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对于农村学生来说,由于家庭环境、教育资源等的制约,学生眼界不够开阔。如何寻找到瓶颈的突破口,让学生写出选材新颖、文采斐然的文章,也成为农村中学语文教师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仿写是作文教学中的主要手段,它不仅能够降低作文的难度,对于农村中学来说也可以很好地弥补教育资源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作文仿写并不是新鲜话题,古往今来,多数著名作家都是在模仿前人及大家文章的基础之上,创作出自己的文章。在运用仿写指导农村学生作文训练时,应注意仿写训练的创新性,以仿导创,提高农村中学生作文水平。为此,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性的仿写显得尤为重要。
一、“异”中取“同”——取个人写作之需
茅盾说过:“‘摹仿’”是创作的第一步”,而由于近年来,中、高考作文规定“不得套作”,不少中学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作文训练时对于“仿写”训练较为忌讳,致使学生创作的“第一步”没有走好,要提高学生作文水平也就十分困难。运用“以仿导创”教学中,应认识到这里的仿写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摘抄和拼凑,而是对某一类文章的风格、结构布局和主题的模仿,学生经过不断的仿写训练,慢慢积累了丰富的写作技巧和感悟,并内化成自己的写作素养,逐渐能够在以后的创作中自如运用、发挥,甚至写出精品佳作。教学中的优秀范文很多,它们都各具特色,学生该如何去仿写,从何处入手呢?此时,就需要教师正确引导学生做到异中取同,根据自己的创作需要来选择。
如,围绕“以物为线索,记人写事”这一主题进行写作教学时,发现同学的作文,总是不厌其烦地选择雷同的素材,象以“雨伞”为物的线索,记述妈妈雨中送伞的故事,以“书”为线索,记叙同学间发生的矛盾、故事,大都是一个故事模子出来的,毫无新意。这样的平庸文章,别说打动别人,就连学生自己都感到无趣。鉴于此种现象,教师在作文指导课中可引导学生回忆之前学过的《我的第一本书》《爸爸的花儿落了》等课文。其中《我的第一本书》是一篇散文,以“我的第一本书”为线索,诗意地叙述了二十世纪初中国农村的苦难生活,刻画了苦难生活中的人间温情,表达了作者对苦难生活的独特感悟。教师可将该篇课文当做范文,对其中的相关情节进行梳理,从中发生此类文章的共同点。在该环节中,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观察及归纳能力,而且还能够对所学的课文进行回味,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二、仿“形”立“意”——构个人写作之思
中学是学生写作的起始阶段,在这一时期运用仿写训练,可教给学生作文的基本规范,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将思想情感表达出来,也即是仿写是让学生学会创作的“形”。“千古文章意为高”,立意是文章写作的重点。一篇优秀的文章,注定有独特的立意。然而在实际的写作过程中,学生作文立意不是泛泛而谈、人云亦云,就是格调低沉、忧疑散漫,让人感觉文章如流水账,毫无新鲜感。因此,在中学作为教学中,可仿名家的“形”,立自己的“意”。
如仍以“以物为线索,记人写事”为例,《我的第一本书》围绕“我的第一本书”写出了借书——补书——趣事——后话,在文章开篇以与朋友的交谈引出“第一本书”的故事,在文章的结尾,通过对整个故事的回顾,总结出“人不能忘本”。教师就可借鉴该课文中的“形”,引导学生立意。如可围绕“竹”为例,描述与之相关的人或事迹,表达其高风亮节;或者以“仙人掌”为例,表达其顽强的生命力等。此时,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的思维,避免陷入范文的思维模式中,如,可以让学生回忆自己成长过程中出现的物,它不一定要多么有特殊性和与众不同,必须是真实存在的,亲身体验过的。教师可以现身说法,向学生讲述自己的故事经历,指导学生写作。在学生讲述的自己的关于“物”的记忆时,刚开始难免出现思维混乱,缺乏逻辑的状况。此时,教师只要适当引导,纠正学生的语言表达,就可以帮助学生完成文章构思。
三、避“同”求“异”——习个人写作之文
写文章首先要讲求立意,只有立意清晰了,明确了写作思想,才能展开习作。此时就应该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创造性思维,努力避同求异,以实现文章的个性化,新颖化。因为学生经过了长时间的仿写训练,基本掌握了仿写的技巧和技法,当学生拿到写作要求后,就不会感到无从下手,也不再惧怕写作。此时,学生的头脑中会呈现出之前所掌握的相关范文,并据此立新意,加工创作。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懂得仿写仅仅是提高写作能力的手段,而创造力才是学习的最终目标。特别是那些有针对性的仿写训练,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创造能力的提高。
