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计算题是初中物理中考的重要题型,它考查了学生的阅读能力、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解题技巧、语言归纳及表述能力、计算能力及对数据的处理能力等诸多的能力,可谓是一题多用;另外它还可以从力、热、电三版块单独出题也可以版块、学科交叉组合命题,可谓命题方式多样。然而,多年来学生普遍在计算题上失分,很多学生对计算题是望而生畏。如何突破物理计算题得分低的教学瓶颈呢?下面我结合2011年中考中出现的典型计算题,从三个方面谈一下个人在实际教学中关于计算题教学的一点教学策略。
1 立足“元”题
所谓“元”题,我是这样定义的,“能够直接套用原公式或变形公式一步就能解决的计算题”。通俗的理解就是没有思维绕弯,正向思维一步抵达的计算题。这里的“元”通“元电荷”的“元”。
例1 (2011年泰安27)一重为630 N的人漂浮在死海的水面上,则该人受到海水的浮力是多少牛?他浸入海水中的体积是多是立方米?(死海海水的密度ρ海水=1。05×103 kg/m3,g=10 N/kg)
【教学策略】
1。让学生熟记原始公式及基本的变形公式(熟知推导过程),切记不要死记硬背。
2。明确各物理量的国际主单位,清楚各单位之间的换算进率问题。
3。多做一些结论开放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教学时机】新授课阶段。
【教学要求】从审题到解题过程书写,从严要求,人人过关,一步到位不再重复。让学生在脑子里形成小模块,以便后面的模块化解题。
2 拆组“合”题
所谓“合”题,就是由两个或多个元题复合而成的。其基本形式之一为一个元题的所求充当了另一个元题的已知,如此交合在一起,呈“递进”关系;基本形式之二为多个元题成“并列”关系。
2。1 同版块内“合”题
例2 (2011年泰安28)如图1所示电路中定值电阻R1=10 Ω,R2为滑动变阻器,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当滑片P在a端时,电流表示数为0。3 A。滑片在b端时电压表的示数为2 V。求(1)电源电压;(2)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
【教学策略】
1。仔细审题,拆开题目。学生在開始的时候并不能自主的拆题,教师要引导试着拆几个,而后再放手。拆题的目的就是让学生看到所谓的综合题不过就是由几个元题组合而成的,打消恐惧心理。像本题拆成为:
①如图所示电路中定值电阻R1=10 Ω,闭合开关,当滑片P在a端时,电流表示数为0。3 A。求电源电压。
②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3 V,电路中定值电阻R1=10 Ω。闭合开关,滑片在b端时电压表的示数为2 V。求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
2。引导学生摆出已知及所求物理量的符号,唤醒公式的记忆,理出解题的思路。
3。引导学生找出物理解题所需的桥梁。像本题的桥梁就是解决电源电压。
【教学时机】单元复习或学期复习阶段。
2。2 不同版块内“合”题
例3 (2011年兰州 32)去冬今春以来,由于干旱少雨,我国多个地区发生了森林火灾,防火形势十分严重。近期在某地发生的山火中,部队及时出动直升机进行扑救,有效地抑制了火情的蔓延。直升机灭火主要靠外挂吊桶,直升机吊桶一次装满水后,飞到火头上空,把水洒下去,可直接将火头熄灭。
(1)若飞机将1。5吨水竖直提升50 m,水平飞行2 km,飞机对谁做了多少功?
(2)用水灭火的过程中,水要吸收大量的热量。若1。5吨水,温度从20 ℃升高到100 ℃,能吸收多少热量?
【教学策略】
1。在熟读题目的基础上,让学生试着分开版块解答各自的元题。第(1)小题就是力学版块;第(2)小题热学版块。
2。明确题目的干扰量,判断是否存在命题陷阱。像本题“水平飞行2 km”,因为不存在做功,所以就是干扰量,或者说就是命题者制造的陷阱。
【教学时机】年后第一轮系统复习阶段。
2。3 学科交叉“合”题
例4 (2011年无锡33)如图2甲所示是小华同学设计的一种测定油箱内油量的装置,其中R0为定值电阻,R为压敏电阻,其阻值随所受压力变化的图像如图2乙所示。油量表由量程为0~3 V的电压表改装而成。已知油箱重80 N,压敏电阻R能够承受的最大压力为800 N。电源电压保持6 V不变。(g取10 N/kg)
(1)若压敏电阻与油箱的接触面积是4×10-4 m2,则压敏电阻能承受的最大压强为多大?
