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繁读”品《论语》

来源 :语文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iedaC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语》以词约义丰著称。语文出版社《〈论语〉选读》共十五课,每课选入若干章,配有注释和详细的译文。学生通过阅读原文和译文基本上能够读出《论语》的字面意思。孔子生活及《论语》生成的时代,春秋诗性文化风韵犹存,加之孔子及孔门弟子良好的“诗学”修养,又善于采用适当的方式方法把丰富的思想内容锤炼在简短的语句当中,“文简”而“意长”,“质朴”而“含蓄”,造成了浓郁的“诗味”。因此,孔子和弟子一番对话的用意是什么,反映了孔子思想中的哪个观点,又远不是这些帮助理解的译文能解决的。
  周先慎先生在《简笔与繁笔》中提出,作家写作有时会用墨如泼,运用“繁笔”手法,从而达成丰富、深刻地传情达意的目的。这是从作者的角度而言。借用他的这个概念,从读者的角度而言,我们可以对《论语》文本进行“繁读”,从而达成还原其深厚的情感意蕴和文化内涵的目的。
  基于以上思考,笔者在《〈论语〉选读》教学中进行了如下“繁读”实践,以期能抛砖引玉。
  一、在简约的叙事处繁读
  在教学第四课“知其不可而为之”时,我以下面一章示范繁读:
  陈成子弑简公。孔子沐浴而朝,告于哀公曰:“陈恒弑其君,请讨之。”公曰:“告夫三子。”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君曰:“告夫三子者。”之三子告,不可。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
  此段可挖掘的疑点有:①孔子称陈成子为何与弟子不同,称“陈恒”?②对于“请讨之”这件事,哀公与三子的回答何以不同?③弑君之事发生在齐国,鲁国去讨伐,是否多管闲事?④为何孔子一再重复“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通过这些疑点处的探讨,学生自会明白:①“恒”是陈成子的名,孔子之所以直呼其名,是因为成子弑君,是“臣不臣”,违犯了孔子倡导和追求的“君君,臣臣”的周礼制度,孔子此时非常愤怒;②哀公之所以会回答“告夫三子”,说明当时王室力量衰微,三子势力强大,也可看出三子作为陪臣的僭越,同样是不合于礼;③之所以要管,是因为不遵守礼的人,在孔子看来“人人得而诛之”,是给三子一个警示(出示专家解读加以明证:孔子非不知哀公之不能讨,亦非不知三子之不欲讨,而必以告者,欲明大义于三家也。纵无益于齐,犹可默夺强臣之魄。——张岱《四书遇》),也是对哀公有可能为“陪臣所杀”的忧虑(出示史实加以验证:二年,子殁。十有一年,哀公奔越);④虽然孔子当时没有官职,仍以大夫身份一再重申“不敢不告”,虽知可能白说,出于对“礼”的维护,却也要去说,正体现了“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通过这样与文本言语的近距离接触,简约叙事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就能被挖掘,而且将学生从文字中读出的文化内涵与专家解读进行对比,也增强了学生的自信,从而获得学习的成就感。此文剩余的章节,多是与此章类似的简约叙事,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去寻找文字中的疑点,组员之间相互解答。学生既有了明确的任务,又能发挥自己的主动性来解读孔子的思想,比之教师不断用一些专家的解读来引领他们,更富于挑战性和趣味性,效果颇好。这也正是《论语》“微言大义”的语言特征所提供给我们的教学切入点。
  二、在情态的省略处繁读
  《论语》中的“子曰”模式只是一种纯客观的表述,对人物在说话时的情态和情感均不予以描述,这种空白恰恰给我们的教学提供了切入的角度,教学时引导学生添补语言的空白点是必要的。例如,在爱徒颜渊去世时,孔子非常伤心,记录的语言是:“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笔者从“子曰”入手,这样设问:请同学们在“曰”前加一个表示孔子此时情感的词语。在对这些空白点的补充和争议中,学生有的说“悲伤”,因为师生情谊深厚,可见孔子为师者的不同众人;有的说“悲愤”,因为颜渊是最受孔子喜爱的学生,也是最懂孔子理想的学生,他的死让孔子失去了推行“仁”的得力助手,所以孔子既悲且愤,这也凸显了孔子对于“仁”的追求。从学生的补充与解释中看到,文化的内涵完全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得以显现。
  三、在虚词的用心处繁读