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积极训练学生,帮助其掌握仿写的基本规律和方法,不断从仿写过程中汲取经验,积累大量的文章素材于胸中,才能在以后的创作中信手拈来,水到渠成,有所创新,有所突破。
★作者单位:贵州六盘水市盘县第六中学。
一、“异”中取“同”——取个人写作之需
茅盾说过:“‘摹仿’”是创作的第一步”,而由于近年来,中、高考作文规定“不得套作”,不少中学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作文训练时对于“仿写”训练较为忌讳,致使学生创作的“第一步”没有走好,要提高学生作文水平也就十分困难。运用“以仿导创”教学中,应认识到这里的仿写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摘抄和拼凑,而是对某一类文章的风格、结构布局和主题的模仿,学生经过不断的仿写训练,慢慢积累了丰富的写作技巧和感悟,并内化成自己的写作素养,逐渐能够在以后的创作中自如运用、发挥,甚至写出精品佳作。教学中的优秀范文很多,它们都各具特色,学生该如何去仿写,从何处入手呢?此时,就需要教师正确引导学生做到异中取同,根据自己的创作需要来选择。
如,围绕“以物为线索,记人写事”这一主题进行写作教学时,发现同学的作文,总是不厌其烦地选择雷同的素材,象以“雨伞”为物的线索,记述妈妈雨中送伞的故事,以“书”为线索,记叙同学间发生的矛盾、故事,大都是一个故事模子出来的,毫无新意。这样的平庸文章,别说打动别人,就连学生自己都感到无趣。鉴于此种现象,教师在作文指导课中可引导学生回忆之前学过的《我的第一本书》《爸爸的花儿落了》等课文。其中《我的第一本书》是一篇散文,以“我的第一本书”为线索,诗意地叙述了二十世纪初中国农村的苦难生活,刻画了苦难生活中的人间温情,表达了作者对苦难生活的独特感悟。教师可将该篇课文当做范文,对其中的相关情节进行梳理,从中发生此类文章的共同点。在该环节中,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观察及归纳能力,而且还能够对所学的课文进行回味,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二、仿“形”立“意”——构个人写作之思
中学是学生写作的起始阶段,在这一时期运用仿写训练,可教给学生作文的基本规范,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将思想情感表达出来,也即是仿写是让学生学会创作的“形”。“千古文章意为高”,立意是文章写作的重点。一篇优秀的文章,注定有独特的立意。然而在实际的写作过程中,学生作文立意不是泛泛而谈、人云亦云,就是格调低沉、忧疑散漫,让人感觉文章如流水账,毫无新鲜感。因此,在中学作为教学中,可仿名家的“形”,立自己的“意”。
如仍以“以物为线索,记人写事”为例,《我的第一本书》围绕“我的第一本书”写出了借书——补书——趣事——后话,在文章开篇以与朋友的交谈引出“第一本书”的故事,在文章的结尾,通过对整个故事的回顾,总结出“人不能忘本”。教师就可借鉴该课文中的“形”,引导学生立意。如可围绕“竹”为例,描述与之相关的人或事迹,表达其高风亮节;或者以“仙人掌”为例,表达其顽强的生命力等。此时,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的思维,避免陷入范文的思维模式中,如,可以让学生回忆自己成长过程中出现的物,它不一定要多么有特殊性和与众不同,必须是真实存在的,亲身体验过的。教师可以现身说法,向学生讲述自己的故事经历,指导学生写作。在学生讲述的自己的关于“物”的记忆时,刚开始难免出现思维混乱,缺乏逻辑的状况。此时,教师只要适当引导,纠正学生的语言表达,就可以帮助学生完成文章构思。
三、避“同”求“异”——习个人写作之文
写文章首先要讲求立意,只有立意清晰了,明确了写作思想,才能展开习作。此时就应该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创造性思维,努力避同求异,以实现文章的个性化,新颖化。因为学生经过了长时间的仿写训练,基本掌握了仿写的技巧和技法,当学生拿到写作要求后,就不会感到无从下手,也不再惧怕写作。此时,学生的头脑中会呈现出之前所掌握的相关范文,并据此立新意,加工创作。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懂得仿写仅仅是提高写作能力的手段,而创造力才是学习的最终目标。特别是那些有针对性的仿写训练,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创造能力的提高。
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积极训练学生,帮助其掌握仿写的基本规律和方法,不断从仿写过程中汲取经验,积累大量的文章素材于胸中,才能在以后的创作中信手拈来,水到渠成,有所创新,有所突破。
★作者单位:贵州六盘水市盘县第六中学。