(2)若油箱内油的密度为0。8×103 kg/m3,则此油箱最多可装多少立方米的油?
(3)若压敏电阻受到最大压力时,电压表的示数达到最大值,则定值电阻R0的阻值为多大?
(4)为了判断此油量表的刻度是否均匀,需了解R0两端电压U0与油量V的关系,请推导此关系式。
【教学策略】本题就是数学和物理“联姻”的题目。既有图像解读,又有解析式的推导。
1。结合物理情景分析图像,解读图像中关键点的物理意义,挖掘图像中隐含的条件。这样逐个点分析之后,问题的已知条件就多了起来,要让学生尽可能多得挖掘。像本题一定要解读出(0 N,240 Ω)、(800 N,80 Ω)的物理意义。
2。解题两头凑的原则。摆题目已知及所求物理量,从图像分析中寻找所要的物理量。
3。图表法、图像法、解析式法表示两量关系交互进行转换。
【教学时机】年后的第二轮专题复习。
2。4 涉“新”“合”题
所谓“新”题,就是题目中出现了初中物理教材中不曾涉及的新概念、新公式、新原理、新规律等(有的是高中知识的下移如帕斯卡定律、加速度等),这样的题目命题者旨在考察学生的自学能力,有意做好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引导。
例6 (2011年株洲31)物理学中把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速度,速度计算公式为:速度=路程时间,即v=st,单位是m/s。初中还有很多这样定义的物理量,如密度、压强、功率、热值等,这种定义物理量的方法叫做比值定义法。我们在高中物理当中也有很多这样定义的物理量,如:把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叫加速度(注:速度的变化量用Δv表示,它等于前后两次速度之差;加速度用字母a表示,国际单位是m/s2)。由加速度的定义可知: (1)加速度的定义公式为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若一个物体开始运动的速度为2 m/s,经过5 s后它的速度变为8 m/s,则这个物体在5 s内的速度变化量为Δv=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s。
(3)若问题(2)中的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相等),求出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s2。
【教学策略】
1。树立能够做出来的信心。命题者为了做好知识上的铺垫,冗长的文字叙述是这样题目的显性标志,一些学生在看到这样的题目后,第一反应是“我不可能做出来,一定有难度”,所以首要的是让学生树立“我能做出来”的信心。
2。寻找课本中知识点的影子,利用知识的类比,思维的迁移解决题目。像本题通过反复体会速度的定义及公式得出过程,结合加速度的定义,写出加速度的公式。
3。 重方法,多训练。这种“新”题一题一个样,教师要注意方法指导,能力培养出来了,效果就有了。
【教学时机】年后第二轮的专题复习。
对于以上四个类型的“合”题,从教师讲的角度,主要是帮着学生学会“拆”题,从而降低难度,什么时候使用“组”题呢?主要用在每次考试的命题上。可以课下讲一个这样的,考试时抽出其中的一个“元”题,再添加另外的“元”题,让其成为一个新的综合题,让学生品味新老两道题目的不同,培植学生的信心——“奥,物理计算题不过如此。”
3 全面“讲”题
在物理计算题教学中经常出现这样的一个现象——教师讲的清楚,学生听的明白,但就是反应不答卷上,这是为什么呢?回想一下我们的计算题教学多数情况都是教师在讲了一个典型的题目之后,教师出一个高仿的题目让学生来做,学生当然很快就模仿着做出来了,学生的做出来并不代表他确实理解了。学生的学习过程经历的是模仿、内化、创新的过程。教师讲完之后再出一个高仿的题目,学生能做出来,这是低级的模仿学习过程,并没有完成内化乃至创新的过程,如何完成后续的两个层次,我认为让学生“讲”题就是不错的办法。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讲:
1。讲条件。讲出题中的已知条件,主要指各物理量的数据、单位等;讲出题中的未知物理量及所求量;讲出本题考查的知识点并尽量说出考查意图。
2。讲思维历程。要讲出这个题目正确的思维过程是怎样的,当时自已没有思考出来的原因在哪里,是在哪里卡的壳,该怎样理顺自己的思路。
3。讲题目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4。讲注意事项。讲出解题时应注意的事项,包括单位问题、公式问题、知识运用问题。