  《论语》运用大量口语虚词,简约而又逼真地表现了说话人的语气、性格,加强了语言的抒情意味。例如第五课“仁者爱人”中的:“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这则简短的话语传达了孔子以礼规范自己行仁的思想。我向学生展示自己的改句: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少,作;过之,趋。在改句与原句的对比中,学生达成了以下认识:“虽”字说明“行仁”与对方年龄的少长无关,只要“合于礼”,这也正是孔子一直倡导的;两个“必”更加深刻地表现了孔子对行“仁”的坚持。又如,我们要引导学生品味前举例子中“噫”所表达的情感,可以设问:“噫”这个词,如果我们用一个实词来表达此时孔子的情感,你会用哪个?在这种添、删、换的环节中,学生不仅可以掌握用语达情的手法,更能细细体会人物的情思。
  四、在句式的特殊处繁读
  李海林曾在《言语教学论》中说:“在言语作品中,任何一种语法手段都有它的表意功能。凡是运用超常语法的地方也就是作者有特别用意的地方。”那么,作者特别用意的地方,也就应该是教师要引导学生特别关注之处。对于《论语》我们不妨关注以下句式的特殊处:
  1.关注《论语》中倒装的句子
  倒装的句子往往是为了强调被倒装部分,所以,教师不妨引导学生对被倒装部分细细品读,读出其中所强调的内容。如“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甚矣”“久矣”都是谓语前置,从字面上看,“甚矣”表示出对自己“衰”变化的惊讶和感叹;“久矣”强调了自己长时间没有梦见周公的感慨。此时教师可以追问:孔子如此强调自己的衰老和久不见周公,意味着什么?在深入讨论中,学生会感受到,此中还有孔子对于时间流逝而梦想未能实现的痛苦,突出了孔子对于想恢复周礼却又难以实现这种追求的无限感慨与无奈。
  2.关注《论语》中反复的叠句
  第十二课“高山仰止”中就有多例反复的叠句。例如:   子在陈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不妨设问:请从文中找出孔子使用反复语句的章节,体会其思想情感。通过这几处涵泳品读,可以读出孔子对弟子有所成的喜悦,但又担忧他们不能以礼“裁己”,急于归国传道的心愿;可以读出孔子急切地对弟子发誓,是表明自己正是出于礼节才去见南子,还可以感受到孔子与弟子之间的平等相处;可以读出孔子对伯牛的关切,对其即将死去的无限惋惜与不尽的痛苦、无奈。正是这些,让我们看到了有血有肉、有真性情的孔子,这也是孔子让弟子及后人景仰的原因之一。
  五、在问答的间接处繁读
  《论语》中“问答形式”的语录占了相当多的篇幅。对话是为了表达思想情感。想要对方准确理会,必须遵守对话的原则。如果从这一原则看,我们会发现《论语》中的许多语段是违反原则的。
  1.话题不一致
  有些篇章所问与所答不一致,让读者理解有困难。我们看下面一则对话:
  南宫适问于孔子曰:“羿善射,奡荡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
  夫子不对南宫所言发表看法,在南宫出去后的评价也不是对南宫所言之事的看法,而是对南宫这个人的评价。从对话原则看,话题被转移了,这种看似与前文缺乏联系的文字,就是我们必须“繁读”之处。只要引导学生建立话语之间的联系,孔子回答的言外之意也就显现出来了。孔子评价南宫是尚德君子,是因为南宫说了“禹稷躬稼而有天下”这句话,表明南宫推崇君王施政要身体力行,以安民为先。这正是孔子倡导的为政以德,所以孔子才会以君子、尚德来赞扬他。
  像这种问与答不一致甚至问而不答导致对话似乎被中断的语段还有许多,教师要努力引导学生找出问与答之间的联系,从而感悟其间蕴含的人物情感与文化内涵。
  2.迂回“问”术
  所谓迂回,指在问答时不是就事论事,而是提及一件相类或相反的事来论事。如下面一则:
  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
  根据整个语境,子贡本应问孔子“夫子为卫君乎”,子贡却问伯夷、叔齐之事,并据此得出结论。那么,伯夷、叔齐之事与孔子是否赞同卫出公有什么联系呢?伯夷、叔齐兄弟相互推让君位,体现了孝悌精神,而卫出公与其父争位,是违反孝悌之义的。既然孔子称伯夷、叔齐为贤人,是求仁之人,对他们的行为给予充分肯定,那么必定不会赞成卫出公。子贡正是通过迂回地问与此事相反的事而得到了答案。因而在此处的研读,弄清迂回问法的用意,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孔子对于礼和仁的追求。
  在问答的间接处繁读,实际上就是探究人物会话的含义,“不是关注他们说了什么,而是说话人说这句话意味着什么”。通过以上对会话的繁读实践与类型归结,不仅可以使学生在阅读其他章节时自主迁移这种能力,同时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对话交际技艺,这不也是《论语》文化的一种形式吗?
