绍一下自己画的燕子。(同位互相说)
师:谁愿意到前边来把老师画的燕子向大家介绍一下?
生:看,这只燕子多美!一身乌黑的羽毛光滑漂亮,一对翅膀与众不同(师插话:“的确和别的鸟的翅膀不一样”),飞起来又轻又快。一条尾巴像把剪刀……画得栩栩如生!
让学生画燕子,不仅促进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而且加深了他们对燕子的喜爱。再通过说燕子,把师生和燕子的情感拉得更近了。
二、运用板书板画培养学生能力
1. 运用板画培养学生识记能力
儿童进入学校,以学习为主,有意记忆得以发展,无意记忆也起作用;理解记忆逐渐发展,机械记忆仍然不可忽视。特别是小学低年级学生,由于知识面窄,理解力差,常采用无意记忆法和机械记忆法。在教学中,我常常利用他们记忆的特点,进行板画教学,同时又注意培养他们的有意记忆和理解记忆。如在《小蝌蚪找妈妈》一课中,我用插图板演如下:
在这幅板画中,小蝌蚪是变化的。在教学中,我根据课文的需要,先理清层次,找出文章脉络,然后边学边板画,使学生跟着文章的思路,在饶有兴趣观察板画的同时,初步认识到小蝌蚪的演变过程。再经过教师总结,重点点拨,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意识的记忆,在愉悦的气氛中对所学的知识留下深刻的印象。
2. 运用板画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小学儿童的思维方式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逐步过度到抽象思维,在很大程度上是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仍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板书属于直观的文字信号,而板画属于直观的图象信号,板画的直观效果比板书强,更容易引导学生把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结合,发展思维优势,开发智力,帮助理解。
例如,在《小壁虎借尾巴》一课中,我把课文插图加以综合,结合课文,设计出如下板画:
在授课时,我运用循环图,把小壁虎“来到了什么地方,看到了谁,说了什么,最后怎样”等一系列活动表现出来,使学生的思维形成了与课文内容和板画同样的循环圈。通过这一直观的板画,课文内容概述其中,学生看着图就可以口述课文大意。板画是文章的思路和“纲”,学生看着画,抓着纲,很快就理解了课文。
3. 运用板画培养学生判断、推理、想象能力
低年级儿童推理能力的发展,主要建立在直接观察所提供的形象之上,儿童年龄越小,把判断和结论跟直接感知的事物相联系的意图就越明显。在说话训练中,用板画激发儿童兴趣,启发想象,帮助儿童捕捉事物特点,使他们头脑里的表象更加鲜明清晰,在这样的基础上训练口头表达能力,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想说,往往言者兴致勃勃,听者津津有味。
在想象说话课中,为了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要求学生仔细观察画面;为了培养学生表达能力,要求学生说完整话,说连贯话;学生想象力丰富,能有“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觉,有助于理解巩固课文和创作。在达标测评中,我常常让学生有画画的机会,这不仅改变了训练形式,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如《蜜蜂引路》这课,课后题要求学生说出列宁所经过的地方名称。我则让学生根据列宁跟踪蜜蜂飞回的路线画图,再通过大家评议,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这样,由文字变成图画,从抽象变成具体,使学生对这段内容加深了理解,从而深刻地掌握了文章的写法,为后部分的仿写作了铺垫。
教师在启发学生想象的同时,根据学生的叙述而随手板画,学生根据教师的板画深化脑中的形象,可以使想象更切合实际,推理更合理,判断更准确。学生的想象能力明显增强,口头表达能力也大有进步。
4. 运用板画培养审美能力
色彩鲜艳的板画,伴之以教师生动的范读、优美的教态、形象的讲述,比简单的板书更容易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提高学生审美能力,激发学生美的情感。如在《阳光》一课,我设计简笔画板书,如下图:
伴随着下课铃声的响起,教师完成的不光是规定的课堂教学任务,同时包括在黑板上留下的板书(板画)作品。之所以称之为“作品”,是因为我们的学生是要给它“评分”的。优秀的板书(板画)令人赏心悦目,能使学生产生愉快、积极的情感体验,潜移默化之中他们的审美情趣得到了提高。
一、运用板书板画的方式
板书板画是一种有效的文字教学语言,具有突出教学重点、强化形象直观、启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理清教材脉络和加深记忆等重要作用,这也是板书板画的基本作用。作为阅读教学的载体——课文,尽管语言文字是形象的、具体的,但由于生活阅历、理解能力等多方面的限制,小学生在学习课文时,总是感到没有图画那样直观、形象。所以,阅读教学中要贯彻直观性原则,运用板画就是一种好方法。
1. 以画代讲
课文中的很多难点和重点,学生理解有困难的,需要教师辅导讲解。这种辅导讲解的形式多种多样,板画也是其中的一种。在教学中可充分发挥板画特长,以画代讲。
教学片段:理解《草原》中的“离离”的含义
师:……草原上的草长得怎样呢?请看——(老师在黑板上画了幅“草原”)
师:小朋友,草原上的草长得怎么样?
