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今关于教育的意义,主要是在教育中发现学生的价值,发挥学生的个人才能。学生不仅仅是课堂上的主要群体,也是当今教育的承担者。高中生的信息技术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对数据和信息之间的理解,学会应用数字化工具对数理知识进行探索,掌握简单的算法基础,学习Python基础知识和设计程序以及掌握人工智能的应用。本文主要从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在教育理念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两个方面,对高中生在信息技术课中如何发挥主体作用进行探究。
【关键词】高中生;信息技术课;主体作用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育应该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这门课程的教学不仅要求学生符合现代化社会的需求,掌握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和自主实践的能力,还要求学生对信息技术有相当水平的理解并可以在实践中进行使用,同时也重视学生在学习这门课时对知识的探究和创造。基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旨在为学生奠定足以终身受益的基础,因此,发挥高中生在信息技术课中的主体作用尤为重要。
一、在课堂实践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第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学习课程知识。兴趣的培养对学生的学习往往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它可以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使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学习知识。兴趣的培养同样也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泉。在课堂学习中,教师应当让学生自身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感受到课堂中的乐趣和知识带来的乐趣,高中生的思维普遍比较发散,当他们感受到课堂、知识带给他们乐趣的同时,就会激发他们对于知识的渴望,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这也可以培养高中生的思维方式。所以,要让学生真正地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学习到新知识,并发挥其主体作用,兴趣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例如,在第一章《数据与信息》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围绕“什么是数据?”“什么是信息?”这两個问题,将学生的积极性拉高,使其对这门课程的学习产生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
第二,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增强动手能力。要发挥学生在信息技术这门课中的主体作用,教师在课堂中就应扮演一个引路者的角色,积极引导学生对比新知识和旧知识之间的不同点和相同点,以达到让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知识的目的。这样的课堂教学方式,不仅在教学中更容易突出重点,让学生对学习的重点内容进行学习,还可以让学生在自学的同时增强自身的动手能力,在自学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意识。例如,在学习第三章《算法基础》时,教师完全可以让学生进行自学,让学生自主地去体验计算机问题的解决方案,了解计算机的算法和计算机程序的设计语言,不仅突出了教学重点,还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第三,培养学生的交流合作能力,在实践中应用。在信息技术课堂中,教学的活动往往是围绕着教学重点内容进行的,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道德引导作用。除了这些,还应该在课堂中积极发挥学生的主观性,让学生自己掌握信息技术这门课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在实践的应用中运用自己的知识,使知识得以巩固,思维能力得到培养。要让学生在学习中互相交流,互相合作,培养良好的师生情感,增强同学之间的情感交流和合作。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多给予学生交流合作的机会,最好是在实践应用中多让学生进行交流,这样在巩固知识的同时也增强了同学的情谊。例如,在学习第四章《程序设计基础》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地设计Python程序,并在实践中让学生相互交流,找到自身的不足和借鉴他人的长处,如此可大大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实践合作能力。
第四,对实践的结果进行总结,提高学生的总结能力。实践是教学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主要表现,也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重要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活动。在学生的实际演练中,教师要耐心地对学生遇到的各种学习问题提出意见或者提出解决方案,要对学生进行分层次的指导,依据不同阶段、不同知识掌握度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方案和指导计划,从而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例如,在学习第二章《知识与数字化》学习中,教师应该让学生在运用数字化工具时对比日程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工具,从而找出数字化工具的优势及不足。教师也应该对实践中的学生进行适当的提问和辅导,对于基础好、知识掌握度好的学生,应该放手让他们自己去探索。但学生遇到困惑的地方时,应该让学生一起共同进行讨论,归纳总结出困惑的问题和解决方式,完成教学目的。
二、在教育理念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第一,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培养学生的独立性也就是让学生可以自主地使用自己的权利。在学习信息技术这门课时,主要表现在要让学生对学习充满渴望,对自身充满自信,让学生可以独立地学习知识和适应课堂教学节奏,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了解,从而对自己的学习成果有理性的认知和分析,做出积极的调整和改进,在实践中熟练地使用自己掌握的知识,独立解决生活中存在的相关问题,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独立自主学习能力。
第二,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主动性也就是培养学生能够自觉地对得到的信息进行选择和分析,做出正确的判断。在学习信息技术这门课程中,学生要有充足的学习动力,时刻要集中注意力,课堂上要认真听讲;学生在这门课的学习中,要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积极参加各种活动,主动与同学之间进行竞争,对问题的想法要浓烈,有兴趣去对产生的问题刨根问底,主动参与到解决问题的队伍中,面对学习困难时,要有坚定的意志,要有解决问题的决心,更要有具备解决问题的毅力。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是一门适应现代社会,用于高中生教育的新兴课程,对于这门课的教学不能照搬传统的教学模式,应当有自己特殊的一方面。要上好信息技术这门课,关键点是要让学生成为这门课的主体,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愉快地学习,满足学生兴趣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实践能力,达到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曹江秀.浅析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J].中国校外教育,2015.
