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论语》中通过道德叙事的方式开展的儒家道德教育,不管是德育内容还是德育方式都对我国的道德教育有着深远的影响.《论语》中道德叙事的特点主要有:叙事内容的生活化和生命性,叙事过程的双向化和多向化,叙事语言的通俗化和诗性化.这些对当代道德教育有很好的借鉴和启示:在叙事内容上要立足现实生活,在叙事方式上要开展对话和交流,在叙事情境上要营造平等开放的氛围.只有通过不断设计和改进道德教育的方法,才能解决道德教育的实效性问题,让其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机 构】
:
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公共管理系;东南大学人文学院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语》中通过道德叙事的方式开展的儒家道德教育,不管是德育内容还是德育方式都对我国的道德教育有着深远的影响.《论语》中道德叙事的特点主要有:叙事内容的生活化和生命性,叙事过程的双向化和多向化,叙事语言的通俗化和诗性化.这些对当代道德教育有很好的借鉴和启示:在叙事内容上要立足现实生活,在叙事方式上要开展对话和交流,在叙事情境上要营造平等开放的氛围.只有通过不断设计和改进道德教育的方法,才能解决道德教育的实效性问题,让其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其他文献
“生命”概念在海德格尔早期思想中占据了一个重要地位,这个概念背后无疑有狄尔泰的影子.在海德格尔看来,“回到事情本身”其实是“回到生命本身”,而不是“回到意识本身”.海德格尔把狄尔泰生命哲学中含有的激进倾向更激进地推向他的事实性释义学.哲学必须从事实性生命经验开始,而事实性生命经验就是此在与世界的互动,就是对意蕴的关切.
休谟在诊断因果性时遭遇因果同时性悖谬与疑难:原因若要产生结果,则因果之间必无时空断裂,即同时,才能保障原因之效力传导至结果.而若因果同时,则又取消因果之时间接续性要素.康德在论述因果性时也遭遇此疑难,因果之同时与接续彰显时间之同一与差异.这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即已显现,时间因“现在”连续同一、无限可分又彼此相异区分.此悖谬并非仅为休谟与康德所谓背离经验与理智之幻相,而是犹如柏拉图“洞穴”之火光,在让人眩晕困惑中指示了一条超越理智思辨界限,进而通达自由无限与非时间之存在的路径.
中华仁爱思想先后经历了初步形成、训诂释义、体用探讨、启蒙转向等发展阶段,呈现既坚守本根又与时俱进的演变特征.当前,中华仁爱思想依然有着重要的时代价值,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滋养和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的思想资源,还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基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根基.推进中华仁爱思想的时代发展,需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深入挖掘和阐发其合理内涵,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
魏晋时期,玄学思潮流行,作为“三玄”之一的周易成为士人重要的思想资源.而这种玄学思潮表现在解经上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学者一扫传统的以象数注易的方式,删繁就简,以老庄中的丰富义理来解释周易.由此,后世学者将这一时期的易学命名为“玄学派易学”,并将王弼列为代表人物之一.但是,与其他玄学家相比,王弼的易学有一个显著的不同,那就是他不仅攫取了老庄的思想资源,也包含有丰富的儒家思想.不仅如此,他也并未像后世学者所评价的那样“尽黜象数”.因此,是否可以用“玄学派易学”这一名称来定义王弼的易学,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康德的德性概念要显示在行动中需要三个前提:向善禀赋、趋恶倾向、自由任意.同时,符合义务的行动具有现象的德性,出于义务的行动具有本体的德性,在完全义务中,德性表现为对情感的克制,而在不完全义务中,德性则是伴随着义务的道德情感.因此,德性也不同于亚里士多德的自制,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动机,德性以义务为动机,而自制则只是对过度欲望的抑制.
《西厢记》中为大众所熟知的“莺莺听琴”情节,最早来自董解元所作《西厢记诸宫调》,是对元稹《莺莺传》“听琴”情节的改写,实现了“听琴”主体的男女转换,由“女弹男听”变为“男弹女听”.这个情节的改写,一方面是继承了司马相如琴挑卓文君历史故事母题的情节构造,另一方面也是深植于唐宋古琴文化流变之土壤.本文梳理了“莺莺听琴”故事从《莺莺传》到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再到王实甫《崔莺莺夜听琴杂剧》的演变过程,从宋代古琴与文人关系、琴乐欣赏活动主客关系、宋人琴歌创作风尚等方面讨论了宋代古琴文化对“莺莺听琴”情节生成的影响
《吴吴山三妇合评牡丹亭》是清代首部《牡丹亭》点评本,也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女性戏曲点评本,它对《牡丹亭》的结构批评细致繁富,具有一定的开拓性.吴氏三妇对《牡丹亭》版本的筛选与处理体现了她们较高的文学素养以及雅驯化《牡丹亭》的批评态度.三妇还对臧懋循的结构批评进行了反思与继承,反映了曲家与文人的结构批评存在场上和案头两种方向,适用于场上表演的传奇结构单一明快,而案头文本的结构批评更注重关目之间的深层联系.此外,三妇评本与吴人的《长生殿》评点存在交互关系,吴氏提出《长生殿》“钗盒为经,盟言为纬”的结构总论合辙于三
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重要论述,是执政为民思想的重要体现,对全社会德育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注重家庭既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又是时代的需要,通过良好的家风为社会培育合格公民,可以解决当代家庭建设方面的突出问题.注重家教是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和途径,家庭的德育功能通过家风的熏陶得以实现.注重家风是政风清廉的动力和保障,以家风带动廉洁从政是决定一个家庭兴亡存续的大事.
中国共产党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了巨大历史贡献,一是实现了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二是实现了从贫穷落后的人口大国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三是推进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四是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党在未来仍然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我们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生活质量是反映美好生活的一个核心指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等国际组织以及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不丹等国家都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生活质量指标评价体系.我国学者早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就对生活质量进行了大量研究,涌现出一批研究成果.基于这些研究成果,从收入消费水平、居住与生活条件、医疗健康、文化教育、休闲娱乐、社会保障、环境质量7个方面20个指标,用熵值法对中国1990-2019年30年的生活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发现,中国生活质量综合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