生:草原上的草长得很高,很密。
生:草原上的草长得很茂密,一棵挨着一棵。
生:草原上的草长得很茂盛。
生:草原上的草绿油油的,一眼望不到。
师:说得太美了。聪明的小朋友看了这幅图,一定知道“离离”是什么意思了。谁说说?
生:“离离”就是茂盛的意思。
生:“离离”就是草长得很茂密,一棵挨着一棵。……
用图画的形式解释“离离”,使得教学更具有形象性。学生看了老师的图后很快就领悟了。这说明,在低年级的教学中,形象化的教学方法是不可缺少的。词语的讲解可以这样处理,句段的教学同样适宜。
2. 以画促读
叶圣陶说:“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就是说读书要咬文嚼字,品味出作者用词造句准确传神。在课堂教学中,可利用板画促进学生的思考,促使学生去读书,有意识地训练这种咬文嚼字的能力。
《燕子》教学片断:
师:“小圆晕”是什么,想过吗?
生:就是小圆圈。燕子点水时荡起的一圈圈波浪。(教师板画)
师:但是,作者为什么不说“小圆圈”而说“小圆晕”?“晕”是什么意思,想过吗?
生:(学生查字典)“晕”就是日光或月光透过云层折射出来的七彩圈。
师:你们见过日晕或月晕吗?那七彩的光圈可真美!在作者的眼里,燕子点水荡起的一圈一圈的波浪就像日晕,月晕。不但燕子美,就连小圆圈也是美的!咱们再读读这一句,领略一下其中的美。
3. 以画练说
《翠鸟》教学片段:
师:大家看黑板。老师画的这只翠鸟,是不是把各个部分的特点都画出来了?
生:没都画出来,没有颜色。
师:那就请你说说各部分的特点,老师再给这幅画加上颜色,好吗?
生:翠鸟的爪子是红色的,很小。(老师用红粉笔将爪子涂上红颜色)
生:翠鸟头部的羽毛是橄榄色的,上面还有翠绿色的花纹。
师:(边涂边说)看,这多像橄榄色的头巾啊!……
师:顺序搞清楚了,什么样子也弄明白了,就可以练习看图说话了。现在,请每个小朋友看着黑板上的彩色图先练习一下,说不出来时,可以读读书。
(全班学生练习看图说话,指定两名学生到黑板前来讲。)
师:要求到前边来讲的很多,小朋友的积极性很高。谁能到前边来,按由上至下的顺序说,也可以由下往上说,只要不乱就行。
画翠鸟不是目的,目的是练习“说”。在这个教学片段中,画画时引导学生说,画后让学生指图练习说,按一定顺序说,说的训练很扎实。通过板画练习说,这种设计不仅使学生理清了写作的顺序,抓住了特点,更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 以画传情
画画是学生感情表达的一种形式。教师把这种形式运用到教学中,不仅可加深学生的理解程度,也可加深学生对课文的感情认识。
《燕子》教学片段:
师:你们能不能把郑振铎写的燕子画下来?我请一个同学朗读第一段,咱们一起画,怎么样?不过读的时候要慢一点。(一生朗读,师生作画)
师:同位同学互相介绍一下自己画的燕子。(同位互相说)
师:谁愿意到前边来把老师画的燕子向大家介绍一下?