[2]姜正明.浅谈如何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凸显学生的主体作用[J].青年时代,2016(32):222.
[3]王秀琴.论新课改理念下高中信息技术课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软件:电子版,2018(008):96.
【关键词】高中生;信息技术课;主体作用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育应该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这门课程的教学不仅要求学生符合现代化社会的需求,掌握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和自主实践的能力,还要求学生对信息技术有相当水平的理解并可以在实践中进行使用,同时也重视学生在学习这门课时对知识的探究和创造。基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旨在为学生奠定足以终身受益的基础,因此,发挥高中生在信息技术课中的主体作用尤为重要。
一、在课堂实践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第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学习课程知识。兴趣的培养对学生的学习往往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它可以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使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学习知识。兴趣的培养同样也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泉。在课堂学习中,教师应当让学生自身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感受到课堂中的乐趣和知识带来的乐趣,高中生的思维普遍比较发散,当他们感受到课堂、知识带给他们乐趣的同时,就会激发他们对于知识的渴望,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这也可以培养高中生的思维方式。所以,要让学生真正地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学习到新知识,并发挥其主体作用,兴趣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例如,在第一章《数据与信息》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围绕“什么是数据?”“什么是信息?”这两個问题,将学生的积极性拉高,使其对这门课程的学习产生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
第二,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增强动手能力。要发挥学生在信息技术这门课中的主体作用,教师在课堂中就应扮演一个引路者的角色,积极引导学生对比新知识和旧知识之间的不同点和相同点,以达到让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知识的目的。这样的课堂教学方式,不仅在教学中更容易突出重点,让学生对学习的重点内容进行学习,还可以让学生在自学的同时增强自身的动手能力,在自学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意识。例如,在学习第三章《算法基础》时,教师完全可以让学生进行自学,让学生自主地去体验计算机问题的解决方案,了解计算机的算法和计算机程序的设计语言,不仅突出了教学重点,还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第三,培养学生的交流合作能力,在实践中应用。在信息技术课堂中,教学的活动往往是围绕着教学重点内容进行的,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道德引导作用。除了这些,还应该在课堂中积极发挥学生的主观性,让学生自己掌握信息技术这门课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在实践的应用中运用自己的知识,使知识得以巩固,思维能力得到培养。要让学生在学习中互相交流,互相合作,培养良好的师生情感,增强同学之间的情感交流和合作。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多给予学生交流合作的机会,最好是在实践应用中多让学生进行交流,这样在巩固知识的同时也增强了同学的情谊。例如,在学习第四章《程序设计基础》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地设计Python程序,并在实践中让学生相互交流,找到自身的不足和借鉴他人的长处,如此可大大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实践合作能力。
第四,对实践的结果进行总结,提高学生的总结能力。实践是教学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主要表现,也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重要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活动。在学生的实际演练中,教师要耐心地对学生遇到的各种学习问题提出意见或者提出解决方案,要对学生进行分层次的指导,依据不同阶段、不同知识掌握度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方案和指导计划,从而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例如,在学习第二章《知识与数字化》学习中,教师应该让学生在运用数字化工具时对比日程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工具,从而找出数字化工具的优势及不足。教师也应该对实践中的学生进行适当的提问和辅导,对于基础好、知识掌握度好的学生,应该放手让他们自己去探索。但学生遇到困惑的地方时,应该让学生一起共同进行讨论,归纳总结出困惑的问题和解决方式,完成教学目的。
二、在教育理念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第一,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培养学生的独立性也就是让学生可以自主地使用自己的权利。在学习信息技术这门课时,主要表现在要让学生对学习充满渴望,对自身充满自信,让学生可以独立地学习知识和适应课堂教学节奏,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了解,从而对自己的学习成果有理性的认知和分析,做出积极的调整和改进,在实践中熟练地使用自己掌握的知识,独立解决生活中存在的相关问题,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独立自主学习能力。
第二,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主动性也就是培养学生能够自觉地对得到的信息进行选择和分析,做出正确的判断。在学习信息技术这门课程中,学生要有充足的学习动力,时刻要集中注意力,课堂上要认真听讲;学生在这门课的学习中,要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积极参加各种活动,主动与同学之间进行竞争,对问题的想法要浓烈,有兴趣去对产生的问题刨根问底,主动参与到解决问题的队伍中,面对学习困难时,要有坚定的意志,要有解决问题的决心,更要有具备解决问题的毅力。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是一门适应现代社会,用于高中生教育的新兴课程,对于这门课的教学不能照搬传统的教学模式,应当有自己特殊的一方面。要上好信息技术这门课,关键点是要让学生成为这门课的主体,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愉快地学习,满足学生兴趣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实践能力,达到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曹江秀.浅析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J].中国校外教育,2015.
[2]姜正明.浅谈如何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凸显学生的主体作用[J].青年时代,2016(32):222.
[3]王秀琴.论新课改理念下高中信息技术课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软件:电子版,2018(008):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