其他文献
一、教学创意    我国古典诗词在宋玉时代就确立了悲秋的母题,且成为一种传统,一般人很少有意识地去打破这个多少有点封闭、凝固的套路。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突出了国力衰弱下塞外之秋的景象,虽然外在意象悲凉,但他的内心却始终怀着“燕然未勒归无计”的豪情壮志,那一份对边境紧张局势、边土存亡与否的敏锐感受,包裹在词人捍卫国土的决心与怀乡思家的真情至性之中,使得《渔家傲秋思》悲而不凉,突破了宋初之词的婉约
提及讲故事,轻之者觉得这没有什么智慧含量,属于小儿科,似乎可以不学而能。鄙薄讲故事,中国古代文论表现得很充分,比如刘勰的《文心雕龙》,对当时已经颇为盛行的志人、志怪小说——实际上就是清雅、奇幻的故事,竟然不置一词;《四库全书》有“诗文评”类,却没有收录故事色彩浓郁的小说、戏剧,更别说小说评、戏剧评了。  重之者又觉得讲故事的学问很大,奥妙很多,一味偏向理性的彰显。于是,要么理性、教化的色彩浓郁,“
在中国传统语言和语文教学中,朗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习手段,所谓“三分文章七分读”。通过朗读,可以把文字的蕴涵准确地表达出来,把静态的语句变得立体而富有生命,从而激发听众兴趣,引起情绪上的共鸣。但在实际朗读中,能做到这点可不容易。除了需要朗读者普通话标准,准确表达作品的思想内容外,还要能读得抑扬顿挫,引人入胜。这就需要学会运用节奏这个朗读技巧。  大家都知道音乐讲究节奏。音符的交错,或快或慢、或强或
随着电子商务、传媒文化的兴盛,网络上相继出现了“咆哮体”“淘宝体”“校内体”“丹丹体”“琼瑶体”“HOLD体”等语体形式,但是最近出现的“TVB体”和其他语体不太一样,它不是一夜之间爆红,而是从1983年的《霍元甲》到现在的香港TVB经典作品在大陆的热播,在观众心中逐渐凝聚成一种影响力,在微博文化的助推之下,成为当今网络走红语体之一。  据报道,TVB体的产生源于一女生在网上发帖求安慰:“我找不到
课堂教学中师生间的话语、行为以及交互作用的各种细微环节是课程目标实现过程的基本反映,也是改进课堂教学、促进师生发展的重要环节。我们对一节初中作文指导课进行课堂观察,透过执教的语文老师和她的学生的活动,我们有机会捕捉到一些细节,并引发出对发生在教学过程中的真实行动的思考。  许多教师都懂得在教学中要强调“授人以渔”,但置身在教师的教学设计与具体的教学情境中,就会发现“教师先给出方法——学生再依方法学
热闹的网络上如果稍有言语不慎,就会招来口水无数。怕招惹麻烦的人在网络上发言时往往表现出谦卑恭谨、小心翼翼的态度。由此诞了一批新的网络谦辞,“弱弱”便是其中很常见的一个。  这里的“弱弱”和“西部大开发期待新十年规划,学者建议西北三省弱弱联合”(新闻标题)中的“弱弱”是不一样的。它是一个叠音词,不能像“弱弱联合”那样拆分开使用或解释。它并非指力量或实力弱小,而是有意“夸小”自己,避免强势表达。“弱”
小说创作长与短的选择,本质上是处理思维和情感的疏与密。因而短篇小说的建构,可谓“一字之微,征及一卷”(刘文典)。也因之,短篇小说的教学,要从这里打开。但是,我们不能将此归结为单纯的小说技法,作为转译的文字,外国短篇小说在字斟句酌之间,便有了更多的思量;这思量,本质上就是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的拿捏。因而,一字之微,就有了格局与深度。也因之,在进入教学之前,我们首先应当关注的问题是,外国小说的格局与深度
2014年高考作文题,一律“供料”作文题型,基本特点是以材料“命意”。其“命意”形态可以分为两大类:二元对立与非二元对立。二元对立题本已式微,而今大有卷土重来之势。在全国18道作文题中,二元对立题有9道,占了半壁江山,可视为主力题型。非二元对立题,包括一元、二元、多元题,二元以上居多。以下对这两大类题的特点与应对策略做一探讨,敬请命题者与师生指教。  一、二元对立题:从选择、分析矛盾入手  二元对
历来各种教材和写作教学序列大都把“观察、认识、思考生活”作为作文教学的第一篇章,这是基于“生活即写作源头”的认识,然而这一个众人认可的“作文教学第一课”很少在实际教学中得到有效的实践。以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为例,“你的生活很重要”是必修一写作专题一的内容设置,据笔者观察多所学校十多位教师的高一作文起始教学,真正设计教学并花心思教好这“作文教学第一课”的极少。原因有这样两点:一是以考代教现象很严重,高
毫无疑问,“修辞”应该是语文教学的一项核心课程内容,在语文教学中应当占据重要位置。事实上,在人称“少慢差费”的语文教学中,修辞教学的问题更多,成为人们批判的重中之重。究其原因,修辞教学的课程内容存在严重问题,修辞教学方式方法简单、机械,加之受到“淡化知识”大潮的强烈冲击,弱化和虚化就成了修辞教学无奈的现状。  修辞教学课程内容的主要问题是脱离学生认识的实际需要,缺乏有用性。以比喻为例,顾德希先生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