生:看,这只燕子多美!一身乌黑的羽毛光滑漂亮,一对翅膀与众不同(师插话:“的确和别的鸟的翅膀不一样”),飞起来又轻又快。一条尾巴像把剪刀……画得栩栩如生!
让学生画燕子,不仅促进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而且加深了他们对燕子的喜爱。再通过说燕子,把师生和燕子的情感拉得更近了。
二、运用板书板画培养学生能力
1. 运用板画培养学生识记能力
儿童进入学校,以学习为主,有意记忆得以发展,无意记忆也起作用;理解记忆逐渐发展,机械记忆仍然不可忽视。特别是小学低年级学生,由于知识面窄,理解力差,常采用无意记忆法和机械记忆法。在教学中,我常常利用他们记忆的特点,进行板画教学,同时又注意培养他们的有意记忆和理解记忆。如在《小蝌蚪找妈妈》一课中,我用插图板演如下:
在这幅板画中,小蝌蚪是变化的。在教学中,我根据课文的需要,先理清层次,找出文章脉络,然后边学边板画,使学生跟着文章的思路,在饶有兴趣观察板画的同时,初步认识到小蝌蚪的演变过程。再经过教师总结,重点点拨,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意识的记忆,在愉悦的气氛中对所学的知识留下深刻的印象。
2. 运用板画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小学儿童的思维方式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逐步过度到抽象思维,在很大程度上是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仍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板书属于直观的文字信号,而板画属于直观的图象信号,板画的直观效果比板书强,更容易引导学生把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结合,发展思维优势,开发智力,帮助理解。
例如,在《小壁虎借尾巴》一课中,我把课文插图加以综合,结合课文,设计出如下板画:
在授课时,我运用循环图,把小壁虎“来到了什么地方,看到了谁,说了什么,最后怎样”等一系列活动表现出来,使学生的思维形成了与课文内容和板画同样的循环圈。通过这一直观的板画,课文内容概述其中,学生看着图就可以口述课文大意。板画是文章的思路和“纲”,学生看着画,抓着纲,很快就理解了课文。
3. 运用板画培养学生判断、推理、想象能力
低年级儿童推理能力的发展,主要建立在直接观察所提供的形象之上,儿童年龄越小,把判断和结论跟直接感知的事物相联系的意图就越明显。在说话训练中,用板画激发儿童兴趣,启发想象,帮助儿童捕捉事物特点,使他们头脑里的表象更加鲜明清晰,在这样的基础上训练口头表达能力,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想说,往往言者兴致勃勃,听者津津有味。
在想象说话课中,为了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要求学生仔细观察画面;为了培养学生表达能力,要求学生说完整话,说连贯话;学生想象力丰富,能有“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觉,有助于理解巩固课文和创作。在达标测评中,我常常让学生有画画的机会,这不仅改变了训练形式,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如《蜜蜂引路》这课,课后题要求学生说出列宁所经过的地方名称。我则让学生根据列宁跟踪蜜蜂飞回的路线画图,再通过大家评议,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这样,由文字变成图画,从抽象变成具体,使学生对这段内容加深了理解,从而深刻地掌握了文章的写法,为后部分的仿写作了铺垫。
教师在启发学生想象的同时,根据学生的叙述而随手板画,学生根据教师的板画深化脑中的形象,可以使想象更切合实际,推理更合理,判断更准确。学生的想象能力明显增强,口头表达能力也大有进步。
4. 运用板画培养审美能力
色彩鲜艳的板画,伴之以教师生动的范读、优美的教态、形象的讲述,比简单的板书更容易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提高学生审美能力,激发学生美的情感。如在《阳光》一课,我设计简笔画板书,如下图:
伴随着下课铃声的响起,教师完成的不光是规定的课堂教学任务,同时包括在黑板上留下的板书(板画)作品。之所以称之为“作品”,是因为我们的学生是要给它“评分”的。优秀的板书(板画)令人赏心悦目,能使学生产生愉快、积极的情感体验,潜移默化之中他们的审美情趣得到了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