有声“讲”题的方式是多样的,可以自己讲给自己听,也可以讲给同桌听,全体学生也可以一块讲,讲的目的就在于让学生熟悉典型母题的处理方法,以便于以后遇到同类型的题目有个做题的基本素材,只有素材的解法了然于胸,才能做到中考的以不变应万变的效果。
以上是我对物理计算题教学中的一点认识,不足之處还望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1 立足“元”题
所谓“元”题,我是这样定义的,“能够直接套用原公式或变形公式一步就能解决的计算题”。通俗的理解就是没有思维绕弯,正向思维一步抵达的计算题。这里的“元”通“元电荷”的“元”。
例1 (2011年泰安27)一重为630 N的人漂浮在死海的水面上,则该人受到海水的浮力是多少牛?他浸入海水中的体积是多是立方米?(死海海水的密度ρ海水=1。05×103 kg/m3,g=10 N/kg)
【教学策略】
1。让学生熟记原始公式及基本的变形公式(熟知推导过程),切记不要死记硬背。
2。明确各物理量的国际主单位,清楚各单位之间的换算进率问题。
3。多做一些结论开放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教学时机】新授课阶段。
【教学要求】从审题到解题过程书写,从严要求,人人过关,一步到位不再重复。让学生在脑子里形成小模块,以便后面的模块化解题。
2 拆组“合”题
所谓“合”题,就是由两个或多个元题复合而成的。其基本形式之一为一个元题的所求充当了另一个元题的已知,如此交合在一起,呈“递进”关系;基本形式之二为多个元题成“并列”关系。
2。1 同版块内“合”题
例2 (2011年泰安28)如图1所示电路中定值电阻R1=10 Ω,R2为滑动变阻器,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当滑片P在a端时,电流表示数为0。3 A。滑片在b端时电压表的示数为2 V。求(1)电源电压;(2)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
【教学策略】
1。仔细审题,拆开题目。学生在開始的时候并不能自主的拆题,教师要引导试着拆几个,而后再放手。拆题的目的就是让学生看到所谓的综合题不过就是由几个元题组合而成的,打消恐惧心理。像本题拆成为:
①如图所示电路中定值电阻R1=10 Ω,闭合开关,当滑片P在a端时,电流表示数为0。3 A。求电源电压。
②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3 V,电路中定值电阻R1=10 Ω。闭合开关,滑片在b端时电压表的示数为2 V。求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
2。引导学生摆出已知及所求物理量的符号,唤醒公式的记忆,理出解题的思路。
3。引导学生找出物理解题所需的桥梁。像本题的桥梁就是解决电源电压。
【教学时机】单元复习或学期复习阶段。
2。2 不同版块内“合”题
例3 (2011年兰州 32)去冬今春以来,由于干旱少雨,我国多个地区发生了森林火灾,防火形势十分严重。近期在某地发生的山火中,部队及时出动直升机进行扑救,有效地抑制了火情的蔓延。直升机灭火主要靠外挂吊桶,直升机吊桶一次装满水后,飞到火头上空,把水洒下去,可直接将火头熄灭。
(1)若飞机将1。5吨水竖直提升50 m,水平飞行2 km,飞机对谁做了多少功?
(2)用水灭火的过程中,水要吸收大量的热量。若1。5吨水,温度从20 ℃升高到100 ℃,能吸收多少热量?
【教学策略】
1。在熟读题目的基础上,让学生试着分开版块解答各自的元题。第(1)小题就是力学版块;第(2)小题热学版块。
2。明确题目的干扰量,判断是否存在命题陷阱。像本题“水平飞行2 km”,因为不存在做功,所以就是干扰量,或者说就是命题者制造的陷阱。
【教学时机】年后第一轮系统复习阶段。
2。3 学科交叉“合”题
例4 (2011年无锡33)如图2甲所示是小华同学设计的一种测定油箱内油量的装置,其中R0为定值电阻,R为压敏电阻,其阻值随所受压力变化的图像如图2乙所示。油量表由量程为0~3 V的电压表改装而成。已知油箱重80 N,压敏电阻R能够承受的最大压力为800 N。电源电压保持6 V不变。(g取10 N/kg)
(1)若压敏电阻与油箱的接触面积是4×10-4 m2,则压敏电阻能承受的最大压强为多大?
(2)若油箱内油的密度为0。8×103 kg/m3,则此油箱最多可装多少立方米的油?
(3)若压敏电阻受到最大压力时,电压表的示数达到最大值,则定值电阻R0的阻值为多大?
(4)为了判断此油量表的刻度是否均匀,需了解R0两端电压U0与油量V的关系,请推导此关系式。
【教学策略】本题就是数学和物理“联姻”的题目。既有图像解读,又有解析式的推导。
1。结合物理情景分析图像,解读图像中关键点的物理意义,挖掘图像中隐含的条件。这样逐个点分析之后,问题的已知条件就多了起来,要让学生尽可能多得挖掘。像本题一定要解读出(0 N,240 Ω)、(800 N,80 Ω)的物理意义。
2。解题两头凑的原则。摆题目已知及所求物理量,从图像分析中寻找所要的物理量。
3。图表法、图像法、解析式法表示两量关系交互进行转换。
【教学时机】年后的第二轮专题复习。
2。4 涉“新”“合”题
所谓“新”题,就是题目中出现了初中物理教材中不曾涉及的新概念、新公式、新原理、新规律等(有的是高中知识的下移如帕斯卡定律、加速度等),这样的题目命题者旨在考察学生的自学能力,有意做好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引导。
例6 (2011年株洲31)物理学中把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速度,速度计算公式为:速度=路程时间,即v=st,单位是m/s。初中还有很多这样定义的物理量,如密度、压强、功率、热值等,这种定义物理量的方法叫做比值定义法。我们在高中物理当中也有很多这样定义的物理量,如:把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叫加速度(注:速度的变化量用Δv表示,它等于前后两次速度之差;加速度用字母a表示,国际单位是m/s2)。由加速度的定义可知: (1)加速度的定义公式为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若一个物体开始运动的速度为2 m/s,经过5 s后它的速度变为8 m/s,则这个物体在5 s内的速度变化量为Δv=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s。
(3)若问题(2)中的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相等),求出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s2。
【教学策略】
1。树立能够做出来的信心。命题者为了做好知识上的铺垫,冗长的文字叙述是这样题目的显性标志,一些学生在看到这样的题目后,第一反应是“我不可能做出来,一定有难度”,所以首要的是让学生树立“我能做出来”的信心。
2。寻找课本中知识点的影子,利用知识的类比,思维的迁移解决题目。像本题通过反复体会速度的定义及公式得出过程,结合加速度的定义,写出加速度的公式。
3。 重方法,多训练。这种“新”题一题一个样,教师要注意方法指导,能力培养出来了,效果就有了。
【教学时机】年后第二轮的专题复习。
对于以上四个类型的“合”题,从教师讲的角度,主要是帮着学生学会“拆”题,从而降低难度,什么时候使用“组”题呢?主要用在每次考试的命题上。可以课下讲一个这样的,考试时抽出其中的一个“元”题,再添加另外的“元”题,让其成为一个新的综合题,让学生品味新老两道题目的不同,培植学生的信心——“奥,物理计算题不过如此。”
3 全面“讲”题
在物理计算题教学中经常出现这样的一个现象——教师讲的清楚,学生听的明白,但就是反应不答卷上,这是为什么呢?回想一下我们的计算题教学多数情况都是教师在讲了一个典型的题目之后,教师出一个高仿的题目让学生来做,学生当然很快就模仿着做出来了,学生的做出来并不代表他确实理解了。学生的学习过程经历的是模仿、内化、创新的过程。教师讲完之后再出一个高仿的题目,学生能做出来,这是低级的模仿学习过程,并没有完成内化乃至创新的过程,如何完成后续的两个层次,我认为让学生“讲”题就是不错的办法。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讲:
1。讲条件。讲出题中的已知条件,主要指各物理量的数据、单位等;讲出题中的未知物理量及所求量;讲出本题考查的知识点并尽量说出考查意图。
2。讲思维历程。要讲出这个题目正确的思维过程是怎样的,当时自已没有思考出来的原因在哪里,是在哪里卡的壳,该怎样理顺自己的思路。
3。讲题目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4。讲注意事项。讲出解题时应注意的事项,包括单位问题、公式问题、知识运用问题。
有声“讲”题的方式是多样的,可以自己讲给自己听,也可以讲给同桌听,全体学生也可以一块讲,讲的目的就在于让学生熟悉典型母题的处理方法,以便于以后遇到同类型的题目有个做题的基本素材,只有素材的解法了然于胸,才能做到中考的以不变应万变的效果。
以上是我对物理计算题教学中的一点认识,不足之處还望各位同仁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